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上海大觀園簡介

    2021-10-03    上海   

    大觀園位于上海市青浦區(qū),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上海市五星級公園。

    上海大觀園處于淀山湖的東岸,分東、西兩大景區(qū),東部以上海民族文化村、梅花園、桂花園為主要景觀,景區(qū)面積9公頃,古典建筑近8000平米,有大觀樓、怡紅院、瀟湘館、蘅蕪苑等20多個建筑群;西部則是根據(jù)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筆意,運用中國傳統(tǒng)園林藝術手法建成的大型的仿古建筑群體。園內陳列有很多的紅木家具、青銅古器、玉器、瓷器。其中紅木家具數(shù)量多,品種廣,是大觀園的一大特色。

    大觀園

    景點介紹

      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 上海市五星級公園

      大觀園是一個大型仿古建筑群和現(xiàn)代園林。位于淀山湖的東岸, 分東、西兩大景區(qū)。東部以上海民族文化村、梅花園、桂花園為主要景觀。西部則是根據(jù)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筆意,運用中國傳統(tǒng)園林藝術手法建成的大型的仿古建筑群體。

      東部景區(qū)面積9公頃,古典建筑近8000平米,有大觀樓、怡紅院、瀟湘館、蘅蕪苑等20多個建筑群。室內陳設華麗雅致,園內古樹名木與朱柱粉墻相互襯托,兼有皇家林苑氣派和江南園林秀麗風格。

      大觀園東部栽樹木100公頃共34萬株,另有“梅塢春濃”、“柳堤春曉”、“金雪飄香”、“群芳爭艷”等景點。其中“梅塢春濃”是上海地區(qū)賞梅的最佳處。

    旅游信息

    淀山湖以水取勝,水上活動為主要內容,備有200噸游艇兩艘,35噸、25噸游艇各一艘,載客機動船4艘,一次可載客665人。尚有小船60余只,一次可載客200余人。

    淀峰游泳場

    1981年利用淀峰沿湖灘地開放露天游泳場,1987年夏停止開放。6年間接待游人約124萬人次。

    藝術活動

    1991年9月市旅游事業(yè)管理局、市園林管理局、市紅樓夢學會、青浦縣人民政府在大觀園舉辦了91上海紅樓旅游文化藝術周,在活動期間邀請國內和海外著名紅學家參加紅樓文化的研討,舉行紅樓文化藝術物品展覽,展出《紅樓夢》各種版本、各種譯本及紅樓人物畫,供應有關紅樓夢的藝術品、紀念品、小商品和紅樓菜肴、點心、小吃,演出紅樓戲曲,表演“元妃省親”等。1992年10月,再次舉辦92上海紅樓文化藝術節(jié),規(guī)模更大,內容更豐富多彩。

    大觀園書齋里,一部由資深紅樓迷、新疆教師魏國慶抄錄的《紅樓夢》手抄本令游客駐足。整部手抄本總計60余萬字,歷時5年完成。紅樓迷鄭先生表示,手抄本更能展現(xiàn)紅樓文化原生態(tài)的傳播方式。

    餐飲服務

    1983年碧波樓建成,開始供應餐飲,部分房屋設40多個床位,租給單位作職工療養(yǎng)用。1985年園內另設小吃部,供應各種面點,同時又開設淀綠飯店,1988年淀綠飯店停辦,另辟青云飯店,全園飲食服務業(yè)可一次供應980人同時就餐。

    旅游交通

    公路:上海體育場乘游4線直達,金陵中路馬當路上海大觀園地址口有強生旅游專線車去大觀園,每天五班7.00、8.00、9.20、13.50、16.00開車。青浦汽車站乘往青商線或往商塌、周莊方向的中巴直達。

    自駕車線路:市區(qū)--延安高架路--滬青平高速公路入城段(A9公路)——中春路——滬青平公路(318國道)——金商公路

    門票:成人票60元 ;學生票36元;60周歲以上老人30元。

    免費政策:1.3米以下兒童免票;現(xiàn)役軍官、殘疾人證、老干部證免票。

    開園時間

    3月到10月:08:15—16:45;

    11月到2月:08:15—16:15。

    特色景點

    大門廣場

    廣場前矗立一座高8米的牌樓,上懸“太虛幻境”匾。大觀園正門前廣場中的大型照壁寬18米,高6米,南面是花崗石雕《女媧補天》,北面是大理石雕《金陵十二釵》及警幻仙子、賈寶玉等14個人像。正門是五開間的門庭,中間有三道供出入,上懸“大觀園”金字匾額,門前雄踞一對清乾隆年間的高2.5米的青石獅子。門庭內是朱紅大門和梁柱,金色銅質門環(huán),磚雕掛落,工藝精細。旁邊還有兩道邊門,門上端有磚雕匾額,東邊是“凝暉鐘瑞”,西邊是“萬象爭輝”。

    女媧遺石

    過了“太虛幻境”牌樓,既是18米寬10米高的巨型照壁。照壁中間是花崗巖浮雕,兩側是青磚雕翼墻,它在園林中起烘托和障景的作用,壁上的文字雕刻有畫龍點睛之妙。本照壁中間的巨幅花崗巖浮雕由四組畫面構成,高度概括了《紅樓夢》故事的誕生過程。

    照壁最上層,名為“女媧補天”,乃女媧氏之臥像。她的秀發(fā)化為河流,身軀化為山岳,儼然是神化中的大地之母;其左面是月宮玉蟾,蟒蛇纏星,右面是后裔射日之時遺留下的太陽。構成了日月山河孕育人類生命的壯觀場景。

    群芳爭艷

    照壁背面是大型漢白玉浮雕——金陵十二釵人物。浮雕畫面居中的是警幻仙子,一手托著薄命司冊,一手微微抬起,指著身邊的黛玉和寶玉,欲言又止。浮雕左起第一位是尼姑妙玉,青燈古剎,無暇白玉,卻偏遭誣陷。左二是李紈,清靜守節(jié)稻鄉(xiāng)村。左三是“鳳辣子”王熙鳳。左四是活潑嬌憨、快言快語,大有丈夫氣的史湘云。左五的巧姐是王熙鳳之女。左六是賈珍之媳秦可卿。浮雕右起第一位是雍容華貴的皇家貴妃賈元春。右二是賈惜春,她手展大觀園圖畫,若有所思,最終看破紅塵。右三是賈探春,她空懷雄才偉略。右四是手舉巾帕,以淚洗面的賈迎春,她誤嫁小人,受盡折磨。右五是以扇遮頜,斜睨賈寶玉的薛寶釵。寶玉對面是林黛玉,她側轉身,卻又回首顧盼,含情脈脈。

    曲徑通幽

    是大門內的第一景,又對全園起障景作用。這是一組用3000多噸太湖石砌成的假山,橫亙于正門后,東西長約90米,高5米,縱深近20米。其中山洞曲折迂回,可上可下。山頂有圓亭一只,山上林深茂密,藤蘿掩遮著洞壑。山后一注碧波池水,假山臨水,是一處山水景點。

    體仁沐德

    位于曲徑通幽之后,是元妃省親時下轎小憩處,建筑面積682平方米。三開間大廳,上懸鎦金“體仁沐德”額。正廳中央放著金玉滿堂鎦金大立屏,掛著龍鳳花籃琉璃燈,放著銅制薰香大鼎和一套精雕細刻的如意紅木8椅4幾家具。東廳陳列一只1米多高的松鶴青花大瓷瓶。西廳一只紫金三層木雕大仙桃,兩邊有緞制大象、麒麟,均近1米大小。大廳前兩旁廂廊內,東側陳列元妃的雉羽龍旌,西側陳列元妃乘坐的大轎。廳后為大荷花池,隔岸向北遙望,與雄偉壯觀的大觀樓同處在中軸線上。廳西北角是丹鳳榭,有黃楊木雕落地大花罩。

    大觀樓

    是位于大觀園中心的一組建筑,面積2123平方米。主建筑大觀樓是一座宮殿式兩層建筑,琉璃瓦大屋頂,金碧輝煌,陳設華麗,為元春省親時親屬行覲見禮的場所。與體仁沐德隔池相對的湖埠欄桿均為漢白玉石制,欄桿后面是8米高的漢白玉牌樓,上鐫“省親別墅”四個鎦金大字。 牌樓后是位于中軸線上的三開間的大門門庭,門口一對石獅子也是清代文物,門庭內6扇銅包釘大門,可分三路進前院。院兩側為東、西兩廡。第二道垂花門高達6米,一進垂花門就是一座漢白玉臺基,中有一塊巨大湖石,中間過道兩側植古松。內院東側綴錦樓與西側含芳閣相對,游廊環(huán)繞相連。正殿前大理石地坪有兩對銅麒麟、銅鳳凰排列。拾級而上,為“顧恩思義”大殿,殿柱上為元春所題的對聯(lián):“天地啟宏慈,赤子蒼生同感戴;古今垂曠典,九洲萬國被恩榮!睒歉15米,共兩層,樓上四周有外廊,可環(huán)顧飽覽全園景色。樓下大殿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殿中央為覲禮臺,臺上立一座刻有百鳥朝鳳的鎦金大屏風,屏風前設有鳳椅寶座,雕鏤精細。案座左右排列薰香銅爐,立鶴銅燈,雉羽宮扇。禮臺東側為紅木書桌,上置文房四寶,西側陳列金玉如意等禮器。大殿后院為大理石鋪地,兩側有置于漢白玉石座上的透空湖石。后殿為寢宮,宮前陳列兩對銅鹿、銅鶴。寢宮內陳列著紅木大羅漢榻,兩側8只九獅紅木椅。后門及門頂和兩側均用水磨磚雕,刻工精細。整座大觀樓均按宮殿建筑要求設計,結構左右對稱,屋面均為特制的琉璃瓦。

    怡紅院

    位于園內西南側,建筑面積899平方米。這是一組二路三進的庭院建筑,為賈寶玉居處。入口刻有“怡紅快綠”四字的大門,再過垂花門,即到前廂房,兩邊墻上掛著10塊介紹賈寶玉生平主要情節(jié)的國畫鏡框。左路首進的“通靈書房”是賈寶玉吟詩、作畫、弈棋、會客之地, 陳設著各種精致紅木家具,四周掛有綢緞窗簾帳幔,擺設翡翠瑪瑙牡丹盆花和漢代青銅吊鏡,壁上掛著賈寶玉作的四時即景詩詞立軸,室外栽有珍貴的龜甲竹和其他名貴花木。右路首進的“絳蕓軒”是賈寶玉生活起居之所,為怡紅院主屋。東間是寶玉的臥室,鋪有雕刻精細,飾以玉蘭、海棠、牡丹等花卉圖案的紅木大床,帳幔低垂,花團錦簇;墻上掛有琴劍爐瓶,皆是一半嵌在墻內。西間是襲人、晴雯居室。東間與西間都用落地什景槅分隔,槅上陳列著青銅器、瓷器、玉器等古玩,中間過道上有精制的紅木嵌玉漆雕屏風,背襯是劉姥姥醉臥怡紅院照過的大穿衣鏡。絳蕓軒的東廂房環(huán)境幽雅,室外一條小溪,溪內有漢白玉雕燈籠,池上建有涼亭名“邀月”,是寶玉讀書養(yǎng)心之地。中室設榻,放著仿古落地大漆瓶和檀香木雕大理石地屏。兩次間設供桌,配有雞絲紅木天然幾,墻上掛有古紅木大理石掛屏,以上放著紅木大理石臺屏,還有兩只大紅木圓臺,陳列著古餐具、酒具。“千紅一窟”位于通靈書房后面,是一處水榭建筑。前有一水池,有鴛鴦在池內戲水,兩邊游廊跨越池面。怡紅院內建有小樓兩座,一 曰南樓,一曰聽雨樓。后者名取自怡紅院內多植芭蕉、海棠,雨打芭蕉淅瀝之聲,在樓中聽來富有詩情畫意。

    櫳翠庵

    位于園內西北部,建筑面積477平方米。通過茂密的竹林,掩映著土黃色的山門,門上刻“攏翠庵”。入內為石砌的放生池,中雕龍嘴滴水,鐘樓、鼓樓建于兩側。院中央有一座3米多高的銅鼎,上部似六角玲瓏寶塔,飛檐翹角,下部為渾圓凝重的鼎身,三只獅腳形鼎足雄踞于漢白玉基座上。正中殿匾名“普海慈航”,殿內供奉一尊2米多高銅觀音座像,兩側有銅制善才、龍女相伴,背后是龍云火焰板。磚雕神臺前的供桌上,陳列著雅致的瓷五供,原為清宮中藏物。后院是一片紫竹林,上筑方亭一只,匾名“聽濤”。其后的觀音壁用花崗石雕砌,壁上刻有“滄海橫流”四字;壁前有漢白玉雕的觀音像,像前是圍以漢白玉欄桿的小荷花池。進西側門過一處小庭院,經月洞門就是妙玉的禪房。這是一座三間不大的敞廳,陳設著明式紅木家具,中間一張翹頭條桌,上有一座精巧的佛龕,內供觀音像。兩側一副對聯(lián),上書“自在自觀觀自在,如來如見見如來”。東間一張紅木禪床,為妙玉寢室,臨窗方桌上放著一副棋盤,紅木竹節(jié)博古架上陳列著 古樸的青銅佛像和古玩,整個禪房布置清雅脫俗。西廂是兩面臨窗的小軒,為妙玉陪客品茗的地方,室內陳列著精致的茶具,窗外竹林,后院松濤,幽雅清靜。

    梨香院

    位于攏翠庵東,建筑面積484平方米。由西進入大門后,南邊是游廊,有方亭一只,廊外是花墻,花孔系水磨磚雕,游廊兩側有假山、花木。北面三間正屋,落地花罩,上懸“梨香院”匾額,室內陳放小演員練功用道具及臉譜等物。院內有古戲臺和戲臺大廳,戲臺原在南市區(qū)四明公所,清嘉慶七年(1802年)始建,咸豐三年(1853年)重建,1981年拆建至此。戲臺后樓為演員化妝用,兩側為吹鼓手打樂處,臺前院子及大廳為看戲的地方。

    稻香村

    位于園內東北部,建筑面積431平方米,是園內獨有的一組田園村舍,清幽儉樸,為李紈母子所居。院分前后兩門,前門路旁豎一碣,題名“稻香村”。進門一片園地,種植瓜果蔬菜。前院中有一酒肆,屋前揚一酒幌。后院三間茆堂,門窗梁柱均用桐油刷漆,呈現(xiàn)木材本色。室內陳設淡雅簡潔,東間李紈所居,西間布置為書房,作賈蘭讀書處。后院中有部分樹木、花卉,墻邊有一土井,旁有轆轤,井亭頂蓋茅草。前后院在東側以九曲游廊貫通。

    瀟湘館

    位于園的東南部,為林黛玉住所,建筑面積543平方米。此地原有一片竹林,再增植一些名竹和樹木,使全組建筑都掩映在叢林茂竹之中。從月洞門入內,墻上刻有“降珠草廬”四個金字,旁種松、竹、梅。正門門庭題匾“瀟湘館”。通過石橋小溪,即為本組建筑的主屋“有鳳來儀”。東間為林黛玉臥室,西間是紫鵑、雪雁用房。主屋前東西兩側有“龍吟亭”、“篁影亭”!靶阌褴帯痹谖鞅辈浚唤y(tǒng)三小間用落地花罩所隔,是黛玉吟詩、下棋、會客所在!袄婊ù河辍笔橇主煊癫偾僮x書地方,設有紅木仿竹形的整套家具,中置湘妃榻一只,西室陳列黛玉葬花用具。東部是一片竹林,林中小徑迂回。竹園后有假山平臺,小溪源頭由此流至園內。蘅蕪院位于瀟湘館西側,建筑面積699平方米。前院有鴛鴦廳,中間隔屏門板,前后相等。廳后一座玲瓏大假山,山道迂回曲折,山頂有一只六角亭和一株古羅漢松,山洞中瀑布傾瀉而下,沿溪流傍水榭而流入荷花池。院內四周藤蘿攀繞,西側植有一株700多年的檜柏。邊廂內陳列一頂大紅花轎,象征薛寶釵出閣時所用。山后主樓“衡芷清芬”為薛寶釵臥室,樓呈八角型,四面廊,經穿山游廊,過假山而直達前院。該組建筑設計別致,造景優(yōu)美,假山石筍林立,別有情趣。

    秋爽齋

    是探春住處,三開間建筑高闊疏朗。室中按照《紅樓夢》中的描述,當中一間置紅木大理石書桌,桌上放著各式硯臺和筆筒,西側墻上掛有一幅仿米芾《煙雨圖》,左右掛的是一副仿顏真卿筆體的對聯(lián):“煙霞閑骨格,泉石野生涯”。東間是探春的臥室,一只紅木大床,窗前一 只六角紅木臺子,墻邊放著一只紅木半櫥,室內陳設高雅。

    蓼鳳軒

    在秋爽齋東,是一幢三上三下的樓房,西邊是樓梯間,西北小院中有一座假山,拾級而上亦可通西樓墻門進樓。樓下中間作通道至后院,樓下東間面臨小河,邊上裝有靠欄,游客可倚欄小憩望景。

    暖香塢

    在蓼鳳軒南首,三間平房,是惜春住處。中間是畫室,置大紅木書桌,臺上放作畫文具。東間是惜春臥室,臨窗有棋桌,墻邊案幾上陳列著青銅古佛,象征惜春善畫、弈棋的愛好和最后削發(fā)為尼的結局。

    藕香榭

    在暖香塢之南,是一幢敞通的房子,前后臨池,兩邊裝有靠欄。

    紫菱洲

    位于蓼鳳軒東,建于九曲橋上,系兩座交錯相聯(lián)的小樓。

    凹晶館

    位于大觀樓后小溪旁。兩幢小屋分東西并列,從東屋起沿小溪建游廊,是中秋賞月的地方。

    沁芳橋

    位于曲徑通幽假山東端,石結構拱橋。橋上有亭,上有“沁芳”兩字匾,亭柱上有抱匾一副。

    紅香圃

    位于體仁沐德之西,建筑面積122平方米。西面是牡丹花壇,東北兩面是芍藥花壇,象征史湘云醉臥芍藥圃的地方。

    石舫

    位于大荷花池西部,臥波橋旁,三面臨水,建筑面積108平方米。平面三間相通的敞廳,西間有樓,舫前懸“春波畫舫”匾,兩面有對聯(lián)。

    此外,還有牡丹亭、滴翠亭、蘆雪亭、凸碧亭等,建筑各具特色,散處園內。橋梁除沁芳橋、九曲橋外,尚有沁芳南橋、翠煙橋、蜂腰橋、沁芳北橋、白石橋、朱欄板橋、曲徑通幽橋、臥波橋等8座。

    青云塔院:位于青商公路之西,大觀園東南,總建筑面積1375平方米。青云塔是一座高47.5米,鋼筋混凝土結構七層仿宋古塔,具有觀賞、游覽、儲水等多種功能,顯示了設計的獨特構思。塔基四周為花崗石地坪欄桿,塔內一至五層有鐵旋梯可供游客登塔遠眺,俯瞰全園和淀山湖湖光水色。六層為容量100噸的水箱,外觀與塔身混為一體。塔院正門位于塔正南,三開間門面,東西兩間為廂房,中間為過道。院中有方形水池。院西的邊門兩面為游廊,兩端均建有方亭。塔院后面為塔院大廳,系原上海錢業(yè)公會(建于清光緒十五年)舊建筑的一部分拆遷至此。

    梅塢春濃

    又稱梅花園,位于游覽區(qū)東北部青商公路兩側,其東及東南面為淀山湖,占地12.67萬平方米。正門在公路東側,水杉木門樓,上懸“梅塢春濃”匾。入門即見湖石假山,上刻“梅園”兩字。梅園內共植梅4000余株,樹齡最大的約300年,大多數(shù)為50~60年。在紅梅、綠梅、白梅三大類中,白色的有“玉碟”、“殘雪”、“素白臺閣”,粉紅的有“宮粉”、“單粉照水” ,紅色的有“朱砂”、“骨里紅”,還有花白萼綠、小枝綠色的“綠萼”等品種。沿湖建有190米長的紫藤廊架,可盡情欣賞湖色風光。

    群芳爭艷

    又稱百花園,位于游覽區(qū)中部,青商公路之東,東臨淀山湖內湖,占地約13.3萬平方米。園北以種植花灌木為主,有廣玉蘭、紫玉蘭、白玉蘭、花桃、碧桃、櫻桃、櫻花、海棠、石榴、杜鵑等,四季花開不絕,群芳爭艷之名由此而得。西坡有一株700多年樹齡的胡頹子,春節(jié)后紅果累累。南面有9株高10米的大雪松,枝繁葉茂挺拔有力。中部為一塊占地3萬平方米的天鵝絨大草皮,綠草如茵。在大草坪東南部,有大片竹林,林深枝密,形如屏障,中有1米寬石板路。園內有竹結構涼亭6只,沿湖有座約75米的長廊。

    金雪飄香

    又名桂花園,位于游覽區(qū)西南部,占地約6萬平方米。中間建有金魚場,西南部為職工新村,植桂花樹2700株。1988年擴建職工新村后,桂花園面積縮減至3.34萬平方米,桂花樹減為2000多株。另在大觀園前新辟桂花園,面積1.68萬平方米,植桂花樹682株。全園桂花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四種。在桂花園東側湖濱處,有大畫舫游艇碼頭一座,棧橋伸入湖中,近岸邊建有水上六角涼亭一只。園的東北角,為黃石假山駁岸,岸邊建水榭。

    柳堤春曉

    位于游覽區(qū)東部,建園時在湖灣口拋石,建成一條長300余米的防波堤,形成一個約13.34萬平方米水面的內湖,既聯(lián)結東部四個景區(qū),又可供游船活動。堤上建兩橋:一橋名柳堤橋,長28.5米,孔徑8米,高9米,寬3.7米,花崗條石建成;一橋名楊舍港橋,橋長30.8米,孔徑13.7米,高9.5米,寬3.8米。堤的兩邊植垂柳,間種碧桃,柳堤橋旁有六角亭一只。

    歷史沿革

    60年代

    1958年,上海市園林管理處曾在淀山湖南岸的淀峰、西岑征地100.4萬平方米辟建苗圃,后因國家經濟困難,1961~1962年間苗圃撤銷,退地還農。

    70年代

    1978年10月23日,上海市園林管理局于提出辟建淀山湖風景區(qū)的規(guī)劃設想,同月25日,中共上海市委第三書記彭沖在市園林管理局領導陪同下實地踏勘,確定選址在楊舍。同年11月17日經市計劃委員會批準,同意全面規(guī)劃,分期建設,逐步建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游覽風景區(qū)。第一期先行建設的是關王廟及楊舍兩處游覽小區(qū)。

    關王廟(淀峰)游覽小區(qū)為市區(qū)進入風景區(qū)的入口點,規(guī)劃建陳毅詩亭、游艇碼頭,改建關王廟,保護好在廟旁的一株樹齡800年的古銀杏。楊舍游覽小區(qū)按《紅樓夢》描述的意境,改造地形,造亭、臺、樓、閣,建“大觀園”仿古建筑群,作為游覽區(qū)的主要景區(qū)。此外,還規(guī)劃建“碧波嬉浪”、“煙波帆影”、“長街夜市”、“梅林春深”、“碧水芳草”、“煙村漁火”、“金魚場”等景區(qū)以及相應的配套工程設施。大觀園游覽區(qū)規(guī)劃設計由市園林設計院負責。土建施工由上海市園林工程公司負責。綠化材料采購、施工由大觀園游覽區(qū)籌建處負責。

    自1979年1月開始,在淀山湖畔淀峰大隊、楊舍大隊分兩期征地,第一期30.82萬平方米,第二期59.32萬平方米,共90.14萬平方米,全部征地工作于1979年12月27日完成。

    80年代

    1980年初開始邊改造地形邊綠化施工,以及道路、橋涵、駁岸等基礎工程的施工,北京市有關部門為支持上海建造大觀園,特意將石獅調撥給上海 。1981年下半年,“怡紅院”首先破土動工,于1984年5月建成,27日即開放接待游人。隨后,邊建設邊開放。在施工期間共完成土方工程40余萬立方米,種植喬灌木、竹34萬株,砌石駁岸1.22萬多米,建各類建筑面積2.53萬平方米;購買大、中型游船4艘、小型游艇71艘,以及大量陳設用家具、器具。全部基本建設投資至1988年底為3851萬元。游覽區(qū)東部及南部以自然風光和植物造景為主,栽梅花4000余株,桂花3000余株和數(shù)量眾多的四季花卉,并鋪植了大面積的草坪。西北部大觀園內建有大觀樓、怡紅院、瀟湘館、蘅蕪院、體仁沐德等20多處景點。在游覽區(qū)內建有設計能力各為1200噸/日的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和變電站等基礎設施;建有碧波樓、淀綠飯店、售品部、攝影部以及游艇、游船等服務設施;還建有高47米的七層青云塔,既作為自來水廠的水塔,又可登高遠眺,自成一景。在游覽區(qū)范圍內的青商公路和白石磯大橋,由市政工程局于1986年改建完成。

    大觀園仿古建筑群前后施工7年,于1988年10月15日全部竣工。至此大觀園游覽區(qū)已成為上海市規(guī)模最大、交通方便、設施完善、環(huán)境優(yōu)美,具有古典園林風格的風景游覽區(qū)。全區(qū)于1988年10月20日全部對外開放,初名上海淀山湖風景區(qū),1985年1月更名上海淀山湖大觀園游覽區(qū),1991年定名為上海大觀園。

    相關內容

      大觀園在設計上頗費心機,與北京大觀園明顯不同的是,上海大觀園利用江南水鄉(xiāng)的特點在園中布置了大面積人工湖泊。設計曲徑通幽大假山作入口屏障,以挖湖取土堆掇1座高16米的小山為大觀樓的背景,構成大觀樓背山面水的壯麗氣勢。全園以大湖為中心,以池塘、沁芳溪溝通各景點,構成有主有支、有動有靜的水系,湖邊設亭、榭,湖中設曲橋、石舫、石燈,溪上設橋亭,形成山重水復、流水人家的江南園林風光。

      大觀園巧妙運用園必封、必隔,在封隔中求得氣勢流動和內聚中心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觀念 ,建造1個封閉、向心的內涵豐富的小天地,在有限空間中安置無限空間,增加景物層次,使建筑與環(huán)境融合為一,借環(huán)境氣氛表達人物品格,使《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景觀再現(xiàn)人間。

      上海大觀園于1980年工程未完成時已接受訪問,從1988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以來,共接待了國內外來賓近2000萬人次。上海大觀園曾榮獲國家建筑魯班獎,上海40周年十佳建筑,十佳休閑新景點,新中國50周年上海優(yōu)秀建筑,上海十大旅游特色園林,上海市七大文明公園,國家建設部全國風景名勝區(qū)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景區(qū)物種

    大觀園共有樹木、竹34萬余株,250余種,數(shù)量以竹最多,有9萬株左右 。主要樹種為香樟、水杉、池杉、竹子、銀杏、梅、桃、桂花和花灌木,還有上海比較少見的樹種如白皮 松、山核桃、黃連木、厚樸、木蓮、深山含笑、杜仲、獼猴桃、衛(wèi)矛、噴雪、香柏、黃云柏、桂竹香等。其中百年以上古樹49株,有羅漢松、紫薇、檜柏、銀杏、桂花、胡頹子、樸樹,瓜子黃楊。竹的品種有方竹、鳳尾竹、碧玉嵌黃金、黃金鑲碧玉等。

    大觀園景區(qū)中各景點的植物配置,系按小說的意境和人物性格設計。怡紅院內種植西府海棠、芭蕉和羅漢松,突出了“怡紅快綠”的特點。瀟湘館種植各種竹子,點出“鳳尾森森,龍吟細細”的意境和瀟湘妃子孤高自許的性格。攏翠庵放生池后植龍爪槐2株,因其樹態(tài)如華蓋,封建制度規(guī)定凡五品官以上人家方可植此樹種,暗示妙玉出身的高貴;院內栽種松、竹、梅、青楓、石榴、臘梅等,用梅孤竹傲點出妙玉形象。稻香村進門就是一片園地,種植的都是瓜果蔬,以示主人李紈淡泊儉樸的性格。

    園內栽植了大量大樹古木,使各景點郁郁蔥蔥,游人入內大有古代遺風的韻味和感受,為滬上新建園林所特有。移植的古樹、大樹成活率達到90%!

    文物特色

    大觀園內陳列的紅木家具、青銅古器、玉器、瓷器,古老、名貴、逼真。這些物品絕大多數(shù)是在籌建過程中從民間收購的,少數(shù)從舊貨店收購后經過維修整新或從古玩店收集,個別物件設計定制。紅木家具數(shù)量之多,品種之廣,是大觀園的一大特色。陳列在各院館中的各類歷代貴重物件計500件。

    相關文章
    熱點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