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石人殿的原始建筑有正殿兩棟,山門一棟。殿內(nèi)有石井、石球。左側(cè)有道院,右側(cè)有鎮(zhèn)會觀分署。山門前,舊置錢庫、靈山勝會牌坊及碑亭。山門左邊有文昌閣,閣之下有敕建亭。亭前有萬安橋,橋前有觀音閣,殿后有古樟。廟內(nèi)古木參天,廟宇巍然。自明至今,幾興幾廢。 每年農(nóng)歷九月初一至初十,為石人殿會期,尤其以一、三、六、九四天為高峰期! ≡萍喴拢F裙裾,含笑的美人靜臥千年。靈山七十二峰串簇成秀,自古為道家第三十三福地。山澗幽鳴,古木參天,道觀古剎掩映而矗。相傳葛洪曾煉丹羽化于此,然此中最具盛名的石人殿供奉的卻并非葛仙,而是李老真君。
歷史沿革
石人殿,位于靈山石人峰下。每年農(nóng)歷九月初一至初十為廟會之期,此間趕會的人川流不息。來自上饒、玉山、廣豐、橫峰、德興、樂平等地的燒香許愿拜佛求簽的香客摩肩而至、絡(luò)繹不絕,行商小販、賣藝雜耍、測字算命、乞討布施等三教九流之眾也云集于此。逢三六九旺吉日,更是盛況非凡,蔚為大觀。賞石人峰及附近南塘峰之自然景秀,覽琳瑯滿目的各色商品雜玩,自是趕廟會之一大樂趣。然頂禮膜拜者的虔誠之色及廟宇上方悠然的裊裊之煙,說明那李老真君乃吸引來客的真源。春節(jié)期間,高南峰、華壇山、鄭坊、石人、臨湖等地的橋燈都要去石人殿“團燈”,以求一年之景運。
石人峰在文革被炸以前,峰頂有一石孤立,形似一老人端坐,雙手撫膝,有頸、有肩、有身軀,無頭。關(guān)于石人,有一傳說:靈山中隱有一孽龍精,欲化江西為海!笆纱髱煛笔芴侠暇苫癁橐婚苑蛳路矊⑵渲品,而后見靈山峻秀便定居于此。他常與李老真君對弈,技遜而輸多。久之,心生介隙。一日,言于李老真君:“今三盤定輸贏,我輸則割頭,你輸則峰下眾生要受三年旱澇之災(zāi)。”李老真君知石仙手中有“云雨帽”可呼風喚雨,如任其禍害則后果不堪設(shè)想。石仙不敵李老真君,李老真君用劍刃之,頭落。第二日,石仙復請之對弈,又輸。第三天,石仙再請之對弈。一日復一日,每割一頭,便長一頭。李老真君憂之,長此以往,必將有一日遺禍百姓。觀音測知此事,化為一小鳥飛過點化:“冷水燙頸,冬茅割之!”石仙頭落,不復重生,化為一無頭石人。其頭顱向峰西北滾去,鮮血染紅柴草。至今每到深秋,長茅便呈現(xiàn)暗紅色,留下“八面靈山七面寶,一面無寶長茅草”之說。為記之,世人在石人殿旁建立一觀音閣,而石人殿也遂得名。(以前稱為“李將軍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