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景點
太倉南園
南園位于現(xiàn)在江蘇省太倉市市區(qū)
清初,文肅之孫畫家王時敏與疊山大師張南垣合作增拓,有二峰名"簪云"、"侍兒",系自“弇山園”移至,乾隆時荒蕪,嘉慶、道光年間重建,同治
時又修,后漸破舊,日軍侵華又一次受到破壞。1998年,在省文管會、蘇州市園林局幫助下,按原照片、原圖紙進行設計、規(guī)劃,逐步給以恢復。目前為止已恢復了“門樓”、“繡雪堂”、“香濤閣”、“大還閣”、“鶴梅仙館”、“寒碧舫”、“潭影軒”和“長廊”等十八處景點。城市山林,綠葉紅花,泉石清流,已超越了自我和物欲--人與自然的和諧。古人所追求的理想居住環(huán)境是人類發(fā)展的永恒課題,永恒的才是最有價值的。
宋南園
宋南園,臨安,西湖東南岸長橋附近,平原郡王韓佗胄(zhou)的別墅園。私園,后為行宮御苑。
金南園
金南園,南苑,熙春園,南京今北京;始覉@林。
清南苑
清南苑,北京。前身元代飛放泊;始耀C場。
景區(qū)文化
南園詩
基本信息
組詩,一共有12首
【作者】:李賀
【原名】:南園十三首(其五)
【朝代】:唐
【體裁】:七古
【作者小傳】:
唐代詩人李賀(790~816)注音:lǐ hè
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李昌谷、李奉禮,與李白、李商隱三人并稱唐代“三李”
自稱:隴西長吉、龐眉書客、唐諸王孫李長吉
李賀,字長吉。祖籍隴西,生于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雖家道沒落,但李賀志向遠大,勤奮苦學,博覽群書,順利通過河南府試,獲得了“鄉(xiāng)貢進士”的資格。但李賀的競爭者毀謗他,說他父名晉肅,當避父諱,不得舉進士。韓愈曾為此作《諱辯》,駁斥無恥奧步,鼓勵李賀應試。但無奈“闔扇未開逢猰犬,那知堅都相草草”,禮部官員昏庸草率,李賀終未能應試,遭饞落第。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的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
李賀是中唐重要的作家。因為政局混亂及自身失意,其詩多揭露時弊之作和憤懣不平之音。既有昂揚奮發(fā)之氣,也有感傷低沉之情;既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也有及時行樂的頹唐。他作詩態(tài)度認真嚴肅,嘔心瀝血,屬意創(chuàng)新,形成了想象奇特、思維奇譎、辭采奇麗的獨特風格。在同時代的韓、孟、元、白諸家之外別樹一幟,啟迪了晚唐的詩歌創(chuàng)作。但由于過分標新立異,也有的作品晦澀險怪。有《李長吉歌詩》。
內(nèi)容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
譯文
男子漢大丈夫
為什么不腰帶吳鉤,
去收取那被藩鎮(zhèn)割據(jù)的
關塞河山五十州?
請你且登上那畫有開國功臣的
凌煙閣去看,
又有哪一個書生
曾被封為食邑萬戶的列侯?
賞析
這首詩由兩個設問句組成,頓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暢地表達出來了。
第一個設問是泛問,也是自問,含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男兒何不帶吳鉤”,起句峻急,緊連次句“收取關山五十州”,猶如懸流飛瀑,從高處跌落而下,顯得氣勢磅礴!皫倾^”指從軍的行動,身佩軍刀,奔赴疆場,那氣概多么豪邁!“收復關山”是從軍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詩人怎甘蟄居鄉(xiāng)間,無所作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一、二兩句,十四字一氣呵成,節(jié)奏明快,與詩人那昂揚的意緒和緊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極富表現(xiàn)力,它不只構成了特定句式(疑問),而且強調了反詰的語氣,增強了詩句傳情達意的力量。詩人面對烽火連天、戰(zhàn)亂不已的局面,焦急萬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寶刀,奔赴沙場,保衛(wèi)家邦。“何不”云云,反躬自問,有勢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軍情和詩人自己焦慮不安的心境。此外,它還使人感受到詩人那郁積已久的憤懣情懷。李賀是個書生,早就詩名遠揚,本可以才學入仕,但這條進身之路被“避父諱”這一封建禮教無情地堵死了,使他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能!昂尾弧币徽Z,表示實在出于無奈。次句一個“取”字,舉重若輕,有破竹之勢,生動地表達了詩人急切的救國心愿。然而“收取關山五十州”談何容易?書生意氣,自然成就不了收復關山的大業(yè),而要想擺脫眼前悲涼的處境,又非經(jīng)歷戎馬生涯,殺敵建功不可。這一矛盾,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憤激不平之情。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詩人問道:封侯拜相,繪像凌煙閣的,哪有一個是書生出身?這里詩人又不用陳述句而用設問句,牢騷的意味顯得更加濃郁。看起來,詩人是從反面襯托投筆從戎的必要性,實際上是進一步抒發(fā)了懷才不遇的憤激情懷。由昂揚激越轉入沉郁哀怨,既見出反襯的筆法,又見出起伏的節(jié)奏,峻急中作回蕩之姿。就這樣,詩人把自己復雜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在詩歌的節(jié)奏里,使讀者從節(jié)奏的感染中加深對主題的理解、感受。
李賀《南園》組詩,多就園內(nèi)外景物諷詠,以寫其生活與感情。但此首不借所見發(fā)端,卻憑空寄慨,于豪情中見憤然之意。蓋只是同時所作,拉雜匯編,不能以題目限的。
其他組詩
南園(其一)——李賀
花枝草蔓眼中開,
小白長紅越女腮。
可憐日暮嫣香落,
嫁與春風不用媒。
唐-李賀《南園十三首》之一,是李賀辭官回鄉(xiāng)居住昌谷家中所作。南園與《昌谷北園新筍四首》提到的“北園”同為詩人的家園。這組詩為了解、研究李賀居鄉(xiāng)期間的思想和生活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因而十分可貴。
這是一首描摹南園景色、慨嘆春暮花落的小詩。前兩句寫花開。春回大地,南園百花競放,艷麗多姿。首句的“花枝”指木本花卉,“草蔓”指草本花卉,“花枝草蔓”概括了園內(nèi)所有的花。其中“花枝”高昂,“草蔓”低垂,一者剛勁,一者柔婉,參差錯落,姿態(tài)萬千。李賀寫詩構思精巧,包孕密致,于此可見一斑。次句“小白長紅”寫花的顏色,意思是紅的多,白的少!霸脚笔怯纱水a(chǎn)生的聯(lián)想,把嬌艷的鮮花比作越地美女的面頰,賦予物以某種人的素質,從而顯得格外精神。
后兩句寫花落。日中花開,眼前一片姹紫嫣紅,真是美不勝收?墒呛镁安婚L,到了“日暮”,百花凋零,落紅滿地!翱蓱z”二字表達了詩人無限惋惜的深情。是惜花、惜春,也是自傷自悼。李賀當時不過二十來歲,正是年青有為的時期,卻不為當局所重用,猶如花盛開時無人欣賞。想到紅顏難久,容華易謝,不免悲從中來!奥浠ú辉俅骸,待到花殘人老,就再也無法恢復舊日的容顏和生氣。末句用擬人的手法寫花落時身不由已的狀態(tài)!凹夼c春風不用媒”,委身于春風,不須媒人作合,沒有任何阻攔,好象兩廂情愿。其實,花何嘗愿意離開本枝,隨風飄零,只為盛時已過,無力撐持,春風過處,便不由自主地墜落下來。這句的“嫁”字與第二句中的“越女腮”相映照,越發(fā)顯得悲苦酸辛。當時盛開,顏色鮮麗,宛如西施故鄉(xiāng)的美女。而今“出嫁”,已是花殘“人老”,非復當時容顏,撫今憶昔,倍增悵惘。結句婉曲深沉,制造了濃烈的悲劇氣氛。這首七言絕句,以賦筆為主,兼用比興手法,清新委婉,風格別具,是不可多得的抒情佳品。
《 南 園 》
李賀
春水初生乳燕飛,
黃蜂小尾撲花歸。
窗含遠色通書幌,
魚擁香鉤近石磯。
賞析:
唐代詩人李賀的《南園》一共有十三首,這是其中的一首,寫的是春天的美景。
春天的南園生機勃勃,到處是春的氣息。春天的小河剛開始流淌,雛燕開始學飛,蜂兒在忙著采花釀蜜,水里的魚兒也涌向掛著魚餌的香鉤。這些極具春天特征的景物,遠遠地透過窗戶直入書房,書房中的詩人看著這春意盎然的景色,更加舒心愜意,歡欣不已。這首詩生動傳神,清新流轉,讀來令人神清氣爽。
《南園》
韋應物
清露夏天曉,荒園野氣通。
水禽遙泛雪,池蓮迥披紅。
幽林詎知暑,環(huán)舟似不窮。
頓灑塵喧意,長嘯滿襟風。
作品出處
全唐詩:卷192_66
[校記] 汪本及《全唐詩》做。嵩山堂本作。
【書評】
寫于時間略同前詩,建中四年(七八三)孟夏在滁州作。近藤元粹曰:[泛雪、披紅,字甚新,對甚確。]
景區(qū)新聞
河南省安陽市臨淇鎮(zhèn)南元村
位于河南省安陽市臨淇鎮(zhèn)南部,原名茂林村,分為東南元、西南元、北南元及南南元(也就是傳說中的老槐樹南元,皆因當中村戲臺前面有棵很大的老槐樹,據(jù)說以前有棵更大的,其下有個大洞,可以四五個人在其中打撲克),鄰近淇河,緊挨著臨淇村商業(yè)中心,交通方便,地勢平坦,西有鳳凰山、小燕坡,居民數(shù)千,以前環(huán)境良好,水源充足時,是有名的魚米之村,居民生活安寧,后隨著社會發(fā)展,污染加劇,地下水位下降,沒有再從事水稻種植,現(xiàn)在主要靠種植小麥、玉米等植物為主。村中居民生活主要靠男丁外出打工謀生,家庭收入中絕大部分靠此,一代接著一代,主要聚集于東北、山西、西藏等地,而其中富裕者亦主要靠包工,做包工頭,經(jīng)商者不多。以前,由于憑借平坦地勢,便利交通,又緊靠臨淇鎮(zhèn),優(yōu)勢甚為明顯,周圍它村中女子也愿意嫁到村中。近年來,由于村中規(guī)劃不甚合理,建筑亂七八糟,優(yōu)勢亦勢弱,又由于女孩子數(shù)量減少,房基地數(shù)量減少,村中當婚年齡的男孩子娶媳婦很困難,積怨很大。村中各組的差別也很大,比如九隊的人大多種菜較多,常到鎮(zhèn)上賣菜,東南元村民有車的居多,做生意者多,其中又有數(shù)位靠包工而致富的包工頭。南元村年后農(nóng)歷十二三號左右會唱戲,已成傳統(tǒng),戲臺旁邊是南元小學,代代小孩皆在其中上小學,其中有經(jīng)典的老師侯根平、丁全昌、栗松江、張愛拴、栗俊蓮、丁苗鳳、丁貴鳳、郭書靑等,歷屆校長有栗桃江、付校長(該校長名聲頗好,但由于車禍不信犧牲)、王雙喜等。村中小孩春天可以到河里摸魚摸蝦摸螃蟹,爬樹折柳枝,夏天游泳,秋天到鳳凰山摘酸棗,到南山摘柿子,冬天則滑雪。村中居民娛樂主要靠打麻將,無論男女老少皆喜歡。但村中問題亦不少,歷屆村長所做效果不大,且偶會出現(xiàn)貪污的,糟蹋老百姓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