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簡介
開化寺連理塔 開化寺連理塔在山西太原市西南17公里蒙山腳下。寺建于北齊天保二年(公元551年),依山崖雕造佛像,高約60多米,規(guī)模宏偉,與龍山童子寺齊名。隋仁壽元年(601年),建高大佛閣,改稱凈名寺。唐高祖和高宗都曾到比瞻禮,復改名開化。北宋淳化元年(990年)又建釋伽、如來二磚塔。現(xiàn)存宋代磚塔及磚券佛殿和幾尊鐵佛。兩座磚塔均為方形,基座相聯(lián),故稱連理塔。束腰座之上為方形塔身,正面為半圓形門拱,火焰形券面,隱刻卷草和花瓣。塔檐疊澀而成,塔頂剎部雕造精巧,亭臺式樣,雕欄額、普柏枋和斗拱,極頂為八角形塔檐和寶珠。外形俊美,雕造秀麗,既有唐代古樸遺風,又有宋代精細刻法。
主要景點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17公里蒙山腳下。寺建于北齊天保二年(公元551年),依山崖雕造佛像,高約60多米,規(guī)模宏偉,與龍山童子寺齊名。隋仁壽元年(601年),建高大佛閣,改稱凈名寺。唐高祖和高宗都曾到比瞻禮,復改名開化。北宋淳化元年(990年)又建釋伽、如來二磚塔,F(xiàn)存宋代磚塔及磚券佛殿和幾尊鐵佛。兩座磚塔均為方形,基座相聯(lián),故稱連理塔。束腰座之上為方形塔身,正面為半圓形門拱,火焰形券面,隱刻卷草和花瓣。塔檐疊澀而成,塔頂剎部雕造精巧,亭臺式樣,雕欄額、普柏枋和斗拱,極頂為八角形塔檐和寶珠。外形俊美,雕造秀麗,既有唐代古樸遺風,又有宋代精細刻法,是唐到宋有一種過渡形式。
歷史價值
連理塔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晉源區(qū)寺底村北。兩塔形制均為四方形單層墓塔,磚土砌筑,高8米余。塔基座為一磚砌須彌座方臺。塔身為一四方形小室,塔身外面抹滿白灰。塔檐以磚迭澀十一層挑出,塔頂層層內收,成方形剎座子一層,方形剎座子上雕成巨大的受花四層,受花上安八角小亭一座,頂部已毀。這兩座塔,從形制上說,屬于唐代單層墓塔的一般做法,但塔頂、塔剎已有金代花塔的特點。從細部看,柱子、方座花紋等,又是宋代的風格。這兩座塔是在保存一部分唐代作法而又進入宋代時期的遺物,在全國很少見,具有很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