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俗話說“不上黃石寨,枉到張家界”。黃石寨,位于張家界市的武陵源,是國家5條精品游覽線之一。相傳漢朝張良,看破紅塵,辭官不做,隱居江湖。在云游這里時,被官兵圍困。后來得師父黃石公的幫助脫險,因而把這里叫作黃石寨。
有人曾這樣評價黃石寨:五步稱奇,七步叫絕;十步之外,目瞪口呆。
黃石寨海拔1200米,占地面積250畝,為張家界森林公園最大、 最集中的觀景臺,主要觀景點有20余處,故有“不上黃石寨,枉到張家界”之說。有南北兩條步行登寨游道,還有后山車道自老磨灣通通寨后卡門,系砂石路面;從南面登寨,沿途有天書寶匣、定海神針、南天門、南天一柱、摘星臺、天橋遺墩、六奇閣等絕佳景點。
主要景點
羅漢迎賓
從南面登黃石寨,上行百米,見杉林內(nèi)幾立石峰數(shù)座,峰壁青松翠蔓,如紗簾懸垂。其中一峰,頂上砂巖重疊,后倚藍(lán)天,似南面而坐的羅漢,光禿、臉圓、面帶微笑,大腹便便,屈膝盤腿,兩手胸前打拱,似頷首致意,迎接賓客。
天書寶匣
一座西向而立的石壁凹臺上,右上側(cè)兀立一座高約 20多米的圓形石柱,四周陡峻,頂端為一平臺,其上有5 棵青松圍著一塊長約3米,寬1.5米,厚約80厘米匣形的石塊。此石塊上又覆 蓋一塊與匣長寬相等的石板,似匣蓋,厚10厘米左右,一半蓋于其上,一半懸空。兩石恰似抽開半截蓋子的古代書匣。傳說匣里藏有黃石公天書三鄭。有詩曰:“誰識其中秘?洪荒或有仙!眾蕵放_右下側(cè),兀立一座圓形石柱,頂端有一薄一厚相疊的兩石塊,酷似抽出半截蓋子的書匣;回頭則見一堵百丈絕壁,上面疊印著水漬浸成的白色痕印,像一匹匹白練垂掛,白練上“墨跡”點點。民間俗傳此乃古代向天子所棄,故稱天書寶匣。
定海神針
在黃石寨環(huán)山游道東部向東望去,如幔似錦的翠谷中,一峰矗立,拔地數(shù)百米。峰頂灌木覆蓋如翠玉,峰壁灰白色, 陽光下熠熠生輝。陰雨時谷內(nèi)云翻霧涌似大?駶,此峰如中流砥柱巋然屹立于云霧之上,堅不可摧,因此得名。其西南百米外一峰 似猴頭,縮頸握拳窺視,似孫悟空欲取此定海神針。游道右向,循山澗遠(yuǎn)眺, 矗立著一座上尖下鈍、高逾百米的圓錐形石峰,朝暉夕暮, 常在云煙霧靄中隱現(xiàn)沉浮,儼然孫悟空龍宮探寶遇到的定海神針,故名“定海神針”。
南天一柱
過南天門上行120米,東南幽谷峰林中有一高達(dá)200 多米的孤峰,宛如擎天玉柱。上部灌木點綴,中部巖身赤裸,下部 樹木遮掩,峰體渾圓、偉岸,因立南天門下而得名。距南天門數(shù)十米,與東南綠樹叢中, 矗立一標(biāo)直雄奇、高逾100米的石柱,一頭托住云天,一頭扎入大地。真是天造地設(shè)、鬼斧神工,不愧為大自然的杰作。
摘星臺
黃石寨頂東頭,伸出一道約100米的山梁, 山梁盡頭有由兩塊砂巖相疊構(gòu)成的一座觀景臺。基座巖石面積約20平方米, 高5米左右;疊其上的巖石主10米,頂部為直徑約5米的平臺,周圍鐵欄圍護(hù),一古松似傘,挺立其上。下臨幽谷,上頂云天。置身臺上,頭上白云飄拂,腳下幽谷翠峰。雨天云霧彌漫,周邊峰頂無窮變幻。皓月當(dāng)空時,立于平臺上,滿天星斗似伸手可摘。1993年11月28日,時任國務(wù)委員兼國家經(jīng)委主任的張勁夫同志,那天清晨,天邊上還殘留著幾顆星星,便迫不及待爬上這座石臺,而對足下千百座石峰,信口吟詩道:“千峰竟秀,萬木蔥籠,琳瑯滿目,美不勝數(shù)。雖非大上,不似人間,借以喻此,不為過也!睘橹|S石寨東沿有一向外突出半截懸空的圓弧形觀景臺,因所處位置極高,臨百丈深淵,故名摘星臺。臺上可容10余人。置身高臺,環(huán)繞四周, 但見風(fēng)云滾動,林泉奔突,奇峰異石,赴入眼底,遠(yuǎn)水近景一覽無遺,大有“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之勝。
五指峰
“橫看成嶺惻成峰”,換一個角度來看摘星臺上望到的那一片山峰。其中五支石峰一字排開,形狀好像手指是五根并列的石柱,長短不齊,間隔有致,極像伸開的五個手指。當(dāng)?shù)厝苏f這是如來佛的手指,人稱五指峰。
天橋遺墩
黃石寨西北崖沿上,6座高達(dá)200多米的橢圓形石柱,呈南北向一字排開在黃石寨與袁家界之間約3000米長的溝谷中。石柱大小和間距相當(dāng),柱頂皆為平臺,似一排橋墩。中間兩墩稍高,兩邊漸次降低。各柱頂可連成一條弧線,氣勢滿壑,似一江怒濤,橋墩時降時現(xiàn)。若逢東邊日出西邊雨時,便如絢麗壯闊的彩虹南北飛架,與橋墩形成雙美合壁的奇觀。黑樅垴左側(cè),黃石寨與袁家界之間幽谷深澗里,并排矗立著六座高數(shù)百米平頂巖峰,宛若一排被揭去橋面的橋墩,又象齊天大圣曾經(jīng)碰壁的如來佛五指仙山。經(jīng)風(fēng)雨千年剝蝕割形成今日神奇景觀,山墩頂平面系古夷平面的可靠證據(jù)。
夫妻巖
沿田家臺后坡石徑上行約400米, 有一座依山而立的 觀景臺。站立臺上,見對面200多米處兩峰相依, 酷似一對夫妻并肩而立,五官俱全,面向東南。那峰頂?shù)臉淠净ú萸∷扑麄z的頭發(fā)和頭飾,二人臉面凈明晰。乃土家古代愛神所化。傳說觀賞后,新婚夫婦忠貞不渝,年老夫婦煥發(fā)青春,反目夫婦重歸于好。
杉林幽徑
從前山登黃石寨,上完百步石級,便進(jìn)入一大片茂密的原始次森林,游道兩旁,杉林疏密有致,濃蔭匝地,時有山風(fēng)習(xí)習(xí),徜徉在杉林幽徑 之中,令人神清氣爽,心境平和。
丹葫蘆
羅漢巖上百米的大巖屋邊, 筆立著一座園柱狀的石峰,兩頭大,中間小,活像一個葫蘆。 葫蘆頸上幾株紅楓,金秋之際,乍看有如紅綢帶,故得“丹葫蘆”之稱。
南天門
登黃石寨山路東南側(cè)有十多平方米 傾斜巖峰與千韌石壁拱成一門,面南洞開。石徑穿門而過,門孔狹窄幽深;兩邊野樹簇?fù),門外云蒸霞蔚,頗有神話中南天門之尊。更奇者,于南天門右側(cè)挺出怪石一尊,與人體形相仿,高約20米,形態(tài)威武、凜凜肅立,如同把守天門將軍。
天然壁畫
在臨近黃石寨極頂時,回頭遠(yuǎn)眺,但見腰子寨沿絕壁上水漬流痕構(gòu)成一幀充滿土家風(fēng)情的天然壁畫:典型的土家吊腳樓掩映在綠樹叢中,伴牛的兒童沿石級小路正向木層走去,只見一路小橋流水,斜陽古道,在竹林中時隱時現(xiàn)……
六奇閣
在黃石寨絕頂,高3層, 以張家界 山奇、水奇、云奇、石奇、植物奇及珍禽異獸之奇名之,為黃石寨最佳鳳景處,1991年10月竣工。
黑樅垴
自黃石寨東向北行500米, 隔深澗弱向遠(yuǎn)望,但見數(shù)十畝面積的巖峰臺地一塊,壁立于幽深峽谷之中。臺地上面陡峭如削,可望而不可及,其上長滿高大蔥郁的古林和眾多喬木,黑黝黝一大片。 原始森林中自古無人涉足。
霧海神龜
黃石寨西沿下山處,有一塊長約5米,寬、高各2米左右的橢圓形巖石, 極象一只大龜 伏在石峰頂平臺上。細(xì)長的龜頭朝前伸出,龜背微微隆起,腳爪蜷曲著地。每當(dāng)云涌霧漫之時,每當(dāng)云霧繚繞時,它探頭探腦,慢慢蠕動,龜巖時隱時現(xiàn),分外離奇。人稱霧海金龜。
西天門
從金龜巖下山,有一狹窄奇險的卡門,兩則石壁陡絕,崖頂古松虬曲,一條石砌小路居中穿過。此門常被云封霧鎖,人行至此,飄然若仙, 故有西天門之稱。
龍頭峰
從金龜巖下行300米東望, 可見一石峰突兀高聳,形如一條昂首長嘯怒視天空的蛟龍, 故名“龍頭峰”。
海螺峰
于龍頭峰側(cè),有一座20多米高的石 柱,下半截碩大無比,上半截卷旋而小,通體呈扭曲盤繞狀,酷似海螺。
手掌峰
站在龍頭峰下游道向南遠(yuǎn)望,有一凌空伸展的掌形山峰,其上排開5個小石柱, 酷似人的手指,故稱手掌峰。
前花園
前花園在黃石寨東面,一條豁朗的山谷,有數(shù)十座小巧石峰分布其中。谷間花木茂盛,流水淙淙,百鳥鳴啼,清寂幽雅!盎▓@”的兩個斜圓門為巨大石壁崩塌而成,渾圓雙拱,極像月亮門。
鴛鴦泉
俗名白沙井,在黃石寨游道與花溪峪游覽線相交處,環(huán)境幽境,林木參天。泉水匯成一井,清澈透底;井底白沙,潔如碎銀。泉水水質(zhì)優(yōu)良, 飲之甘甜可口。民謠云:韭菜開花細(xì)絨絨,有心戀郎不怕窮,只要二人情意好,冷水泡茶慢慢濃。
清風(fēng)亭
名為亭、實為橋,橋建花溪峪上。 這里兩山夾水,溪流潺潺,竹林掩映,幽靜雅逸。橋亭雕梁畫棟,飛檐翹角,古樸典雅。大作家沈從文曾在此小憩,形容琵琶溪如一幅畫卷,賜名“展卷橋”。
金鳳巖
在龍鳳廟。 一座高逾百米石峰, 上部斜長,頂端驟然由粗變細(xì)成尖嘴狀,且頭后有披羽,恰似一只昂首振翅的鳳凰。
九重仙閣
離望郎峰不遠(yuǎn),隔翠谷有一嵯峨石壁,細(xì)看似有無數(shù)亭臺樓閣、屋宇庭院,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每當(dāng)云繚霧繞,樓閣時隱時現(xiàn),一如神話中的“九重仙閣”。
望郎峰
在琵琶溪南面一組石峰邊緣,兀立一根石柱,像一位曲線流暢的女郎翹首遠(yuǎn)望!芭伞 對面,萬丈絕壁上洞穿圓眼,故民間俗傳:望郎峰,望穿石壁。相傳山里一位土家獵手,被秦始皇抓去筑萬里長城,從此一直不歸,妻子日日夜夜站在高山頂上向北望,盼著夫君回來。這樣過了一年又一年,連對面的石壁都望穿了,可夫君始終沒有回來。那村姑呢,也就慢慢化成一座石峰。民謠唱道:農(nóng)家的大嫂子,山寨的好姊妹,站在高山望郎歸。望到冬去春來,望到北雁南飛,望穿秋水,望穿石壁,不知郎君幾時回......
三姊妹峰
在夫妻巖西南約2 公里處有三座間距約80余米長的石峰,有如三位婷婷少女。傳說為在位花仙為拯救山民大鬧南海,被龍王點化成峰。
金鞭溪
發(fā)源于土地埡,位于公園東部,金鞭溪因其上游一著名景觀金鞭巖而得名,全長5公里,西匯琵琶溪,東入索溪,兩岸是一條曲折幽深的峽谷。翠綠簇?fù),溪水繞峰穿峽, 森林茂密,濃蔭匝地,花草爭奇斗妍,鳥語蟬鳴。沿石板游道順溪而下,絕佳景點有閨門倒影、金鞭巖、紫草潭、千里相會、跳魚潭等。蜿蜒于奇峰峽谷間,水隨山轉(zhuǎn),山因水活,一步一景,如畫如詩。穿行于深壑幽谷之中,蜿蜒跌宕于林海蒼翠之間。兩邊千峰聳立,高入云天;溪旁樹木繁茂, 濃蔭蔽日。這里生長許多珍貴樹種和奇花
異草, 杏果、 銀鵲、楠木、毛紅 椿;龍蝦花、 龍須草、秋海棠 在此 地各逞神奇,爭春斗艷。
母子峰
沿金鞭溪東行約200米,左岸有一座約100米高的細(xì)瘦石峰,形似一懷抱嬰兒的中年女性側(cè)面像,頭、腰輪廓分明,五官依稀可辨,顯得慈祥端莊,面向東南引頸而望,似在盼夫回歸。一小峰依偎其前,面對其母,稚氣可掬。
金鞭巖
過“閨門峰”沿溪而下約500 米,離母子峰東行200多米, 有一座高約400米,孤標(biāo)直立,雄奇挺拔的奇峰,名金鞭巖,直沖霄漢,雄偉異常。巖峰三面如刀切,壁面線條筆直, 棱角分明。相傳秦始皇持鞭趕山填海至此,遺金鞭于此化為巖。峰色一日數(shù)變:拂曉,峰在煙云繚繞下,呈暗褐色;午時陽光直射, 金輝熠熠;傍晚夕陽涂抹,峰面火紅;晴夜月郎,峰體銀光閃爍。 清乾隆年間《永定縣志》稱其“上插霄漢,晴輝雪積,最擅奇觀”。 金鞭巖是武陵源著名景點,峰體上細(xì)下粗,四棱分明。棱面布滿節(jié)理橫紋,形成鞭節(jié),渾如一根豎插大地的長鞭。每當(dāng)夕陽晚照,鞭身涂金,熠熠閃光、瑰麗奪目,構(gòu)成一幅奇特壯美的“夕陽金鞭圖”。
神鷹護(hù)鞭
緊靠金鞭巖左側(cè),有一座與金鞭平齊的峰巖。峰形象一只山鷹,頭高昂,勾嘴,雙翅半展,利吻微張,試振雙翅, 成俯沖之勢,緊緊守護(hù)著金鞭,似欲與來犯金鞭者搏擊,其形態(tài)氣勢,惟妙惟肖。故有“神鷹護(hù)鞭”之譽。
醉羅漢
與金鞭巖隔溪對峙,矗立在斜坡上,高200余米。 上下一般粗壯,峰體渾圓,色赤,整座石峰向金鞭溪呈70度傾斜,形似一醉酒羅漢,欲倒不倒,似醉非醉,詼諧幽默,發(fā)人情趣。自峰下向上仰望,但覺云移峰晃,感覺隨時都要崩塌之感。 清嘉慶年間學(xué)士彭之 臣在峰壁書寫一“忠”字。清道光四年(1824),貢生彭之運作《壁忠記》一文以彰其勝。風(fēng)雨滄桑,“忠”字因山石崩塌遭毀。
西天取經(jīng)
金鞭巖東側(cè)幽谷中,大小石峰林體錯落。右一峰突出 如長嘴,似豬八戒。其后兩峰并列,大者似沙僧。偉岸、肅穆者似 唐僧。遠(yuǎn)處石崖一峰曲體似孫悟空;其下一群小石峰似猴。
劈山救母
醉羅漢峰東面,錯落有致地高聳著數(shù)十座峰巖,有的似燈,有的如矛,有的像長柄巨,有的似神犬蹲伏。其正中一峰頂部,裂成兩瓣,如被利斧劈開,與《寶蓮燈》中沉香劈山救母相似。
文星巖
“劈山救母”東300米處,溪北一巨峰矗立。上部似 人面浮雕,面向東北,面容清瘦, 寬額短髭,顴骨突出,鼻隆唇厚, 仰首蒼穹,酷似文豪魯迅在靜靜構(gòu)思。江澤民總書記觀此景時說: “也像高爾基”。
雙龜探溪
“文星巖”東頭,路邊密林中一座直徑約10米,高 約25米石柱的頂端,重疊兩塊龜狀石片,背略拱,上附斑紋,探頭 伸足,頭朝向金鞭溪,故名。
紫草潭
位于金鞭溪中游。原名紙草潭,因清代山民造土紙在此漂流而名。潭寬4米,長 15 米,深2米。上連一石潭。潭底皆紫紅色巖石,潭上端溪流湍急,跌宕有聲,水花如滾珠瀉玉。潭內(nèi)水面平靜,清澈見底,魚蝦悠游其中。 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夾岸林林蒼翠,石峰屏列。潭邊巨石橫臥,光潔如玉。
千里相會
經(jīng)紫草潭沿溪東下,繞過一道山彎,溪東南錯落的群峰中,見兩峰峙立,恰如久別重逢的夫妻含情脈脈地相互凝視。丈夫身材魁偉,戴盔披甲,腰佩長劍;似從遠(yuǎn)地歸來,腰略躬,頭微俯,正在慰藉妻子,妻子身段勻稱,體態(tài)豐盈,蓄長發(fā),富風(fēng)韻,左手挽丈夫腰,面微仰,兩人含情脈脈,緊相依偎似竊竊私語,傾訴離情。儼然千里相會的一對久別夫妻。
閨門峰
金鞭溪游覽線入口處,屏障般排列著十余座孤直雄峙的巖峰,儼然甲士森列。既然人們 把張家界比作藏在深閨中的絕代佳麗,那么,這雄峙 閨門兩邊的巖峰自然也就被稱作“閨門峰”了。
跳魚潭
穿過重歡樹所在密林,即到金鞭溪中跳魚潭,在紅色砂巖的溪床上,溪水沖成一條長2 米,寬不盈尺的狹槽,稱為魚門,春訊期,游魚迎水飛躍,常常跳落岸上。
止馬塔
亦稱水繞四門、天子洲,相傳為古代向王天子起兵聚義的大本營。是金鞭溪游覽線終點。 金鞭溪、龍尾溪、楠木溪、礦洞溪四水交匯于此,山止水回,環(huán)壁如城。水繞四門周圍峰嵐云聚,有萬歲牌、 四十八大將軍巖等奇峰怪石和優(yōu)美神話傳說。
黃石寨索道
1992年12月,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與臺灣高雄發(fā)展貿(mào)易有限公司簽訂合資修建合同。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建成索道上、下站房和線路B線路水平距863m,高差431m,運行速度8m/s,單向小時運量948人。由雙線往復(fù)吊箱組成。設(shè)備從法國PoMA公司引進(jìn)。1994年5月30日開工改建老磨灣至鴛鴦泉公路,全長1200m,9月竣工,耗資46萬元。1995年5月18日,舉行站房奠基典禮。上、下站占地1280m2,建筑面積為1000m2。1996年5月底完成站房和土建基礎(chǔ)工程及內(nèi)外墻的裝修。1997年11月18日建成運行。
黃石寨索道線路斜長973米,高差430米,是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與臺灣瑞展公司合資興建的一條單承載單牽引車組往復(fù)式索道,主要機電設(shè)備從法國POMA公司引進(jìn)。自1997年運營以來,累計接待游客近千萬人次,多次圓滿完成接待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任務(wù)。公司先后通過ISO9001、ISO14001、GB/T28001管理認(rèn)證。2005年3月在中國索道協(xié)會“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打造中國索道知名品牌”的全國十佳索道評選活動中,經(jīng)評選委員會和索道專家組評定,黃石寨索道綜合得分位列全國“十佳”之首。
黃石寨索道價格:單程50元/人,往返96元/人, 優(yōu)惠票價單程30元/人,往返60元/人;優(yōu)惠對象:60周歲以上老人、學(xué)生。
相關(guān)傳說
黃石寨,要講黃石寨名稱的來由,還得從漢留侯張良說起。張良隱居張家界青巖山后,專心煉丹修仙。忽一日,坡腳山民稟報:武陵郡太守接呂后密詔,要捉拿他。張良聽罷,氣極了,丟了丹葫蘆,率領(lǐng)徒弟、山民,挑運糧草,趕著豬羊耕牛,直奔青巖山最高最大的山頭,安營扎寨,設(shè)關(guān)堵卡,造刀造箭,誓與武陵郡太守血戰(zhàn)到底。 沒幾日,果然武陵郡太守領(lǐng)兵三干圍打山寨。張良據(jù)險迎戰(zhàn)。嚴(yán)密把守關(guān)卡,滾巖飛箭,打得太守兵將不敢攏邊,圍攻了七七四十九天,仍打不開卡,捉不到張良。太守急了,砍倒樹木,鋪放干草,采用火攻。哪知絕壁太高,火餡竄不上去,火攻失敗。太守領(lǐng)賞心切,不甘撤兵,眼睛幾眨,又下令包山圍困,整整圍困三個月,想把張良的人馬餓死在山上。
這一招,果真厲害,運上山的糧食吃光了,豬羊殺完了,最后不得不殺耕牛充饑。一切能吃的東西都吃光了,張良只好叫大伙搜來豬牛羊的骨頭,放在火中燒過,碾成骨粉沖水吃。最后,骨頭也吃光了。再也沒有東西可吃了,有的餓倒地下爬不起來了。 在這十分危急的時刻,張良想起給他贈送兵書的黃石公公,只有請師解圍。于是,他點燃香燭錢紙,雙膝跪地,面對蒼天作揖求師。說也奇怪,他拜罷三拜,地下突然冒出一股白煙,煙中騰起一個白胡子老人,只見他手拿拂塵。在空中揮拂幾下,又從白煙中慢慢縮下去。白煙散盡,老人也不見了。 跪在地下的張良,正癡癡不解其意。突然有人歡喜若狂地跑來報告:山上的三口小池里跳出三條鯉魚。每條有八十多斤重。張良好生奇怪,比牛臥澡的水凼大不了多少的池塘。怎么會跳出八十多斤重的鯉魚呢7他急忙跑去一看。果見三條大鰓魚被大伙抬到岸上。眼睛餓得發(fā)花的徒弟,喜之不盡地說:”師傅,弟兄們都餓倒了,把三條鯉魚煮熟吃了吧!” 張良沉思片刻,搖頭擺手說:“不可!”弟兄們驚詫得睜圓雙眼問:“怎么,這魚不能吃?”
張良沒作任何說明,命令似地抬手一指說:“把三條魚甩到崖下去!” 餓得奄奄一息的弟兄們,恨不得咬幾口生魚吃,張良甩下崖,誰也不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干。可不敢違抗,抬起活鮮鮮三條鯉魚,偏偏倒倒朝懸崖走去,一條接一條地甩下去了。 鮮魚落在崖下,驚得圍守的兵丁飛報太守。太守趕來一看。就象吹鼓的豬尿泡挨了一錐嗤地泄了氣。他臉色煞白,渾身癱軟,散神落魄地?fù)]揮手說:“別圍了,撤……” 兵丁們驚疑地說:“怎么不圍了?” 太守失望地說:“寨上還有七八十斤重的話鯉魚,能圍困死人家嗎?”。 崖上防衛(wèi)的人見太守的兵馬撤了,又驚又喜地稟報張良。張良高興地說:“你們不知道,是我的師傅黃石公公,賜給天魚。救助于我!” 這時,弟兄們才恍然大悟,深深佩服張良的大智大謀。 雨過天睛。青巖山人又過上安居樂業(yè)的日子。張良為紀(jì)念他的師博黃石公公,便把無名的山寨取名黃石寨。
注意事項
1.在來黃石寨之前,最好是在網(wǎng)上多多搜集一些有關(guān)資料,進(jìn)行比較。
2.因為張家界的景區(qū)的氣候時常變化,特別是早晚溫差很大,所以提醒朋友們來之前一定要帶上防寒的衣服。
3.行李越少越好,越輕越好。最好帶上傘或防雨的衣褲(也可在當(dāng)?shù)刭I一次的雨衣,幾元錢1件)。因為山區(qū)天氣變幻莫測.夏天一定要帶好防曬霜、防蚊水.備一些消毒用的濕紙巾;鞋創(chuàng)可貼、消炎片、止泄片(防止水土不服) 等簡單藥品;鞋子要穿防滑的運動鞋.膠卷,電池多備一些,當(dāng)?shù)刭I比較貴。
4.備少許干糧,(爬山比較耗體力),以便充饑,瓶裝飲料水(減少旅途中高價購買開支),錢要分散放好,如有全國通用銀行磁卡最好帶上,及身份證。
5.最好幾個人結(jié)伴,這樣租車的費用大家可以分擔(dān)一些,而且相互可有些照應(yīng)。
6.有學(xué)生,老人(滿70),殘疾,軍官,記者證 的,出門前不要忘了帶哦,可以享受到相應(yīng)的優(yōu)惠門票。
7.最好帶上傘或在當(dāng)?shù)刭I一次性的雨衣,幾元錢1件。
8.帶好指數(shù)為30以上的防曬用品、蚊不叮、墨鏡、遮陽帽以及至少三套替換的內(nèi)衣及襪子,一些紙巾和消毒用的濕紙巾,鞋子要穿厚底防滑的運動鞋。
9.備上創(chuàng)可貼、消炎片、止瀉片等藥品
10. 飲食。主要以酸辣聞名,不能吃辣的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