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輕人都想去首都北京闖一闖,在這物欲橫流的時代,擁有夢想并且為之努力奮斗太重要了。
到哪去能夠賺到更多的錢,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人生價值呢?
大家首選的是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大城市。
尤其是很多剛剛從象牙塔走出來的大學應屆畢業(yè)生,他們對生活有著飽滿的熱情,志向遠大又年輕,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用來為了夢想而奮斗。
所以,每一年的大學畢業(yè)季,都有不少的大學應屆畢業(yè)生選擇到北京打拼,果斷地成為眾多“北漂”中的一員。
但是,大學應屆畢業(yè)生實際上是很不適合當“北漂”的,并不是他們沒有夢想,也并不是因為他們不具備奮斗的激情。
只是,想要成為一名資深的“北漂”并且最終能扎根下來、挖掘到財富的人終究是少數(shù)。
去闖北京的年輕人里不乏奮斗者,但是最終又有多少人能在大浪淘沙中激流勇進、逆流而上,最終拿到了戶口、買了住房呢!
闖北京、成為一名合格的“北漂”人,其實至少要具備以下這3個基本條件,而這3個條件恰恰是大學應屆畢業(yè)生最缺乏的。
1.正確的“北漂”目標
像北京這樣的城市,發(fā)展機會很多,競爭也更透明、更公平,而且是我國首都,確實非常具有吸引力。
但是,北漂的每一個人都要有正確的目標,你不辭辛苦來到北京干什么?這是每個北漂人應該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如果闖北京只是為了生存和溫飽,那么,北京并不適合你。
在很多二三線甚至是四線城市要解決生存問題并不困難,生存壓力反而更小。
而北京的高物價高房價和剛剛起步的年輕人并不高的工資是不匹配的。
大學應屆畢業(yè)生畢業(y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能夠通過工作首先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脫離父母的庇佑和經濟支持。
所以,解決生存問題,實現(xiàn)經濟獨立是大學應屆畢業(yè)生的首要問題,而在北京實現(xiàn)這樣的愿望并不合適。
2.“掘地三尺”的毅力
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更何況是在北京這樣的大都市。
北京的資源很豐富,最不缺的就是各個領域的專業(yè)人才了。所以,人才濟濟的北京,你又算得上什么?
所以,想要在北京挖掘到金子,沒有掘地三尺的狠勁、愚公移山的堅持是萬萬做不到的。
飽嘗生活艱辛的中年人,或者早早就背負生活重擔的人或許更具備北漂的偏執(zhí)。他們懂得生活的不容易,早就磨練出忍辱負重和堅持下去的勇氣。
大學應屆畢業(yè)生還未完全褪去學生的外殼,在吃苦這件事上,他們沒有什么優(yōu)勢。
或許,一開始,他們也是熱血沸騰,憧憬著繁華都市的燈紅酒綠,也曾經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在這里闖出點名堂。
然而,一腔熱情并不等于堅持不懈。
大學應屆畢業(yè)生沒有吃過生活上的苦,不具備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北漂是很艱辛的。有多少人初到北京連像樣的房子都住不上,只能風餐露宿。
要在這么殘酷的環(huán)境下激流勇進,大學應屆畢業(yè)生確實沒多少優(yōu)勢。
3.扎實的物質基礎和學歷基礎
很多去到北京打拼的年輕人最終沒有堅持到半年就打了退堂鼓,其實并非北京不歡迎他們,而是他們自身缺乏了一些必備的“北漂”基礎。
北京的物價高、房價高,沒有一定的經濟支撐是很難生活下去的。
大學應屆畢業(yè)生沒有工作經驗,職業(yè)生涯是一張白紙,找工作不順利,剛剛就業(yè)工資不高待遇不好是必然的。
很多年輕人因為收入低、生活成本高最終只能離開北京、悻悻而歸。
所以,具備一定的物質基礎的人會更適合在“北漂”中堅持下去。
而大學應屆畢業(yè)生尚未實現(xiàn)經濟獨立,也就不可能有太多的財富積累。
另外一方面,學歷基礎更是重要。“北漂”族中有名校教育經歷的人一抓一大把,很多還是名校的高學歷者。
在北京,清北的博士、海歸博士不是稀罕物,太普遍了。
如果大學應屆畢業(yè)生要選擇“北漂”,一定要具備不太差的學歷基礎,這個學歷基礎既包括學歷條件,同時包括所出身的大學的層次。
名校畢業(yè)生的高學歷者更容易在“北漂”中占有一席之地,獲得更多更好的醫(yī)院和就業(y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