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你們好
然后冬天來了,于我而言,那是最為寒冷的冬季。好在這時候101網校給了我較大的幫助,給我?guī)硪唤z溫暖。幫我彌補了學習的不足。我從來不承認失敗,我在每天天還未亮時便從溫暖的被窩中跳起,在別人還在睡覺的時候,我已悄悄走出宿舍。那年冬天我?guī)缀鯖]有在任何一堂課上發(fā)呆,那時候所做的筆記之工整詳細讓我至今都感嘆不已。作為典型的理科男生,當時我卻對數(shù)學有種莫名的恐懼,數(shù)學考試中會把很多會做題算錯,在考數(shù)學前甚至會失眠。于是我拿起一本小題狂做,沒有時間概念地做,只要能擠出一絲時間便能多做幾個小題,學案上也遇到很多錯題,我一遍一遍抄下來,重做,再重做,直到拿到此題不用做過程就能在腦海里完整浮現(xiàn)為止。那時的我就像是紅了眼,以不顧一切的堅持來挽回我的名譽,那僅僅作為壓在我肩上的極重的包袱,中考的光環(huán)仿佛變成一種詛咒,讓我渴望將它扔掉。我那時甚至在想,如果再有一次中考,我希望我能少考10分。那種從高空中重重摔下的痛楚,只有經歷的人才能懂得,但也只有這樣,也才能讓我們腳踏實地地前行,白巖松說“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敢于付出的青春才能無悔!蹦莻冬天沒有白費,我終于在期末考試中證明了自己。
桑雅芳同學發(fā)言稿
學習經驗介紹:
數(shù)學學習方法:
語文學習方法:
英語學習方法:
歷史學習方法:
歷史背景又可分為動機、條件和原因。原因又分為歷史原因和現(xiàn)實原因,內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歷史經過一般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政黨、團體、階層、階級、事件、現(xiàn)象、著作、制度等。歷史影響包括結果、性質、功績、經驗、教訓、意義等等。
整理、整合歷史知識。針對歷史知識比較瑣碎的問題,我們就需要自己動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學知識,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實根據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加以整理,簡化成歷史線索,以建立主干知識的結構和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當然,在整合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試題調研,把上面的精彩總結內容摘抄或剪下來,反復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
姚家輝同學演講稿
大家好,我是姚家輝。對于新高三的同學們,希望你們已經做好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zhàn);對于新高一的同學,你們一定對高中生活充滿憧憬,希望你們能開個好頭,為豐富多彩的高中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我要講的內容,主要分為高考和自招兩個方面:
1,關于高考的各個學科,想必大家一定很清楚,就是語數(shù)外加上兩門選修。關于三門主課,我們一直有這樣的說法,數(shù)學決定你總分的百位,語文決定十位,英語決定個位。當然實際情況不會這么絕對,但數(shù)學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關于數(shù)學學習,對于即將臨考的高三的同學們來講,要想考好,必定要刷題,所謂“刷”,就是買歷年高考卷,各路參考書,不斷地做,自己哪些方面薄弱,偏偏高考又愛考,就一定要多做。不過,有人也說,除了做題,歸納總結也是十分重要的。誠然,如果學過的知識能在大腦中形成體系,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墒牵K數(shù)學的難度我們都有目共睹,雖說今年的數(shù)學比較簡單,但大部分情況下,想總結出概括性較高的規(guī)律是難上加難的一件事。我們很多同學就試圖分析總結過壓軸題的規(guī)律,基本上都以失敗告終,當然,今年的壓軸題還是另當別論。因此,我的觀點總結起來,對于大部分同學而言,就是瘋狂做題,盲目一點沒關系的,總比無從下手要好的多。而在數(shù)學學習的心態(tài)方面,大多數(shù)同學一定不要給自己過高的要求,否則很容易因受到打擊而自暴自棄。我的心態(tài)一直是,只要我認真學了,學成什么樣就是什么樣。也許有時,看到周圍數(shù)學好的同學,心里會有點打擊,做題的時候老覺得自己怎么這么不行,這是完全沒必要的。學習的效率要想提高,關鍵的一點就是不要總是在心里默默地和其他人去比,一旦分心,原本會做的題也不會做了,再說別人的情況其實你也不太清楚的,所謂在心里和別人競爭,也大都是YY,沒什么意思的。這一點總結起來,其實就是,學好數(shù)學,要有能力活在只屬于自己的世界里。然后是最后一點,這一點其實是最管用的,但普適性不強,所以我放在最后說。就是如果你真心很喜歡數(shù)學,甚至到了愛上它的程度,那一切都好辦了。但這因人而異,而且不喜歡的畢竟大多數(shù),為了高考就忍忍吧。說完了數(shù)學,再說語文,這一直是包括我在內的一大堆理科男的硬傷,在座的想必也有這樣的情況,因此我在語文方面也只有一些小建議。首先,對于這門學科,絕對的正確是不存在的,標準答案有問題是很正常,經常對于一道題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我們是奔著高考去的,因此很多時候不得不舍棄自己原來的想法。那以誰的想法為準呢?當然是高考題的標準答案,很多時候質檢題的答案和高考都是在思路上都是不一致的。也許你說這樣做禁錮了思維,這是肯定的,沒辦法,只能接受現(xiàn)實。
關于作文,我也就不說啥了,超級短板,同學們多聽聽其他人的意見吧,反正看書多,勤思索的同學在作文上肯定是有優(yōu)勢的。最后再說英語,一句話,就是做題和閱讀積累相結合,閱讀21世紀報這種難度的文章就很好,也可以在網上下載一些自己看得懂的外國人寫的文章,有助于提升詞匯量,增加分析長難句的能力。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詞匯,詞匯認識的多,句式語法不會也能把意思猜個大概。有的同學也許喜歡被詞匯表,3500詞,四、六級詞匯什么的,但我覺得還是讀文章,勤查詞典比較好。題也當然要做,讀的懂文章不意味著會做題,英語題不像語文題,它對質量要求并不高,高考題,質檢題,簡單題,難題,各路奇葩題,拿了就做,就可以。三科的學習就到這兒吧,再說說自主招生的事兒。
自招的資格應該在開學后兩三個月內就定的下來,這是我們沖擊好學校的一個機會,但自招這事兒,怎么說,希望別抱太大,每年成功率都不怎么高,尤其是現(xiàn)在競賽不怎么搞了,大多同學的物理我猜是挺悲劇的,應付高考都費力,看到自招題估計就更沒轍,不過這幾年自招日趨簡單,對我們蘇北的考生倒挺有利的。我的觀點是這樣的,數(shù)理基礎不好的同學就別怎么拼了,耽誤了高考就不值了。而數(shù)理有一定基礎,甚至是參加過相關競賽的同學,則大可一試,拼一把,說不定有驚喜,考不上也沒損失。準備的方法也簡單,買歷年的題目一邊做一邊研究,找出自己不熟悉的題型,在競賽書中找到相關題型,狂練到手熟就行了,自招考試時間挺緊的,對于各種題型務必熟練。對了,自招還有一個特殊的,就是復旦千分考,不僅自薦通過率高,考的內容也和其他的學校不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一查相關信息,我不太清楚,就不多說了。
最后,高考也不過一場考試,我們班主任戲稱其為第四次質量檢測,其實也正是如此,放平心態(tài),一顆平常心比什么都重要。任外界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
自我介紹,您隨便說點兒就行~~無所謂的~~
董丁同學簡介:
徐州一中****屆文科畢業(yè)生。文科總分第二,高考總分383分,政史選修雙 A+ ,現(xiàn)已被南京大學商學院錄取。選測雙A+。20XX年參加赴英修學夏令營,作為中方學生代表。****年參加美國安生基金會·中國創(chuàng)新英才項目。****年入圍NYU Shanghai(上海紐約大學)全英文校園日,獲預錄取資格。****年通過自學取得雅思總分7.5分,閱讀單項9分。
董丁同學的發(fā)言稿
各位家長、同學們:上午好!、
我并不認為自己是所謂的“成功者”,更不認為我的學習方法可以當做所謂的“成功經驗”。我更愿意把高中三年一路摸索中遇到的問題、經歷、體會和大家分享。
第一個的體會:認識自己比學習他人方法更重要,這是學習的基礎。
每個人情況不同,其他人所提供的方法不一定完全適合你。你要試著分析自己的情況,找自己的方法。我高一在數(shù)學上比較吃力,班里只有兩個人沒有報名參加數(shù)學競賽輔導。我就是其中之一。對我來說,數(shù)學最欠缺的是基礎,所以,我在別人上競賽的時間鞏固基礎,沒有急著跟別人一樣去拔高。到了高二,我的數(shù)學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我感覺在上升的時候遇到了一些瓶頸,盡管在文科班里幾乎沒有人去學競賽,我還是報名和理科班的同學一起聽競賽。更可貴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培養(yǎng)了對數(shù)學的熱愛,甚至在申請NYU Shanghai的時候還選擇了數(shù)學系。
這是我在經歷完今年高考最深的體會。今年的英語、政治的題型和難度都有變化,許多考生考完很不適應。而數(shù)學雖然直觀感覺變簡單,但得分卻沒有很大的提升?赡芤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平時太注重考試的技巧和經驗,反而忽視了自己知識體系的構建。高考每年都有創(chuàng)新,個別的年份甚至會在題型和難度上有很大的突破。如果你只盯住考試,你能抓住的只是學習鏈條的最末端,而沒有把握學習的最上游——也就是知識和學習能力。
現(xiàn)在高中階段課程的知識點都是基礎性的,只有把這些完整地串聯(lián)起來,才不會當考試遇到新的題目時不知所措。這不是因為平時訓練的難度深度不夠,而是在一開始的時候沒有建立起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受課程設置和考試考點的影響,同學們常常會把知識點割裂地去加大難度和深度,就像你在一片地上挖了很多井,但他們下面不是通的,所以早晚會枯竭。借用一個類比,學生就像倉庫管理員,構建知識體系就像把貨品有條理地放到各自的貨柜里,考試的時候就像交貨,你只有體系理得清,才能很輕易地取貨,交貨。此外,在構建體系的時候,不能太功利,不能因為今年某一個點考察得簡單就不重視。比如,數(shù)學的集合一般在前兩題考察,那保不齊明年在13、14題考察。所以,要從學科總體框架的指導下構建全面的知識網絡。
第三個體會:在閱讀中一方面要積累素材,更要提升自己的思考和邏輯能力。很多同學都在積累各種作文素材,去背一些范例。但我的想法是在有限的課外時間多閱讀自己喜歡的、可以激發(fā)自己思考的文章和書。有的同學覺得自己積累了很多素材,但到了考場上還是運用不了,遇到新的作文題還是無從下筆。我覺得,這是因為只通過閱讀積累了一條條信息,并沒有真正提升自己的思考和邏輯組織能力,就背離了閱讀這一行為的初衷。積累的所有素材只是一條條數(shù)據而已,要通過閱讀培養(yǎng)像中央處理器一樣能處理數(shù)據的能力。
給家長的一個建議:
回過頭看,在這個年齡,所有的遭遇都只是經歷和經驗,未來有很多可能,并不會有蓋棺定論的失敗。我們的教育一直在教我們如何去追求卓越,即便是遇到失敗,也一定要絕地反攻,臥薪嘗膽,再度出人頭地。我建議作為家長應該關注孩子受挫后的心里感受。在一次考試失常的時候,不要太急于要求孩子馬上考到正常的水平,而是靜下來,多聊一聊,先幫孩子在心里上卸下負擔,再去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我自己為例,我在高三一年經歷了最大的成績起伏,但我因為身邊的人對我的鼓勵和相信,使我在這種變化下保持心態(tài)的穩(wěn)定。
一個人的15~18歲在高中階段度過,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生塑造期。這三年不僅關乎你去哪里上大學,更關乎你成為怎樣的一個人。不要在這段時間忽略對人格的養(yǎng)成、情商的塑造、能力的培養(yǎng)?赡苣銈円院髸サ讲煌牡胤,經歷不同的生活。最后用我的老師說過的兩句話送給大家:
路變了,我沒變。
重要的不是現(xiàn)在你在哪兒,而是你的下一步往哪走。
謝謝大家!
鞏怡然同學簡介:
來自徐州一中理科班的女高材生, 397 分,物化選修雙 A+ ,省化學競賽一等獎,現(xiàn)已被浙江大學錄取。
鞏怡然同學發(fā)言稿
大家好!
我是鞏怡然,徐州一中****屆21班的畢業(yè)生。今天我想和你們分享一些我關于高三一年生活與學習的看法與感受。
首先,面對高三,每個沒有經歷過高三的學生都可能會不知所措,因為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年,而你卻可以選擇無數(shù)種方式來度過它,至于成功與否,沒有定論。剛升入高三時,我自己對將要面對的一年的高考復習也感到很茫然。這時,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一個階段要做什么,一年的時間很長,但分割后每一小段都很珍貴。如果你這一個階段的復習任務做的不夠好,很可能你已經不會再有機會重新來過。因此有一點需要記住,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高三一年,你的老師會為你制定無數(shù)規(guī)劃,而你要做的就是保持清醒,不僅僅是埋頭做題,還要知道你做題的目的是什么,是識記知識,還是領會方法,是掌握解題思路,還是提高做題速度。如果你的題海變成了死海,那只能說明你的努力用錯了地方。
其次,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很重要。經過這么多年的學習,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積累了一些心得,走進高三,其實就是一個升華的過程。如果某一門科目甚至某一類題型總是難不倒你,那么恭喜你,你找到適合自己的對的方法去應對它。如果你總是對某一門功課的某一些題目感到困惑,那么你需要找你的老師聊一聊。因此,不要隨意忽略每一個漏洞,不要輕易放過每一道錯題。關于錯題集,我的建議是收集兩類題目。一類是自己本來可以答對卻做錯了的,分析自己為什么做錯,和對以后做題的警示。另一類是自己沒有做出來而題目的解法有啟示意義的,不妨分析分析解法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答案的。單純收集錯題并附上解法是沒有意義的,錯題集展示的是你自己的反思,是你自己的思維走向完善的過程,所以不要只做機械的重復。
另外,在跟上老師的復習步驟的同時制定自己的計劃也十分關鍵。如果說老師的工作是為你織一張大網,那么個人的計劃就是實踐這張網如何才能捕到魚。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自己決定哪個部分快一些,哪個部分慢一些,哪一塊兒知識要深挖,哪一塊兒只要一帶而過。這種計劃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分配時間,用有限的時間做最有用的事,不做無用功。提高了時間的利用率,也就是讓自己站得更高。當然,制定計劃后還要踏實地完成每一步計劃,不打折扣,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其實,高三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穩(wěn),結果自然不會差。對于我來說,高三很美好,不是地獄,而是天堂。雖然會有很多挫折,但是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足夠使人走出陰影。壓力不可能沒有,釋放出來就可以了。希望你們也能以這樣的心態(tài)走向高三!
謝謝!
楊智淳同學簡介:
徐州一中理科實驗班,省三好學生,高考成績:388 A+ B。****屆高三(22)班團支書,體育委員,在高三下半學期被評為省級三好學生,在****年普通高等學校自主招生考試中被上海交通大學預錄取。
楊智淳同學在報告會發(fā)言稿初稿
尊敬的家長,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