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最宜登山縱目、高歌嘯吟了。每每此時,但會憶起齊魯之尊的泰山,會憶起險峻江浙的雁蕩,也會憶起禪林處處的千山,自己游歷不多,此三山或秀或險或積淀深厚,便足以支撐起我對名山的印象和期望了。相較之下,身處遼南大連,雖有隨時觀海之便,但卻常懷此地?zé)o名山之憾。
自己終年行走的所在地處遠(yuǎn)郊,一面臨海,三面環(huán)山。方圓五里,獨成一體,院內(nèi)樹木蔥蘢,花草繁盛,有鳥鳴婉轉(zhuǎn),有湖泛青波,尤其每年五月之時,所經(jīng)路畔,丁香怒放,若紫雨飄飛,若香脂四溢,人在叢中,樂不思?xì)w,是為院中春景之極致。因此此處雖偏居一隅,但常被初來之人驚呼為“世外桃源”。寒來暑往十年有余,院中無論林蔭大道,還是通幽小徑,我?guī)缀醣M皆踏遍;然而春去秋來,時至今日,北面所倚之山——北屏山卻從未登臨過,平日偶爾會是在晨曦中眺望,或是在暮色中凝視,雖把一黛蒼山盡收眼底,但卻始終未動游興,大概人對近在眼前的景色常常是視若尋常吧。
初秋的一日,經(jīng)常共事的一位領(lǐng)導(dǎo)感覺身體有些微恙,便邀我陪他出去走走。當(dāng)?shù)弥襾泶斯ぷ骱缶箯奈吹巧线^近在咫尺的北屏山時,他既驚詫,又遺憾,繼而用半責(zé)怪的口吻對我說:“你啊,觀風(fēng)景可不能太勢利,今天我就帶你登一回北屏山邊上的小山吧,讓你感受一下!”我汗顏一笑,欣然應(yīng)約。出得院門,沿公路北上二里有余,折進一處小山村,再穿行一里便抵山腳,山勢頗緩,我們便沿一條碎石遍布的小徑蜿蜒而上。此時陽光正足,不一會兒,身上便有汗流了下來,好在路旁時有山花爛漫,時有異樹斜出,惹得我們偶爾駐足,品評一番,倒感覺不出有特別的燥熱之感。漸行漸高,樹愈蒼翠,草愈繁盛,一陣山風(fēng)撲面而來,汗熱頓消,周身清爽,雖身處并不十分高峻,難以體會“蕩胸生層云”的感覺,但向下回望亦覺悠然自得。行至最高處向左一轉(zhuǎn),眼前竟然是一片有兩三個足球場大小的平坦所在,領(lǐng)導(dǎo)說此山名為平頂山,在北屏山東麓。觀其地貌果然名符其實:四周松柏林立,樹雖不算高大,但卻挺拔遒勁,翠色宜人,中央平坦處的草坪有如人工修剪一般,雖是山間雜草,但卻不蕪雜,生得低矮柔軟,完全可以席地休憩,或是打打排球、踢踢足球,可以想見在春暖花開之時這里會是何樣愜意的游冶去處,F(xiàn)在雖然秋色漸濃,但徜徉其間,依然興致盎然,心曠神怡。此時,領(lǐng)導(dǎo)的心情極為舒暢,自言道身體好了一半,不禁盛贊大自然不愧為一劑醫(yī)治身心病痛的良藥。由此開來,我們又論及人的幸福何在,聯(lián)系所處所感,我們一致認(rèn)為那些難夠能經(jīng)常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人才是最幸福的,而那些整日為名忙、為利忙、在名利間中勾心斗角、蠅營狗茍之人雖然可得朵頤之快、豪宅之享、達(dá)官之榮,但終歸是可憐的。前有陳希同,今有陳良宇,曾經(jīng)尊貴,今又如何呢?然而聊到最后卻也不免自嘲道:“身在山中人超然,可下得山來恐怕也難于免俗!”
行到平頂?shù)奈鞅边呇兀蛳卤憧梢娨惶幧钍畮酌椎亩副,略感險峻。臨風(fēng)遠(yuǎn)眺,海天相融,遠(yuǎn)山朦朧;田疇相連,阡陌縱橫;秋光滿目,豪氣盈胸。正待長嘯一聲,卻見從身旁一處在建的廟宇中走出一位面帶笑容、身材略胖的出家人,向我們合十打禮迎了過來,我們急忙斂起張狂之態(tài),也依法回禮。寒喧過后,方知他老家遼西,剛從福建云游而來,負(fù)責(zé)看管這里的在建廟宇。他介紹說,這里明年建成后將開辟為旅游景點并接納游客,言罷,便拿起手電筒,熱心地引領(lǐng)我們進到附近一處據(jù)講有千年以上歷史的古跡——古佛洞。從洞口到洞內(nèi)是長約二十米僅容一人行走的狹長石縫,里面潮濕陰暗,走在其中略感恐慌。入得洞內(nèi),方覺別有天地,借著昏暗的手電光,看到洞高近六米,長寬約四米,洞正中是高近三米的石雕坐佛像,因年代久遠(yuǎn),面容已經(jīng)模糊;洞壁亦有石刻,有的狀如獅、有的狀如人、有的狀如佛家物件,不一而足;下壁觸手可及處有大大小小的孔洞,以掌擊之,其聲如鼓,嗡嗡作響,更頻添了幾分神秘感。觀賞片刻,三人便魚貫而出。在準(zhǔn)備下山的時候,從山下又回來一位更年長些的出家人,慈眉善目,看我們來訪,格外熱情,一定要拿出兩小袋自采的蘋果讓我們帶上,雖然推辭再三,但盛情難卻,我們只好向兩位師傅深表謝意,帶上這意外的收獲踏上歸程。
這次近山之游雖不足三個小時的光景,但內(nèi)心充盈的喜悅卻格外豐沛,如此看來,只要有親近大自然的熱望、有感悟大自然的靈性,其實并不一定非要到所謂的名勝去旅游,在鄰山近水也一樣可以收獲快樂。由此定下決心:今年“十一”長假不再遠(yuǎn)足,只打算認(rèn)真地走一次濱海路,登一次大黑山,把眼前的風(fēng)景看遍、看透、看出味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