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索杰納·特魯斯
索杰娜·特魯斯(原名為伊莎貝拉·范瓦格納 Isabella Van Wagener)是一名美國福音傳教士和改革家。原為一名黑奴。身為奴隸期間,索杰娜和其五名子女受到了她主人的無情對待。1827年紐約州廢除奴隸制后,索杰娜開始投身于福音派的傳教工作,并在傳教的內容中加入了廢奴和女權主義的思想。索杰娜·特魯斯一生積極與當時社會中的不公制度作斗爭,成為十九世紀美國人權衛(wèi)士的代表之一。
14、伯里克利
伯里克利(希臘文:Περικλ··,英文:Pericles,約公元前495―公元前429),古希臘奴隸制民主政治的杰出代表者,古代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伯里克利畢生致力于經營奴隸制民主政治,擴張雅典的勢力。他促進了雅典奴隸制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的繁榮,在歷史上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他倡導的泛希臘事業(yè)和建立雅典霸權的活動,是對盟國的勒索和壓迫,但也有利于希臘世界的經濟發(fā)展和趨于政治統(tǒng)一。
13、約翰·肯尼迪
約翰·肯尼迪即約翰·費茨杰拉德·肯尼迪(英語: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出生于馬薩諸塞州布魯克萊恩,畢業(yè)于哈佛大學,信仰羅馬天主教。肯尼迪在1942年曾是一名海軍中尉,在1946年-1960年期間曾先后任眾議員和參議員,并于1960年當選為美國總統(tǒng),43歲的年紀為美國截至2018年第二年輕的當選總統(tǒng)。也是美國歷史上迄今唯一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總統(tǒng)和唯一獲得普利策獎的總統(tǒng)。
12、泰戈爾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11、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1918年7月18日―2013年12月5日),出生于南非特蘭斯凱,先后獲南非大學文學士和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律師資格。曾任非國大青年聯(lián)盟全國書記、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間任南非總統(tǒng),是首位黑人總統(tǒng),被尊稱為“南非國父”。
10、蘇格拉底(古希臘著名哲學家)
蘇格拉底(希臘語:Σωκρ·τη·/英語: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古希臘三賢”,被后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身為雅典的公民,據(jù)記載蘇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進新神論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盡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
9、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稱“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印度國民大會黨領袖。甘地是印度國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現(xiàn)代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1948年1月30日下午5點17分,甘地被反對分子刺殺,享年78歲。
8、赫塞爾
赫塞爾(1860――1904),這位猶太奧地利作家,是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創(chuàng)始者,面對當時歐洲洶涌澎湃的“反猶太人”浪潮,力爭猶太人要建立自己的國家,最終導致以色列在中東建立家園。后寫過很多猶太民族維護圣潔論文,廣受好評后隨之而來是大批追隨者機受猶太民族百姓擁護。
7、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
列寧(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思想家,是俄羅斯蘇維埃聯(lián)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的主要締造者、布爾什維克黨的創(chuàng)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領導人、蘇聯(lián)人民委員會主席(即蘇聯(lián)總理)。他繼承了馬克思主義,并與俄國革命相結合形成列寧主義,被全世界的共產主義者普遍認同為“國際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和精神領袖”,同時他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和評價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6、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史稱“小羅斯!,是美國第32任總統(tǒng),美國歷史上唯一連任超過兩屆的總統(tǒng)、美國迄今為止在任時間最長的總統(tǒng)。羅斯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同盟國陣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二戰(zhàn)后期同盟國逐漸扭轉形勢后,羅斯福對塑造戰(zhàn)后世界秩序發(fā)揮了關鍵作用,其影響力在雅爾塔會議及聯(lián)合國的成立中尤其明顯。羅斯福曾多次被評為美國最佳總統(tǒng),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4名。
5、蘇珊·布朗奈爾·安東尼
蘇珊·布朗奈爾·安東尼(Susan Brownnell Anthony,1820-1906),美國民權運動與女權運動的著名領袖,她在19世紀美國廢奴運動與婦女選舉權運動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她和伊麗莎白·凱迪·斯坦頓是第一個婦女禁酒運動組織的共同創(chuàng)立者,她也是女權雜志《革命》的創(chuàng)立者之一。她周游了美國和歐洲,平均每年發(fā)表75至100次演講。在女性權利被美國政府承認和合法化的過程中,她是重要領導者之一。
4、拿破侖·希爾
拿破侖·希爾(Napoleon Hill,1883.10.26―1969年),全世界最早的現(xiàn)代成功學大師和勵志書籍作家,曾經影響美國兩任總統(tǒng)(伍德羅.威爾遜和富蘭克林.羅斯福)及千百萬讀者的成功學大師。在美國,拿破侖·希爾的名字家喻戶曉,由于他創(chuàng)造性的建立了全新的成功學,是世界上偉大的勵志成功大師之一,他創(chuàng)建的成功哲學和十七項成功原則,以及他永遠如火如荼的熱情,鼓舞了千百萬人,因此他被稱為“百萬富翁的創(chuàng)造者”。
3、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德語: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奧地利裔德國人,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總理,納粹黨黨魁,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發(fā)動者。希特勒積極宣揚法西斯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反共產主義、反資本主義、反猶主義,改組并建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試圖在歐陸建立以納粹德國為首的新秩序,力主擴大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間并重新武裝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犯下種種罪行,并迫害和屠殺六百萬的猶太人。
2、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國政治家、歷史學家、畫家、演說家、作家、記者,出身于貴族家庭,父親倫道夫勛爵曾任英國財政大臣。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兩度出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領導英國人民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雅爾塔會議三巨頭”之一,戰(zhàn)后發(fā)表《鐵幕演說》,正式揭開了美蘇冷戰(zhàn)的序幕。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丘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
1、馬丁·路德·金
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非裔美國人,出生于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美國牧師、社會活動家、民權主義者,美國民權運動領袖。從1986年起,美國政府將每年1月的第3個星期一,定為馬丁路德金全國紀念日。馬丁·路德·金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