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梅普爾索普 - 人物簡介
梅普爾索普1946年出生于紐約,大學在普拉特美術學院學習繪畫與雕塑,1972年開始拍照,1976年在紐約首次舉辦個展,迅速走紅。梅普爾索普其實是一個很有商業(yè)頭腦的人,聚焦同性戀使他一直成為激怒世俗的焦點人物,但古典趣味和注重形式又使他的作品雅俗共賞,廣受歡迎。他曾經說:“我希望我能活著看到我成名的那一天!彼姹苊饬朔病じ叩谋瘎。1988年,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一年,紐約惠特尼美術館為他舉辦了大型回顧展。
羅伯特·梅普爾索普 - 攝影生涯
出生于1946年11月4日的梅普爾索普,是他們六個孩子中的第三個。他的父親是一個專職的工程師,也是一個業(yè)余的攝影師,在昆斯公寓家中的地下室里有一間暗房。他的母親除了完成家庭事務之外,也經常成為他父親這一業(yè)余愛好的助手。
1963年夏天,梅普爾索普在紐約時代廣場的報攤上偷偷拿到了一本同性戀色情雜志。16歲的他在進入學校之前,曾經作為一個月的信差,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同性戀色情印刷品的存在,并且在法律上對于年輕人來說是不許可購買的,其強烈的沖擊力連他也難以承受。這次經歷讓同性戀的色情在他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響了日后的藝術實踐。在80年代后期的一次采訪中,他回憶說:“我在報攤前被這些雜志所深深困擾,因為雜志都是密封的,從而顯得更具性感的吸引力,你無法觸及它們……我的欲望被無限提升了,但是并非直接和性相關,而是一種神秘的吸引力。我想我可以將其轉換為一種藝術,同時又保留其中的誘惑力,我想我可以做一些屬于我自己的不同凡響的事情!
在藝術學校學習的第二和第三年,他已經開始將在時代廣場報攤上不同類型的雜志做成了拼貼畫。在他以后的藝術生涯中,他的肖像、直露的性攝影、男性的人體、以及花卉靜物,都充滿了同性戀的暗示,從而使其一舉成名。
從20世紀70年代后期到他去世的1989年,梅普爾索普創(chuàng)造了高度程序化的、來自于新古典主義靈感的作品。
羅伯特·梅普爾索普 - 作品風格
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Mthorpe)的名聲不大好,他偏好拍攝驚世駭俗的題材,例如男性黑人人體、同性戀、易裝癖以及虐戀。盡管他已在藝術史上有一席之地,作品展出時還經常被警方找麻煩。比如2005年2月,他死去16年的時候,莫斯科舉辦他的一個展覽,特地張貼了一個聲明,禁止青少年參觀。
與題材的激進前衛(wèi)相反,他的技法風格卻十分傳統(tǒng)。照片多半為正方形,細致的明暗關系,簡潔的畫面,謹嚴的構圖,精確的平衡,造成一種優(yōu)雅而高貴的古典品質。他是用光的大師,在極其柔和的光線下,男性黑人強健的肌肉與細膩的皮膚,閃耀著陽剛與陰柔混合的光輝。美總是讓人賞心悅目,盡管他唯美到了有些矯揉造作的地步。
除了大量情色照片,梅普爾索普還拍了一些堪稱經典的花卉。大片的黑暗背景,襯托出被光線精心照亮的一朵綻放的馬蹄蓮,或者百合、罌粟,畫面十分純凈。像波浪一樣,花瓣是優(yōu)美曲折的,嫵媚生動,一莖花蕊從花心悄悄探出,如孤云出岫,時而羞怯柔弱,時而挺拔驕傲。我們既感受到花卉的沉靜冷艷,孤芳自賞,又察覺一種危險的魅惑,一種被脆弱的理性約束的黑暗欲望。骨子里,那些花是妖冶的,詭秘的。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梅普爾索普拍攝花卉,并沒有遠離他擅長的題材,不過將性愛由直接陳述換成了隱喻,散文變成了詩。至少,道德家們不會禁止他的花卉攝影了。
在1987年的一次的采訪中,梅普爾索普就其風格進行了這樣的描述:“我認為在我拍攝的所有照片中,那些表達性意識的照片可能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人們會記住它們,因為它們是獨特的,這些照片總能從其它的照片中強烈顯露出來,因為它們表達了深層的性意識、以及由此帶來的內心碰撞。它們是更加強烈的,雖然我并不認為它們比我其他的照片更重要。但是,有時,人們只會記住它們!
羅伯特·梅普爾索普 - 人物評價
梅普爾索普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很注意傳統(tǒng)的評論。他選擇上流社會的人,用光平衡對稱,展示他們最好的特征。
他早年作為一個攝影家的實踐,就以少有的直率捕捉了自我的瞬間,通過銳利的目光而非僅僅是鏡頭的觀看。這些看上去似乎很幼稚的畫面,是作為快門釋放的探索而存在的。同時,也是梅普爾索普從外部的身體進入內心世界的初次嘗試。他不僅僅試圖揭開常態(tài)的面紗,而是想達到一種理解力的高度。波拉相機提供了一種即時的滿足感,更重要的是點燃了他終身的熱情,從而使用照相機穿透外表的遮蔽,直抵錯綜復雜的內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