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
姓名:阿基·考里斯馬基
英文名:Aki Kaurismaki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57年4月4日
出生地:芬蘭
星座: 白羊座
更多譯名:雅基·郭利斯馬基
更多名字:Aki Kaurismäki
個人語錄
“首先,我要感謝我自己!保ㄔ凇稕]有過去的男人》在戛納拿到評審團大獎時,阿齊·考里斯馬基上臺領獎說出的第一句感言)
“我真是為此……太……悲傷了!”
“做一個被歡呼的明星導演感覺如何?其實比不出名更糟糕。別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慶祝一下,我不行。我本來就想當個作家,卻陷在電影里30年了。如果以后我回來,也許帶著一部好作品,或者根本就不回來了,真的很難說,好作品都是很偶然才出現(xiàn)的!
“畢竟我付了錢,他們要聽我的。”
“我非常相信我的下意識,故事自然而然就在。如果我按劇本拍,一般就會非常嚴格地按照劇本進行,很少改動。曾經(jīng)有6次沒有劇本就開拍了,完全沒有計劃對白,開機的鏡頭經(jīng)常表現(xiàn)一個空間,其他的我就來臨時準備:先是道具,然后是顏色和光線,演員進來,最后是對白!
“你的鼻子足夠大,可以出現(xiàn)在我的電影里了!
個人作品
1.2007年 每人一部電影Chacun son cinéma ou Ce petit coup au coeur quand la lumière s’éteint et que le film commence (短片集中的一部La Fonderie)
2.2006年 薄暮之光 Lights in the Dusk
3.2004年 歐洲二十五面體 Visions of Europe(短片集中的一部Bico)
4.2002年 沒有過去的男人 The Man Without a Past
5.2002年 十分鐘年華老去 Ten Minutes Older: The Trumpet(短片集中的一部Dogs Have No Hell)
6.1999年 愛是生死相許 Juha
7.1996年 浮云記事 Drifting Clouds
8.1996年Välittäjä
9.1994年 Total Balalaika Show
10.1994年 列寧格勒牛仔遇見摩西 Leningrad Cowboys Meet Moses
11.1994年 坐穩(wěn)車泰欣娜 Take Care of Your Scarf, Tatiana
12.1992年 波西米亞人生 Bohemian Life
13.1992年 These Boots
14.1992年 Those Were the Days
15.1990年 我雇了一個合約殺手 I Hired a Contract Killer
16.1990年 火柴廠女工 The Match Factory Girl
17.1989年 列寧格勒牛仔征美記 Leningrad Cowboys Go America
18.1989年 Likaiset kädet (TV)
19.1988年 升空號 Ariel
20.1987年 哈姆雷特做生意 Hamlet liikemaailmassa
21.1987年 Rich Little Bitch
22.1987年 Thru the Wire
23.1986年 Rocky VI
24.1986年 天堂孤影 Shadows in Paradise
25.1985年 Calamari Union
26.1983年 罪與罰Crime and Punishment
27.1981年 Saimaa-ilmiö
作品特點
風格
他的所有電影幾乎可以用4種類型概括:經(jīng)典文學的改編作品、臨時起意的冒險旅行、搖滾音樂有關的故事和人物、最底層生活的肖像:“工人三部曲”和“失敗者三部曲”。所有作品都有一連串的介于偶然和命運之間的故事;無名的地點、空缺的表情和對白、遲鈍的敘事節(jié)奏;對官僚主義和城市化、文明化的深深鄙視;崇高和卑微的矛盾在生命和藝術里的無法調(diào)和;結(jié)合了搖滾風格的黑白電影極簡主義的美學元素;人物基調(diào)介于悲觀的冷幽默和頑強無常之間;介于經(jīng)典和電視媒介影響中的去表演化的形象?偸遣捎媚瑫r期黑白電影的極簡風格和反復無常的音樂,結(jié)合幽深的空間感、緩慢的敘事節(jié)奏和精細微妙的反諷,通過呆滯凝重的人物表情,精煉極簡的對白和一連串成就必然的偶然事件,來表現(xiàn)當代社會人類孤獨異化的境遇;劇中簡單近乎天真的底層人物往往兼有悲觀的黑色幽默和無奈掙扎的痛苦,同時又是人性和良知的寄托。
無名的地點、空缺的表情和對白、遲鈍的敘事節(jié)奏;對官僚主義和城市化、文明化的深深鄙視;崇高和卑微的矛盾在生命和藝術里的無法調(diào)和。小偷段落完全克隆自布列松的“波西米亞”詩意刻畫了愛情、友情和人性;被譽為“20世紀最后一部默片”的《愛是生死相許》里的情感如同圣經(jīng)人物一樣的原始而沉默;描寫失業(yè)者的《浮云往事》、關于失憶者無家可歸的《沒有過去的男人》以及《薄暮之光》都有著難忘的樸素張力。
片長短
因為他曾說過一部電影不應該超過90分鐘,考里斯馬基是個嗜煙如命的人,也因此認為電影最好在70分鐘左右才不至于讓他犯癮難受。模仿 充滿對各種類型片的古怪模仿:其中包括公路電影、黑色電影和搖滾電影;人道主義 往往根植于命運悲慘的芬蘭人。他的所有電影都是同樣的主題:邊緣生命在社會中的被壓迫和不平等。芬蘭觀眾據(jù)說不喜歡他那些不甚優(yōu)雅的電影,理由非!叭蚧钡乃圃煜:“把我們國家拍得那么臟、那么落后!”好像所有芬蘭人都是“生活在別處”的抑郁無望,考里斯馬基后來在巴黎、倫敦、美國拍攝的電影也都是一股子這種“芬蘭”味兒。類型 經(jīng)典文學的改編作品、臨時起意的冒險旅行、搖滾音樂有關的故事和人物、最底層生活的肖像。
簡約
在片場很少重復拍攝同一條鏡頭,最后經(jīng)常會用第一條,甚至比它更早的那一條試演,演員沒聽見攝像機已經(jīng)開始運作了。
技術
考里斯馬基的電影返璞歸真,符合極簡美學,自成一格且不乏詩意,非常注重光線的運用。他只用35毫米膠片,經(jīng)常是“為自己拍攝”的黑白片,彩色片則是“為了商業(yè)”。他經(jīng)常被譽為Dogma運動的前行者,也許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有距離地抵制電影一味技術化,抵制任何數(shù)碼技術后效。
音樂
多取材于50年代搖滾。
工作風格
在影片創(chuàng)作過程中,阿基統(tǒng)管一切工作,各部門都要按照他的意愿行事,雖然演員和其他工作人員一律平等,但他們必須遵循導演的軌跡。演員的即興發(fā)揮是不允許的,哪怕是目光的方向都不準偏差超過幾厘米,所以往往要做出標記才行。他只固定用一些有著很強個性能“穿透屏幕”的演員。據(jù)說他在鏡頭后面勾一下手指頭演員才敢把眼睛的視線從一個點移到另一個點,而且角度和距離要非常準確:“畢竟我付了錢,他們要聽我的!
靈感
他說“我非常相信我的下意識,故事自然而然就在。如果我按劇本拍,一般就會非常嚴格地按照劇本進行,很少改動。曾經(jīng)有6次沒有劇本就開拍了,完全沒有計劃對白,開機的鏡頭經(jīng)常表現(xiàn)一個空間,其他的我就來臨時準備:先是道具,然后是顏色和光線,演員進來,最后是對白。”
獲獎記錄
戛納電影節(jié) 獲獎:4 提名:5
獲獎·第64屆(2011) - 費比西獎-主競賽費比西獎勒阿弗爾 Le Havre (2011)·
第64屆(2011) -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特別提及勒阿弗爾 Le Havre (2011)·
第55屆(2002) - 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沒有過去的男人 Mies Vailla Menneisyytta (2002)·
第55屆(2002) -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沒有過去的男人 Mies Vailla Menneisyytta (2002)
提名·
第64屆(2011) - 金棕櫚獎勒阿弗爾 Le Havre (2011)·
第59屆(2006)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薄暮之光 Laitakaupungin valot (2006)·
第55屆(2002)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沒有過去的男人 Mies Vailla Menneisyytta (2002)·
第49屆(1996)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浮云 Kauas Pilvet Karkaava (1996)·
第49屆(1996) -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特別提及浮云 Kauas Pilvet Karkaava (1996)
2006年,洛加諾電影節(jié)為49歲的考里斯馬基舉辦了超級轟動并且成功的回顧展:他作為導演的全部16部故事片、3部紀錄片、7部短片,還有作為制片人、演員、編劇、甚至電影愛好者的作品和22部“考里斯馬基的最愛”的電影全部成為展品。
2016-03-25,《好萊塢報道》報道,在今年的戛納電影節(jié)上,芬蘭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將被授予“金馬車獎”(Golden Coach),屆時在“導演雙周單元”開幕時,這位《沒有過去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Past)導演就將獲頒這一獎項。
2017年2月18日,阿基·考里斯馬基憑借《希望的另一面》榮獲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獎。
2017年11月,阿基·考里斯馬基憑借《希望的另一面》獲得第30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提名。
人物關系
合作最多的男演員
馬蒂·佩龍帕 Matti Pellonpää
(演員)
合作作品(14):
《浮云》、 《Iron Horsemen》、 《列寧格勒牛仔遇見摩西》、 《坐穩(wěn)車泰欣娜》、《波西米亞生活》、 《列寧格勒牛仔征美記》、 《升空號》、 《王子復仇記》、 《天堂孤影》、 《卡拉馬里聯(lián)盟》、 《Klaani - tarina Sammakoitten suvusta》、 《罪與罰》、 《撒謊者》、 《Rocky VI》
合作最多的女演員
卡蒂·奧廷寧 Kati Outinen
(演員)
合作作品(10):
《勒阿弗爾》、 《薄暮之光》、 《十分鐘年華老去:小號篇》、 《沒有過去的男人》、 《愛是生死相許》、 《浮云》、 《坐穩(wěn)車泰欣娜》、 《火柴廠女工》、 《王子復仇記》、 《天堂孤影》
合作兩次以上的影人TOP10 收起
Timo Salminen
(攝影)
合作作品(17):
《勒阿弗爾》、 《薄暮之光》、 《十分鐘年華老去:小號篇》、 《沒有過去的男人》、 《浮云》、 《坐穩(wěn)車泰欣娜》、 《浪子回頭金不換》、 《波西米亞生活》、《我雇了一個合約殺手》、 《火柴廠女工》、 《列寧格勒牛仔征美記》、 《升空號》、 《天堂孤影》、 《卡拉馬里聯(lián)盟》、 《Klaani - tarina Sammakoitten suvusta》、 《罪與罰》、 《Rocky VI》
Esko Nikkari
(演員)
合作作品(9):
《沒有過去的男人》、 《愛是生死相許》、 《浮云》、 《火柴廠女工》、 《升空號》、 《王子復仇記》、 《天堂孤影》、 《Klaani - tarina Sammakoitten suvusta》、 《罪與罰》
Pauli Pentti
(副導演/助理導演/編劇/演員)
合作作品(9):
《Iron Horsemen》、 《波西米亞生活》、 《我雇了一個合約殺手》、 《火柴廠女工》、 《列寧格勒牛仔征美記》、 《升空號》、 《天堂孤影》、 《罪與罰》、 《撒謊者》
Sakari Kuosmanen
(演員)
合作作品(9):
《沒有過去的男人》、 《愛是生死相許》、 《浮云》、 《Iron Horsemen》、 《列寧格勒牛仔征美記》、 《升空號》、 《天堂孤影》、 《卡拉馬里聯(lián)盟》、 《Rocky VI》
Kari Väänänen
(演員)
合作作品(8):
《浮云》、 《Iron Horsemen》、 《列寧格勒牛仔遇見摩西》、 《波西米亞生活》、《列寧格勒牛仔征美記》、 《王子復仇記》、 《卡拉馬里聯(lián)盟》、 《Klaani - tarina Sammakoitten suvusta》
Elina Salo
(演員)
合作作品(7):
《勒阿弗爾》、 《沒有過去的男人》、 《愛是生死相許》、 《浮云》、 《坐穩(wěn)車泰欣娜》、 《火柴廠女工》、 《王子復仇記》
Mato Valtonen
(演員/編劇)
合作作品(7):
《浮云》、 《列寧格勒牛仔遇見摩西》、 《坐穩(wěn)車泰欣娜》、 《列寧格勒牛仔征美記》、 《天堂孤影》、 《卡拉馬里聯(lián)盟》、 《Rocky VI》
Silu Seppälä
(演員)
合作作品(7):
《薄暮之光》、 《沒有過去的男人》、 《浮云》、 《列寧格勒牛仔遇見摩西》、 《火柴廠女工》、 《列寧格勒牛仔征美記》、 《Rocky VI》
馬庫·佩爾托拉 Markku Peltola
(演員)
合作作品(6):
《十分鐘年華老去:小號篇》、 《沒有過去的男人》、 《愛是生死相許》、 《浮云》、 《浪子回頭金不換》、 《撒謊者》
Juhani Niemelä
(演員)
合作作品(6):
《不良家族》、 《薄暮之光》、 《沒有過去的男人》、 《Iron Horsemen》、 《浪子回頭金不換》、 《Klaani - tarina Sammakoitten suvusta》
佳作欣賞
《火柴廠的女工》The Match Factory Girl1990
考里斯馬基憑此片走向國際影壇,備受矚目。拍片時他還不是特別出名,劇組拍遍了赫爾辛基,有時跳上有軌電車就拍,司機問他們“干什么呢?”“我們在試著拍一部電影!”當然沒有劇本,但是劇組都能感覺到正在做一個特別不同的事情。
此片極其節(jié)約,片比是1∶1.1。電影實際只有59分鐘,但是阿基在電影節(jié)畫冊上撒謊說有61分鐘,否則德國的電視臺就會認為它太短而不買片。
《沒有過去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Past 2002
阿基最成功的一部作品。此片被奧斯卡提名為最佳外語片時,阿基因為抗議美國的伊拉克戰(zhàn)爭而拒絕出席。
在《沒有過去的男人》等多部電影里扮演女主角的卡蒂·奧廷寧(Kati Outinen)是所謂的“考里斯馬基專用女演員”,卻不知道他的電話號碼。她12歲就開始表演,喜歡在必須自己準備所有東西甚至縫制戲服的大劇院里工作,18歲的時候因為不夠美差點失去第一個電影角色,而考里斯馬基找她合作的時候卻告訴她:“你的鼻子足夠大,可以出現(xiàn)在我的電影里了。”她在考里斯馬基的電影里看上去都很丑陋,但是她理解。
這部投資僅150萬芬蘭幣的低成本電影卻已它的人道主義主題和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打動了國際戛納,影片獲戛納電影節(jié)評審團大獎,而Kati Outinen獲最佳女演員獎。在《沒有過去的男人》在戛納拿到評審團大獎時,阿基·考里斯馬基上臺領獎說出的第一句感言就是:“首先,我要感謝我自己!
《薄暮之光》Lights in the Dusk 2006
據(jù)說是阿基的收山之作。這一年考里斯馬基49歲,在此片之后心生倦意,他決定從電影業(yè)里退隱開始個人寫作:“做一個被歡呼的明星導演感覺如何?其實比不出名更糟糕。別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慶祝一下,我不行。我本來就想當個作家,卻陷在電影里30年了。如果以后我回來,也許帶著一部好作品,或者根本就不回來了,真的很難說,好作品都是很偶然才出現(xiàn)的!
影片隱喻著成功的兩面性。財產(chǎn)和收入就是社會最傲慢荒謬的分界嶺。阿基認為財富就是盜竊。阿基通過此片說明:充滿人性的老式價值觀已經(jīng)不適應這個社會,只會被無情地欺騙和嘲笑。
只有59分鐘,4個月之后阿基不得不必須拍一些輔助性的場景,最后加到了80分鐘。
從影經(jīng)歷
在從影之前,阿齊·考里斯馬基曾作過郵差、洗碗工和影評人。隨著涉身影壇,他同哥哥米卡·考里斯馬基成立了制片及發(fā)行公司,取名Villealfa,意在向讓-呂克·戈達爾的影片《阿爾法城》致敬。作為高產(chǎn)的電影人,從80年代初開始,考里斯馬基兄弟倆制作的影片數(shù)量就達到了芬蘭全國的五分之一,并且阿齊的作品尤其吸引國外影人的關注!
阿齊的作品特點鮮明,首先是片長短,因為他曾說過一部電影不應該超過90分鐘,他的電影大多接近70分鐘;其次是充滿對各種類型片的古怪模仿,其中包括公路電影、黑色電影和搖滾電影;再者往往根植于命運悲慘的芬蘭人,并且音樂多取材于50年代搖滾!
可以肯定的說,作為個性鮮明影片的作者,導演阿齊·考里斯馬基不乏自大和專制的一面。早在《沒有過去的男人》在戛納拿到評審團大獎時,阿齊·考里斯馬基上臺領獎說出的第一句感言就是:“首先,我要感謝我自己!痹谟捌瑒(chuàng)作過程中,阿齊統(tǒng)管一切工作,各部門都要按照他的意愿行事,雖然演員和其他工作人員一律平等,但他們必須遵循導演的軌跡。演員的即興發(fā)揮是不允許的,哪怕是目光的方向都不準偏差超過幾厘米,所以往往要做出標記才行!
芬蘭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Aki Kaurismaeki)出奇年輕的大師級,只有49歲。歐洲第四大電影節(jié)洛加諾電影節(jié)剛剛給他舉辦了超級轟動成功的回顧展:作為導演的全部16部故事片、3部紀錄片、7部短片,還有作為制片人、演員、編劇、電影愛好者的作品,22部“考里斯馬基的最愛”展映系列全部是電影史上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上世紀10~20年代的默片居多:從格利菲斯、茂瑙、愛森斯坦、卓別林、布努埃爾、基頓、鮑威爾、雷、布列松、戈達爾、黑澤明、小津安二郎、德西卡、法斯賓德到達內(nèi)兄弟,好友吉姆·賈木許的“天堂陌生人”也在其中,賈木許還曾在他的早期電影“列寧格勒牛仔去美國”里客串了一個外表邋遢的二手汽車商小配角。
回顧展里還有他20多年來的工作照與劇照攝影展,甚至還有他作為狗狗愛好者的全部作品:愛狗Tahti在2002年《沒有過去的男人》中的出色表現(xiàn)贏過法國戛納電影節(jié)最特別的獎項——金棕櫚狗狗獎(Palm Dog Awards),而Tahti的祖母Laika曾經(jīng)在《波西米亞》里出鏡,媽媽Piitu出鏡《Juha》,女兒狗狗出演的是最新的電影《薄暮之光》。電影節(jié)專門出版的畫冊封面也是考里斯馬基帶著大狗坐在山頂上遠望日落,神情還是一如既往的愁苦中飄忽不定。
作家夢在電影光環(huán)下暗淡
8月11日,資本主義天堂般的瑞士洛加諾。芬蘭大導演考里斯馬基被頒發(fā)榮譽金豹,近萬觀眾掌聲熱烈,他卻一直低頭,表情失落地含糊發(fā)言:“我真是為此……太……悲傷了!”——一半戲謬,一半實話的冷幽默。他49歲,卻已心生倦意,要從電影業(yè)里退隱開始個人寫作:“做一個被歡呼的明星導演感覺如何?其實比不出名更糟糕。別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慶祝一下,我不行。我本來就想當個作家,卻陷在電影里30年了。如果以后我回來,也許帶著一部好作品,或者根本就不回來了,真的很難說,好作品都是很偶然才出現(xiàn)的!狈姨m觀眾據(jù)說不喜歡他那些不甚優(yōu)雅的電影,理由非!叭蚧钡乃圃煜:“把我們國家拍得那么臟、那么落后!”好像所有芬蘭人都是“生活在別處”的抑郁無望,其實考里斯馬基后來在巴黎、倫敦、美國拍攝的電影也都是一股子“芬蘭”味兒!
考里斯馬基和畫家夫人每年一半時間住在葡萄牙的葡萄酒莊園,另一半在他有幾個飯店股份的赫爾辛基,或者70公里外的家鄉(xiāng)Karkkila村莊。他竟在那里還經(jīng)營著一個旅館!扒f不要去那兒,我本來只是來幫我的妹妹貼貼墻紙——她幾年前離開村子搬走了,我卻留在那兒了!狈姨m是一個以諾基亞出名的國家,考里斯馬基的電影里卻不曾出現(xiàn)過手機的鏡頭,更遠離所有的武器、暴力和性:“我所需要的全部就是一個男人、一個女人、一面墻、一盞燈還有陰影。從畫面里拿走女人,剩下男人、墻、燈還有陰影;再拿走男人,還有墻、燈、陰影;墻再拿走,還有燈和陰影;最后拿走燈,留下的只有陰影。我不怎么現(xiàn)代,電影里的汽車也都是用過時的款式,現(xiàn)在的車太難看了,我根本就不想拍它們!彼约旱氖詹囟际抢宪:1949年蘇聯(lián)產(chǎn)的“莫斯科人牌”轎車、1951年的雪佛蘭皮卡,還有1956年的一部大公交車:雪佛蘭的發(fā)動機,車身卻是芬蘭的木頭!
考里斯馬基的電影同樣返璞歸真和符合極簡美學,自成一格且不乏詩意,非常注重光線的運用。他只用35毫米膠片,經(jīng)常是“為自己拍攝”的黑白片,彩色片則是“為了商業(yè)”。他經(jīng)常被譽為Dogma運動的前行者,也許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有距離地抵制電影一味技術化,抵制任何數(shù)碼技術后效,按他的話說就是“好萊塢狗屁!讓美國佬去賺錢吧,當他們的錢多得裝不下時,我再從地上撿幾個小錢——這就是我們說的藝術電影”。
但他們也不贊同某些歐洲作者的偏執(zhí)個人格調(diào):“格林納威式的藝術大糞!彼@種反骨不愧被稱作“當代電影導演里的搖滾者”:當初他考芬蘭電影學校落選的理由就是“太憤世嫉俗”;2003年戛納電影節(jié)評審團大獎作品《沒有過去的男人》被奧斯卡提名為最佳外語片,他卻因為抗議美國的伊拉克戰(zhàn)爭而拒絕出席。他的所有電影都是同樣的主題:邊緣生命在社會中的被壓迫和不平等;經(jīng)常揶揄媒體甚至耍無賴,平時的導演方式更是獨裁到極點,固定用一些有著很強個性能穿透屏幕的演員。據(jù)說他在鏡頭后面勾一下手指頭演員才敢把眼睛的視線從一個點移到另一個點,而且角度和距離要非常準確:“畢竟我付了錢,他們要聽我的!
聚焦陰影下的孤獨者
他極端,但非常節(jié)約,也非常誠實:“我不知道別的導演怎么做,我用我拍的每個鏡頭。在片場我很少重復拍攝同一條鏡頭,最后經(jīng)常會用第一條,甚至比它更早的那一條試演:演員沒聽見攝像機已經(jīng)開始運作了;我們開始第一條正式拍攝的時候,攝像機其實根本就沒開。那種第一次嘗試的新鮮感很難得到,要么是第一條,要么就是30條以后。我的哥哥是導演,姐夫也是導演,正在我的剪輯室里做后期。我回家他就一邊幫我從車里拿出一個小包裹,一邊問我什么時候開始剪輯。我說如果他做完我就第二天開始剪,他很奇怪我的素材在哪里,我告訴他所有的素材就在他的手上。那次就是《火柴廠的女工》,片比是1∶1.1。電影實際只有59分鐘,但是我在電影節(jié)畫冊上撒謊說有61分鐘,否則德國的電視臺就會認為它太短而不買片。我是從給別人做編劇開始入行,經(jīng)常寫一些很長的對白,最后卻都被拋棄在剪輯室的地板上。對話太占時間,我自己開始拍電影的時候,就把對話越做越短,電影也就跟著越來越短,制片人對此倒是很喜歡。必須承認我后來的作品太長了,去年完成的《薄暮之光》只有59分鐘,4個月之后我卻必須拍一些輔助性的場景,真是愚蠢——故事都已經(jīng)講完了,沒什么可加的了——但是最后我卻給它加到了80分鐘。”
《薄暮之光》因為他的退隱也許會是他最后一部電影,“失敗者三部曲”的完結(jié)篇。影片開頭是標準官方的芬蘭光輝形象:燈火闌珊的城市高樓大廈,錯綜復雜的赫爾辛基Ruoholahti地區(qū)卻是迷宮一樣的地帶。在珠寶公司當保安的男主人公和所謂的成功財富相距咫尺,生活里卻孤獨一人,一起工作3年的同事都沒人叫得出他的名字,他自己開業(yè)的積極夢想也被銀行貸款部門無情羞辱。一天被一個黑社會控制的金發(fā)女人設局相識,欺騙直至栽贓入獄,“忠誠的像條狗,浪漫主義的蠢蛋”,卻自始至終不愿出賣她,行刺黑社會頭目未果被毆打到奄奄一息,一個默默關心他的快餐店女幫工找到他,慢慢伸出手給他,影片結(jié)尾有童話般的浪漫光輝?祭锼柜R基還在導演闡述里自我調(diào)侃:“他豪華的工作地點和粗陋的家雖然同處一個地區(qū),卻隱喻著成功的兩面性。財產(chǎn)和收入就是社會最傲慢荒謬的分界嶺,反諷一個隱藏的法則:財富就是盜竊。非常幸運的是,這部電影的老導演一向以心軟著稱?梢栽O想,小小的少許希望會在片子結(jié)尾處微微閃光。我不太傾向愛情和友誼是男女生活的基礎,而應是一種互相陪伴的理性伙伴關系!
許多這樣題材的電影最后都會滿懷希望地結(jié)論:人最終是不孤獨的,兩個人是一個最小的單位,而幽默、悲觀的考里斯馬基顯然更誠實:每個人都最終是孤獨的,而且是永遠的,雖然那些被壓迫和失敗的生命和靈魂都有自己的尊嚴:“社會陰影下的孤獨者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電影主題:卓別林也經(jīng)常關注那些漫游孤獨的流浪漢,他們總是在這個社會里不停尋找著陽光下一個小小的他自己的位置?墒沁@些善良而節(jié)制的樂觀主義者的浪漫、工作、希望、夢想、自由卻總被社會上那種廣義的沒有任何表情和感情的平等正義系統(tǒng)摧毀。那些陰影里的平民每日遭受的折磨無處不在,把一個積極肯干的人轉(zhuǎn)變成一個實用主義的庸民,自始至終獨自一人,充滿人性的老式價值觀已經(jīng)不適應這個社會,只會被無情地欺騙和嘲笑。”
他的所有電影幾乎可以用4種類型概括:經(jīng)典文學的改編作品、臨時起意的冒險旅行、搖滾音樂有關的故事和人物、最底層生活的肖像:“工人三部曲”和“失敗者三部曲”。所有作品都有一連串的介于偶然和命運之間的故事;無名的地點、空缺的表情和對白、遲鈍的敘事節(jié)奏;對官僚主義和城市化、文明化的深深鄙視;崇高和卑微的矛盾在生命和藝術里的無法調(diào)和;結(jié)合了搖滾風格的黑白電影極簡主義的美學元素;人物基調(diào)介于悲觀的冷幽默和頑強無常之間;介于經(jīng)典和電視媒介影響中的去表演化的形象。小偷段落完全克隆自布列松的“波西米亞”詩意刻畫了愛情、友情和人性;被譽為“20世紀最后一部默片”的《Juha》里的情感如同圣經(jīng)人物一樣的原始而沉默;描寫失業(yè)者的《浮云》、關于失憶者無家可歸的《沒有過去的男人》以及《薄暮之光》都有著難忘的樸素張力!
煙癮決定片長
在赫爾辛基大學學習通訊工程和文學的考里斯馬基一直瘋狂地閱讀歷史和小說,30年前開始在慕尼黑電影博物館自學電影,直到現(xiàn)在也沒怎么進過電影院。第一次演戲和編劇是1980年哥哥米卡(Mika)做導演的電影《撒謊者Liar》,一個浪漫的赫爾辛基哲學青年在田野漫游的故事,非常的“戈達爾”,他們一起成立的電影公司名字甚至也是取自戈達爾的作品《阿爾法城》(Villealfa),他們兄弟倆制作的影片數(shù)量竟然是芬蘭全國的五分之一。1981年,他們共同拍攝了芬蘭第一部搖滾電影;1986年,一起成立了一個在北極圈舉行的“夜半太陽電影節(jié)”。
陸續(xù)試過郵差、洗碗工等20多種糊口的工作之后,他開始做起了電影雜志的影評人。1983年,獨立執(zhí)導的處女作橫空出世,起點很高地選擇了“罪與罰”——“禁欲主義一樣的美學風格、B級電影、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心理、在一個無名城市里發(fā)生的連鎖事件”,之后的作品也是相似的元素,對演員和劇本的處理更是一致:“我非常相信我的下意識,故事自然而然就在。如果我按劇本拍,一般就會非常嚴格地按照劇本進行,很少改動。曾經(jīng)有6次沒有劇本就開拍了,完全沒有計劃對白,開機的鏡頭經(jīng)常表現(xiàn)一個空間,其他的我就來臨時準備:先是道具,然后是顏色和光線,演員進來,最后是對白?ǖ·奧廷寧(Kati Outinen)知道我要些什么,我也事前知道他們演員會怎么演,所以給演員不是很多指導。最近越來越需要劇本,因為制片體系越來越復雜,需要劇本來做攝制進程表!
《沒有過去的男人》等多部電影里扮演女主角的卡蒂·奧廷寧是所謂的“考里斯馬基專用女演員”,卻不知道他的電話號碼。她12歲就開始表演,喜歡在必須自己準備所有東西甚至縫制戲服的大劇院里工作,18歲的時候因為不夠美差點失去第一個電影角色,而考里斯馬基找她合作的時候卻告訴她:“你的鼻子足夠大,可以出現(xiàn)在我的電影里了。
”她在考里斯馬基的電影里看上去都很丑陋,但是她理解:“我很難掩藏我的感覺,即使只是我的角色很失落,我整個的狀態(tài)都會告訴你,表演是一個反應的問題,不要只是看,要領會;不要聽,要理解;不要忘記呼吸,也不要猶猶豫豫絆倒在道具家具上。我不認為考里斯馬基在這種時候能讓我看上去美麗無比。
被稱作考里斯馬基專用女演員不總是好事,別的導演就很難與我合作,其實我和他每三四年合作一次,中間就做點別的,在赫爾辛基戲劇學院的國家電影學校做全職教授。我喜歡與充滿能量和熱情的青年們一起工作,他們討論藝術,討論如何表達自己,如何來一些新鮮的創(chuàng)造。我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我設想著現(xiàn)在我也還是這么年輕,而像我這樣年紀的演員幾乎都已經(jīng)u2018死u2019光了——他們只想著金錢和各種麻煩。
阿基和我平時很少聯(lián)系,有時候他打電話過來就是閑聊,我還不知道他的電話號碼。他有電影項目,我就從學校請假,我們之間有一種非常特殊的溝通方式,不用語言:我們有同樣的幽默感和對電影的尊敬。他在片場非常精確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也對各種建議很坦率。電影完成了我經(jīng)常就忘掉了,但是我從來不會忘記《火柴廠的女工》那部戲,阿基那時候還不是特別出名,我們拍遍了赫爾辛基,跳上有軌電車就拍,司機問我們u2018干什么呢?u2019u2018我們在試著拍一部電影!u2019真是很棒的經(jīng)歷!當然沒有劇本,但是我們都能感覺到我們在做一個特別不同的事情!
考里斯馬基是個大煙槍,也因此認為電影最好在70分鐘左右才不至于讓他犯癮難受。電影節(jié)期間記者曾經(jīng)問他:“為什么不來中國?”他慢悠悠地說:“飛機禁煙那么多小時,除非配個專機。再說中國還有u2018文革u2019呢!”“u2018文革u2019早就結(jié)束了!”“真的嗎?我看不是!边@個對共產(chǎn)主義和左派抱著兩面性態(tài)度的狡猾聰明家伙曾經(jīng)在他的電影《哈姆雷特做生意》也用過同樣的邏輯:“你娶我嗎?”“你太瘦了!薄拔夷芏喑孕┑!薄拔艺f的只是個借口罷了! 社會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