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蔣懷 - 生平
1913年,倪蔣懷從日語學校畢業(yè),就任于暖暖公學校擔任訓導的職務。一年后,倪與基隆礦業(yè)名人顏火炎之女顏對結婚。他原本計劃去日本深造,后接受老師的意見,留在臺灣以推廣美術及贊助后進為職責,放棄成為幕前備受榮耀和贊賞的專業(yè)畫家,而以一名業(yè)余的美術工作者及愛好者來推動幕后的工作。1918年,倪蔣懷憑借岳父顏氏家族的關系,搬到九份,躋身煤礦界,正式踏入了經商的生涯,也開始以經商的獲利,支持臺灣剛萌芽的新美術運動。1924年,倪蔣懷與陳澄波、藍蔭鼎、陳植棋、陳英聲、陳承藩、陳銀用等畫友成立“七星畫壇”,這個美術團體的成立是臺灣推動美術運動的開端,每年皆在臺北博物館舉行作品聯展,以水彩和油畫為主,是純西洋繪畫的美術團體。1927年,“臺灣水彩畫會”成立,也是由倪出資舉辦展覽。
1929年,倪蔣懷為了培育臺灣的美術人才,想要進一步成立“臺灣繪畫研究所”。經過五個多月的籌備,并且在報紙上登廣告招生,終于在7月1日開課,如洪瑞麟、張萬傳、陳德旺等都曾在此接受指導,然后在陳植棋的鼓勵之下,赴日繼續(xù)深造。石川、陳植棋、楊三郎、藍蔭鼎等當時臺灣著名的畫家,也都曾在該研究所任教。由于當時繪畫風氣并未被社會所接受,繪畫研究所經營困難,所以在1931年底結束此研習活動,不過曾在此上過課的學生,后來都成為臺灣美術的開路先鋒,在臺灣美術史上有其特殊的意義。
難能可貴的是百忙中的倪蔣懷,自己也沒有荒廢畫筆。1927年,倪蔣懷的水彩畫作《山間之街》入選第一屆“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之后,又相繼以其他作品連續(xù)兩年入選“臺展”。目前,我們所能找到的臺灣第一張水彩畫,正是倪蔣懷的作品。尤其是倪蔣懷從事煤礦業(yè),往來的足跡遍布基隆、瑞芳、臺北等地,因此,1920年代以后的近代雨港情調、淡水教堂原貌、瑞芳礦區(qū)風韻、還有大稻埕老街風光等,都可以在倪的畫作中找到相關的影像。
臺灣畫家中沒有人像他一樣畫了那么多臺灣近代都市的風景。他的作品都是寫生的水彩畫,在那樣早的年代,倪蔣懷不僅是最早畫水彩的畫家,也是表現臺灣近代建筑最多的一個畫家。倪蔣懷雖然投資礦業(yè)獲利頗豐,然而其平日生活簡樸,對錢財使用也極為謹慎,唯有對贊助展覽活動以及購藏畫作藝術品毫不吝嗇?上I建美術館的心愿尚未達成,就因身體不適而耽擱。1943年4月21日即因病去世,享年50歲。
倪蔣懷 - 簡介
倪蔣懷,臺灣省基隆市瑞芳人。由於他生於清廷割臺的前一年,所以是日本式教育的第一批臺灣學生,在瑞芳公學校畢業(yè)後,於1909年順利考取位於臺北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日語)師范部(即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受到日籍美術老師石川欽一郎的啟蒙,有意將來做一名畫家。事實上,石川欽一郎是第一個來到臺灣播下新美術種子的日本畫家,而倪蔣懷則是石川在臺灣的第一個學生。倪蔣懷與一批同年齡的學生,以寫生的方式,描繪環(huán)顧的臺灣土地,臺灣的新一次美術時代就此開展。倪蔣懷(1894年8月12日-1943年4月21日),原名君懷,被認為是臺灣第一位西畫家,是水彩畫家。倪蔣懷出生于正值甲午戰(zhàn)爭的1894年,父親為望重鄉(xiāng)里的漢名儒,1903年倪蔣懷進入公學校就讀,以第一名畢業(yè)后順利進階國語學校師范科,得機緣受到石川欽一郎的教導,從此有志于繪劃研究。1913年國語學校畢業(yè)并服滿義務教學4年后,倪蔣懷轉而投入煤礦業(yè)的經營,在業(yè)余時間仍致力繪劃創(chuàng)作。并曾跟隨石川到各地寫生,除臺北及基隆以外,足跡遍及臺灣中南部,由于長期追隨石川深受薰陶,倪蔣懷專注水彩寫生創(chuàng)作,筆法及賦色流露出乃師感染的風格,也順理成章的往水彩畫壇發(fā)展,從1926年起經常出品參與日本水彩畫會的展覽。
繪畫之馀,兼營礦產事業(yè),一生傾囊貢獻於臺灣美術之振興及藝術人才之扶植,曾于1927年獨資設立臺灣最初之美術研究社,是臺灣企業(yè)家贊助美術的先驅。
倪蔣懷 - 成就
難能可貴的是百忙中的倪蔣懷,自己也沒有荒廢畫筆。1927年,倪蔣懷的水彩畫作〈山間之街〉
入選第一屆「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之後,又相繼以其他作品連續(xù)兩年入選「臺展」。目前,我們所能找到的臺灣第一張水彩畫,正是倪蔣懷的作品。尤其是倪蔣懷從事煤礦業(yè),往來的足跡遍布基?⑷鴟、台变^鵲,因此?920年代以降的近代雨港情調、淡水教堂原貌、瑞芳礦區(qū)風韻、還有大稻埕老街風光等,都可以在倪的畫作中找到相關的影像。臺灣畫家中沒有人像他一樣畫了那么多臺灣近代都市的風景。他的作品都是寫生的水彩畫,在那樣早的年代,倪蔣懷不僅是最早畫水彩的畫家,也是表現臺灣近代建筑最多的一個畫家。
倪蔣懷 - 因病過世
倪蔣懷的心目中一直有個心愿,希望以一已之力籌建一所美術館。為此,他在1938年曾經親自到日本向石川欽一郎、真野紀太郎等人請益,并且要求已經在他的礦場工作的洪瑞麟,協助其美術館成立事宜。倪蔣懷雖然投資礦業(yè)獲利頗豐,然而其平日生活簡樸,對錢財使用也極為謹慎,唯有對贊助展覽活動以及購藏畫作藝術品毫不吝嗇?上I建美術館的心愿尚未達成,就因身體不適而耽擱。1941年11月,他因腎病赴日本大阪帝大醫(yī)院救治,被醫(yī)生宣告只有三個月壽命。同年12月返臺,1943年4月21日即因病去世,享年50歲。
倪蔣懷 - 相關書目
白雪蘭,1997,倪蔣懷。臺北:錦繡。白雪蘭,2003,礦城?麗島?倪蔣懷。臺北:雄獅美術;∈形幕行木,1995,倪蔣懷百年紀念展:臺灣第一位水彩畫家與藝術贊助者;∈校夯∈形幕行摹
李欽賢,1987,臺灣企業(yè)家資助文化的先驅:倪蔣懷,見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臺灣近代名人志,第四冊,頁91-101。臺北:自立晚報。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1996,藝術行腳:倪蔣懷作品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倪蔣懷 - 相關條目
石川欽一郎
倪蔣懷 - 參考資料
1.http://www.taipedia.org.tw/index.php?title=%E5%80%AA%E8%94%A3%E6%87%B7(1893-1942)%EF%BC%88%E6%96%87%E5%BB%BA%E6%9C%83%EF%BC%89
2.http://www.ssrb.com.cn/gb/content/2008-07/18/content_7845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