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洙 - 介紹
孫洙(1031-1079)字巨源,廣陵(今江蘇揚(yáng)州)人;实v元年(1049)進(jìn)士,授秀州法曹。遷集賢校理、知太常禮院,兼史館檢討、同知諫院。熙寧四年(1071),出知海州,元豐中官至翰林學(xué)士。元豐二年卒,年四十九!端问贰、《東都事略》有傳。著有《孫賢良集》,已佚。《全宋詞》錄其詞二首。
孫洙 - 欣賞
【菩薩蠻】樓頭尚有三通鼓,何須抵死催人去!
上馬苦匆匆,琵琶曲未終。
回頭凝望處,那更廉纖雨。
漫道玉為堂,玉堂今夜長。
此外我國古代還有一個孫洙,字臨西,一字芩西,號蘅塘,晚號退士,祖籍安徽
休寧縣,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無錫。早年入京師國子監(jiān)
學(xué)習(xí),乾隆九年(1744年)中舉,乾隆十一年出任江蘇上元(今江
寧)縣學(xué)教諭。乾隆十六年中進(jìn)士,以后歷任順天府大成縣知
縣、直隸盧龍縣知縣、山東鄒平縣知縣、江寧府學(xué)教授等職。
在任知縣期間,深入民間訪問疾苦,視百姓如家人父子;斷案
時,還沒有笞責(zé),他已先落淚,令人感悟。為了預(yù)防災(zāi)變,他
還捐私銀興修水利,以保農(nóng)業(yè)豐收。每當(dāng)卸任之時,百姓攀轅
哭泣,為他送行。直至告老還鄉(xiāng),仍兩袖清風(fēng),囊橐蕭然。在
任期間,鑒于當(dāng)時通行的《千家詩》“工拙莫辨”,他決定編
輯一部唐詩選集取而代之。在繼室徐蘭英的協(xié)助下,于乾隆二
十九年以“蘅塘退士”署名的《唐詩三百首》終告完成。該書
選入75位唐代詩人及2位無名氏的詩作共310首?逃r又補(bǔ)入
了杜甫的《詠懷古跡》3首。由于所選作品體裁完備,風(fēng)格各
異,富有代表性,又通俗易懂,刊行后廣為流傳,“幾至家置
一編”。
乾隆四十三年孫洙卒于無錫,終年67 歲,葬城南陳灣里。
孫洙能詩善文,尚有《蘅塘漫稿》、《排悶錄》、《異聞錄》
等著作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