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經(jīng)歷
年少時期
唐杰忠,1932年生,山東省 黃縣人(現(xiàn) 龍口市)。少年就讀沈陽時,即學演相聲。1949年參軍做部隊文工團團員,曾涉獵多種表演藝術,具有多才多藝的全面修養(yǎng)。1958年編、演相聲《醫(yī)生》、《探社》,分獲 廣州軍區(qū)文藝會演創(chuàng)作獎。1959年 晉京深造,成為相聲表演藝術家 劉寶瑞入室弟子,頗受教益。創(chuàng)作并與劉老師合演了相聲《 柳堡的故事》,初試鋒芒,即獲好評。
調入央廣
1964年在 羅瑞卿大將親自關懷下,調入中央廣播說唱團。先后與 劉寶瑞、 馬季、 郝愛民、 姜昆等名家搭檔。播演了《 找舅舅》、《 友誼頌》、《海燕》、《高原彩虹》、《 新桃花源記》、《彬彬有禮》、《父與子》、《英雄啟事》、《新兵小傳》、《照相》、《 虎口遐想》、《電梯的風波》、《歌唱流派》、《著急》、《樓道曲》、《辭職以后》、《 夫妻之間》等近百段相聲。
影視表演
1974年及1979年,與 馬季合演的《友誼頌》、《海燕》、《高原彩虹》、及《新桃花源記》等相聲,分別被珠江電影廠及新聞電影廠拍成藝術片。1987年以后,又多次參加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在影片《京都球俠》、《超速》和電視劇《多棱鏡》、《人怕出名》、《愉快的旅行》等影視劇中,均有出色的表演。
藝術經(jīng)歷
1995年, 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中央電視臺、中國電視報聯(lián)合主辦全國首屆 侯寶林金像獎電視相聲大賽,唐杰忠榮獲“侯寶林金像獎”,他榮獲的此項金獎,是群眾在歷時一年的“你最喜愛的8位當代著名相聲演員”的投票活動中產生的。
除演出外,還參與文學創(chuàng)作。除相聲《柳堡的故事》外,單口相聲《 神兵天降》及相聲《重慶之最》、《廣州之最》(兩“最”均與馬季合作),還有一些評論、笑話及小相聲的創(chuàng)作,散見于國內各大報刊。
1982年、1984年、1988年,分別與馬季、郝愛民、 姜昆搭檔赴香港演出。1986年,與姜昆共任新加坡“相聲大賽”評委。1987年、1989年,再度赴新加坡公演。1990年9月與臺北漢霖說唱團合演于香港。同年10月,再度與臺北漢霖說唱團及星、馬相聲演員合作于馬來西亞,參加國際相聲匯演和文化節(jié)活動。1991年被評為全國十佳 笑星。1992年,由 中國海外交流協(xié)會主辦,赴西歐法、意等十幾個國家演出相聲,獲轟動效應。1993年,隨 中國廣播說唱藝術團赴臺北演出,為 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1985年至1991年,連續(xù)七年于中央電視臺“ 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里演出節(jié)目,并多次擔任 文藝晚會的節(jié)目主持人。
人物事跡
唐杰忠出生在北京的一個貧寒之家,1949年1月29日,這個17歲的高中生在北京解放的時候當了兵,算起來唐杰忠還是新中國成立之前的老革命。 他到部隊先當文藝兵,打打快板,做鼓動宣傳工作。在戰(zhàn)友們眼里,唐杰忠性格寬厚,工作任勞任怨。那時文藝戰(zhàn)士號稱“革命靠腿不靠嘴”,1949年4月至10月,他們曾從天津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廣州,途中還要打仗。腳上打了泡,就跟女同志要根頭發(fā),用針穿上,把泡穿破,把水擠出來,第二天接著走,直到最后泡底下又打泡,長了繭子。在江西過 九連山,7天7夜都在下雨,路只有一尺半寬,這邊是山澗,那邊是高山,大家都要扒著山走,十分危險,而唐杰忠還牽著一匹馬,馬上馱著他從天津出發(fā)時買的幕布。下山的時候更是艱難,空手走都很吃力,唐杰忠還得在馬后拽著馬,一步一步地挪。到了廣州,幕布一點沒濕,保存完好,唐杰忠為此立了大功,相當于現(xiàn)行的一等功。
在路上,唐杰忠還隨時都能編出 順口溜。眼睛看什么就能說什么,聽什么就能講什么。比如在行軍過程中,他見到一個挑擔子的炊事員,他就說:“這個同志真能干,一根扁擔兩頭顫,中間夾著英雄漢。”起到了很好的鼓勁作用。到連隊給戰(zhàn)士教歌,唐杰忠教得特別有感染力,好學好記,非常受戰(zhàn)士的歡迎。
拜師劉寶瑞
20世紀50年代初,唐杰忠從電影上看到 山東快書名家 高元鈞的曲藝,非常喜愛。后來部隊派唐杰忠到北京學習,他就到高元鈞家里拜訪。高元鈞雖然沒有收他為徒,但是他熱情地給唐杰忠介紹了自己的把兄弟——單口相聲大王劉寶瑞。劉寶瑞不僅傾囊相授,甚至還一度給唐杰忠捧哏,捧著徒弟往前走。
唐杰忠認為,高、劉兩位先生不僅引導自己走上了相聲的道路,還教導他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處事!皠⒗蠋熃涛遥藗魉囈酝,我沒有付任何報酬,也不交學費,也沒有什么回報。他的心胸非常寬廣,可以說是海納百川!彼院髞硖平苤乙蚕騽毴饘W習,和自己的徒弟既是師徒,又是父子,還是朋友。比如對徒弟鞏漢林,唐杰忠當年千方百計幫他托關系、找朋友到北京發(fā)展,還幫他在北京借了房子,后來看鞏漢林演小品演得好,就從心眼兒里為他高興,對他特別寬厚,盡管鞏漢林小品演得越好,離相聲專業(yè)就越遠。鞏漢林提起這事就說“感激師傅一輩子”。
“偷偷地愛上了馬季”
1958年,唐杰忠調入廣州軍區(qū)戰(zhàn)士雜技團,成了專業(yè)的相聲演員。第二年,他開始跟馬季一起在劉寶瑞的教導下學習。唐杰忠笑著說,雖然馬季比自己小,但是“當時我偷偷地愛上了馬季”。他覺得馬季就是“小 侯寶林”,表演熱情奔放,藝術上是頂尖的,而且馬季特別愛相聲,把相聲視為自己的第二生命。學習的這一年是馬季給唐杰忠捧哏,他們還一起在 中南海為 毛主席表演相聲小段《裝小嘴》等,還跟毛主席握手。
后來唐杰忠放棄了升任廣州軍區(qū)戰(zhàn)士雜技團副團長的好機會,調入中國廣播說唱團。他和馬季從1959年開始正式合作,一直到80年代。有人說,相聲找搭檔比找媳婦還難,兩個人業(yè)務上要有默契,相互之間要能容忍。唐杰忠一輩子站在捧哏的位置上,也就是配角的位置上,但是這么多年來,唐杰忠說,自己心里從來沒有覺得不舒服!耙驗閯毴鹄蠋熃涛覀兊臅r候就說,捧逗是一家,捧逗就是‘一棵菜’,沒有捧就沒有逗,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節(jié)目!瘪R季先生去世前不久獲得了中國曲藝終身成就獎,唐杰忠就和自己得了獎一樣,非常激動,夜不能寐,半夜起來寫了一首“唐詩”——唐杰忠的詩,恭賀馬季榮獲大獎。謙虛了一輩子的唐杰忠還說,自己跟馬季的合作,等于禿子跟著月亮走——借了很大的光。
給姜昆捧哏挑戰(zhàn)自我
經(jīng)歷了和 郝愛民先生兩年的合作后,唐杰忠迎來了他藝術生涯中的一大挑戰(zhàn)——在姜昆的搭檔 李文華因病離開舞臺后,與姜昆合作。
姜昆說,“那個時候唐杰忠也是個著名捧哏演員了,也是我們大家心中的老師、前輩,可是他把自己放在了一個比較有挑戰(zhàn)性的位置上,他站到了李文華曾經(jīng)站的地方,只允許他好,不允許他壞!
開始唐杰忠是亦步亦趨地模仿李文華,按照錄音一字不差地給姜昆捧哏,但是效果不太理想。后來大家一起研究,認為應該發(fā)揮唐杰忠自己的特點給姜昆捧哏。為了改變過去給觀眾造成的既定印象,唐杰忠還給自己設計了一個比較文雅的形象:戴上了一個其實沒有鏡片的眼鏡,這個道具使了20年。
姜昆說,倆人一開始的合作,真是費了力氣,也一直在摸路子,后來終于在《虎口遐想》這個段子上,倆人開始找到了感覺,“大家忘掉了李文華,相信了唐杰忠老師”。他們在一起共同合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如《虎口遐想》、《電梯風波》、《學唱歌》、《著急》、《重大新聞》等。盡管性格一動一靜,大不相同,但在多年的合作中,兩個人從沒鬧過矛盾、沒吵過架。
說起兩人分開,姜昆挺感動的:“突然有一天,唐杰忠老師跟我說,‘姜昆,我覺得你得找一個新的搭檔了,我跟不上你了,你節(jié)奏太快,一個月得跑十好幾個地方,一會兒奔西藏,一會兒又出國了,一會兒又去‘老少邊窮’地區(qū)了,事也很多。我要是老這么跟著你的話,估計得拖你的后腿,找個年輕人吧!碧平苤疫主動給姜昆推薦了姜昆后來的搭檔 戴志誠。
始終是個有心人
馬季曾經(jīng)說過,雖然唐杰忠老把自己是“笨鳥先飛”掛在嘴邊上,總跑在前頭,“但是大家伙得注意了,他并不是‘笨鳥’,他是挺機靈的一個‘鳥’,他還飛在你前頭。所以他無論是跟誰合作,在相聲界他是穩(wěn)穩(wěn)當當?shù),他站在了一個革命的、前輩的、大捧哏的重要的位置!
唐杰忠在業(yè)務上確實是個有心人,早年的作品《 友誼頌》有很多英語的段落,唐杰忠不懂英語,就學,用漢字注音,漢字寫不出來,就用日語字母注音,一點點地學。至于生活上、工作中,就更是謙虛謹慎。和唐杰忠相識40多年的 趙連甲說,雖然唐杰忠總說自己如何沾馬季的光、如何學馬季,其實,“可以說我跟馬季一直拿他當老大哥,他是個相聲坯子,也是個領導坯子。而且他熱情,他組織能力強,什么事情我們都靠他。”唐杰忠曾多年在 中國廣播藝術團擔任辦公室主任,演出隊各種各樣的活動安排,無論大事小事、正事雜事,唐杰忠準是站在最前邊為大家服務。此外,“創(chuàng)作作品的時候都有唐杰忠,但是哪兒發(fā)表了,節(jié)目單上要印名字了,沒有唐杰忠了,他不讓!碧平苤矣幸獾夭粻幑Α
在家里是紅花不是綠葉
“說相聲他是綠葉,在家里我是他的綠葉。”與唐杰忠結婚快50年的夫人金老師說。他們1957年經(jīng)人介紹認識,唐杰忠給金老師的第一印象是“很愛出汗,也不太愛說話”,后來金老師聽說他要說相聲,還覺得他不是說相聲的料!罢鏇]想到他能成為一個著名的相聲演員!
唐杰忠其實也覺得對不起夫人:夫人生了3個孩子,自己都不在家,不但不在,回來以后也沒有什么表示。夫人是 全國三八紅旗手,除了她的工作,從不講究吃、喝、穿、住,每天就講勞動,有一次工作中把手砸壞了,縫了很多針,唐杰忠一直不知道。
唐杰忠和金老師可是出了名的“模范夫妻”!罢埓蠹曳判,我們老兩口現(xiàn)在是她幫助我,我?guī)椭;她怕我累著,我怕她累著;她希望她多干點活,我希望我多干點活!碧平苤艺f。據(jù)說,有人請?zhí)平苤页燥埖脑挘话愣疾蝗,實在推不了,去的時候一定要帶倆飯盒,到那兒以后,告訴人家多炒兩個菜,然后端回來給老伴吃。
大伙兒都笑稱唐杰忠為“笑佛”,因為他永遠會把笑臉給他的觀眾、給他的朋友。其實在生活當中,他也跟普通人一樣經(jīng)歷了挫折和苦難。前些年,唐杰忠的一個兒子因病辭世,但是他認為,“戲比天大”,他把悲痛藏起來,依然讓大家在自己的相聲藝術中得到快樂。
甘為綠葉襯紅花,淡泊名利氣自華;起承轉合七分捧,人稱慈祥“老媽媽”。唐杰忠,這個謙虛、慈祥、可愛、幽默的帥老頭,是百姓心中永遠的笑星。
藝術人生
自從1992年唐杰忠離休之后,觀眾們看見他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上百名觀眾打來電話詢問他的近況,要求能在《藝術人生》的舞臺上再睹他的風采。而事實上,早在6月份,唐杰忠的這期節(jié)目就已經(jīng)列入我們的議程,并開始策劃了,只是,相信所有觀眾都不會相信的是,舞臺上談笑風生,常常在只言片語中,以四兩撥千斤之勢 化干戈為玉帛的唐杰忠,私底下卻非常地靦腆。以至于,我們《藝術人生》數(shù)名編導輪番上陣都大敗而歸,電話那端的唐杰忠老師永遠都是柔聲細語,永遠都是對我們關懷備至,時不時還會對我們工作上的鍥而不舍給于充分的肯定,可就是不同意做我們的嘉賓,任你有千般妙計,老人家就是有他的一定之規(guī)—— “我不會說話,更別說面對那么多人了,我真說不了”。那段時間里,從制片人到主編,再到節(jié)目編導每個人都快崩潰了,“如果說堪稱一代相聲藝術大家的唐杰忠都不會說話,難道我們每天都在咿呀學語?”此時,《藝術人生》的傳統(tǒng)親友團——外請策劃高參再度顯示出非凡的實力,幾經(jīng)研討之后,制片人 王崢似乎摸著了唐杰忠的軟肋,那就是觀眾!于是,執(zhí)行編導馬上改變戰(zhàn)略,從原來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準變成以觀眾相“要挾”!疤评蠋,我們的觀眾熱線都打爆了,大家都要求我們邀請您上節(jié)目。他們都說特別想您,特別想再次看見您。您就答應了吧!”半分鐘的沉默之后,“好吧!”唐杰忠終于答應了。 四個月的艱苦攻堅終于成就了2006年10月13日《藝術人生》演播現(xiàn)場的動情一幕。
唐杰忠的突然襲擊:相對于節(jié)目錄制前,唐杰忠老師頻繁拒絕我們時候的提心吊膽來說,節(jié)目錄制當天,那可真是膽戰(zhàn)心驚!在我們最初的創(chuàng)意中,曾經(jīng)有過一瞬間,大家希望把唐杰忠這期節(jié)目做成相聲界的一次大聚會,畢竟, 像唐杰忠這樣有資歷的相聲演員不多了,而且,說實話,這些年不管身在其中的相聲界人士多么不樂于承認,相聲這個行當確實低迷了,《藝術人生》希望能在節(jié)目中換回些觀眾曾經(jīng)的記憶?墒牵诓僮髦,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設計相當有難度,因為,盡管我們在電視屏幕上已經(jīng)很少看見相聲演員們的蹤跡,可事實上,他們的工作都相當繁忙,很難想在某一天可以把它們都聚齊,所以,我們放棄了這種設想,也從另一方面著想,不想再任何一個層面上出現(xiàn)“喧賓奪主”的可能。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節(jié)目還沒開始,坐在導播間的編導們就傻了, 攝像機鏡頭中不停地蹦出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姜昆、 李金斗、 鞏漢林、 趙炎、趙連甲、 吳瓊(blog)……他們怎么來了?一問才知道,原來他們都是沖著做唐杰忠的節(jié)目來的。搶著坐前排的姜昆滿臉笑容地說:“老唐這一輩子都在當捧哏、當配角,今兒我們也一起給他捧一回!” 顯然,唐杰忠他老人家給我們來了個突然襲擊,“他老人家在考驗我們的臨場應變能力。 薄白兎桨!”主持人 朱軍在看到現(xiàn)場意料之外的眾位嘉賓之后,幾乎是不加思考地做出決定,一定要讓一輩子捧哏、捧人的唐老師在《藝術人生》成為眾星捧出的那輪圓月!我們相信,他當之無愧!就這樣,節(jié)目在一片叫好聲中開始了,臺下的觀眾積極熱情,臺上原是相聲出身的主持人朱軍,也是找到了不同以往的感覺,剛開場就喊著要說相聲,F(xiàn)場氣氛極其活躍。在觀眾們的強烈要求下,唐杰忠一上場就帶來了令觀眾們瞠目結舌的才藝表演,繞口令、方言相聲、山東快書,一會兒學著吹喇叭,一會兒又一板一眼地唱起了黃梅戲。折騰了半個多小時,直到觀眾們盡了興,早已滿頭大汗的唐杰忠才得以坐下,節(jié)目終于正式開始了。
背后故事
俗話說,火車不是推的, 泰山不是堆的……人家唐杰忠也不是吹的,按照現(xiàn)行的說法,早在1967年唐杰忠同志就大張旗鼓地開上“寶馬”了!驚訝嗎?還有更驚訝的呢!那輛傳說中的寶馬是馬季媽媽掏的錢!按照唐杰忠的說法,他當年是“深愛著”馬季的!只不過,千萬別想偏了,他們之間的那份愛除了兄弟之情以外,還有更多的是惺惺相惜,唐杰忠說,他從一開始就被馬季的聲音和表演深深吸引了,兩個人合作了那么多年,那種感情也許早超越了親情,相聲界有一種不言而喻的認知,那就是,選擇一個好的搭檔遠比選擇一個好的妻子更困難!唐杰忠與馬季的珠聯(lián)璧合就是一份天作之合的緣分,而唐杰忠自然也就拿馬季的媽媽當親媽一樣,那么,親媽送兒子一輛車,似乎也就在不難理解了!只不過,唐杰忠的這輛寶馬可不是BMW,它是一輛錳鋼自行車!在當年也是相當奢侈了,唐杰忠清楚地記得那輛車,194塊,是馬季媽媽一年的工資!多年之后,當年的那份情意唐杰忠記憶猶新,也許,在他娓娓道來當年那一幕幕之前,我們還在心里質疑過“他是不是真的心甘情愿做了幾十年綠葉”的話,此刻,我們了解了自己的狹隘,“我們的老師, 劉寶瑞老師教導我們的時候就說了,捧逗是一家,捧逗就是一顆菜,沒有捧,就沒有逗,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節(jié)目!
我們確實不應該用現(xiàn)今的所謂功利心去思考把自己一輩子都獻給了相聲的唐杰忠,他的純凈是書寫在熱愛與情意之中的你已經(jīng)習慣了帶眼鏡的唐杰忠吧?可你知道嗎?眼鏡其實是唐杰忠的一個道具!只是,這個道具一用就用了二十多年。當年唐杰忠頂著巨大的壓力,開始和如日中天的姜昆合作,在他之前,姜昆和李文華的搭檔已經(jīng)深入人心到不可取代的地步,沒有人能預料唐杰忠的介入將會是怎樣的一個結果,也許,當時大多數(shù)人并不看好他們的新組合。盡管,今天在《藝術人生》的錄制現(xiàn)場,姜昆由衷地告訴我們他有今天要感謝 唐先生,可是,當初呢?唐杰忠在認真研究了姜昆和 李文華的表演之后,意識到自己是不可能在仿效李文華的基礎上超越他的,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唐杰忠自己,開創(chuàng)出一種新的、適合與姜昆搭檔的捧哏形式,于是,唐杰忠給自己設計了一個戴眼鏡的形象,在姜昆身邊扮演了一個學者的形象,和李文華的樸素相比,唐杰忠的形象有些“雍容感”的突破,事實證明,他相當明智!可以說,唐杰忠在二十年前就幾經(jīng)開始個人形象包裝策劃了,相當前衛(wèi)哦。節(jié)目錄制現(xiàn)場,姜昆與唐杰忠再度坐在一起,談笑間,我們又依稀回到了會在相聲中開懷大笑的歲月,也許我們真的在忙碌中淡忘了些什么,唐杰忠那副帶了二十多年的道具眼鏡后面閃動著隱隱的期待,我們似乎突然明白了他為什么在拒絕的那么多次以后突然答應來我們《藝術人生》說說心里話,也似乎突然明白了他為什么私下里請了那許多為相聲名人道現(xiàn)場的原因。
家庭生活
作為一名相聲演員,唐杰忠一生無愧于心、無愧于舞臺、無愧于觀眾,可是,生活中,他卻并不幸福,沒有 人知道生活中的唐杰忠話少脾氣大,沒有人知道老伴為他生了三個孩子,他卻沒有一次在孩子出生時陪在老伴身邊,更沒有人知道當他小兒子去世的時候,他心中涌動著怎樣的追悔莫及,我們原本是不想在節(jié)目中提及老人的這些傷心事的,畢竟年紀大了,畢竟“笑”了一輩子,總不忍心看到“笑佛”落淚,不曾想,在深愛自己,也是自己深愛著的觀眾面前,唐杰忠沒有一絲保留,他說出了埋在心里將近五十年的愧疚。唐杰忠與老伴相識在1957年,1958年結婚,老伴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愛出汗,不愛說話,至于說他將來會說相聲,唐杰忠的妻子金老師告訴我們,她從來就不覺得老唐是個能說相聲的人。
舞臺上唐杰忠做了一輩子綠葉,在家里,確實當之無愧的核心,核心到許多年過去,妻子會用“恨”來形容自己記憶中的丈夫!霸谶@幾十年當中,家務事的事兒,他很少關注,孩子一歲多的時候,說話也好幾十年了……才想起來了唐杰忠我真有點恨他,那時候,他們雜技團去香港不在家,那天孩子病得很厲害,發(fā)燒四十度,是中毒性痢疾, 二十四小時之內,要是不好,人就沒了……”聽著妻子述說著四十多年前的往事,唐杰忠的眼皮一直耷拉著,當年孩子幾乎命懸一線,就等著他簽字,他不再孩子身邊,不再愛人身邊,看不見家人的眼淚,卻是為了讓別人歡笑,我們想象也描述不出老人心中的感受,只是奪眶而出的眼淚讓我們揪心。“三個孩子!生三個孩子我都不在……”唐杰忠含著眼淚望著自己的妻子,“我在這里當著大伙兒的面,向我的夫人表示歉意,我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做,好好回報!”唐杰忠輕易不出去吃飯,就算一定要去的飯局,他也有個習慣,一坐下就安排人家現(xiàn)炒兩個菜打包,目的是帶回去給老伴吃,四十八年的時光已經(jīng)在奔波中流逝了,這四十八年為別人做了太多,為自己想到得太少,連帶著家人都有數(shù)不清的苦澀,當生活歸于平淡的時候,我們由衷地盼望從今之后的每一天,唐杰忠都能笑為自己與家庭。唐杰忠說,在藝術的舞臺上,他艱辛地度過了五十多年;在人生的舞臺上,他匆匆地走過了七十三春。個中滋味絕不是一個小時的《 藝術人生》能夠盡述清楚地,可是,我們卻能觸摸到一位古稀老人的執(zhí)著與真誠,我們?yōu)榇擞芍詣尤荨?/p>
所收徒弟
張茂起、 李建華、 李藝、 劉全剛、 李金祥、 趙斌、 崔喜躍、 楊寧、 鞏漢林、 魏真柏、 朱琦、汪聲亞、楊祖堯、 卡爾羅、 馬洛、羅愛恬、 白玉、 禹寶東、王德枋、 徐錦江、趙志洪、 韓占軍。 徐錦江則成為了“ 關門弟子”。
主要作品
相聲作品
《找舅舅》 表演:馬季、唐杰忠
《新地理圖》 表演:馬季 唐杰忠
新版中國文藝(07.06.22)笑佛
唐杰忠“觸電”徒弟提醒
馬季唐杰忠絕版珍貴相聲視頻:《海燕》
馬季、唐杰忠《成語新編》
馬季唐杰忠《新桃花源記》
馬季唐杰忠《特殊關系》FLASH
馬季唐杰忠相聲-好啊好
《成語新篇》 表演:馬季唐杰忠
《唱歌的姿勢>,姜昆、唐杰忠1996年
《一樣不一樣》,王平、唐杰忠等
春晚記憶
年份 | 作品 | 搭檔 |
---|---|---|
1986 | 《照相》 | 姜昆 |
1987 | 《虎口遐想》 | 姜昆 |
1988 | 《電梯奇遇》 | 姜昆 |
1989 | 《捕風捉影》 | 姜昆 |
1990 | 《學唱歌》 | 姜昆 |
1991 | 《著急》 | 姜昆 |
1992 | 《美麗暢想曲》 | 姜昆 |
1993 | 《樓道曲》 | 姜昆 |
1997 | 《送福》 | 劉流 |
2001 | 《戲迷》 | 劉俊杰 |
綜藝節(jié)目
2011年11月18日,黑龍江衛(wèi)視《本山快樂營》笑口常開。
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
?1986 全國新曲(書)目大賽表演一等獎 相聲《新兵小傳》 (獲獎) |
人物逝世
2017年6月18日,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唐杰忠先生在朝陽門中西醫(yī)急救中心因病醫(yī)治無效去世,遺體已經(jīng)運抵八寶山革命公墓,享年85歲。唐杰忠先生已經(jīng)患前列腺癌有六七年的時間,患胃癌有3年時間,發(fā)現(xiàn)胃癌時已經(jīng)是中晚期,和病魔搏斗期間,唐杰忠先生一直樂觀面對,已經(jīng)超出了醫(yī)生預期。告別儀式還要等唐杰忠老師所在的中國廣播藝術團和家屬協(xié)商后決定。
2017年6月22日8點半,唐杰忠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