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范龍佩 - 概述
赫爾曼·范龍佩(Herman Van Rompuy),比利時現(xiàn)任首相,出生于1947年10月31日,他1971年畢業(yè)于荷語天主教魯汶大學經(jīng)濟系。1972年至1975年在比利時中央銀行研究部門工作。他于1973年至1975年間擔任荷語基督教民主黨的前身荷語基督教人民黨青年組織副主席,并于1978年成為荷語基督教人民黨全國黨部成員。1988年至1993年,范龍佩擔任荷語基督教民主黨的前身荷語基督教人民黨的主席。1993年9月?lián)伪壤麜r副首相和預算大臣。2008年12月就任比利時首相。他曾為調解比利時國內政治紛爭做出實質性努力。他此前還曾擔任過比利時眾議院議長等要職。
赫爾曼·范龍佩 - 主要經(jīng)歷
上世紀70年代末期,范龍佩開始在多位比利時內閣大臣辦公室工作。1980年至1988年他擔任荷語基督教人民黨研究中心主任,并成為該黨全國重要領導人之一。在此期間,范龍佩曾經(jīng)參與了比利時前首相馬爾騰斯和德阿納的組閣談判,并于1988年至1993年擔任荷語基督教人民黨主席。
1993年9月范龍佩進入德阿納政府,擔任副首相和預算大臣。在其掌管預算事務的6年時間里,比利時大規(guī)模的減少了政府的財政赤字。1999年由于二惡英食品污染事件,荷語基督教人民黨在全國選舉中大敗,德阿納政府集體辭職,范龍佩也結束內閣成員生涯,開始擔任比利時眾議院議員。
在其擔任比利時眾議院反對黨議員期間,范龍佩以問政謹慎以及擅長處理國際問題著稱。2007年7月范龍佩當選為眾議院議長,同年8月,由于比利時弗拉芒大區(qū)和瓦隆大區(qū)的政黨領導人在國家政治體制改革問題上分歧嚴重,剛剛在聯(lián)邦議會選舉中成為議會第一大黨的荷語基督教民主黨領袖萊特姆組閣面臨失敗。
2008年12月19日,比利時首相伊夫·萊特姆因被最高法院指出政府在富通拆分案審理過程中存在著干預司法的跡象而辭職。經(jīng)過3天密集磋商,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二世22日批準了這一辭職請求。國王阿爾貝二世要求范龍佩對組閣問題進行積極斡旋。經(jīng)過他整整一個月的斡旋,上述兩地區(qū)政黨領導人最終同意重開組閣談判。
赫爾曼·范龍佩 - 政治生涯
2008年12月28日,阿爾貝二世國王在布魯塞爾郊外的拉肯宮接見比利時眾議院現(xiàn)任議長范龍佩,正式授權其組建新內閣,以接替辭職的萊特姆首相及其內閣。2008年12月30日,國王阿爾貝二世任命赫爾曼·范龍佩為新政府首相,新政府成員當天傍晚在布魯塞爾郊外的拉肯宮宣誓就職。
比利時中右翼首相赫爾曼·范龍佩登上歐洲理事會主席寶座,迎來了他那漫長政治生涯中最光輝的一刻,《里斯本條約》設立了這個最高級會議參加者的新職務。范龍佩因在幕后低調而耐心地力保這個難以駕馭的國家團結一致,從而被喻為比利時的“搞定先生”(Mr Fixit),范龍佩通過結交朋友,施展其個人影響力,贏得了這場火藥味十足的職位爭奪戰(zhàn)。他數(shù)十年來一直是羅馬天主教和基督教民主的堅持者,但他一直避免受到人們關注,以苦行自修的形象出現(xiàn),不愿在公共關注的目光下展開政治工作。他被英國反對歐洲的人諷刺為“Rumpypumpy”(譯注:異性戀的性行為),一個奉行精英主義,意圖消除民族-國家的歐盟匪幫以他這個無名之輩作為化身。范龍佩認為自己取得巨大勝利歸功于柏林和巴黎的鼎力支持,以及他在向屆歐盟峰會里呆地時間還不夠長,沒有樹立任何敵人。
赫爾曼·范龍佩 - 協(xié)調歐盟
范龍佩是一名古典派學者和經(jīng)濟學家,畢業(yè)于比利時歷史悠久的天主教魯汶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他是歐洲聯(lián)邦主義的堅定擁護者,這一身份正合最重要及資質最老的歐盟成員國的心意,但卻引起了東歐人、斯堪的納維亞人,當然還有英國人的懷疑和不滿。歐洲用不著反對傳統(tǒng)信仰或習俗的人,古老的歐洲大陸迫切需要安定,最重要的佛蘭德報紙《標準報》(De Standaard)說范龍佩未來不太可能取得成功。他很快將成為首位歐洲主席。在這位基督教民主主義者最瘋狂的夢想中,他從未想過最好的事情還沒有發(fā)生。
范龍佩當選比利時首相還未滿一年,此前比利時北部講荷蘭語的佛蘭德斯(Flanders)與南部說法語的瓦龍(Wallonia)之間出現(xiàn)緊張局勢,國王阿爾伯特二世(King Albert II)將他召來,試圖拯救這個備受緊張局勢困擾的國家。此前,國王委任范龍佩為關鍵調解人,籠絡比利時這兩個被疏遠的地區(qū)結成短暫的同盟關系。由不同國家、不同利益和不同政治力量組成的超越國家與民族的歐盟一貫重視意見一致與妥協(xié)和解,對歐盟而言,范龍佩的勸說與調節(jié)能力看起來似乎成為了他擔當歐盟峰會主持工作與試圖協(xié)調歐盟議程的最好條件。他的當選挫敗了急于向外界展現(xiàn)更強大的歐洲力量而希望把這項工作交給一個像布萊爾一樣家喻戶曉的人物的人。批評意見認為,在當前國際危機大背景下,范龍佩缺乏名望能夠躋身巴拉克·奧巴馬、弗拉基米爾·普京或者胡錦濤之列,歐洲將屈居國際權力二線。
赫爾曼·范龍佩 - 歐洲主席
歐盟特別峰會于2009年11月19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比利時首相赫爾曼·范龍佩(Herman Van Rompuy )當選為首位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來自英國的歐盟貿(mào)易委員凱瑟琳·阿什頓(Catherine Ashton)當選為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這兩個高級職務是根據(jù)《里斯本條約》設立的,被各界形象地稱為“歐盟總統(tǒng)”和“歐盟外長”,其中“歐盟總統(tǒng)”一職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范龍佩將在2010年1月1日正式上任。他的任期為兩年半,可以連任一次。范龍佩表示接受歐盟的任命,但就放棄繼續(xù)擔任比利時首相表示了遺憾。他就任“歐盟總統(tǒng)”后將對外代表歐盟,并推動歐盟領導層制定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