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霆 - 生平經歷
1936年9月出生于山東省煙臺市。
1961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物理系,同年起在復旦大學攻讀理論物理專業(yè)研究生,
1965年畢業(yè)。
1965—1970年在天津工科師范學院任教。
1970—1979年在天津輕工業(yè)研究所工作。
1979—1982年在法國國立理論物理研究中心作訪問學者。
從1984年起在天津大學物理系工作至今。
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1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是意大利國際理論物理研究中心境外研究員,美國科學促進協(xié)會會員。
張春霆 - 代表著作
《復旦的星空》
張春霆 - 代表論文
《生物信息學的現(xiàn)狀與展望》
張春霆 - 人物影響
開拓了DNA序列分析中的幾何學途徑,建立了DNA序列的Z曲線理論,在基因識別、分子進化和DNA序列的長程關聯(lián)等研究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提出了一系列球蛋白質結構類預測的新算法,提高了預測精度并對國際上有關的研究產生了推動作用。
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春霆 - 主要貢獻
在理論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的作出重要貢獻:其一是系統(tǒng)地開創(chuàng)了DNA序列分析中的幾何學研究途徑,得出了關于天然蛋白質的穩(wěn)定性與密碼子的選用之間存在著強關聯(lián)等的重要結論;其二是在蛋白質結構類的預測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領先性的成果;此外,又提出了三項非常有效的方法來預測HIV蛋白酶對蛋白質的剪切活性部位;上述方法已經成為美國普強研究所用于尋找治療艾滋病有效藥物的強有力的工具;還提出一種非常精妙絕倫的理論來解釋細胞內微管蛋白質裝配過程的內部運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