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衡原名齊夢非,1912年生于遼寧沈陽市,著名電影演員,幼年時期,生活在日軍統(tǒng)治之下,不堪忍受屈辱。青年時代,受抗日救亡的進步文藝運動影響進京,立志獻身藝術。他曾一度南下上海,又穿于大江南北,進行抗日救國話劇的演出,并通過這次實踐,表演上有了長足的進步。
齊衡 -
簡介
齊衡,原名齊夢非,原籍山東招遠,1912年生于遼寧沈陽,著名電影演員,逝世于1972。 中國電影演員,1932年肄業(yè)于上海大夏大學,后入上海藝術供應社、濟南山東省劇團、中電劇團任演員。曾參加《父歸》、《大刀王五》、《結婚進行曲》、《寄生草》等話劇的演出。1946年從影。曾在影片《白山黑水血濺紅》、《大團圓》、《萬家燈火》中飾演重要角色。建國后任上海電影制片廠演員,先后在《勝利重逢》、《渡江偵察記》、《地下航線》、《金沙江畔》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因在《渡江偵察記》中飾演吳老貴,1957年于文化部1949~1955年優(yōu)秀影片評獎中獲個人一等獎。
齊衡 - 生平
幼年時期,生活在日軍統(tǒng)治之下,不堪忍受屈辱。在中學讀書時,因日本學生每每嘲弄侮辱中國學生,校方卻從中加以袒護,他不堪忍受屈辱,憤而退學。
九一八事變后,考入上海大夏大學。越一年,因經濟窘迫而輟學,旋覓得家庭教師一職,勉為糊口。后加入上海中國藝術供應社和濟南山東省劇團任演員,參加了《父歸》、《大刀王五》等具有反帝反封建意義的演出活動。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奔赴后方,先后在西安、成都等地"旅行"劇團、"中電"劇團擔任基本演員,宣傳抗日救亡,并在《金小玉》、《結婚進行曲》、《寄生草》、《雷雨》、《日出》等話劇中飾演重要角色。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他隨中電三廠赴北平。1946年11月,他參加了沈浮編導的影片《圣城記》的拍攝,這是他走上電影生涯的開始。而后,他又在影片《白山黑水血濺紅》和《大團圓》中飾演重要角色。
1948年,在影片《萬家燈火》中飾演貿易公司經理錢劍如。他沒有從外形上來加以丑化,而是著眼于揭露其靈魂的卑鄙,從而受到廣大觀眾的贊許。
解放初期,他加入南京文工團,熱情地參加了大型話劇《李闖王》的演出,后進入上海電影制片廠任演員,先后在《團結起來到明天》、《勝利重逢》、《渡江偵察記》、《為了和平》、《秋翁遇仙記》、《鋼鐵世家》、《金沙江畔》、《燎原》等影片中扮演了各種不同性格的角色。他在《渡江偵察記》中扮演的老偵察員吳老貴,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對革命事業(yè)無限忠誠、最后英勇地獻出自己生命的動人形象。1957年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yōu)秀影片個人一等獎。
齊衡 - 職業(yè)生涯
1946年,在沈浮編導的影片《圣城記》擔任角色,從此開始電影生涯,并且在“中電”三廠和清華影業(yè)公司又擔任過許多重要影片中的角色,由于他戲路寬,創(chuàng)作形象能力強,表演富有激情,在1948年拍攝的《萬家燈火》一片中表演受到影人好評,也標志他的表演藝術有了新的突破。以后在南京文工團主演話劇《李闖王》贏得廣大觀眾的喝采,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他又有了新的提高。解放后,在上影廠參加了多部影片的攝制,特別是在影片《渡江偵察記》中出色地扮演了偵察員吳老貴,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本人榮獲文化部頒發(fā)的獎章。
齊衡 - 評價
齊衡謙虛好學,他的表演,力戒造作,刻意追求神似和形似,質樸、真實成為他表演藝術的特色。齊衡對自己演戲的要求,不論是主角,還是配角,他都一絲不茍,全神貫注。他不事浮華,力戒造作,為追求形似和神似的統(tǒng)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齊衡 - 教育背景
1932年畢業(yè)于上海大夏大學。
齊衡 - 參與影片
-
《金沙江畔》 (1963) .... 金萬德
《燎原》 (1962) .... 張老耿
《雞毛飛上天》 (1961) .... 王書記
《黑吃黑》 (1961) .... 張金福
《春催桃李》 (1961) .... 唐主任
《風流人物數今朝》 (1960) .... 方強
《地下航線》 (1959) .... 陳阿旺
《鋼鐵世家》 (1959) .... 孟昌泰
《前方來信》 (1958) .... 張書記
《鐵窗烈火》 (1958) .... 湯言景
《大風浪里的小故事》 (1958) .... 楊父
《阿福尋寶記》 (1957) .... 張啟新(阿福父)
《霧海夜航》 (1957) .... 政委
《秋翁遇仙記》 (1956) .... 秋翁
《為了和平》 (1956) .... 楊建
《小伙伴》 (1956) .... 孫大爺
《湖上的斗爭》 (1955) .... 馬復昌
《水鄉(xiāng)的春天》 (1955) .... 夏支書
《渡江偵察記》 (1954).... 吳老貴
《金銀灘》 (1953) .... 王隆生
《勝利重逢》 (1951) .... 房東老鄉(xiāng)
《團結起來到明天》 (1951) .... 警備司令
《大團圓》 (1948)
《萬家燈火》 (1948)
《白山黑水血濺紅》 (1947)
《圣城記》 (1946)
齊衡 - 影視作品
《渡江偵察記》 淮海戰(zhàn)役后,解放軍某部為配合大軍渡江作戰(zhàn),派李連長率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布署。李連長與吳老貴、周長喜、小馬、楊威等戰(zhàn)士,乘夜色偷渡,至江南白馬山區(qū)與游擊隊長劉四姐接上關系。翌晨,敵人發(fā)現江防有疑,令情報處長會同保安隊長侯登科率人馬搜捕。吳老貴喬扮敵軍官,巧妙地通過封鎖線,擊斃侯登科。在游擊隊的配合下,偵察員又以民工身份混入敵江防要塞,巧取敵江防工事圖。須臾,敵情有變,為探明虛實,偵察員們機警應變,摸清榴彈炮陣地布署 。但驅車返回途中,被敵情報處長識破。周長喜為掩護戰(zhàn)友脫險,壯烈犧牲。敵人張網搜索,李連長等人與江北失去了聯系,旋派吳老貴與小馬乘天黑泅渡過江傳送情報。吳老貴為掩護小馬灑血捐軀,小馬不辱使命,及時送到情報。百萬雄師渡江南下。這時,李連長與劉四姐揮手作別,又赴征程。《地下航線》 1947年,福建閩江輪船公司“福州號 ”司機、共產黨員林森官,以幫助船長裝運私貨作掩護,開辟了為游擊隊運送武器的地下航線。
一次,森官奉命運送一批武器,特務李伯光到處搜索。深夜,藏在船頂貨物堆里的槍支終被李伯光發(fā)現。這時早在暗中注視的森官,趁其不備,將他打落江心。老舵工阿旺忽見有人落水,大聲驚呼,但當他看到森官正從船頂徐步下來,便不再作聲。
-
敵人將阿旺扣押,進行拷打、盤查,又利用阿旺信奉天主教,指使神父逼他供出真情。森官聞訊,正要趕往教堂打聽消息,中途卻被一伙特務帶入一家酒樓。李伯光突然在他面前出現,原來李伯光落水未死,更加深了對森官的懷疑,正在等待阿旺的口供將森官治罪。阿旺堅不吐露真情,敵人的詭計終未得逞。
森官又接受了運送一批武器的任務。特務頭子王勛親率敵兵分乘兩輪尾隨督航。當“福州號”駛近羅漢灘時,游擊隊化裝的保安隊迫令停航,將武器卸運上岸。敵輪發(fā)現有異,向游擊隊猛烈射擊。此時,被迫在一艘敵輪司舵的阿旺當機立斷,開足馬力,向另一艘敵輪猛沖過去。一聲巨響,兩船俱焚。阿旺壯烈犧牲,保住了地下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