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資料
姓名:張喜燕 (Zhang Xiyan)
性別:女
出生日期:1980年4月22日
民族:滿
身高:1.63米
臂展:1.64米
體重:54公斤
文化程度:本科
籍貫:吉林
輝煌戰(zhàn)績
1997年“太平洋保險杯”全國女子拳擊比賽 58公斤第三名
1999年“弗蘭德杯”全國女子拳擊比賽 63.5公斤第一名
2001年“奧通杯”全國女子拳擊比賽 60 公斤第二名
2002年“偉奇杯”全國女子拳擊比賽 54公斤第一名
2002年第二屆女子拳擊世界錦標賽 54公斤第一名
2003年“體之杰杯”全國女子比賽 54公斤第一名
2003年第二屆女子拳擊亞洲錦標賽 54 公斤第三名
2004年“國際大酒店杯”全國女子拳擊比賽 54公斤第一名
2004年世界杯女子拳擊比賽 54公斤第一名
2005年“挪威杯”國際女子拳擊邀請賽 54公斤第一名
2006年4月,世界女子拳擊協(xié)會(WIBA)輕量級冠軍,這是中國的第一個職業(yè)拳擊世界冠軍。
2006年11月4日,世界拳擊理事會(WBC)超次最輕量級拳王戰(zhàn),被惡意犯規(guī)無緣拳王寶座。
2007年WBA超羽量級拳王金腰帶、也是中國第一條WBA超羽量級拳王金腰帶。
2009、2010年兩次獲得全錦賽51公斤級冠軍
成長生涯
張喜燕1980 年出生在哈爾濱,母親自生下喜燕后就百病纏身,一直臥床不起,她是由父親一手帶大的。 張喜燕的父親曾是舉重運動員。受父親的影響,張喜燕從小就喜歡體育,她先后練過拳擊、散打、跆拳道、中長跑競走等體育項目。9歲那年還練過三個月的體操。
1995年,哈爾濱體校招生吸引了15歲的張喜燕,她去報名練拳擊。僅僅40天后,那個還只會左右手直拳的假小子張喜燕就代表哈爾濱拿到48公斤級的第二名。兩年后,她又取得了全國女子拳擊邀請賽58公斤級第三名。
但是,張喜燕的成功之路注定要十分坎坷。1998年,張喜燕18歲生日后沒多久,母親就因尿毒癥去世。4個月之后,父親又突發(fā)腦出血,搶救過來后,右半身癱瘓,成了半植物人。由于無力支撐一天1000元錢的住院費用,張喜燕把父親接回家中,她不得已退學了,拳擊體校也不去了,邊打工掙錢邊為父親治病。
從1999年到2001年,喜燕當過小飯店的服務員,做過擦玻璃,洗衣服的小時工,洗浴中心的衛(wèi)生員,還去過牙科醫(yī)院打工,盡管打了這么多份工,由于都是體力工,喜燕一月的收入只能保持在三百多塊。這幾年里,她痛苦地告別了5尺拳臺,跟拳擊沒有了任何聯(lián)系。
2001年6月份,張喜燕原來訓練體校的教練找到了她,希望她能去打比賽。這是一個全國性的比賽,兩年沒訓練了,但是一回到5尺拳臺,戴上拳擊手套,張喜燕就又找回了昔日的感覺。那次比賽,她拿了個第二名。也正是這次比賽,成為她人生的轉折點。
比賽之后,哈爾濱一家拳擊俱樂部的教練找到喜燕打工的地方,提出每個月給她一些經(jīng)濟支助,讓她去練拳。因為要照顧父親,張喜燕很猶豫。但是她的父親雖然還不能完全自理,卻更不愿成為女兒的負擔,于是他堅決地支持了女兒。于是,張喜燕又正式回到了拳臺,重新開始拳擊生涯。當真正踏上訓練場時,喜燕覺得時隔三年之后,一切又回來了——練拳的機會,還有父親的健康。
2002年,俱樂部的田東教練去長春當教練,張喜燕不得已轉戰(zhàn)沈陽體院。喜燕委托同學、鄰居每三天給父親買一次菜,自己則一個月從沈陽回一趟家。
但是,上蒼對張喜燕的考驗仍然沒有結束。因為就在她到沈陽體院上學的第二個月,哈爾濱傳來噩耗:喜燕的爸爸又病倒了……奇跡沒有發(fā)生,六天六夜的搶救后,爸爸去世了。
背負著沉重的心理負擔,喜燕又回到了拳擊隊,除了冠軍,她想不出還有什么能告慰父親。當年8月,全國拳擊比賽,張喜燕以絕對優(yōu)勢摘得女子54公斤級比賽的冠軍。兩個月后,喜燕隨隊前往土耳其參加第二屆世界女子拳擊錦標賽,并一舉奪得54公斤級冠軍。領獎臺上的張喜燕想起父親,哭得像個淚人。這次奪冠也為她掙得1萬8千元的獎金,用這筆錢,她還清了父親住院所欠下的債務。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從那以后,再也沒有什么困難、什么對手能夠擊倒張喜燕。憑著坎坷生活所磨礪出的堅強意志,和刻苦訓練來的一對鐵拳,張喜燕一路打下了54公斤級的全國幾乎所有冠軍,直到打出了一個WBA的世界拳王。
三獲金腰帶
同高麗君相比,27歲的哈爾濱姑娘張喜燕與拳擊的緣分更深。她不像后者那樣半路出家,而是15歲就開始了正式的拳擊訓練,參加過的國內、外拳賽也要多于高麗君,取得的榮譽更多——目前她已經(jīng)有了不同國際拳擊組織的三條金腰帶。
2006年4月份在成都舉行的世界拳王爭霸戰(zhàn)中,26歲的張喜燕在國際女子拳擊協(xié)會(IWBA)超次最輕量級金腰帶爭霸中,力克美國名將阿西麗,為自己奪得了第一條職業(yè)拳擊世界級金腰帶,也在世界女拳王榜上寫下了中國姑娘的名字。北京時間7月26日凌晨,在瑞士阿斯卡拉舉行的國際女子拳擊理事會(IWBC)超次最輕量級金腰帶比賽中,中國拳手張喜燕經(jīng)過10個回合的激戰(zhàn),以點數(shù)戰(zhàn)勝德國的瑪蘭利克,奪得這條含金量極高的世界級金腰帶。這也是張喜燕自獲得的第二條職業(yè)拳擊世界級金腰帶。也由于這場勝利,張喜燕的世界排名急升至第三位,獲得了向世界頂級拳擊組織——世界拳擊協(xié)會(WBA)的金腰帶挑戰(zhàn)的許可證。
2007年10月9日晚,世界拳擊協(xié)會(WBA)超羽量級拳王爭霸賽在成都舉行。主場作戰(zhàn)的張喜燕毫無懸念地戰(zhàn)勝韓國拳王金哈娜,獲得了自己的第三條、也是中國第一條WBA超羽量級拳王金腰帶。
無緣倫敦
由于之前參加過職業(yè)比賽,中國女子拳擊領軍人物、也是中國第一位世界女拳王張喜燕,確定不能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0年7月,在國際拳聯(lián)的會議上,曾專門討論過是否批準張喜燕參加倫敦奧運會的問題,但因為規(guī)定在那里寫明了,因而也就不能為她開綠燈了。
張喜燕在世界職業(yè)拳王爭霸賽上獲得過WIBA、WIBC、WBA三條金腰帶,她無法參加奧運會,對于中國女子拳擊隊來說,是個不小的損失。
榮譽記錄
2017年1月4日,2016年度授予體育運動榮譽獎章的教練員名單公布,張喜燕在列。
退役之后
2011年4月9日,2011年全國女子拳擊錦標賽在佛山開戰(zhàn),曾獲得過3條金腰帶的張喜燕也來到賽場,她的身份是河隊的教練(由于國際拳聯(lián)規(guī)定職業(yè)女拳手不得參加奧運會,張喜燕決定退役培養(yǎng)年輕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