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視女演員。原籍浙江寧波,于公元1965年6月30日(農(nóng)歷乙巳年六月初二)生于江蘇省揚州市。1973年入南京藝術(shù)學院中專部學習戲劇。畢業(yè)后在江蘇省揚劇團和江蘇省話劇團任演員。1982年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學習。1986年任北京電影制片廠演員。1981年,在長影拍《幽谷戀歌》時,林芳兵邂逅了正在師從長影樂團首席指揮尹升山的沈陽音樂學院指揮作曲系奉天才子李凌,開始書信往來。
林芳兵考上北京電影學院后,李凌也被東方歌舞團團長王昆挖到北京,兩人有了更多的接觸,1987年1月9日結(jié)為終身伴侶。
曾在《一個女演員的夢》、《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中飾演角色。她因在電視劇《唐明皇》中扮演楊貴妃獲1991年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
林芳兵 - 影藝之路
1973年入南京藝術(shù)學院中專部學習戲劇。畢業(yè)后在江蘇省揚劇團和江蘇省話劇團任演員。1982年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
系學習。1986年任北京電影制片廠演員。曾在《一個女演員的夢》、《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中飾演角色。她因在電視劇《唐明皇》中扮演楊貴妃獲1991年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
1997年下半年,林芳兵復出,她聲明:我要一口氣連拍十部電視劇,演十個不一樣的女人。既然當年她是因武打片而“退隱江湖”的,那么“重出江湖”也要以武打片開始。《燕子李三》再次證明了林芳兵矯健的身手不減當年。接著她在《家里家外》中演一個糾纏在婚外戀中的女人;《苦瓜弄》中演一個將軍的女兒,從十八歲演到五十多歲;在謝晉導的《我心似白云》中她是個任勞任怨的勞模,該劇創(chuàng)了在上海收視率第一的紀錄;接著她與奚美娟演一對惠安母女,《在惠安女》中演了一個沖破封建束縛的女子;《在白發(fā)魔女》中演大反一號,兇神惡煞、陰險毒辣的魔鬼門門主“紅花母”,怪異的造型幾乎讓人認不出來;《在獨立寒秋》中她搖身一變成為一個縣長的秘書;在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的上下集電視劇《希望的天空》中她成為十幾年如一日的鄉(xiāng)村女教師;目前她正在蘇州拍香港導演朱延平導的《浪跡天涯》,在這部武打片中她飾演潑辣的隱娘,這是她復出后的第九變。
林芳兵 - 視劇作品:
電影:
1981年《幽谷戀歌》(飾達麗公主)導演:吳國疆 黃延恩 合作:陳寶國
1981年《玉碎宮傾》(飾塔娜公主)導演:高天紅 合作:葛存壯 李顯剛
1983年《我們的田野》(飾凝玉)導演:謝飛 合作:周里京
1985年《一個女演員的夢》(飾葉蕙)導演:張今標 合作:左翎 馬曉偉 洪宇宙
1985年《夜行貨車》(飾劉小玲)導演:謝雨辰 合作:張豐毅 寇振海 韓月喬
1987年《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飾唐恬恬)導演:黃建中
1988年《殘酷的欲望》(飾丁尼)導演:徐偉杰
1989年《死期臨近》(飾盧靜)導演:謝洪 合作:孫淳 許亞軍 李文啟
電視。骸栋撞藞@與花神廟的故事》(飾花神)
《裂變》(飾售票員)
《酒魂》(飾藍彩紅)
《黑眼睛》(飾劉曉凡)
50集《唐明皇》(飾楊貴妃)
《燕子李三》(飾李云馨)
《做我太太一百天》(飾高美人)
《家里家外》(飾夏怡)
《一代俠女》(飾紅花鬼母)
《歲月流金》(飾丹娜)
《情定少林寺》(飾藍小蘭)
《我心似白云》(飾任亞寧)
《希望的天空》(飾王月娥)
《日出日落》
《俠女闖天關(guān)》(飾宋隱娘)
《白發(fā)魔女》(飾演魔女)
《不共戴天》(飾關(guān)玉玲)
《獨立寒秋》(飾陳超)
《悲情麗人》(飾方梅)
《失重》(飾梅欣)
《惠安女》(飾阿月)
《回家》(飾陳穎)
林芳兵 - 論文:
《總體把握與具體不定向流動》(《電影藝術(shù)》)
林芳兵 - 電影劇本:
《明年的色彩》(《中外電影》)
林芳兵 - 獲獎情況:
《玉碎宮傾》獲馬尼拉兒童電影節(jié)優(yōu)秀影片獎;
《我們的田野》獲1984年百花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一個女演員的夢》獲1986年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夜行貨車》和《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均獲1987年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后者獲最佳女主角得票第三名。
曾榮獲第11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
林芳兵 - 視頻
[1] 林芳兵——楊貴妃醉酒http://www.56.com/u77/v_Mzg2OTUzMzg.html
[2] 林芳兵版凌波舞http://v.blog.sohu.com/u/vw/569882
林芳兵 - 童年趣事
從電視劇《唐明皇》中雍容豐滿的楊玉環(huán)到《情定少林寺》中輕盈可愛的少女藍小蘭,早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林芳兵為了演戲增肥又減肥的拍攝花絮就成為影視界為藝術(shù)獻身的轟動一時的事件。如今氣質(zhì)脫俗的林芳兵已淡出了觀眾的視線,可是上世紀70年代她在江蘇省戲校讀書的點點滴滴仍在戲校人之間口耳相傳,在60年代入學的學生看來十分艱苦的戲校生活,在王琴他們的回憶中卻充滿了令人愉悅的色彩。那時住在南藝的黃瓜園,年幼嘴饞偷菜吃紅薯的經(jīng)歷讓王琴覺得有些“不光彩”。但說起來,一月18元的伙食費足夠她們吃得很好,富余的白糖甚至被吃出花樣的林芳兵她們用來腌糖櫻桃。
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有了這么多零用錢,免不了要買吃的,王琴還跟記者說起了饞嘴的林芳兵的一件趣事;ㄉ⑴\?zhí)恰尨蠹遗芄臉鞘称飞痰昱艿煤芮,每次幾分錢的花銷而已。有一次,來到鼓樓食品商店,看見許多大嬸大媽在排隊,以為賣什么好吃的,林芳兵就率先排了過去。等買到手就迫不及待地吃起來,一進口又哇的吐出來,竟然是鮮酵母粉!
在同學的眼中,成長中的林芳兵很刻苦要強,她往往是練功時間最長的人,腿一架就是幾個小時。王琴還告訴記者,變聲期倒嗓子是促成林芳兵走上影視表演道路的重要因素。“林芳兵就是嗓子不太好,”為此林芳兵花了很多時間練嗓子,甚至變聲期也不放過,導致嗓子抖得厲害,講話也“疙疙瘩瘩”。
林芳兵 - 參考資料
[1] 揚子晚報 http://ent.sina.com.cn/x/2006-11-25/09021343033.html
[2] 碟友網(wǎng) http://www.dvd.com.cn/person/5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