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趙曉舟生于1916年,一家人全靠父親當私塾教師過活。趙曉舟的長兄趙伊坪是彭雪楓、張維翰在北平育德中學和匯文中學的同學。趙伊坪1926年經彭雪楓介紹入黨,在他的影響下,趙曉舟也參加了革命,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只有十五歲。
1927年初,趙伊坪從北京回到郾城。在郾城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革命活動。還創(chuàng)辦了一所平民子弟小學(實際上是黨領導下的少年先鋒隊),趙曉舟是第一批進入平民子弟小學讀書的。經常和同學們在趙伊坪的帶領下到城關區(qū)、漯河鎮(zhèn)和近郊農村向青少年教革命歌曲、演出反封建迷信、婦女解放的話劇和張貼革命標語等宣傳活動。在武漢革命群眾收回外國租界、驅趕洋人的影響下,郾城黨組織動員青少年接管了基督教堂及其附屬醫(yī)院,驅逐了洋人。
大革命失敗后,白色恐怖很快波及郾城。在白色恐怖籠罩下,趙家成了黨的秘密活動地點,黨員常在這里開會,趙曉舟和父母成了黨的聯(lián)絡員、交通員,替他們放哨,傳情報。一九三七年參加八路軍?谷諔(zhàn)爭時期,任魯西北范筑先部第十支隊教導隊隊長,八路軍筑先縱隊司令部參謀主任,八路軍一二九師先遣縱隊司令部作戰(zhàn)股股長,第五大隊大隊長,第三團團長,新編第八旅二十四團營長,第二十二團參謀長,冀甫軍區(qū)司令部作戰(zhàn)科科長,平原軍區(qū)司令部作戰(zhàn)科科長。先后參加了魯西北反“掃蕩”、聊東、百團大戰(zhàn)、安陽、臨漳邊、滑縣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
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qū)第二縱隊四旅參謀長,第二野戰(zhàn)軍十軍副參謀長。參加了冀魯豫平原作戰(zhàn)、橫渡黃河、進軍魯西南、挺進大別山、淮海、渡江、成都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川南軍區(qū)副參謀長、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航空學校校長,海軍技術部部長,海軍副參謀長兼技術部部長,海軍第三研究院副院長,海軍裝甲技術部部長,海軍航空兵部顧問。趙曉舟1955年被授予海軍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海軍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于2007年8月21日在北京逝世。
個人履歷
趙 趙曉舟是河南郾城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入伍?谷諔(zhàn)爭時期,他歷任隊員、隊長、大隊長、參謀主任、股長、營長、團長、團參謀長、科長等職,先后參加了魯西北反“掃蕩”、聊東、百團大戰(zhàn)、安陽、臨漳邊、滑縣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他歷任科長、旅參謀長、軍副參謀長,參加了冀魯豫平原作戰(zhàn)、橫渡黃河、進軍魯西南、挺進大別山、淮海、渡江、成都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新中國成立后,他歷任川南軍區(qū)副參謀長、參謀長,軍參謀長、海軍航空學校校長、海軍第一航空學校校長、海軍技術部部長、海軍副參謀長兼海軍技術部部長,海軍裝備部政委、部長,海軍第三研究院副院長、海軍裝備技術部部長等職,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guī)化建設做出了貢獻。
趙曉舟1955年被授予海軍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海軍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趙曉舟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07年8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痛失兄長
1939年3月5日,趙伊坪在琉璃寺突圍戰(zhàn)中受傷被俘英勇犧牲,奉命掩護這次突圍的,就是趙曉舟。
1939年3月5日,八路軍129師先遣縱隊,在山東茌平縣琉璃寺(又名劉萊寺)和日本侵略軍遭遇,整整激戰(zhàn)了一天。
黃昏,激烈的槍炮聲逐漸停下來,陣地上寂靜得很,偶然從樹上落下一個干枝也會引起人的警覺……
趙曉舟正堅守在琉璃寺西門的前沿陣地上,細心地觀察敵人的動靜。突然,司令部的通訊員悄悄地爬到身邊,低聲傳達李聚奎司令員的命令,要他“立即回指揮所去接受任務!彼敃r默默地想:“很可能是司令員叫我?guī)б粋小分隊,乘夜色降臨之際,繞到敵人的背后突然給敵以猛烈襲擊,牽制敵人,掩護我縱隊和魯西區(qū)黨委機關轉移!
他從前沿陣地來到指揮所,還沒見到縱隊首長,就被哥哥伊坪叫住了,哥哥親切地拉著他的手,那股熱情和喜悅勁,真叫人難以形容。哥哥說:“我這里還有幾個雞蛋和兩張餅,你趕快填飽肚子,準備馬上掩護部隊和機關轉移。”正當趙曉舟邊吃邊喝的時候,李聚奎、劉致遠、王幼平等首長和區(qū)黨委的張霖之、趙、朱則民等領導同志都走過來了。李司令一邊叫作戰(zhàn)參謀打開地圖,一邊用手指向孫繼先司令員的津浦支隊駐地方向說:“趙曉舟同志,你帶一個連掩護區(qū)黨委機關轉移,經許樓(津浦支隊駐地)向總集合場行動。”
“堅決完成任務!”趙曉舟堅定地回答,然后向司令員行了個軍禮,迅速離開了指揮所,向區(qū)黨委駐地奔去。
部隊和區(qū)黨委機關人員都行動起來了。從琉璃寺的寨門出來,向許樓方向前進。張霖之和趙伊坪等依次乘馬,直向許樓方向奔馳而去。不一會,敵人的騎兵、裝甲部隊從許樓以東壓過來了,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開始了。趙伊坪不幸負重傷墜馬,丟失高度近視眼鏡,行動困難,被日軍所俘。日寇把他捆在棗樹上,澆上汽油點燃,光榮犧牲。當時趙曉舟正指揮部隊掩護機關轉移。有的來不及轉移的同志又折回王永民璃寺寨內,有的按照指定的方向,化整為零,向總集合場勇猛地前進,怎能料到,這竟是和哥哥的最后訣別!
肇州地平線樂隊:趙曉舟
趙曉舟,地平線樂隊音樂牛人, 18歲喜歡上吉他,由此愛上了音樂,然后自學音樂理論,后赴哈市進修,回到家鄉(xiāng)組建肇州第一支電聲樂隊,1994年又赴朋友之約在大慶組建“東北戰(zhàn)車”樂隊,不久便一舉成名,一度成為大慶地區(qū)最炙手可熱的現場樂隊,并一直活躍在大慶市音樂酒吧大酒店以及婚禮和開業(yè)的現場,1996年返鄉(xiāng)繼續(xù)他的音樂之路,近幾年又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重組樂隊改名為:地平線樂隊,并與樂隊另一名吉他手爽子遠赴中國最美的云南麗江開始了一段浪漫而傳奇的音樂之旅,現在樂隊正在緊張的排練之中,目標直指“星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