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可夫 - 個人簡介
安德烈·馬爾可夫,1856年6月14日生于梁贊,1922年7月20日卒于圣彼得堡。1874年入圣彼得堡大學,受P.L.切比雪夫思想影響很深。1878年畢業(yè),并以《用連分數求微分方程的積分》一文獲金質獎章。兩年后,取得碩士學位 ,并任圣彼得堡大學副教授。1884年取得物理-數學博士學位,1886 年任該校教授。1896年被選為圣彼得堡科學院院士。1905年被授予功勛教授稱號。
馬爾可夫 - 科學成就
馬爾可夫是彼得堡數學學派的代表人物,馬爾可夫的主要研究領域在概率和統(tǒng)計方面。他的研究開創(chuàng)了隨機過程這個新的領域,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馬爾可夫鏈在現代工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各個領域都有很廣泛的應用。 他的主要著作有《概率演算》等。在數論方面,他研究了連分數和二次不定式理論 ,解決了許多難題 。在概率論中,他發(fā)展了矩法,擴大了大數律和中心極限定理的應用范圍。馬爾可夫最重要的工作是在1906~1912年間,提出并研究了一種能用數學分析方法研究自然過程的一般圖式——馬爾可夫鏈。同時開創(chuàng)了對一種無后效性的隨機過程——馬爾可夫過程的研究。馬爾可夫經多次觀察試驗發(fā)現,一個系統(tǒng)的狀態(tài)轉換過程中第n次轉換獲得的狀態(tài)常決定于前一次(第(n-1)次)試驗的結果。馬爾可夫進行深入研究后指出:對于一個系統(tǒng),由一個狀態(tài)轉至另一個狀態(tài)的轉換過程中,存在著轉移概率,并且這種轉移概率可以依據其緊接的前一種狀態(tài)推算出來,與該系統(tǒng)的原始狀態(tài)和此次轉移前的馬爾可夫過程無關。目前,馬爾可夫鏈理論與方法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和公用事業(y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