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寬 - 簡介
白永寬(1855?—1910),北方昆弋班名角,工大武生、老生和花臉。河北省安新縣大馬村人。白永寬 - 經(jīng)歷
幼從北昆名凈徐老發(fā)(饒陽人,約1835—?)、高老佩(與徐老發(fā)同時,清苑縣人)等學藝。徐有挎起五人就地旋轉(zhuǎn)的絕技。傳說白曾受過七、八位身懷這類絕技的老師的傳授。因此他文武各行兼精,戲路很寬,會戲極多,且造詣很高;又體格魁梧,嗓音寬厚嘹亮,在冀中名氣很大。于同治、光緒間與同輩名角化起鳳、郭蓬萊、張元紅等入醇親王府恩慶昆弋班承應(yīng)演唱和教習,白以藝高獨得醇王特別賞識;與其叔白洛和所飾關(guān)羽、張飛,一紅一黑,各展其妙,一時名噪京師。白原小名“傻呆”,外號“白大眼”,“永寬”之名為醇王親賜,取其嗓子永遠寬亮之意。后王府恩慶班停辦,醇王將恩慶班全部戲箱賜與白氏叔侄二人。永寬回到故鄉(xiāng),與叔父白洛和平分了王府戲箱,自己辦起一個昆弋班,仍名“恩慶班”。
他為人孤傲,性情褊躁,說話尖刻,許多演員都不愿跟他合作,遂終于產(chǎn)生角色危機,無法維持,把戲箱轉(zhuǎn)賣給文安縣一個河北梆子班。因他名頭太大,脾氣也大,別班輕易不敢邀他,只好長期在家閑居,也偶有登臺之時。據(jù)說五十五歲那年,鄰村請他唱戲,他抽足大煙登場,竭其全力唱了一出《別母亂箭》,因損耗精力過多,回家不久就逝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