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經(jīng)歷
懵懂考藝校
李健從小生活在部隊大院里,父母都是軍人。在上中專之前,對藝術是一竅不通。在初二之前學習一直不是很優(yōu)秀,從小比較調(diào)皮。初二轉(zhuǎn)了一次學,他的父親苦口婆心地找他談了一次,他也覺得不好好學習將來沒出路,所以就好好上學了,但即使如此,成績也只是中等。
后來,承德話劇院到學校招演員,李健在還沒對演戲有任何概念的情況下就去報了名,結(jié)果考試的時候從表演到朗讀都一塌糊涂,老師就直接把他名字劃掉了。
不過考試回來,李健上了心了,原來當演員也挺好玩的,就背著父母找了個老師學演小品。不久,河北藝校到承德來招生,李健順利地通過了初試,復試要到石家莊去,不跟父母說不行了。在李健的眼里,身在部隊的父母思想特別保守,父母一直的愿望就是希望他好好學習,將來或者考上大學或者去當兵,所以想讓父母同意他去考藝?赡苄院苄。帶著忐忑的心情,李健跟父母坦白了,沒想到父母卻很痛快地同意了。在父親的陪同下,李健參加了復試,順利過關,考進了藝校。
兩次考高校
藝?飚厴I(yè)時,湖南武警文工團來學校招文藝兵,李健順利入選,父母都特別高興,說這樣既能實現(xiàn)父母的愿望當兵,又能干你自己的專業(yè),實在太好了?衫罱∽约簠s不這樣想:當兵去將來一轉(zhuǎn)業(yè)回家,按部就班的生活不是我要的,我還是想再上學。他把自己的想法又對父母說了,沒想到,這一次父母再次支持了他。從那個時候起,他心里父母傳統(tǒng)保守的印象蕩然無存了。
李健同班同學十幾個結(jié)伴到北京參加中央戲劇學院的考試,初試一過,只剩了倆人,二試一過,只剩李健自己。到了三試,有了才藝表演,沒有任何才藝的李健還是憑著自己的努力擠了進去。雖然過了三試,可是相對比那些滿身才藝的同學,李健知道不占優(yōu)勢,所以他拼命地復習文化課,想拿個高分。最后雖然文化課夠了分數(shù)線,但因為藝考名次靠后,還是被刷了下來。
盡管經(jīng)歷了一次失敗,李健還是決定為自己的理想再去努力,第二年,經(jīng)過充分的準備,他又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到了三試時,老師專門把他叫過來聊了幾句:你家里干什么的?你以前學什么的?你好好努力準備文化課吧!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次,李健如愿以償了!
其實,剛進入藝校時,李健是空有一腔表演的熱情,成績卻一般,臺詞表演都不行。老師說:表演就是一層窗戶紙,捅破了就行了?赡菚䞍旱睦罱∠耄何疫B窗戶在哪都找不著,上哪捅窗戶紙去呀?那時候,他甚至覺得自己不適合當演員,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只能逼自己先適應!
演藝經(jīng)歷
二年級剛開學,高群書導演的《命案十三宗》,來藝校選演員,李健被挑中了。拍電視劇和在學校上表演課有很大不同,李健開始時非常緊張,高導就天天告訴他:你千萬不要去演,你就該干什么干什么!一個禮拜的收獲是巨大的,回到學校,也有了自信!澳菚r我覺得自己知道窗戶在哪了,這層窗戶紙快被捅破了!”。開了竅的李健專業(yè)課突飛猛進,開始有人找他拍戲拍廣告,走在大街上也有人能認出他來了。
如果說高群書導演是給李健開啟窗戶的人,那么徐紀周導演就讓李健看到了窗外明媚的陽光。李健和徐紀周導演的第一次合作源于《殺虎口》,“當時《殺虎口》中孫打鐵的角色有很多人爭,而且我當時留著長頭發(fā)在拍別的戲,其實形象和《殺虎口》中的孫打鐵是有出入的,制片方當時也不看好,不過徐紀周導演堅持用了我,現(xiàn)在都很感謝他那時給我的信任,當然我也沒讓他失望”。正是這次合作,讓李健和徐紀周導演之間開始建立了非常默契的信任,倆人后來又合作了《永不磨滅的番號》、《戰(zhàn)雷》、《歧路兄弟》、《團圓飯》等一系列作品。
2013年,李健又在《獨生子女的婆婆媽媽》中遇到了丁黑導演,在《獨生子女》中的合作,讓李健開始認識到了更加豐富的自己。原來,李健不止是硬漢,不止能粗獷。他也可以很柔情,很細膩,很生活。
2018年3月14日,主演電視劇《大哥》。3月22日,參演的電視劇《義!凡コ。
主要作品
參演話劇
劇名 | 角色 | 導演 |
---|---|---|
《臺風警報》 | 吳城 | 張輝 |
《夜半歌聲》 | 趙俊 | 王勁松 |
《群,鬼》 | 安格斯川 | 姜明夏 |
《論黑暗是不存在的》 | 李局 | —— |
雜志拍攝
新報星期六周刊
個人生活
李健做客MSN,揭與老婆黃佳慧15年的戀愛史,現(xiàn)場爆料老婆生產(chǎn)他吶喊。當談及9個月大的女兒時,李健坦言,女兒讓自己覺得成熟了許多,身上多了層溫暖,人也變得更感性了。在采訪最后被問及最后悔的一件事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沒有,因為現(xiàn)在幸福的事兒太多了。
人物評價
張輝(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院長、導演): 做事踏實,創(chuàng)作細致,為人厚道,后生可畏!
徐紀周(導演): 我和李健已經(jīng)合作五部戲了,如果生命夠長久,我希望能有第五十部、五百部!
于金偉(北京電視臺影視劇中心主任助理、制片人): 他像個鄰家大男孩兒,生活中老實、溫和,做事心細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