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傳蕓 - 簡介
方傳蕓,男,昆曲旦角。本名山壽。江蘇蘇州人。
方傳蕓 - 生辰
出生于1913年,農(nóng)歷癸丑年;逝世于1984年4月5日,農(nóng)歷甲子年三月初五日;享年71歲。
方傳蕓 - 生平
7歲時進虎丘半塘小學讀書。1923年輟學入昆劇傳習所。師承尤彩云,工作旦。他嗓音響亮圓潤,做功細致,擅演《烷紗記·寄子》中伍子、《雙冠浩·做鞋、夜課》中馮雄、《邯鄲夢·番兒》中小番兒、《西游記·胖姑》中莊旺兒。《南柯記·花報》中賣花郎、《尋親記·飯店》中周瑞龍等角色。評論家黃南丁曾預(yù)言他將來在藝術(shù)上“必能出人頭地”。后經(jīng)徐凌云引薦,向京劇名角林樹棠等學習昆腔、吹腔武戲,勤學苦練,技藝猛進,以主演《乾元山》哪吒舞乾坤圈聞名。在“傳”字輩中逐漸形成武戲行當后,他主工武旦、小武生,與武生汪傳鈐長期合作,堪稱珠聯(lián)壁合。如在《西游記·借扇》中飾鐵扇公主、《十字坡·打店》中飾孫二娘、《石秀探莊》中飾石秀、《雅觀樓》中飾李存孝、《三岔口》中飾任堂惠等,均以跌撲、開打猛烈著稱,頗受觀眾歡迎。
他隨昆劇傳習所及新樂府、仙霓社昆班長期輾轉(zhuǎn)演出于滬、蘇及杭、嘉、湖一帶。1942年初仙霓社報散后,曾一度擔任中華國劇學校昆劇教師,又先后搭入施湘蕓蘇灘(兼昆曲)班及冶兒精神團,任演員兼教師。
1949年11月19日始,與部分“傳”字輩師兄弟公演于上海同孚大戲院,傳蕓既獻演了《寄子》、《胖姑》等作旦戲,又主演了《乾元山》、《雅觀樓》、《石秀探莊》等小武戲。爾后,曾兼任上海舞蹈團教師,參加過排演《小刀割》等舞劇。1951年7月,經(jīng)趙景深教授介紹,兼任上海市戲劇?茖W校教師。同年8月赴華東戲曲研究院藝術(shù)室工作,曾參與該院華東越劇實驗劇團演員練功學藝的教學工作。1952年8月,上海劇專擴建為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后又易名上海戲劇學院),傳蕓正式調(diào)任該院表演系講師,為話劇學員開設(shè)形體教學課。1956年5月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并于是年評為副教授。后歷任表演系形體教研室副主任、主任,院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成為“傳”字輩演員中唯一任職大學教授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他積極從事教學改革,編制形體訓練教材,培養(yǎng)中青年形體教師,并親自參與指導該院所排練的《關(guān)漢卿》、《文成公主》、《桃花扇》等話劇的形體設(shè)計。他先后主持編寫的《話劇演員形體訓練一條龍教材》、《話劇學員戲曲表演課教材》,對話劇表演的民族化作了深入的研究探索,在全國戲劇教學界影響很大。他曾為該院導演系戲曲編導進修班開設(shè)身段課,還為上海市舞蹈學校、北京市舞蹈學校教師進修班授課,為兩舞校培訓了一批教師,并被推選為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理事。
同時,傳蕓念念不忘昆劇接班人的培養(yǎng)工作。從1954年3月起,他就兼任昆曲演員訓練班及上海市戲曲學校昆劇班教師,主教武旦,兼授其他旦腳,培養(yǎng)了王芝泉、張靜嫻、段秋霞、史潔華等一批優(yōu)秀人才。他還曾先、后赴江蘇省戲曲學校、湖南省昆劇團講學授藝。教學之余,經(jīng)常參與昆劇藝術(shù)舞臺實踐。如1951年4月,在蘇州舉辦的建國后首次“昆劇觀摩演出”中,他與師兄汪傳鈐同臺串演了《武松打店》;1954年,兩人合作設(shè)計身段武打動作并主演的昆劇小武戲《擋馬》(方飾楊八姐,汪飾焦光普),在華東區(qū)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首演,曾榮獲獎狀獎;翌年2月又在北京“昆劇觀摩演出”時獻演此戲。1956年9月在蘇州舉行的“昆劇觀摩演出”中,他再次與汪傳鈐合作串演拿手杰作《西游記·借扇》,這成為兩人最后一次同臺絕唱。傳蕓又是1959年10月在北京參加建國10周年獻禮劇目——俞振飛、言慧珠主演的大型昆腔本戲《墻頭馬上》的導演之一。1962年12月在“蘇、浙、滬三。ㄊ校├デ^摩演出大會”上,他主演了《梳妝》、《擲戟》(飾呂布)等戲。1978年起,應(yīng)聘出任上海昆劇團藝術(shù)顧問,曾參與指導該團《蔡文姬》、《唐太宗》、《牡丹亭》等多臺大型昆劇的排演。為迎接1981年11月在蘇州舉行的昆劇傳習所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他特地趕排獻演了昆腔新戲《燕青賣線》,以引導青年演員們在學習傳統(tǒng)昆劇的同時,注意在創(chuàng)新劇目中“深入掌握和運用傳統(tǒng)的表演技巧,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
1984年4月5日在參加接待日本話劇人社觀劇座談會后,因突發(fā)心肌梗塞在上海碎然病逝。
方傳蕓 - 科班院校
蘇州昆劇傳習所 傳字輩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