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生涯
1988年NBA選秀,史蒂夫·科爾在第二輪第50順位被菲尼克斯太陽隊選中。在太陽隊度過了自己的新秀賽季后,1989-90賽季中科爾被交易至克里夫蘭騎士隊。在為騎士隊效力3個賽季后,他于1992-93賽季中途被交易至魔術(shù)隊。生涯早期的科爾便以投籃聞名,并于1990年和1995年成為聯(lián)盟三分王。1994-95賽季三分球命中率更是達到52.4%,為聯(lián)盟史上單賽季最高三分命中率(在三分球出手達到一定次數(shù)的情況下)。
1995-96賽季,30歲的科爾加盟公牛隊,迎來了職業(yè)生涯的轉(zhuǎn)機。常規(guī)賽,科爾打滿82場,場均出場23.4分鐘,得到8.4分2.3次助攻和1.3個籃板。投籃命中率為50.6%,三分球命中率為51.5%,罰球命中率為92.9%,躋身190俱樂部(投籃、三分、罰球三項命中率超過190)。季后賽,科爾成為公牛板凳席上重要的一員,最終幫助公牛隊奪冠。
1996-97賽季,科爾繼續(xù)保持著穩(wěn)定的三分命中率,在該賽季NBA全明星周末三分球大賽中獲得冠軍。總決賽第六場,公牛隊與爵士隊戰(zhàn)平,比賽時間還剩28秒。邁克爾·喬丹吸引防守之后,將球傳到了科爾手中,科爾命中了這記投籃,幫助球隊獲勝,同時球隊也以4-2的比分擊敗爵士隊,奪得總冠軍。
1997-98賽季,科爾第三次隨公牛隊奪冠。
1998-99賽季,科爾加盟馬刺,并于該賽季季后賽中隨隊奪冠。2001-02賽季,科爾離開馬刺,在開拓者效力了一個賽季,在常規(guī)賽出場65次,場均貢獻4.1分。2002-03賽季,科爾又回到馬刺,并跟隨馬刺奪冠,成為NBA歷史上第二位隨兩支不同的球隊奪得兩次冠軍的球員。賽季結(jié)束后,科爾宣布退役,結(jié)束了自己的職業(yè)生涯。
職業(yè)生涯,科爾共命中了677記三分球。命中率為45.4%,排名NBA歷史首位(在三分球至少出手250次的情況下)。
執(zhí)教生涯
2014-15賽季
2014年5月15日,科爾以5年2500萬的合同加盟金州勇士隊,擔(dān)任球隊主教練。12月9日,勇士隊以102-86戰(zhàn)勝森林狼隊,取得18勝2負的戰(zhàn)績。這場勝利讓科爾成為NBA歷史上第二位在賽季前20場比賽中取得18勝的菜鳥主教練,追平錫拉丘茲民族隊(費城76人隊前身)的艾爾·科威。12月11日,勇士隊105-93戰(zhàn)勝火箭隊,成為NBA歷史上第16支賽季前21場比賽至少取得19勝2負的球隊,科爾也成為NBA歷史上第一位在執(zhí)教生涯前21場比賽中拿下19勝的教練。
2015年1月14日,勇士隊116-105擊敗爵士隊。贏下本場比賽后,勇士的戰(zhàn)績升至30勝5負,科爾則成為了NBA歷史上第一個在執(zhí)教的前35場比賽中,至少取得30場勝利的教練。1月23日,NBA官方宣布,科爾擔(dān)任2015年nba全明星賽西部主教練?茽柺荖BA歷史上第二位成為全明星主帥的菜鳥教練,上一位是1998年的拉里·伯德。2月3日,科爾當選西部1月份最佳教練。3月29日,勇士拿下賽季第60勝,從而鎖定西部頭名。4月2日,科爾當選西部3月份最佳教練。
2015年4月5日,勇士隊123-110戰(zhàn)勝小牛隊,戰(zhàn)績提升至63勝13負。這場勝利不但讓勇士隊鎖定聯(lián)盟常規(guī)賽頭名,而且63勝的戰(zhàn)績也讓科爾超越了1992-93賽季太陽隊主帥保羅·韋斯特法爾和2010-11賽季公牛隊主帥湯姆·錫伯杜,成為NBA歷史上第一年執(zhí)教獲勝場數(shù)最多的主教練。4月16日,勇士隊133-126戰(zhàn)勝掘金隊,賽季戰(zhàn)績最終定格為67勝15負,成為NBA歷史上第10支拿到至少67勝的球隊。2014-15賽季,科爾在自己的菜鳥賽季便創(chuàng)造了多項記錄:67勝的戰(zhàn)績刷新了勇士隊隊史單賽季勝場紀錄,其中39場主場勝利也是西部球隊主場最佳戰(zhàn)績;賽季球隊共送出2248次助攻和883記三分球(NBA歷史第三位),也刷新了隊史紀錄;自1975-77賽季以來,勇士隊首次連續(xù)三個賽季打進季后賽。
2015年4月28日,美國職業(yè)籃球作家協(xié)會宣布科爾獲得“魯?shù)?middot;湯姆賈諾維奇獎”!棒?shù)?middot;湯姆賈諾維奇獎”旨在表彰在場下與媒體和球迷有保持著良好溝通與互動,同時在球場上有出色表現(xiàn)的教練。5月4日,勇士隊101-86擊敗灰熊隊,季后賽取得5連勝。科爾也成為了NBA歷史上第五位在執(zhí)教生涯前五場季后賽里都保持不敗的教練。6月17日,勇士隊以105-97擊敗克里夫蘭騎士隊,這是勇士隊本賽季第83場勝利,NBA單賽季勝場數(shù)第三多(前兩名是1995-96賽季和1996-97賽季的芝加哥公牛)。憑借這場勝利,勇士隊以總比分4-2擊敗騎士隊,時隔40年再次奪得總冠軍。
2015-16賽季
2015-16賽季開始前,科爾接受了背部手術(shù),無法隨隊出征。這期間,盧克·沃頓接替他成為球隊臨時主帥。2016年1月23日,科爾傷勢康復(fù),回到主教練席位上。4月2日,科爾獲得3月NBA西部最佳教練。
2015-16賽季科爾繼續(xù)率隊創(chuàng)造著歷史,勇士賽季取得73勝9負的戰(zhàn)績,成為NBA歷史上單賽季贏球最多的球隊。憑借帶隊表現(xiàn),科爾當選了該賽季NBA最佳教練,成為勇士隊史第三個獲得該獎項的主教練。在季后賽中,勇士再度打入總決賽,在3-1領(lǐng)先的大好情況下被騎士翻盤,錯失衛(wèi)冕冠軍的機會。
2016-17賽季
2016年11月19日,勇士在客場以104-88戰(zhàn)勝了凱爾特人,科爾拿到了他執(zhí)教生涯的第150場常規(guī)賽的勝利?茽栔挥昧176場比賽就拿到了150場勝利,成為了NBA歷史上拿到150勝最快的教練。12月3日,科爾獲得11月西部最佳教練稱號。
2017年1月24日,NBA官方宣布科爾擔(dān)任2017年西部全明星陣容的主教練。2月2日,科爾獲得1月西部最佳教練獎項。這是科爾第5次當選月最佳教練,超過了其他勇士教練獲得此殊榮的次數(shù)總和(NBA于1982-83賽季設(shè)立了這個獎項)。3月29日,勇士113-106戰(zhàn)勝火箭。這是科爾教練生涯的第200勝。同時,這也讓他成為了北美四大聯(lián)盟(NBA、NFL、MLB、NHL)里最快達到200勝的主教練。4月17日,勇士121-109戰(zhàn)勝開拓者。在這場比賽之后,科爾拿到了在勇士的第32場季后賽勝利,由此他超越了阿爾文·金特里的31勝,成為勇士隊史季后賽贏球最多的主教練。6月13日,勇士在主場以129-120戰(zhàn)勝了騎士,從而以總比分4-1戰(zhàn)勝了騎士獲得了總冠軍,這是科爾執(zhí)教生涯第2次奪得總冠軍?茽栆渤蔀榱寺(lián)盟歷史上第4位在執(zhí)教的前3個賽季就奪得至少2次總冠軍的教練。
2017-18賽季
2017年10月24日,勇士以133-103客場擊敗小牛,本場比賽是勇士主帥史蒂夫·科爾執(zhí)教的第250場NBA常規(guī)賽,他在這250場比賽中獲得了209場勝利,他也成為了執(zhí)教生涯前250場比賽中勝場最多的教練。
2018年1月4日,NBA官方宣布了12月的西部月最佳主教練,勇士主帥史蒂夫·科爾當選。
2018年2月7日,勇士迎來了主場對陣雷霆的比賽。加上本場比賽,勇士主帥史蒂夫·科爾生涯常規(guī)賽執(zhí)教場數(shù)達到300場。
2018年2月11日,勇士在主場以122-105戰(zhàn)勝馬刺,史蒂夫·科爾迎來了自己的執(zhí)教生涯的第250場勝利。史蒂夫·科爾生涯至今共執(zhí)教了302場比賽,他因此也成為了美國四大體育聯(lián)盟中達到250勝所用場次最少的教練。
2018年4月20日,在勇士110-92戰(zhàn)勝馬刺的比賽后,史蒂夫-科爾取得執(zhí)教生涯的第50場季后賽勝利,科爾65場比賽就獲得季后賽50勝為聯(lián)盟歷史最快。
2018年5月22日,史蒂夫-科爾榮獲2017-18賽季魯?shù)?湯姆賈諾維奇獎。
2018年6月9日,科爾執(zhí)教的勇士奪得2017-18賽季NBA總冠軍。
2018年7月1日,科爾與金州勇士隊續(xù)約。
生涯數(shù)據(jù)
球員數(shù)據(jù)
賽季 | 球隊 | 出場 | 先發(fā) | 時間 | 投籃% | 三分% | 罰球% | 進攻 | 防守 | 籃板 | 助攻 | 搶斷 | 蓋帽 | 失誤 | 犯規(guī) | 得分 |
---|---|---|---|---|---|---|---|---|---|---|---|---|---|---|---|---|
88-89 | 太陽 | 26 | 0 | 6.0 | 43.5 | 47.1 | 66.7 | 0.1 | 0.5 | 0.6 | 0.9 | 0.2 | 0.0 | 0.2 | 0.5 | 2.1 |
89-90 | 騎士 | 78 | 5 | 21.3 | 44.4 | 50.7 | 86.3 | 0.2 | 1.1 | 1.3 | 3.2 | 0.5 | 0.0 | 0.9 | 0.8 | 6.7 |
90-91 | 騎士 | 57 | 4 | 15.9 | 44.4 | 45.2 | 84.9 | 0.1 | 0.6 | 0.7 | 2.3 | 0.5 | 0.0 | 0.7 | 0.9 | 4.8 |
91-92 | 騎士 | 48 | 20 | 17.6 | 51.1 | 43.2 | 83.3 | 0.3 | 1.3 | 1.6 | 2.3 | 0.5 | 0.2 | 0.6 | 0.6 | 6.6 |
92-93 | 騎士 | 5 | 0 | 8.2 | 50 | 0 | 100 | 0.0 | 1.4 | 1.4 | 2.2 | 0.4 | 0.0 | 0.4 | 0.4 | 2.4 |
92-93 | 魔術(shù) | 47 | 0 | 9.4 | 42.9 | 25 | 90.9 | 0.1 | 0.7 | 0.8 | 1.3 | 0.1 | 0.0 | 0.5 | 0.7 | 2.6 |
93-94 | 公牛 | 82 | 0 | 24.8 | 49.7 | 41.9 | 85.6 | 0.3 | 1.3 | 1.6 | 2.6 | 0.9 | 0.0 | 0.7 | 1.2 | 8.6 |
94-95 | 公牛 | 82 | 0 | 22.4 | 52.7 | 52.4 | 77.8 | 0.2 | 1.2 | 1.4 | 1.8 | 0.5 | 0.0 | 0.5 | 1.4 | 8.2 |
95-96 | 公牛 | 82 | 0 | 23.4 | 50.6 | 51.5 | 92.9 | 0.3 | 1.0 | 1.3 | 2.3 | 0.7 | 0.0 | 0.5 | 1.3 | 8.4 |
96-97 | 公牛 | 82 | 0 | 22.7 | 53.3 | 46.4 | 80.6 | 0.4 | 1.2 | 1.6 | 2.1 | 0.8 | 0.0 | 0.5 | 1.2 | 8.1 |
97-98 | 公牛 | 50 | 0 | 22.4 | 45.4 | 43.8 | 91.8 | 0.3 | 1.3 | 1.6 | 1.9 | 0.5 | 0.1 | 0.5 | 1.4 | 7.5 |
98-99 | 馬刺 | 44 | 0 | 16.7 | 39.1 | 31.3 | 88.6 | 0.1 | 0.9 | 1.0 | 1.1 | 0.5 | 0.0 | 0.5 | 0.6 | 4.4 |
99-00 | 馬刺 | 32 | 0 | 8.4 | 43.2 | 51.6 | 81.8 | 0.1 | 0.5 | 0.6 | 0.4 | 0.1 | 0.0 | 0.2 | 0.4 | 2.8 |
00-01 | 馬刺 | 55 | 1 | 11.8 | 42.1 | 42.9 | 93.3 | 0.1 | 0.5 | 0.6 | 1.0 | 0.2 | 0.0 | 0.3 | 0.5 | 3.3 |
01-02 | 開拓者 | 65 | 0 | 11.9 | 47 | 39.4 | 97.5 | 0.1 | 0.8 | 0.9 | 1.0 | 0.2 | 0.0 | 0.3 | 0.8 | 4.1 |
02-03 | 馬刺 | 75 | 0 | 12.7 | 43 | 39.5 | 88.2 | 0.2 | 0.6 | 0.8 | 0.9 | 0.3 | 0.0 | 0.4 | 0.7 | 4.0 |
職業(yè)生涯 | 910 | 30 | 17.8 | 47.9 | 45.4 | 86.4 | 0.2 | 1.0 | 1.2 | 1.8 | 0.5 | 0.0 | 0.6 | 0.9 | 6.0 | |
數(shù)據(jù)來源 |
賽季 | 球隊 | 出場 | 先發(fā) | 時間 | 投籃% | 三分% | 罰球% | 進攻 | 防守 | 籃板 | 助攻 | 搶斷 | 蓋帽 | 失誤 | 犯規(guī) | 得分 |
---|---|---|---|---|---|---|---|---|---|---|---|---|---|---|---|---|
89-90 | 騎士 | 5 | 0 | 14.6 | 28.6 | 0 | 0 | 0.2 | 1.0 | 1.2 | 2.0 | 0.8 | 0.0 | 0.4 | 1.2 | 1.6 |
91-92 | 騎士 | 12 | 3 | 12.4 | 43.9 | 27.3 | 100 | 0.1 | 0.4 | 0.5 | 0.8 | 0.4 | 0.0 | 0.3 | 1.0 | 3.7 |
93-94 | 公牛 | 10 | 0 | 18.6 | 36.1 | 37.5 | 100 | 0.2 | 1.2 | 1.4 | 1.0 | 0.7 | 0.0 | 0.1 | 1.3 | 3.5 |
94-95 | 公牛 | 10 | 0 | 19.3 | 47.5 | 42.1 | 100 | 0.1 | 0.5 | 0.6 | 1.5 | 0.1 | 0.0 | 0.0 | 1.4 | 5.1 |
95-96 | 公牛 | 18 | 0 | 19.8 | 44.8 | 32.1 | 87.1 | 0.2 | 0.8 | 1.0 | 1.7 | 0.7 | 0.0 | 0.7 | 1.2 | 6.8 |
96-97 | 公牛 | 19 | 0 | 17.9 | 42.9 | 38.1 | 92.9 | 0.2 | 0.7 | 0.9 | 1.1 | 0.8 | 0.1 | 0.4 | 1.3 | 5.0 |
97-98 | 公牛 | 21 | 0 | 19.8 | 43.4 | 46.3 | 81.8 | 0.4 | 0.4 | 0.8 | 1.7 | 0.3 | 0.0 | 0.2 | 1.2 | 4.9 |
98-99 | 馬刺 | 11 | 0 | 8.8 | 26.7 | 23.1 | 83.3 | 0.3 | 0.5 | 0.8 | 0.7 | 0.1 | 0.0 | 0.3 | 0.5 | 2.2 |
00-01 | 馬刺 | 9 | 0 | 11.2 | 48 | 33.3 | 50 | 0.3 | 0.7 | 1.0 | 0.7 | 0.4 | 0.1 | 0.2 | 0.9 | 3.3 |
01-02 | 開拓者 | 3 | 0 | 13.0 | 42.9 | 25 | 100 | 0.0 | 1.3 | 1.3 | 1.7 | 0.3 | 0.0 | 0.3 | 2.0 | 6.3 |
02-03 | 馬刺 | 10 | 0 | 4.6 | 63.6 | 83.3 | 75 | 0.1 | 0.2 | 0.3 | 0.6 | 0.1 | 0.0 | 0.1 | 0.6 | 2.2 |
職業(yè)生涯 | 128 | 3 | 15.6 | 42.6 | 37 | 87.6 | 0.2 | 0.6 | 0.8 | 1.2 | 0.5 | 0.0 | 0.3 | 1.1 | 4.3 | |
數(shù)據(jù)來源 |
執(zhí)教數(shù)據(jù)
賽季 | 球隊 | 常規(guī)賽勝場 | 常規(guī)賽負場 | 成就 | 季后賽戰(zhàn)績 |
---|---|---|---|---|---|
2014-15 | 金州勇士 | 67 | 15 | 常規(guī)賽戰(zhàn)績聯(lián)盟第一 | 總冠軍 |
2015-16 | 金州勇士 | 73 | 9 | 73勝打破常規(guī)賽勝場記錄 | 總決賽 |
2016-17 | 金州勇士 | 67 | 15 | 常規(guī)賽戰(zhàn)績聯(lián)盟第一 | 總冠軍 |
榮譽記錄
球員時期 |
?2003 總冠軍 (獲獎) ?1999 總冠軍 (獲獎) ?1998 總冠軍 (獲獎) ?1997 總冠軍 (獲獎) ?1997 全明星周末三分球大賽冠軍 (獲獎) ?1996 總冠軍 (獲獎) |
執(zhí)教時期 |
?2018 NBA總冠軍 (獲獎) ?2018 2017-18賽季魯?shù)?湯姆賈諾維奇獎 (獲獎)?2017 NBA總冠軍 (獲獎) ?2016 NBA最佳教練 (獲獎) ?2015 魯?shù)?middot;湯姆賈諾維奇獎 (獲獎) ?2015 NBA總冠軍 (獲獎) ?2015 西部全明星主教練 (獲獎) |
場外生活
家庭成員
史蒂夫·科爾的父親馬爾科姆·科爾是美國一位研究中東問題以及阿拉伯世界課題的學(xué)者,生前是UCLA大學(xué)的政治學(xué)教授,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黎巴嫩度過。1984年1月18日被疑似種族主義分子槍殺。
科爾和妻子瑪戈特育有3個孩子,分別名為尼古拉斯、馬德琳和馬休。
解說管理
退役后,科爾成為了特納電視網(wǎng)(TNT)的解說員。2007年夏天,科爾宣布離開TNT電視臺,入主太陽隊管理層,成為太陽隊的新任總經(jīng)理。任職期間,科爾接連做了幾筆大交易,包括用肖恩·馬里昂和馬庫斯·班克斯換“大鯊魚”沙奎爾·奧尼爾,用鮑里斯·迪奧,拉加·貝爾換杰森·理查德森,賈里德·達德利等,但均效果不佳,2010年,科爾宣布從太陽隊離職。之后科爾又回到解說的崗位,在多個電視臺擔(dān)任解說。
人物評價
史蒂夫·科爾出生于貝魯特,在當?shù)氐恼Z言中意思為”多井之城“。盡管科爾在球員生涯一直扮演角色球員,但他卻像“多井之城”的意義一樣,屢屢成為球隊的“水井”,在球隊最需要的時候,像提供水源一樣提供關(guān)鍵得分。(搜狐評)
史蒂夫·科爾教練拯救了我的生涯,他信任我,也讓我重新融入了球隊的進攻。他非常樂觀,每天和他在一起就能感受到他的積極,我很享受和他合作,我覺得這只會讓我變得更好。(安德魯·博古特評)
史蒂夫·科爾會不會成為像菲爾·杰克遜那樣的一代宗師有待時間考證,但你不能否認,科爾通過玩轉(zhuǎn)灣區(qū)的睿智,已經(jīng)成為教練席上一名優(yōu)秀的政治家了。(網(wǎng)易評)
人物爭議
2004年,史蒂夫·科爾在一次比賽解說中,把姚明稱作是“Chinaman”,這是一個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詞匯。第二天,科爾發(fā)出了道歉信?茽柋硎,他的這一錯誤絕非有意為之,而純粹是因無知引起。他原以為像“Frenchman”來形容法國人一樣,“Chinaman”也可以用來形容中國人,卻不了解這一詞匯有著強烈的貶損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