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峻山 - 簡介
侯峻山,男,山西梆子、河北梆子花旦。兼擅武生。名達,號峻山,小名瑞子。早年藝名喜麟。山西洪洞縣人。父名世昌,業(yè)農(nóng)。妻王氏,子一人,孫三人。
侯峻山 - 生辰
出生于1854年12月4日,咸豐四年(甲寅)十月十五日;逝世于1935年6月1日,農(nóng)歷乙亥年五月初一日。享年八十二歲。
侯峻山 - 生平
九歲在太原省城入喜字科班學戲,三個月后出臺,初演《白水灘》飾武旦徐鳳珠。轉演于晉北、張家口一帶,唱山西北路梆子。十三歲成名,因得藝名“十三旦”。同治九年入京搭全勝和班演出,第一次在慶和園演《打金枝》,在京連唱五年,專演梆子花旦,名大著。后曾五次赴上海演出,三次赴京作賑災演出。他將《小放!穫魅氡本,廣為流傳;又將板胡引人山西北路梆子,促進了北路梆子伴奏音樂的發(fā)展。
清代申左夢畹生《粉墨叢談》說:“癸酉(1873)、甲戌(1874)間,十三旦以艷名噪燕臺!碑敃r梆子腔深受勞動群眾所喜愛,士大夫則多抱歧視的態(tài)度,如李慈銘在《越縵堂日記》(清同治十二年二月一日)中說:“都中向有梆子腔,多市井鄙穢之劇,惟輿隸賈豎聽之!
其上臺時掌梆子者曰黑雄掌,胡胡者曰吳喜。同治十三年(1874)因國服停止彩唱。光緒元(1875)年在福壽堂演《回荊州》飾孫尚香、老達子紅飾劉備、老七金子飾趙云、銀玉飾張飛。又嘗觀徐小香演《八大錘》,默記于心,摹仿練習極得神似,但系唱梆子,亦在福壽堂初演。彼時戲座錢一吊,因初演《八大錘》增二百文。光緒十年(1884)入內(nèi)庭供奉。
后收徒曰牛雨亭。
侯峻山 - 活動年表
1908年6月29日,光緒三十四年(戊申)六月初一日:光緒三十四年六月南海傳差
南海傳差。共時二十六刻十。
演出劇目
《福祿壽》(一刻)
《穆柯寨》(三刻十)(楊德福)
《蟠桃會》(三刻)(朱?担
《釣金龜》(二刻五)(龔云甫)
《舉鼎》(二刻五)(王鳳卿,朱素云)
《水簾洞》(三刻十)(楊小樓)
《教子》(二刻五)(譚鑫培,王瑤卿)
《鐵弓緣》(三刻)(侯俊山)
《青石山》(三刻)(李順亭)
《萬壽無疆》(二刻)
1908年9月5日,光緒三十四年(戊申)八月初十日:光緒三十四年八月南海傳差
南海傳差。共時四十刻十分。
演出劇目
《福祿壽》(一刻)
《泗洲城》(二刻十)(朱裕康)
《昭君》(二刻)(陳德霖)
《八大錘》(五刻)(侯俊山,錢金福)
《天齊廟》(四刻)(郎德山,龔云甫)
《金錢豹》(三刻五)(楊小樓)
《探親》(一刻五)(王瑤卿,張二鎖)
《五人義》(三刻五)(李連仲)
《昭關》(二刻)(王鳳卿)
《長坂坡》(五刻)(楊小樓)
《查關》(二刻)(楊德福,朱素云)
《竹簾寨》(七刻)(譚鑫培)
《萬壽無疆》(二刻)
1922年10月18日,農(nóng)歷壬戌年八月廿八日,晚:1922年10月18日第一舞臺演出
本晚第一舞臺舉行義務戲,全由票友演出。
演出劇目
《射戟》(鐵麟甫)
《長坂坡》(林鈞甫)
《雅觀樓》(包丹庭)
《汾河灣》(言菊朋,蔣君稼)
《八大錘》(紅豆館主飾王佐,侯峻山飾陸文龍)
1922年12月2日,農(nóng)歷壬戌年十月十四日:溥儀大婚堂會戲第一天
清末代皇帝溥儀12月1日大婚,命名角到紫禁城唱三天堂會戲。
升平署的大婚演出檔案記:漱芳齋承應,巳正二刻五分開戲,戌正一刻五分戲畢。
演出劇目
《跳靈官》
《取金陵》(九陣風)
《嫦娥奔月》(林顰卿)
《牛頭山》(周瑞安)
《戲鳳》(小翠花)
《狀元印》(楊小樓)
《天水關》(王又宸)
《長坂坡》(俞振庭)
《八大錘》(侯俊山)
《鬧學》(尚小云)
《惡虎村》(外班)
《青石山》(俞振庭,余叔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