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梁平

    梁平(歷史人物)

         梁平縣,原名梁山縣,始設于西魏元欽二年(553年),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擁有梁山燈戲、梁平年畫、梁山竹簾等三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南宋后期,梁山縣筑有著名軍事要塞赤牛城,英勇抗元?箲(zhàn)時期梁山機場作為飛虎隊的主基地,聞名海內外。航天英雄楊立偉也來自梁平機場。梁平縣境內有西南佛教禪宗祖庭--雙桂堂,名優(yōu)土特產品有梁平紅羽土雞、梁平竹簾、梁平柚、虎城尖柚譽滿全國。梁平縣,位于重慶市東北部,東鄰萬州區(qū),西連四川省大竹縣,地理位置優(yōu)越,為出入四川、直達成都的滬漢蓉快速通道的必經之地。


    簡介

      梁平縣,原名梁山縣,現(xiàn)為重慶市轄縣,位于重慶市境北部,東鄰萬州區(qū),南接忠縣、墊江縣,西、北與四川省達州市的大竹縣、達縣、開江縣接界。東西長52.1千米,南北寬60.35千米,總面積1892.1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4.85萬公頃,林地面積5.55萬公頃,森林覆蓋面積4.73萬公頃。轄8個鄉(xiāng)、25個鎮(zhèn),有315個村、2519個村民小組、23個社區(qū)居委會。

      2010年末人口91.1萬,其中非農業(yè)人口15.19萬人,農業(yè)人口75.92萬人。

      其地處高臺,平均海拔450米。境內山、丘、壩兼有,以丘陵為主。主要山脈有東山、西山和中山,在東山與西山之間有渝東第一大壩——梁平壩子,面積100.73平方公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梁平名片

      重慶市統(tǒng)籌城鄉(xiāng)綜合配套改革示范縣 重慶市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

      全國農業(yè)機械化綜合示范基地 全國商品糧基地縣

    梁平

      全國科普示范縣 中國西部百強縣

      中國名特優(yōu)經果林之鄉(xiāng) 中國名柚之鄉(xiāng)

      中國壽竹之鄉(xiāng)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

      中國佛教文化圣地 重慶市衛(wèi)生縣城

      重慶市山水園林城市

    地理

    歷史地理

      西周、春秋,縣地屬庸國。戰(zhàn)國時屬巴國、巴郡。秦、西漢屬巴郡朐?(朐忍)縣(治今云陽)。西漢居攝三年(公元8年),縣地屬巴郡臨江縣(治今忠縣)。東漢初,屬益州巴郡。興平元年194),劉璋三分巴郡,縣地屬固陵郡(治魚復今奉節(jié))。建安六年(201),改固陵郡為巴東郡,縣地屬巴東郡直至晉代。

      西魏元欽二年(553),置梁山縣,以境內高粱山為名,治黃土坎。 隋開皇三年(583),全國撤郡改州,以州統(tǒng)縣,梁山縣隸南州(治今萬州區(qū))。大業(yè)三年(607),廢州設郡,以郡統(tǒng)縣,梁山縣隸巴東郡(治民復縣,今奉節(jié))。

      唐武德元年(618),改巴東郡復置信州,梁山縣隸信州。武德二年,析信州三縣(南浦、梁山、武寧)置南浦州,梁山縣隸南浦州。武德八年,廢南浦州,三縣并入夔州。武德九年,復置南浦州,改南浦州為浦州,梁山縣還隸浦州。貞觀八年(634),浦州改名萬州,天寶元年(742)改名南浦郡,乾元元年(758)復名萬州,梁山縣均隸之,直至宋初。

      宋開寶三年(970),以萬州石氏屯田務置梁山軍,亦名高粱郡,同于下州,隸夔州路,領梁山縣(中下縣),軍治今梁山鎮(zhèn),縣治自黃土坎亦徙此。宋元祐元年(1086),還隸萬州,尋復故。

      元至元二十年(1283),升梁山軍為梁山州,領梁山縣,隸夔州路。

      明洪武四年(1371),新寧縣(今開江)劃入梁山縣,洪武六年十二月,裁梁山州,仍置梁山縣,隸下川東道夔州府。洪武十年五月,改隸忠州,后還隸夔州府。洪武十四年,新寧縣劃出。

      清康熙七年(1668),裁新寧縣入梁山縣。雍正七年(1729),新寧縣劃出復置。雍正十二年,改隸忠州直隸州。

      民國2年2月,以道統(tǒng)縣,梁山縣隸川東道。民國5年,全川軍閥混戰(zhàn),形成防區(qū)制,梁山縣成為川軍一、二軍、國民政府軍二十、二十一軍的防區(qū)。民國18年,直隸四川省政府。民國24年3月1日,川政統(tǒng)一,全省劃為18個行政督察區(qū),梁山縣隸第十行政督察區(qū),列為一等縣。民國29年,列為二等縣。

      解放初,梁山縣隸川東人民行政公署大竹專區(qū)。1952年12月3日,因縣名與山東省梁山縣同名,遂以境內有平壩而更名為梁平縣。1953年3月10日,撤銷大竹專區(qū),梁平縣劃歸萬縣專區(qū)(地區(qū))管轄至1997年6月,1997年6月由重慶直轄至今。

    自然地理

      梁平位于四川盆地東部平行峽谷區(qū),界于東經107°24u2032-108°05u2032、北緯30° 25u2032-30°53u2032。地貌由于地質構造、地層分布和巖性的控制,以及受水文作用的影響,呈現(xiàn)“三山五嶺,兩槽一壩,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觀,形成山、丘、壩兼有而以山區(qū)為主的特殊地貌。境內有東山、西山和中山,均呈北東走向,平行排列,互不銜接。山區(qū)海拔500—1221米,面積606.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32%。東山(黃泥塘背斜)和西山(明月峽背斜)因山頂出露的嘉陵江組灰?guī)r被水溶蝕成為狹長的槽谷(在東山為城南槽、在西山為百里槽),兩翼須家河組沙巖相對成為陵峽的山嶺,故為“一山兩嶺一槽”型。中山(南門場背斜)頂部未出露嘉陵江灰?guī)r,無溶蝕現(xiàn)象,仍保持“一山一嶺”型。在“三山”之間分布著許多起伏不平的丘陵,東南和東北為深丘,中部和西北部為淺丘。面積1184.9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62.9%。在縣境中部,東、西兩山之間,有一塊由古代湖泊沉積而成的平壩,地勢平坦而開闊,面積100.73平方公里,在全縣總面積的5.4%,它被稱為川東第一大壩,即梁平壩子?h境內的地勢高出鄰縣,高灘河、波漩河、新盛河、普里河、汝溪河和黃金河等六條主要河流迂回于平壩淺丘之間,河床狹窄,分別流入萬州、忠縣、墊江、開江和達縣。

    梁平資源

      梁平縣已發(fā)現(xiàn)的礦種有煤、石灰?guī)r、石膏礦、天然氣、鐵、泥炭、綠豆巖、磚瓦用頁巖、陶瓷土、砂巖、建筑石料用灰?guī)r、水泥用灰?guī)r、電石用灰?guī)r、礦泉水、地熱等10多種。已開發(fā)利用的有10種,即煤、天然氣、礦泉水、陶瓷土、磚瓦用頁巖、砂巖、建筑石料用灰?guī)r、石膏礦、水泥用灰?guī)r和電石用灰?guī)r。

      天然氣、煤、石膏礦為優(yōu)勢礦種,天然氣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煤的基礎儲量達5000多萬噸;石膏礦的基礎儲量達2.76億噸,是重慶市石膏礦的主要產地。

      全縣固體礦產資源賦存特點總體上是:中小型礦床多,大型礦產少;能源礦產、非金屬礦產多,金屬礦產少。

      主要蘊藏在背斜冀部出露的三迭系上統(tǒng)須家河組地層,東、西、中山的香溪群煤系地層厚度為338~480米,分為6個亞層,其中1~5層有煤可采,一般煤層厚0.3~0.5米,最厚可達1.5米。全縣海拔200米以上地層的煤蘊藏量為4600萬噸,可開采量為3900萬噸。西山比東山的煤質好,適用于工業(yè)鍋爐用煤,結焦性好,宜煉焦。西山煤炭一般水分在1~1.57%,揮發(fā)份19.75~42%,灰份7.18~23.29%,固定炭44~79%,發(fā)熱量5000~6000大卡。

      煤炭分布于西山的北西翼,南起福利咀,北至水碾子,全長30余公里,煤層分布較廣,層數(shù)較多,大部份為緩傾斜。煤層有外大龍、獨連、大炭、沙炭,一般厚度0.3~0.8米,背脈、硬炭、雙連、三夾連、巖炭,一般在0.15~0.7米,分布在七星、下安豐、上安豐、龍勝、楚家等鄉(xiāng)的山村。地質儲量1604萬余噸。南東冀,南起鷂子巖,北至黃鼓樓,全長50余公里,以急傾斜狀產出。煤層有外大龍、小龍、內大龍、銅炭,一般厚度在0.3~0.5米,其中銅炭走向較正常,貫穿南北全境;還有石夾、四脈等煤層,一般厚度0.1~0.2米左右,分布于回龍、青杠、腰塘、梨子、天生、聚奎、禮讓、新華、明達、天臺、龍門、新盛等鄉(xiāng)的山村,有地質儲量1222余萬噸。東山以內大龍為主要煤層,北西翼南段,南起大堰溝,北至高家埡口,走向較穩(wěn)定,一般厚度0.2~ 0.4米。其次是灰脈,南起高家埡口,北至圣音堂,地質儲量984萬噸。另有廣脈、二脈、三脈煤礦,走向極不穩(wěn)定,僅局部可采。中山的煤層走向變化大,煤層僅0.1~0.4米左右,可采儲量僅20余萬噸。泥炭儲量230萬噸,分布在任市向斜的禮讓、新華、明達等鄉(xiāng)的部分平壩沿河地帶。

      石膏俗稱花石膏,以白色為主,帶淺灰色,含泥質較少,細中粒狀結構,硬度為1.5度。主要蘊藏在近背斜軸部三迭系嘉陵江組,產于后期堆積物之下部,黑泥色至深灰色,具粘性泥土為主要找礦標志,厚度可達20~30米,平均20米,全縣總儲量2.76億噸。主要分布在青木岡鄉(xiāng)左家壩至上安豐鄉(xiāng)白果壩,走向30余公里,地質儲量約2億噸。

      石灰石主要為三迭系嘉陵江組和雷口坡組中厚層狀夾薄層狀石灰?guī)r,全層厚約300米,出露面積大,沿背斜軸部成層狀分布;其次為侏羅系自流井之大安寨石灰?guī)r,沿背斜兩冀分布,連續(xù)性好,呈青灰色、灰色、粗結晶體結構,厚20~70米.一般厚40米左右,總儲量約10億多噸。在西山約有儲量7億噸。經采樣分析,氧化鈣(CaO)50.33~54.87%,氧化鎂(MgO)0.2~0.83%,二氧化硅(Si02)0.75~1.69%,可用于冶煉電石、水泥和其他建筑原料。

      鐵礦梁平以薄層狀菱鐵礦為主,分布于煤系地層中,共有5~10層之多,厚度在0.02~0.3米,沿走向常尖滅,多呈扁豆狀透鏡體產出,地質儲量371萬噸。分布較穩(wěn)定的地區(qū)有圓木溝、邵溝、左家壩、王家溝。全鐵含量為19.1~37%,一般品位25左右。礦體較薄,分布稀疏,品位較低,經濟價值不大。

      鉀礦產于背斜軸部三迭系雷口坡組的下部,常為雷口坡組與嘉陵江組分界的區(qū)域標志層,黃泥塘背斜軸部的鉀礦層位穩(wěn)定,呈似層狀或連續(xù)透鏡體產出,因受構造變動影響,也有呈角礫狀產出者。地質儲量35萬余噸。厚度一般在0.6~0.8米,最厚達1.3米。一氧化二鉀(K2O)含量在7.9~12.5%之間,一般在10%左右。

      全縣土地面積189213.33公頃,毛耕地92133.33公頃,園地2486.66公頃,林地30400公頃,疏林草地8666.66公頃,草山草坡13533.33公頃,水域7160公頃,其它土地34833.33公頃.在毛耕地中,凈耕地77140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40.77%.在凈耕地面積中,水田33346.66公頃,占耕總面積的57.2%.全縣土壤共有四個土類、六個亞類、十七個土屬、六十個土種、以灰棕紫色水稻土、紅棕紫色水稻土、老沖積黃泥水稻土、灰棕紫泥土和紅棕紫泥土五個土屬為最多,約占86.12%.耕地 有機質為1.55%,全氮0.096%,全磷0.078%,全鉀2.14%,堿解氮86PPM,速效磷4PPM,速效鉀84PPM,PH值平均數(shù)是6.9o,林地和草地有機質及氮、磷、鉀含量略高于農耕地。

      屬暖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春季氣溫不穩(wěn)定,初夏多陰雨,盛夏炎熱,多伏旱,秋多綿雨,冬季溫和,無霜期長,濕度大,云霧多。年平均氣溫16.6?C、0?C以上積溫6088?C,10?C以上積溫5267?C,太陽總輻射能83.5千卡/平方厘米·年,生理輻射能42.6千卡/平方厘米·年,年均無霜期279天,年均降雨1262.1毫米,歷年降雨多集中在5--10月份,平均985.9毫米,占全年的78%,特別是6--8月份,雨量更集中,平均516.9毫米,占全年的41%,有"雨熱同季"的特點,年均日照1336.4小時,多集中在4--9月份,為942.3小時,占全年的70.5%;全縣以灰棕紫泥土為主,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土壤養(yǎng)分高,宜種性廣.

      氣候

      梁平屬于四川盆地東部暖濕亞熱帶氣候區(qū)域。季風氣候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日照偏少.主要特點是:春季氣溫不穩(wěn)定,初夏多陰雨,盛夏炎熱多伏早,秋多綿雨,冬季暖和,無霜期較長,濕度大,云霧多。 2010年5月6日凌晨到2時左右,重慶墊江縣、梁平縣發(fā)生12級大風天氣,造成房屋垮塌、農作物受損和人員傷亡。梁平縣以平均氣溫作為劃分四季的標準。春季(10~22℃)自3月5日~5月27日止,計84天;夏季(>22℃)自5月28日~9月15日止,共111天;秋季(22~10℃)自9月16日~11月28日止,計74天;冬季(<10℃)自11月29日~3月4日止,計96天。四季的特點是夏長秋短.但由于縣境內的海拔高度的不同,各地四季的長短亦不一樣,隨著海拔的增高,春季的開始期推遲,夏季縮短,秋季的開始期提前,冬季增長。 氣溫 梁平海拔高低相差1000米,具有垂直氣候特征。民國26~28年,年均氣溫17.3℃.1952~1981年,常年平均氣溫16.6℃.曲水、石安、福祿等鄉(xiāng)鎮(zhèn)的河谷地帶最高達18℃,梁山鎮(zhèn)、仁賢、禮讓、新盛、屏錦、袁驛等平壩地區(qū)為16.5℃左右,東、西兩山各鄉(xiāng)為14℃。最熱為7月,平均氣溫為27.3℃;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5.4℃。常年旬平均氣溫最高是7月下旬,為28.1℃,最高年(1953年8月中旬)為31.4℃;常年旬平均氣溫最低是1月中旬,為5.2℃,最低年(1953年1月上旬)為1.7℃。極端最高氣溫(1953年8月19日)為40.1℃,極端最低氣溫(1977年1月30日)為零下6.6℃;多數(shù)年的極端最高氣溫在37℃左右,極端最低氣溫在-2℃左右。

      地溫 1958~1965年,月平均地表溫度最高值是7月為31℃,最低值是1月為6℃;年平均值為18.3℃。地表極端最高溫度(1962年7月19日)為63.5℃;3~10月在40℃以上,4~9月在50℃以上,7~8月在60℃以上;地表極端最低溫度為-7.2℃。地內5公分、10公分、15公分、20公分深的各層地溫值仍為冬季低,夏季高。10月~次年2月地溫隨深度而升高,3~9月地溫隨深度而降低,20公分深的地溫與地表溫度的差值最大為1.9℃(12月),最小為0.1℃(3月)。

      1952~1981年,年均相對濕度為81%。以10、11、12月為最大,均達到85%;8月最小為76%;2、5、6、9月均達到80%;4、7月均為79%;3月為78%;1月為83%。

      蒸發(fā)量 100平方米蒸發(fā)面的蒸發(fā)量,全年為661.3毫米。8月為最大,蒸發(fā)量114.8毫米,占全年16.5%;1月為最小,蒸發(fā)量16.5毫米,占全年2.5%。

      降水 民國26~28年,年均降水量1420毫米。1952~1981年,常年平均降水量為1262毫米。降水量最多年(1952年)1990毫米。最少年(1961年)869毫米。年降水量,1953~1962年偏少,1963~1970年正常;1971~1974年偏多。30年中,僅3年在1000毫米以下。全年降水量分配不均,集中于夏半年(5~10月)占全年降水量78%。夏季(6~8月)為517毫米,占全年41%;秋季(9~11月),為344毫米,占全年27.2%,春季((3~5月)為341毫米,占全年27%;冬季(12~次年2月)為61毫米,僅占全年4.8%。月均降水量最多為187毫米(9月);最少為15毫米(1月)。旬降水量最高76毫米(7月上旬),最低5毫米以下(1月上旬)。一日最大降水量,梁山鎮(zhèn)(1982年7月16日)214毫米,竹山鎮(zhèn)(1982年7月27日)250毫米,禮讓(1965年7月9日)227毫米。全年日雨量≥0.1毫米的降水日數(shù),平均為154天,最多(1974年)179天;5月降水日數(shù)最多,平均17天,最多(1962、1973年)21天;2月降水日數(shù)最少,平均9天,最少4天。全年有56%的降水是在夜間,春天的夜雨更為顯著;3月夜間降水量占67%,為最高;只有1月夜間降水少于白天。30年中,最長連續(xù)降水日數(shù)為19天(1970年9月14日~10月2日),最長連續(xù)無降水日26天(1969年2月22日~3月19日),雨量空間分布不均,以山頂或分水嶺一帶雨量最多,其中東山蟠龍年降水量1460毫米,西山竹山站1392毫米,中部高灘河、新盛河、普里河分水嶺一帶為多雨區(qū),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西部雨量偏少,袁驛為1033毫米,回龍為1132毫米。

      各月平均風速小于2米/秒,年均1.4米/秒。累年各風向頻率中,靜風為39.7%。全縣平均風速小,但各地幾乎每年有1~2次大風出現(xiàn),雷暴大風占大風的94%,大多出現(xiàn)在7、8月。

      日照 梁平屬日照低值區(qū)。常年平均日照為1336小時(重慶為1256小時,漢口為2154小時)。最多(1963年)1546小時,最少(1974年)1106小時。7、8月日照數(shù)最多,常年在200小時,特殊年份在150小時;4~6月、9月次之,常年在100小時以上。特殊年份在50~80小時之間,其他月份在100小時以下,12月最少,1974年12月一點日照也沒有。各月日照率最高(8月)為54%,其變幅為25~73%;最低(12月)為16%,變幅為0~42%;年均日照百分率為30%,變幅為25~35%,旬日照數(shù)最多(7月下旬)為88小時;全年從3月上旬開始,日照數(shù)逐漸增加,7月下旬達到高峰,之后逐漸減少。全年太陽輻射值為83.5千卡/平方公里,月最大(7月)為12.5千卡/平方厘米,月最。12月)為3千卡/平方厘米。

      地勢高于鄰縣,境內有六條主要河流均向外流,境內有一定的徑流量和地下水,但無外來水源。全縣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0.563億立方米,人平1336立方米。年際變化較大,豐水年13.73立方米,平水年10.03億立方米,偏聽偏信枯年7.7億立方米,枯水年4.96億立方米。年內徑流分布,春季占14.7%夏季占41.2%,秋季占36.5%,冬季占7.6%,其中6月和月量大各占全年的15%。地下水總量為9000萬立方米,可開發(fā)量為1900萬立方米。天然水質較好,適宜于灌溉、工業(yè)用水和生活用水。

      既古老的植物品種,又有人工培植的農作物、樹木、畜禽、魚類。全縣農作物有13科、19屬、619種,其中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約占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森林植被有3類、135科、363屬、492種,經濟林木有油桐、茶葉、桑樹、柑桔、,其中"梁平柚"、"梁平蜜柚"、“虎城尖柚”栽培面積較大,品質好、色澤優(yōu)、肉質厚、營養(yǎng)豐富,榮獲國家級優(yōu)質柚類評比金獎。家畜家禽類有26科、39屬、69種,以豬肉和禽蛋產量最多,魚類有養(yǎng)殖的8科、30屬、44種,以鯉科為主,其中青、草、鰱、鳙為主要飼料魚種,其中“梁平紅羽土雞”發(fā)展規(guī)模逐漸壯大,以紅冠、大紅羽、烏皮、紫耳垂、產蛋量高等而著名,榮獲2009年重慶市首屆“奇博會”銀獎,正向有關單位申請地理證明商標與國家原產地地理保護產品論證。除此之外"梁平甜茶",近年發(fā)展的優(yōu)質伏淡季小水果也獨具風格。

    政區(qū)地理

      2011年行政區(qū)劃調整后,梁平縣轄2個街道、24個鎮(zhèn)、7個鄉(xiāng):梁山街道、雙桂街道、仁賢鎮(zhèn)、禮讓鎮(zhèn)、云龍鎮(zhèn)、屏錦鎮(zhèn)、袁驛鎮(zhèn)、新盛鎮(zhèn)、福祿鎮(zhèn)、金帶鎮(zhèn)、聚奎鎮(zhèn)、明達鎮(zhèn)、蔭平鎮(zhèn)、和林鎮(zhèn)、回龍鎮(zhèn)、碧山鎮(zhèn)、虎城鎮(zhèn)、七星鎮(zhèn)、龍門鎮(zhèn)、文化鎮(zhèn)、合興鎮(zhèn)、石安鎮(zhèn)、柏家鎮(zhèn)、大觀鎮(zhèn)、竹山鎮(zhèn)、蟠龍鎮(zhèn)、安勝鄉(xiāng)、鐵門鄉(xiāng)、龍勝鄉(xiāng)、復平鄉(xiāng)、紫照鄉(xiāng)、城北鄉(xiāng)、曲水鄉(xiāng)。

      附一:《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梁平縣城東鄉(xiāng)梁山街道行政區(qū)劃調整的批復》(渝府[2011]93號 2011年9月2日)

      梁平縣人民政府:

      你縣《關于撤銷城東鄉(xiāng)調整梁山街道行政管轄范圍的請示》(梁平府文[2011]61號)收悉,F(xiàn)批復如下:

      為加快城鄉(xiāng)統(tǒng)籌步伐、推動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方便群眾生產生活,市政府同意撤銷城東鄉(xiāng),調整梁山街道行政管轄范圍。調整后的梁山街道管轄原城東鄉(xiāng)和梁山街道的行政區(qū)域,幅員面積105.6平方公里,轄21個村、7個社區(qū)。街道辦事處駐雙桂路429號(原址)。

      調整后,梁平縣共轄33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其中鄉(xiāng)7個、鎮(zhèn)24個、街道2個。

    經濟(2011年)

    GDP

      GDP總量131.5億元,增長17%(歷年增速最高,高于全市16.5%的平均增速)。

    財政

      地方財政完成16.4億元,增長61%。

    工業(yè)

      工業(yè)總產值150億元,增長27%。

    投資

      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1億元 ,同比增長38%。

    商貿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4.7億元,同比增長20.6%。

    居民收入

      2011年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大幅增長,分別達到18071元和6882元,同比分別增長15%、24.5%(渝西八縣第一);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達到165.19億元、35.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32%、18.22%。

    排位

      入圍2011中國西部百強縣,西部縣域綜合競爭力排名第71位,重慶市21縣排名第6位。

    交通

      梁平縣內318國道從東向西穿越境內,渝巫(山)路從南到北跨越全境。渝(重慶)萬(萬州)高速公路從南向北貫通,其中梁平距重慶160公里,距萬州60多公里。鐵路有達(州)萬(州)從西至東穿越全境,2010年達萬鐵路整體電氣化改造完成,使該條線路的運力提升了3倍,2011年開始在梁平將可乘火車前往重慶、成都、武漢、宜昌、北京、南昌、貴陽、上海,廣州,貴陽等城市。梁平縣內原有機場,在縣城邊上,為軍民兩用機場,直飛成都,廣州,西安等。因修建萬州五橋機場而遷至萬州,F(xiàn)在梁平機場成為梁平人民鍛煉身體的好地方。

      每個鄉(xiāng)鎮(zhèn)均有公路相通,并且都已經硬化。村內有機耕道,少數(shù)硬化處理。

    構想

    五個梁平

      打造宜居城市,縣城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8.64平方米,比2005年末增長41.2%;應民所盼,建成報國公園、雙桂公園,縣城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6.46平方米,是2005年末的2.8倍,市級文明縣城先進縣、山水園林城市創(chuàng)建成功。"一小時梁平"加快推進,累計投入10.4億元,相當于"十五"期的2.7倍,公路總里程達到3780公里,行政村通達率達到100%,通暢率從37.8%提高到82.5%。重鑄青山綠水,新增森林面積35.06萬畝,達到104.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7%,比2005年末提高12.4個百分點。提升健康保障和健康促進水平,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村衛(wèi)生室規(guī)范化建設分別達到80%、60%,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shù)占比達到39%。構建平安社會,深入開展"干部大下訪"活動,司法所、安監(jiān)辦實現(xiàn)全覆蓋;深入開展"打黑除惡"、交巡警改革,健全大巡邏大防控體系,群眾安全感指數(shù)達到95%以上。

    農業(yè)穩(wěn)縣

      加大強農惠農力度,鞏固提升農業(yè)基礎地位。改造提升優(yōu)勢產業(yè),培育做大特色產業(yè),提速發(fā)展現(xiàn)代農業(yè)。2010年,實現(xiàn)農業(yè)總產值31.92億元、增加值19.5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3.9%、9.4%。糧食產量穩(wěn)定在38萬噸左右。落實政策惠農,累計兌付各項補貼資金9554.8萬元。盤大產業(yè)強農,新栽竹20萬畝,改造低產竹林10萬畝;栽桑3.1萬畝;蔬菜基地發(fā)展到16.2萬畝;建成梁平柚標準化生產基地3.5萬畝,梁平柚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建成優(yōu)質稻基地13萬畝;水禽年出欄達到1300萬只。龍頭企業(yè)發(fā)展到32家,比2005年末凈增29家,總產值達到13.8億元。強化科技支農,農業(yè)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1.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6個百分點;改造中低產田7.81萬畝,實施測土配方施肥110萬畝。新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支柱產業(yè)加快形成,人居環(huán)境明顯改善

    工業(yè)強縣

      堅定"工業(yè)強縣"戰(zhàn)略,以提高項目承載力為著力點,抓規(guī)劃、籌資金、招項目、求發(fā)展,工業(yè)經濟逆勢奮進。2010年,實現(xiàn)工業(yè)總產值113億元,年均增長22%;實現(xiàn)工業(yè)增加值37.6億元,年均增長21.1%;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發(fā)展到101戶,比2005年末凈增41戶。工業(yè)園區(qū)不斷發(fā)展壯大,用地規(guī)模達到2592畝,征收儲備土地658畝;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2億元,能源供應、通訊交通、標準廠房等配套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入園企業(yè)由11戶增加到45戶,工業(yè)總產值達到25億元。招商引資取得實效,平偉實業(yè)、渝惠集團、詩仙太白等35個項目相繼落戶梁平。天然氣開采和供應、煤炭采選、農副產品加工、機械電子、紡織服裝等主導產業(yè)集聚發(fā)展,產業(yè)集群初具規(guī)模。

    文旅興縣

      梁山燈戲、梁平木版年畫、梁平癩子鑼鼓、梁平抬兒調、梁平竹簾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數(shù)為全市第一,梁平木版年畫入選國家郵票題材并成功發(fā)行。建成雙桂堂海明廣場、觀音洞游客接待中心,成功創(chuàng)建雙桂堂國家3A景區(qū)。"中國·重慶國際飛行愛好者年會暨國際通用航空器展示交易會"、"中國雙桂堂旅游盛典"等大批特色節(jié)會打造靚麗旅游名片,"佛光雙桂·絢麗梁平"旅游品牌全面叫響。

    商貿活縣

      圍繞建設區(qū)域性商貿物流中心目標,著力提升經濟外向度。累計利用外資1000萬美元;進出口資質企業(yè)從無到有,發(fā)展到30家,累計進出口總額達到1060萬美元;首家外資銀行——澳新村鎮(zhèn)銀行落戶開業(yè)。重百集團、新世紀百貨、永輝超市、國美電器等知名商業(yè)航母相繼入駐;乾街特色商業(yè)街開街運行;全縣限額以上商貿企業(yè)達到107家,是"十五"期的10倍。實施"萬村千鄉(xiāng)市場工程"、"雙建工程"、"雙進工程"、"新網工程",城鄉(xiāng)商貿體系不斷完善;"家電(汽摩)下鄉(xiāng)"惠民工程實現(xiàn)銷售收入3.5億元,兌付補貼資金4226萬元。成功舉辦大型商貿展銷會30余次,簽約項目資金15億元。

    規(guī)劃

      "十二五"時期的總體發(fā)展目標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guī)劃,經濟社會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全面建成"五個梁平",社會事業(yè)全面發(fā)展,城市品質明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協(xié)調發(fā)展,統(tǒng)籌城鄉(xiāng)綜合配套改革示范縣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建成重慶市統(tǒng)籌城鄉(xiāng)先行示范縣、"兩翼"地區(qū)經濟強縣、巴渝民俗文化名城和西部地區(qū)生態(tài)宜居的山水園林城市。到"十二五"期末,經濟社會發(fā)展預期目標是:地區(qū)生產總值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多,達到300億元,年均增長16%以上;常住人口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翻一番,達到3.6萬元;工業(yè)總產值突破500億元,年均增長23%;地方財政收入達到3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000億元,年均增長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97億元,年均增長20%;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分別達到3.2萬元、1.3萬元,年均分別增長15%、20%,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縮小到2.5:1;城鎮(zhèn)化率達到50%以上,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5u2030以內;萬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續(xù)降低,公共機構節(jié)能改造面達95%以上。三次產業(yè)比重調整為:9.9:55.1:35.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

      "十二五"經濟社會發(fā)展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堅信,再經過五年的大干、快干、巧干、實干,一個基本靠近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和城鄉(xiāng)一體化的新梁平一定會崛起在渝東北的大地上!一個經濟更加發(fā)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一定會展現(xiàn)在全縣人民面前。

    旅游

    物產

      農作物

      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縣。經濟作物主要有果品、蠶、茶葉、油菜、花生、甘蔗、苧麻。

      土特產

      名優(yōu)土特產品有梁平紅羽土雞、梁山柚、虎城尖柚、梁平大米、奕虹豆筋、精中筋豆筋、袁驛豆干、雙桂啤酒等。

      景區(qū) 名寺 有全國重點寺廟:由西南禪宗鼻祖“破山海明”禪師所創(chuàng)的西南佛教禪宗祖庭雙桂堂,東山國家森林公園,市級風景名勝區(qū)百里竹海,還有風景秀麗的小峨山-眉山寺,全國第二高石塔文峰塔,蟠龍洞古驛道等。

    景點

      梁山八景

      “梁山八景”為:石馬歸云、福利鐘文、萬石春耕、垂云北觀、赤牛臥月、高梁聳翠、崖泉瀑布、古洞蟠龍“梁山八景”是梁平縣千百年來積淀下來的自然人文景觀。1938年10月開始,日寇飛機對梁平縣城、梁平空軍機場及部分鄉(xiāng)村進行了長達6年的大轟炸,“梁山八景”中的5處名勝古跡先后被毀。近幾年以來,梁平縣投資60萬元,在石馬山的一塊石壁上,開鑿濃縮了的“梁山八景”超大型浮雕,以此警醒后人。

      東明湖景區(qū) 

      東明湖景區(qū)原為沙壩水庫,位于梁平縣梁山鎮(zhèn),緊鄰國家級森林公園的東山林場。該湖距縣城3公里,水域面積700余畝,是縣城主要的飲用水源,兼具灌溉、防洪、旅游等功能。

      東明湖呈掌狀,渝萬高速公路橫跨其間,日里披滿陽光,夜里綴滿星辰。來到景區(qū),迎面就是巍峨的大壩。沿陡峭的石梯拾級而上,登臨壩頂頓時豁然開朗。湖似妝鏡、清澈湛藍,水道幽深,九曲十八彎。水庫旁就是氣勢雄渾、海拔1000多米高的菩薩頂山峰,峰巔云霧環(huán)繞,峰巒隱現(xiàn),氣象萬千,把秋日的東山扮裝得極為神秘。行走在東明湖景區(qū),綠蔭蒼翠、清雅怡人,湖山共存,山水媲美。倘佯其間,猶如人在畫中行,讓人引發(fā)思古之幽情。

      百里竹海

      市級風景名勝區(qū),集竹林、山水、人文于一體,融“雄、奇、險、秀、幽、絕”于一身。因2009年前后,縣長戴曉紅(女)提出“文旅興縣”,有人即改“百里竹海”為“觀音竹!保欣习傩占凑J為女縣長有關,觀音再世了。竹海有20萬畝成片竹林、竹類品種37個,面積119平方公里,為西部最大,重慶庫區(qū)唯一大竹海,被譽為“竹類博物館”2007年被重慶市授予“壽竹之鄉(xiāng)”稱號。景區(qū)內有明月湖、百竹園、觀音洞、農村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基地、天星塘、竹豐天池、小峨眉山、貓兒寨革命老區(qū)、狐貍嘴等50余個景點。

      李光華、王維舟、曠繼勛、蔡奎等帶領四川工農紅軍第一路軍、第三路游擊隊在百里竹海進行過游擊戰(zhàn)斗和黨的地下活動,景區(qū)竹林茂密、鋒巒多姿、山形奇瑰、湖中野鴨飛舞、綠竹倒影、景象萬千、風光迷人。自然景觀與“竹文化”和人文景觀相結合,密布于百里槽,形成天人合一、剛柔相濟的“桃花園”風光!

      觀音竹海市級風景名勝區(qū)地處我國西部自然人文過渡帶,長江中上游經濟旅游帶、川渝黔滇風景密集區(qū)類型境域互補區(qū)和巖溶發(fā)育中程區(qū)。

      與宜賓“蜀南竹海風景名勝區(qū)”、南川“金佛山風景名勝區(qū)”一道成為我國西部三個重要的以“竹”文化為特色的風景名勝區(qū),并以其竹海綿延百里的規(guī)模,兩山夾一槽的獨特地形,山、水、林、洞、瀑、石齊全的景觀資源而極具開發(fā)潛力。

      雙桂堂,我國著名佛教禪院,被尊為“西南佛教禪宗祖庭”,在我國及東南亞佛教界都具有重要地位。歷經三百五十多年,氣象恢宏,香火鼎盛,世謂之“西南叢林之首”、“第一禪林”、“宗門巨擘”。

      雙桂堂之所以是“堂”,而不以“寺”、“廟”命名,只因這里系西南禪宗之“大學堂”,“教”出一批方丈與住持。當?shù)刎撠熑吮硎,雙桂堂創(chuàng)始人破山,一生培育弟子一百余人。后來,這些弟子分赴四川、云南、貴州、陜西等省市甚至東南亞地區(qū),中興了許多毀于戰(zhàn)亂的寺院,成為西南漢傳佛教的主體,故有“云貴川禪宗祖庭”之稱,并尊其為“堂”[3]。

    “非遺”

      傳統(tǒng)的梁山燈戲、梁平年畫、梁平竹簾被譽為“梁平三絕”。 曾被譽為川東奇葩,2000年被評為巴渝十大民間藝術之一。

      梁山燈戲是梁平縣的地方小戲,被譽為“藝苑奇葩”,是全國的稀有劇種之一,距今已有近500年歷史。遠在明正德年間(1506——1521),梁山燈戲就從民間的“玩燈”和“秧歌戲”母體脫穎而出。清代中期是梁山燈戲發(fā)展的鼎盛時期。有竹枝詞云:“唱燈隨處是歌樓,曲子無腔易轉喉。傳說官班明日攏,開場先看小包頭!泵糠旯(jié)日盛會,各鄉(xiāng)筑臺競演,梁山燈戲逐漸成熟成型,在音樂、舞蹈、表演等方面形成了較為穩(wěn)定、獨特的藝術風格。特別是梁山燈戲的主干音樂“胖筒筒調”(也稱“梁山調”),旋律優(yōu)美簡潔,易于傳唱,并滲透到湖南花鼓燈、江西采茶戲等十一個省市數(shù)百個縣的地方劇種的音樂中。湖北《宜昌府志》、《漢皋竹枝詞》和乾隆30年《辰州府志》等歷史文獻均有記載。

      20世紀80年代以來,梁平對梁山燈戲進行搶救、挖掘、整理、研究,湖南、湖北等省從事戲曲研究的專家學者對此進行深入研究,并發(fā)表論文,出版專著,在國內戲曲、音樂界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其優(yōu)秀劇目《送京娘》、《搶財神》、《招女婿》、《賣驢》等先后30余次榮獲重慶市首屆鄉(xiāng)村文藝匯演金獎、全國計劃生育文藝調演“天利合杯”銀獎、文化部第11屆“群星獎”金獎等獎項。

      梁平年畫曾被譽為“天府之國”三大年畫之一。

      

      梁平年畫起源于清初,已有300多年歷史。它用浪漫主義手法,大膽的藝術提煉,以驅邪納福、喜慶吉祥、歷史故事等為題材,造型獨特、精美,人物形象生動活潑,機智幽默,充滿強烈的鄉(xiāng)土氣息,技術上具備了動畫、剪紙和漫畫的效果,其畫面飽滿簡潔,造型古樸粗獷,神態(tài)生動,構圖完整,對比強烈,從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形式美,作為套色木刻版畫,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其豐富的人文內涵,久看不厭。

      梁平竹簾制作工藝已逾千年歷史。具史料記載,早在北宋年間,就被列為皇家貢品,飲譽天下,素有“天下第一簾”之稱。 梁平竹簾采用當?shù)厥a的慈竹為原料,運用傳統(tǒng)工藝,并結合書畫、刺繡、植絨等多種表現(xiàn)手法,制作出各種形式的掛簾、屏風、裝飾畫及實用工藝品。它色澤典雅、工藝精細,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自然風韻。

    附錄

      1938年10月4日起至1944年11月27日止,日軍出動近千架軍用飛機,分81批次,對梁平轟炸51天,投擲爆破彈2568枚,燒夷彈、定時彈、照明彈和細菌彈2882枚。炸死1708人,傷殘773人,炸毀民房1069幢。

      1939年3月29日上午9時,日機18架組成兩個"品"字隊形,由菩薩頂方向向縣城飛來,臨空排成"一"字形向機場和城區(qū)進行輪番轟炸和低空掃射,傾瀉炸彈300余枚。梁山首屈一指的五重琉璃建筑文廟,名勝朱衣樓、魁星樓,建于清代咸豐年間的慈善機構育嬰堂,縣立初級中學、職業(yè)中學、女子中學,縣立小學等處,頃刻變?yōu)閺U墟。城區(qū)內梁山縣政府,繁華的暗橋街、四牌樓一帶,東門、西門、北門內外,彈坑累累,瓦礫遍地。煤炭市、雞鴨市、豬市壩等處來不及躲避的人,被炸得血肉橫飛;尚未疏散的監(jiān)獄也被炸中,積尸滿屋;大街的屋頂上飛去了死者的斷手斷腳;電桿上掛著死者的五臟六腑;無家可歸的人們,守著親人的尸首和一片瓦礫嚎陶痛哭;水洞門的李繼榮這天是他的結婚喜期,主人、賀客、新郎、新娘都被炸死,數(shù)小時之內,被炸死259人,傷殘286人,炸毀民房1495幢,震壞民房1345幢,損失價值40萬元。

      6月30日上午7時,日機27架侵襲,投擲爆破彈、燒夷彈136枚,轟炸機場、縣城、城西鄉(xiāng)等處,炸死70人,炸傷15人,炸毀民房470幢。6月1日,日機27架侵襲,投擲爆破彈、燒夷彈138枚,轟炸縣城、城西鄉(xiāng)、天竺鄉(xiāng)等處,炸死2人,炸傷15人,炸毀民房158幢。鄉(xiāng)月29日上午7時許,日機3批36架,對機場、縣城、城西鄉(xiāng)、天竺鄉(xiāng)進行輪番轟炸,投擲爆被彈、燒夷彈486枚,頃刻全城大火彌漫,燒毀民房1765幢,損失價值45.65萬元,炸死90人,炸傷30人。明代著名理學家《易經來注》作者來知德祠、關岳廟、南正街半條街均彼燒為焦土。西街的縣商會、把總署、鴿子市及東門內外多處被炸。北門尤為慘重,建于宋代的梁平八景之一州牧省耕處"萬石樓"連中炸彈3枚,夷為平地。樓前古石墓穴(俗稱深基)內躲藏的福祿、柏家賣羊子的10余人,因墓穴口被炸塌而全部窒息致死。建于清代咸豐年間的梁山八景之一的12層古樓"垂云北觀",及高懸樓頂?shù)?000斤重的銅鐘,飲譽海內外的著名畫僧竹禪的祝發(fā)地報國寺和廟中3000公斤重的3尊大鐵佛,以及蔡倫廟、神農廟連同民宅,都夷為焦土。神農廟側的石湯元,一家4口罹難,在余燼焦土中難辨尸首。新街賣肉的劉洪升,七尺之軀,燒得只剩下一尺多長的殘尸。慘景歷歷:不勝枚舉。 10月13日。日機2批36架侵襲,投彈314枚,轟炸機場、城西鄉(xiāng)、天竺鄉(xiāng)等處,炸死28人,傷30人,炸毀民房1765幢,損失100萬元。

      12月18日,日機2批26架侵襲,投擲炸彈170枚。轟炸機場、縣城,炸死8人,炸傷4人,炸毀民房29幢,損失0.32萬元。12月19日,日機26架侵襲,投彈150枚,轟炸機場縣城一帶,傷一人。

      1940年4月22日,日機26架侵襲,投彈I00枚,轟炸縣城、機場,炸死10人、炸傷30人,炸毀民屋100幢。4月30日,日機9架侵襲,投擲炸彈63枚,轟炸縣城、么塘鄉(xiāng)筍子溝,炸死4人,炸傷之人,炸毀民房12幢。 5月19日夜10時至21日夜,日機6批63架輪番侵襲,對機場、縣城、城西鄉(xiāng)等處進行轟炸,投擲爆破彈、燒夷彈、照明彈756枚,炸死62人,炸傷23人,炸毀民房292幢。

      6月6日,日機33架侵襲,投彈348枚,轟炸機場、縣城、天竺鄉(xiāng)。城西鄉(xiāng)等處,炸傷2人,炸毀民屋12幢。6月10日,日機35架侵襲,投彈105枚,轟炸機場、縣城、城西鄉(xiāng)、天竺鄉(xiāng)、仁賢鄉(xiāng)等處,炸傷3人,炸毀房屋242幢,6月25日,日機34架侵襲,投彈200枚,轟炸縣城、天竺鄉(xiāng)等處,炸死2人,炸毀房屋30幢。6月30日,日機34架侵襲,投彈200枚,轟炸機場、縣城、天竺鄉(xiāng)、城西鄉(xiāng)等處,炸傷25人,炸毀民房16幢。10月6日,日機15架侵襲,投彈71枚,轟炸機場、縣城、天竺鄉(xiāng)、城西鄉(xiāng)等處,炸傷23人,炸毀民房74幢。12月11日,日機6架,投擲爆破彈、燒夷彈共29枚,轟炸機場、縣城、城西鄉(xiāng)、福祿鄉(xiāng)等處,炸死18人,炸傷9人,炸毀民房46幢。

      1941年5月20日,日機12架侵襲,投擲爆破彈73枚、燒夷彈4枚,炸中機場、縣城、城西鄉(xiāng)、石安鄉(xiāng)等處,炸死18人,炸傷77人,炸毀民房39幢。5月21日晝夜,日機27架侵襲進行輪番疲勞轟炸,投擲爆破彈280枚、燒夷彈240枚,轟炸機場?h城、柏家鄉(xiāng)等處,炸死1人,炸毀民房170幢。5月25日,日機8架侵襲,投爆破彈16枚,轟炸縣城、城西鄉(xiāng)等處,炸毀民房5幢。6月16日,日機27架侵襲,投擲爆破彈183枚、燒夷彈158枚,轟炸縣城、屏錦鎮(zhèn)。石安鄉(xiāng)等處,炸死1人,炸傷11人,炸毀民屋27幢。7月4日,日機29架侵襲,投彈185枚,轟炸機場、縣城、城東鄉(xiāng),聚奎鄉(xiāng)等處,炸傷5人,炸毀民房10幢。7月30日,日機27架侵襲,投彈32枚,轟炸機店被夷為平地,損失慘重。西坪徐家院子的宋六妹、三板橋處的蒲自明被炸死。公園巖下的防空洞,道路狹窄,躲避的群眾蜂擁而至。,一顆炸彈正丟在洞門口,當場炸死6人,重傷5人,輕傷1人。1941年7月29日上午約11時,日機6架空襲云陽縣城、投彈4枚,炸毀房屋4間,樹木20多根。敵機轟炸時,公園內的防空洞由于洞形是向下傾斜,正值洪水期洞內進水。逃難群眾不知深淺,外擠內擁,淹死7人。窒息死亡1人。

      1941年8月2日上午10時,從云陽縣云安鎮(zhèn)的牛頭山方向突然飛來9架日軍轟炸機,機翼上的日本太陽旗清晰可見。日機在云安鎮(zhèn)上空盤旋一圈,順湯溪河谷俯沖,輪番對云安鎮(zhèn)進行狂轟濫炸。鎮(zhèn)內20多處房屋、多座鹽灶被炸。幾處被燃燒彈擊中的房屋,立即起火,愈燒愈烈。成百上千的群眾紛紛涌向鎮(zhèn)北郊有防空洞的馬卡口躲避。日機隨即調轉頭來,對著人群輪番轟炸和猛烈掃射。葉家橋至馬卡口一帶,立即被黑煙籠罩,街道上尸骨成堆,血流滿街。僅這條街,死者竟達100多人。馬寧灣菜販羅矮子的肝腸肚肺被炸飛,掛在桑樹上,路經陶家伺堂躲避的9歲小孩宋家兵,被炸后埋于瓦礫之中,廢墟中僅露出一雙小腳,石嘴上老八間鋪的梁念云以及中藥鋪潭醫(yī)生和楊發(fā)德等人,被炸得手腳四散。箭樓后面一撿煤炭花的孕婦,胸口、肚子被彈片擊破,腹內嬰兒的小頭破腹而出。一些群眾在慌亂中涌進廁所,一發(fā)炸彈正中廁所,當場死亡10多人,丈余見方的糞池里裝滿了缺手斷腿的尸體。云安鎮(zhèn)是當時川東最大的鹽業(yè)重鎮(zhèn),距縣城15公里。這次日機空襲,前后持續(xù)了近兩小時,投彈100余枚,炸死200多人,重傷40多人,輕傷100余人。炸毀房屋30余處。鹽灶10多間,鹽庫1座,鹽廠被迫停產半月之久,損失約數(shù)百萬元。

      1941年8月10日8時31分,日機第二次轟炸云陽縣云安鎮(zhèn),8架日機從鎮(zhèn)東牛頭山進入該鎮(zhèn)上空,投彈46枚,其中燒夷彈7枚(有2枚未爆炸),炸死5人,炸傷6人,炸毀鹽井:口,鹽灶10座,炸毀房屋25間,燒毀房屋3間,損失法市約百多萬元。

      1941年8月11日上午10時,兩架日機領頭,15架緊隨其后,從云陽縣城東面的新津口方向低空襲來,對縣城的主要建筑物和街道進行瘋狂轟炸。城內的東城小學、區(qū)立小學、中央銀行、郵政局、鹽業(yè)公會、征收局、萬壽宮、天花宮、禹王宮、小東門、大水井、肪興樓、觀音閣等20多處被炸的地方,立即起火燃燒,縣城陷入一片火海;靵y中,人們涌向城東公園巖下的防空洞和城北后坡的觀音閣巖嵌等處躲避,敵機乘機對逃難群眾進行轟炸和掃射。這次日機轟炸云陽縣城近一小時,投彈120多枚,其中燒夷彈30多枚:東城小學學生和行人10多人被炸死。小東門城墻外一木器鋪被一燒夷彈擊中,鋪內10多人無一幸存。衙門口蔣家院子內,10多人正在喝茶聊天,敵機扔下的3枚炸彈落人院內,頃刻間屋毀人亡。有6人當即死于爆炸聲中,其余的人不是被埋于瓦礫之下,就是被燒傷或缺肢斷腿,躺在血泊中痛苦掙扎。城北后坡觀音閣巖嵌處躲避的百余人,慘遭日機4枚炸彈、2枚燒夷彈的襲擊,當場炸死。燒死壯丁30多人,重傷16人。日機這次空襲,共炸死、燒死69人,重傷38人,輕傷百余人。炸毀、燒毀和震垮的房屋30余處,150多間,損失約200余萬元。

      1941年8月30日上午8時許,日機17架,再次轟炸云陽縣城,投彈64枚,國民黨縣黨部、衙門口、小東門、大東門。鹽碼頭、大橋溝、沙灣、公園及縣城后坡被炸,原中心鎮(zhèn)三板橋八保十二甲賴運廷。牟治分、李企才,西門外五保四十八甲的向仲海,文化街五保十五甲的謝復旦、王茂盛的父母,西門坡七保五甲的顏崇山和西坪鹽倉庫的楊德富等42人被炸死,重傷32人,輕傷18人,炸毀燒毀房屋38幢。

    《星星》詩刊主編 梁平

      梁平: (1955—— ) 男,漢族。當代著名詩人。先后畢業(yè)于重慶師專、西南政法大學,出版有詩集《梁平詩選》、《巴與蜀:兩個二重奏》、《琥珀色的波蘭》等8部,長篇小說《朝天門》1部。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星星》詩刊主編、一級作家。

      湖北咸寧醫(yī)學院圖書館采編部主任

      梁平 男,1962年7月生,湖北宜都人。1989年畢業(yè)于湖北咸寧教育學院生物系。1993年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大學圖書情報學系,F(xiàn)任湖北咸寧醫(yī)學院圖書館采編部主任、館員、圖書情報委員會委員。兼任四川省僑光東方文化科技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員、湖北省咸寧地區(qū)圖書館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特約顧問編委,《世界文化名人辭!诽匮檰柧幬嚷殹氖聢D書館業(yè)務、管理和研究工作20年。參編出版專著、教材7部,主要有《圖書館概論》、《文獻信息服務》、《中華教育與教學實踐》、《現(xiàn)代學校素質教育實踐與探索》等。在《中國圖書館學報》、《圖書情報工作》、《大學圖書館學報》等近20種刊物上發(fā)表專業(yè)論文30余篇,其中12項分獲各類優(yōu)秀論文成果一、二、三等獎。主要有《影響高校文獻檢索教育的主要因素》1997年獲國際人才評價委員會一等獎,《我國高校文檢課教師隊伍建設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1999年獲全國圖書檔案管理優(yōu)秀論文評比一等獎,《醫(yī)學情報用戶教育若干問題探討》1995年獲全國中青年醫(yī)學圖書情報信息論文經驗交流會一等優(yōu)秀論文獎,《中國圖書的版編目的問題及對策》1998年獲湖北省社會科學期刊研究會一等獎等。《關于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自設類目的研究》1996年作為“八五”期間的優(yōu)秀科技成果編入《中國“九五”科學技術成果選》,《關于影響高校文檢教育主要因素的研究》1999年作為“九五”期間的優(yōu)秀科研成果編入《中國“九五”科學技術成果選》,并獲優(yōu)秀論文獎!缎聲r期圖書館對政府的公關工作》等數(shù)篇論文被俄文期刊或國內多種大型圖書以文摘、全文等形式轉載。曾7次被學院授予“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黨員”等榮譽稱號,并獲“全國醫(yī)藥界精英獎”。1999年獲“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榮譽證書。個人傳略被載入近20部大型辭書,主要有《世界名人錄》、《世界文化名人辭海》、《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高級專業(yè)技術人才辭典》、《中國百科學者傳略》、《中國高級專業(yè)干部實績大辭典》、《當代中國科學家與發(fā)明家大辭典》等。

    新太科技總裁

      廣州新太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梁平,生于1963年5月9日,高級工程師。1984年中山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yè),1984年-1990年在中山大學微電子研究所工作,1991年-1994年任新太科技發(fā)展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1995年-1999年任新太集團市場副總裁,1999年-2001年任廣州新太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主管市場、開發(fā)工作;2001年10月至2002年12月任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2003年1月至2005年2月任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zhí)行總裁,2000年5月至今任公司董事,2000年起至今歷任公司副總裁、執(zhí)行總裁、總裁。

    涪陵師范學院中文系教師

      筆名冬嬰,男,漢族,1966年生,研究生學歷,涪陵師范學院中文系教師。

      代表作有:詩歌《用紅筆寫作》、《詩四首》、《校園流行色》、《父親打來電話》、《歸路》、《夢里家園》、《窗外》、《電視響著》、《書桌》、《樹下》、《綠葉書簽》、《遠處的音樂》、《走進家門》。

    梁平新城

    梁平,正在將地方物產、地方文化與城市建設相融合,傾其全力建設雙桂新區(qū),打造一座新城。

        “以山丘為脈,以湖河為絡,以綠化為韻,以建筑為圖”,依托獨特的地理、自然環(huán)境,雙桂新區(qū)將通過建設巨量的休閑空間、現(xiàn)代時尚的商住樓群和功能完善的基礎設施,向人們呈現(xiàn)具有震撼力的標志性景觀。

        沒有城市建設的外加壓力,也沒有“老、少、邊、窮、庫”任何一項優(yōu)惠政策,梁平“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花費巨資規(guī)劃興建大規(guī)模、高水平、宜居宜業(yè)的新城,目的是通過城市建設來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吸納人才資金,壯大工業(yè)經濟,提供更多就業(yè)崗位,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xiàn)耕地適度規(guī)模經營。

    梁平地方網站

    梁平縣人民政府-政府門戶 www.cqlp.gov.cn

    梁平網-梁平門戶網站政府創(chuàng)辦 www.lpnews.net

    梁平信息網-梁平個人網站起步比較早 www.lp023.com

    梁平伯才網-梁平地區(qū)招聘求職類網站 www.hrboo.com

    梁平教育網-梁平縣教育局官方網站www.lpxedu.gov.cn

    梁平農業(yè)信息網-梁平地方農業(yè)信息查詢官方網站www.lpmny.gov.cn

    名人推薦
    • 笛安
      笛安,1983年8月2日生于山西太原,中國知名青春文學女作家,最世簽約作家,因其作品暢銷,榮登“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和“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
    • 何大草
      何大草,本名何平,祖籍四川閬中,生于成都,畢業(yè)于四川大學歷史系。曾在《人民文學》、《十月》、《鐘山》、《江南》等刊物發(fā)表小說百萬字,代表...
    • 黎陽
      黎陽,著名新生代女作家、演講家。研究生,大學客座教授,四川省青聯(lián)委員,民建四川省委委員。
    • 劉虹
      劉虹,女,出生于1987年5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安福人。畢業(yè)于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中國女子田徑隊運動員。2002年入省隊;2005年11月入國家隊...
    • 盧躍剛
        四川雅安人。1987年畢業(yè)于中國記協(xié)新聞學院。1975年赴四川雅安鄉(xiāng)村插隊務農,1980年應征入伍,歷任師、團新聞干事,北京市城市建設工程公司干部...
    • 聶作平
        聶作平,四川人!端拇ㄎ膶W》編輯,中國著名作家。大學讀的是會計統(tǒng)計專業(yè),從事過企業(yè)秘書、報刊編輯、文化公司老總、自由作家等職。現(xiàn)居成都...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