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雱 - 簡介
王雱(pānɡ1044-1076)北宋學者。字元澤,撫州臨川人(現(xiàn)為撫州東鄉(xiāng)縣上池里陽村人)北宋文學家,道學、佛學學者。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王安石之子。世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為“臨川三王”。王雱 - 人物生平
自幼敏悟,數(shù)歲時,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籠以問雱:“何者是獐?何者為鹿?”雱實未識,良久對曰:“獐邊者是鹿,鹿邊者是獐!笨痛笃嬷ㄉ蚶ā秹粝P談》)。20歲前已著書數(shù)萬言。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任旌德(今安徽旌德縣)尉、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天章閣待制兼侍讀。雱氣豪,睥睨一世,不能作小官。嘗作策三十余篇,極論天下事,又作《老子訓傳》及《佛書義解》》,亦數(shù)萬言。鄧綰、曾布薦之于神宗,召見,除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受詔撰《書義》、《詩義》,擢天章閣待制兼侍講。熙寧九年(1076)遷龍圖閣直學士,因病未上任,不久因病疽病故,年三十三。特贈左諫議大夫。政和三年(1113),詔封王安石舒王,配享;封雱臨川伯,從祀。王雱才高志遠,積極支持其父王安石變法,為確立變法的理論依據(jù),參與修撰《詩》、《書》、《周官》三經(jīng)新義。善屬文,議論刻深,有決斷,嘗稱商鞅為豪杰之士,對不用命之臣當誅之。
工詩,詩詞寫得清新自然,頗有父風,《全宋詞》、《江西詩征》及《宋詩紀事》存詞2首、詩5首。劉克莊謂其詩不滿百,像“開遍杏花人不到,滿庭輕雨綠如煙”(《絕句》),殊有“乃翁思致”(《后村詩話》續(xù)集卷四)。詞作不多,《眼兒媚》詞有“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之句;《倦尋芳》詞有“恨被榆錢,買斷兩眉長斗”之句,清新婉倩,人所不能及(《詞苑萃編》卷四引《古今詞話》)。還致力于佛道兩家思想的探索,并有不少新的創(chuàng)見。薛礪若《宋詞通論》:“王雱詞雖不多見,然較介甫蘊藉婉媚多矣。足見當年臨川王氏家學一斑。”(引自惠淇源《婉約詞》)。
王雱 - 著作
著有《老子訓傳》、《佛書義釋》、《南華真經(jīng)新傳》20卷、《論語解》10卷、《孟子注》14卷,注過老子的《道德經(jīng)》,多已亡佚!度挝摹肪矶攀掌湮12篇。事跡見《東都事略》卷七九、《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傳》附傳!度卧~》、《江西詩征》及《宋詩紀事》存詞2首、詩5首。王雱 - 代表作
倦尋芳
露晞向曉,簾幕風輕,小院閑晝。翠徑鶯來,驚下亂紅鋪繡。
倚危欄,登高榭,海棠著雨胭脂透。
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
倦游燕,風光滿目,好景良辰,誰共攜手?
悵被榆錢,買斷兩眉長皺。
憶得高陽人散后,落花流水還依舊。
這情懷,對東風、盡成消瘦。
眼兒媚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