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超群 - 基本資料
姓名:李曾超群
生卒:1929—
描述:港十大女富豪之一
籍貫:廣東省中山
李曾超群 - 個人概述
祖籍廣東中山的李曾超群,一九二九年出生于上海。
李曾超群本名曾超群,因丈夫姓李,故按過去習慣,叫李曾超群。
其父系上海一家大銀行的總經(jīng)理,母親亦受過高等教育,能說流利的英語和法語,并彈得一手好鋼琴。在這樣的家中長大,李曾超群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希望她長大后能從事音樂藝術(shù)事業(yè),可小超群對彈鋼琴并不感興趣。她感興趣的是跟隨姑夫——名畫家鮑少游學吟詩畫畫。
一九三九年,李曾超群的父親調(diào)任中國郵政儲金匯業(yè)局駐香港的經(jīng)理,她也隨父親來到香港。
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李曾超群全家從香港逃往桂林。一路上風餐露宿,年僅十二歲的李曾超群首次體會到人生的艱辛。李曾超群小時身體多病,很瘦弱,連上學都要傭人背。
母親為鼓勵她努力鍛煉,克服困難,有一次,用毛線打了五個結(jié),要小超群一一解開。當時不甚理解解結(jié)含意的李曾超群現(xiàn)在十分感激母親給她的啟示:結(jié)有松有緊,在解開時有難有易。然而只要勇于嘗試,終究可以解開它。為了鍛煉身體,小超群按母親“入水能游,出水能跳”的要求,成為一位游泳健將。不僅練好了體魄,更贏得“南國美人魚”之稱。
李曾超群 - 職業(yè)生涯
李曾超群的商藝人生
抗戰(zhàn)勝利后,李曾超群考入上海滬江大學,主攻社會學。一九四九年,她和家人重返香港,不久又赴美國舊金山繼續(xù)學業(yè)。一九五O年六月,李曾超群即將畢業(yè)之際,接獲父親生病的電報,于是返回香港。回港后,她結(jié)識了學識、修養(yǎng)具佳的李明先生,不久便結(jié)為連理。
當時香港的習慣,結(jié)了婚的女性是不出來工作的。李曾超群先后生了兩兒一女,一心一意在家為丈夫和兒女們服務。由于從小受到母親在烹飪方面的嚴格訓練,她燒得一手好菜。特別是她烘制的糕餅,更受到家人和親友的一致好評。
六十年代中期,李曾超群的兒女們逐漸長大,家務的負擔少了。這時,有人請她到婦女福利會去為婦女們講授烹飪。李曾超群一出山,就吸引了主婦們,大家對她講的課感興趣,尤其愛吃她當堂烹制的糕餅。在李曾超群的學生中,不乏具有生意眼光之人。
她們見李曾超群的手藝出眾,便勸她出山開設(shè)糕餅店,并上電視去講授烹飪技巧。久靜思動的李曾超群覺得這個建議符合自己的長處,同時也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于是,她向銀行借了一萬五千元港幣,湊足十萬元。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一日,“超群餅店”在九龍?zhí)拥郎险Q生了。萬事開頭難,對于開店經(jīng)商毫無經(jīng)驗的李曾超群來說更是如此。
她沒想到,光憑自己出色的烹飪手藝做生意是不夠的。由于經(jīng)營不善,加上不懂宣傳促銷,餅店生意不佳。半年之后,已經(jīng)瀕臨破產(chǎn)。此時,家人親友皆勸她趁早收攤了事。
但生性倔犟的李曾超群不肯就這樣服輸,因為這不僅關(guān)乎她的臉面,更有給銀行還借款的壓力。她決心堅持經(jīng)營。
于是,李曾超群一方面向銀行繼續(xù)貸款五萬元,一方面認真檢討經(jīng)營不善的原因。她請來有生意經(jīng)驗的表兄作指導,自己也努力學習企業(yè)管理經(jīng)驗,認真讀書。在提高糕餅質(zhì)量的同時,注意成本核算,調(diào)動員工積極性,很快經(jīng)營便上了軌道。
在商言商。聰明的李曾超群很快發(fā)現(xiàn)廣告促銷的效應。當時還未有現(xiàn)在流行的“企業(yè)識別標志”的做法,但李曾超群為了突出“超群餅店”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和感覺,將餅店的門面全部漆成鮮艷的桔紅色。此外,她在餅店的櫥窗里貼上產(chǎn)品的彩色照片,貨品陳列架上擺滿各式蛋糕、曲奇餅等,連送貨的車輛也漆成桔紅色的方格花紋,與餅盒及職工工作服相配套協(xié)調(diào)。
這樣一來,突出了“超群餅店”的特點,使人一見桔紅色便想起“超群餅店”。加上糕餅質(zhì)量高,顧客終日盈門,生意蒸蒸日上,很快便扭虧為盈。為了擴大宣傳,提高知名度,李曾超群于一九六七年開始,應聘為香港麗的電視臺(今日“亞視”之前身)主持烹飪節(jié)目,向廣大電視觀眾介紹烹飪技術(shù)。
她并用業(yè)余時間撰寫了不少烹飪書籍,大大提高了李曾超群和“超群餅店”的知名度。
李曾超群 - 個人榮譽
一九七一年,李曾超群成功地在香港開設(shè)了第二家“超群餅店”。
到一九八四年時,“超群餅店”在港九已有四十余家分店。
一九八四年,李曾超群更將她的餅店開到美國紐約。
幾年之后,“超群餅店”在美國已開設(shè)了多間分店。
到九十年代初,“超群餅店”已發(fā)展成為一個跨國、商業(yè)連鎖集團,在美、加及港臺等地均有連鎖店。
該集團屬下員工亦由十幾人增加至一千八百余人。
一九八七年春。該獎過去的當選者均為杰出華裔人士,如貝聿銘、王安、董浩云等。
一九八八年,她又獲美國婦女組織的“國際杰出商業(yè)女性”獎。
一九九一年,李曾超群又被MODE雜志選為“香港十大女富豪”。
近年來,李曾超群榮獲美國、法國、新西蘭等多國政府頒予的獎狀。這些獎狀不僅是表彰其杰出的商業(yè)才華,更是表彰她樂善好施,服務社會的功績。
在經(jīng)商獲得巨大成功之后,李曾超群將她辛苦掙來的財富捐獻給社會。多年來,她捐助給老人院、孤兒院及教育機構(gòu)的錢逾數(shù)千萬港元。在李曾超群看來,人生最快樂的事并非擁有整個世界,而是在本身不用擔憂柴米油鹽時,有能力去幫助別人。
她的善舉亦贏得家人的支持,兒女們向她表示,不必考慮將家財留下,讓她放心地去做善事。
李曾超群的兩兒一女均是博士。長子是英國的醫(yī)學教授,女兒在香港當律師,次子在美國當律師。
李曾超群由于推動中美文化交流,捐資在紐約貝斯大學及加州洛德大學設(shè)立亞洲學生獎學金和東亞研究學院,被貝斯大學授予榮譽商學博土學位。一門五口均是博士,這是李曾超群最為自豪的事。 李曾超群喜愛吟詩繪畫。她家中落地長窗及客廳的玻璃門上,均被她畫上花鳥詩句。甚至連浴室的墻上及“抽水馬桶”均成了她的畫布,令人賞心悅目。六十七歲的李曾超群至今仍對生活充滿活力和信心。她曾寫下一首名為“夕照爭輝”的詩:“西山紅日半凝妝,海浪滔天浴夕陽。一片金麟生閃爍,黃昏未必暗無光”。這是她對自己的期許,也是她的人生態(tài)度的寫照。李曾超群的最新計劃是進軍中國內(nèi)地,希望“超群餅店”的美食能為內(nèi)地人所享用。
李曾超群 - 個人影響
博采眾長的畫家
中山古鶴水庫。
走進李曾超群紀念館,古色古香的廳堂,掛滿字畫,每一幅畫作都猶如大自然在對人傾訴。那一朵朵荷花、牡丹、梅花,生機盎然、可觸可摸;那一只只黃鸝、山雀、鸚鵡,更是活靈活現(xiàn)、鳴聲可聞。彩蝶翩躚花叢,繽紛曼妙;蒼鷹搏擊長空,催人奮進。在二樓畫齋,一幅未完成的畫作映入眼簾:一株蒼勁傲竹,迎風而立。畫家正極目遠眺,人畫合一,象一首未完的歌,帶著昨日的積淀,也攜著明日的期翼。
這是李曾超群,一個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女企業(yè)家。
“畫畫、寫詩是我最好的減壓方式”,李曾超群邊讓我吃工人剛剛從群芳園摘來的自種芒果、黃皮,邊說:“做事壓力大或有不順的時候,我就畫畫。詩畫怡情,因為畫和詩選擇的對象都是美麗的東西,你拚命在想象美的山,美的蝴蝶,美的荷葉,美的牡丹,讓自己融入那個情景中去,心情也就跟著舒暢起來”。
出生于書香世家的李曾超群,從小便學會繪畫!案改刚J為女孩子應該學點琴棋書畫”,交游廣闊的銀行家父親,請了一位嶺南派的畫家教超群繪畫。嶺南派的“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的藝術(shù)主張給超群很深遠的影響!昂髞,我又拜了一位日本的畫家為師,日本畫講求畫風工整細致,色彩鮮艷。加上我自己也獨創(chuàng)了一些繪畫技法,譬如,讓墨色從宣紙的背后透出,色彩均勻而不會有絲跡”。李曾超群師法傳統(tǒng)而不拘泥于傳統(tǒng),畫中既有國畫的質(zhì)感,又光色韻味格外精致。
已故著名畫家陳錦懷曾評論:“李曾超群在繪畫方面,從多方取材發(fā)展,亦有其獨特之處,時常愛寫較大的畫幅,可任意發(fā)揮,用筆大膽豪放,筆墨淋漓,則重以墨色為主,配調(diào)鮮明的色彩,以對比特點襯托主題。運用中國畫的傳統(tǒng)基本技法,結(jié)合西畫的長處,加強畫意,并用中西畫法熔冶一爐,使畫面更有真實的意境!
浪漫的詩人
李曾超群的畫中多自題詩句。一幅名為“傲視河山”的畫中,危崖之上,一只蒼鷹仰天長嘯。題句是:“峻崖驕屹立,鐵爪振雄風。展翅青云外,河山一睨中!痹娧粤水嬎幢M,畫和詩讓人強烈感受到一個內(nèi)心澎湃著激情的女人的大氣。“我有時是先做詩,從詩中取畫;有時是畫中取詩。詩情畫意,率性表達”。
詩集《玉蘭軒》收錄了李曾超群創(chuàng)作的近百首詩,這本李曾超群精心編選的詩集,詩風素樸明朗,意境有不同風格:或幽雅深遠、或清新明麗、或自然真純、或氣勢奔放。有感懷自然,有傾訴人生,有商海鉤沈,有兒女情懷。藝術(shù)手法奇幻多變,藝術(shù)風格搖曳多姿。
每年的中秋一定是超群最忙的時候,“超群月餅”是港臺和歐美華人首選的寄情食品。作為商界名流,超群要出席各種宴會和活動。身在喧囂繁華中,縈回心際的是:“嫦娥弄影下銀塘,水鏡蟾光憶故鄉(xiāng),秋蟋聲聲牽別緒,伊人欄檻笑相望。”
“我喜歡寫詩,大多是空想出來的意境。我寫的情詩很多,我的先生不懂,他很早就去國外讀書,讀了哈佛,讀MIT,與他說是不明白的。我一會兒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懷春的妙齡女子,一會兒把自己幻化成心儀漂亮女孩兒的多情男子。有時構(gòu)思詩句到半夜,我很陶醉其中!
書法大師
李曾超群的書法堪稱一絕,筆力雄厚穩(wěn)健,運筆瀟灑豪放。當年捐給群芳基金會的一副“壽”字,掛在“群芳藝苑”義賣,被一客商看中,花十萬港幣購去。李曾超群憶及此事,慨言:“好人好報,原本身體很不好的這個人,今年九十多歲了,還健在呢!
著名粵劇票友、劇作家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李曾超群走上舞臺。有一天,好友芳艷芬因為興趣所致,要拍幾張戲劇照片,預備掛在“群芳藝苑”內(nèi)。拍照時沒有刻意安排任何表情和身型,故此只是隨便地拍了一些照片。李曾超群將所有的照片形態(tài)分析后,編排成一出駙馬與公主之愛情故事,每張照片填上代表性之曲詞。芳艷芬看完認為是唱曲之好題材,于是由她譜上音律,取名《紅綾配》。不成想,這一群芳合作的樂章變成了一部經(jīng)典。87年10月6日,二人于香港利舞臺義演這一部粵劇,李曾超群反串小生。票價奇昂,加之商業(yè)富賈及社會名流踴躍贊助,一場戲就籌善款一千二百六十余萬元,全部捐贈香港十大慈善機構(gòu),成為一時佳話。
博學的網(wǎng)主
在網(wǎng)上,你在地址欄里鍵入“李曾超群”,會有二萬六千多個結(jié)果。其中有一個 “李曾超群漫步人生路”的鏈接,那是99年李曾超群自己開的網(wǎng)頁!澳菚r生意剛剛結(jié)束,賣掉房子。搬家時,一不小心從5級樓梯上摔下來,弄斷了腳。養(yǎng)傷時,在美國做律師的女兒怕我寂寞,教我上網(wǎng)。我這個人對感興趣的新東西都想學,很快就學會了!碧熨Y職慧而又勇于嘗試的李曾超群,馬上決定動手建一個自己的網(wǎng)頁:“即可把自己的生活記錄和哲學在網(wǎng)頁上供人瀏覽,以散播樂觀進取精神,又順便將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進行整理”。
李曾超群從67年到84年一直主持電視臺的烹飪節(jié)目,又應邀在臺灣和紐西蘭主持過較長時間的烹飪節(jié)目。FANS們能夠重新在網(wǎng)絡(luò)上與李曾超群交流,都十分雀躍,網(wǎng)頁訪問量很大。許多網(wǎng)友在網(wǎng)頁上留言給她,表達敬意或留下祝福。其中有一個FANS寫到:“尊敬的李太:您好!您的一生充滿斗志,在逆境中,能堅持信念,為社會做出貢獻,為人生編出光輝燦爛,值得每一個人向您學習。尤其在今天的社會,人們失卻自我,對前境的迷惘,逆境到臨,更不知怎去面對,如果人們能在您身上好好學習,或從您身上得到啟示,那香港有救,市民有福!我很希望在社會上或媒體里,聽到您的說話,再一次勉勵人們,喚醒頹廢者的心!我曾在中環(huán)遇過您,但不敢上前打擾,您在人群中消失,但您和詳?shù)拿婵祝烙⌒牡!您是典范,為女性爭光,女性以你為榮!祝您身體健康!敬重您的香港一婦人”。言不盡的多彩人生
李曾超群的一生都是多姿多彩的,“我從不計較自己的年齡,也對所有的經(jīng)歷感到欣慰!逼呤d人生,差不多踏遍天涯海角,她的成功亦受到國際的承認。每到一個國家,都會被許多重要人物邀訪。美國白宮周年祈禱早餐會上,她是幾屆美國總統(tǒng)及夫人的座上貴賓。她曾獲得各種國際著名獎項:英國女皇親自頒授英國最高貴的M.B.E勛銜;美國路德大學授予“攝政”權(quán)威認可獎;美國三大婦女團體頒發(fā)“國際商界風云人物”大獎;美國政府頒授“艾森豪威爾”獎;國際華人社團頒贈“杰出國際商界婦女成就”獎;在“世界最杰出女企業(yè)家”頒獎儀式上,她從摩洛哥雷尼爾親皇手上接過獎杯……
告別李曾超群,她溫婉卻振聾發(fā)聵之言久久盤旋于腦際:“無論你昔日有幾風光或幾失敗,都不要留戀過去。人要向前望,前面仍有更多彩虹在迎接你,我亦相信自己可以創(chuàng)造另一道彩虹出來!币粋人最大的破產(chǎn)是激情的喪失。她是富有的,不只是坐擁長達三十二年“西餅王國”財富的富有,更是人格富有,精神的富有。
李曾超群 - 人物評價
九十年代香港十大女富豪之一,著名的“西餅皇后”。六年前,受金融風暴所累,數(shù)億元資產(chǎn)一朝化為烏有,反欠銀行一千余萬巨債。 依照香港法律,李曾超群完全可以宣布破產(chǎn),四年后再“成為另一好漢”。已經(jīng)70歲的李曾超群堅持承擔到底,毅然決然地全線清盤,變賣資產(chǎn),償還銀行債務。然后,沒有退休享福,也沒有一蹶不振,依然不停地在拚搏:辦香港第一間私房飯桌“樂膳坊”、做出點心放于超市售賣、開放中山大宅超群閣予香港旅行團作為北上中山游玩的景點之一、同時擔任香港“上海派”等餐廳顧問,把握每個賺錢機會,終于將銀行債務還個七七八八。今年又獲財團支持,重出江湖,籍中秋推出特色食品-健康月餅搶攻市場。一個商場上打不倒的戰(zhàn)士,也是一個精神世界里的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