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雷德福1937年8月18日羅伯特·雷德福出生于加利福尼亞州。中學時期他愛好運動,靠棒球獎學金進了科羅拉多大學。在學習期間,他把大部分時間花在滑雪和喝酒上。后來去歐洲學美術,回國后進美國戲劇藝術學院專攻表演,并博覽文藝書籍。畢業(yè)后,雷德福像許多大明星一樣,在許多電視節(jié)目演出,包括《The Untouchables》、《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Route 66》、《Dr. Kildare》、《Playhouse 90》等。曾以《The Voice of Charlie Pont》獲得艾美獎最佳男配角獎提名。2008年71歲高齡的雷德福與交往12年的德國畫家席碧琳賽嘉絲(Sibylle Szaggars)訂婚。羅伯特·雷德福目前定居於猶他州日舞。
從事演藝
1962年他來到好萊塢,拍攝了電影處女作《獵戰(zhàn)》(war hunt),在這部電影中和同是初次拍電影日后成為大導演的西德尼·波拉克同場獻藝,結下了終生友誼。1967年雷德福憑借《赤足佳偶》(Barefoot in the Park)成名。
隨后的《虎豹小霸王》、《騙中騙》、《往日情懷》更讓雷德福成為大紅大紫的明星和70年代最當紅的偶像派小生。
初試導筒
1980年雷德福初試導筒,執(zhí)導了《普通人》一片,探討一個都市中產家庭里所隱藏的母子親情溝通危機,該片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雷德福本人也榮獲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桂冠,成為好萊塢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演員。4年后,他重登銀幕,在《天賦》中扮演一個神奇的棒球手。接著他與梅麗爾??斯特里普主演了榮獲1986年度奧斯卡7項金像獎的巨片《走出非洲》。
雷德福在1984年創(chuàng)辦了圣丹斯電影節(jié)(Sundance Film Festival,又譯日舞影展),專為獨立電影人和影片而設。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Park City)舉行,為期11天。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jié)已成為獨立制片業(yè)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zhí)導主流商業(yè)大片的跳板。
風格成熟
1992年雷德福執(zhí)導了《大河戀》》(A River Runs Through It),影片描繪了一個鄉(xiāng)村牧師家庭的父子親情教育與限制,展現了邁向電影大師的成熟風格。和《普通人》一樣,《大河戀》表達了雷德福對親情的關切,并進一步探求人生的終極關懷;在眾多娛樂性的好萊塢主流電影中,彷佛一股清流,洗滌觀眾的心靈。布拉德·皮特通過該片一舉成名。
1994年雷德福執(zhí)導了影片《機智問答》,該片嘲諷了美國現代社會中惟利是圖的商業(yè)文化,獲得了當年奧斯卡獎的4項提名。而1998年雷德福開始把關注點轉向了暢銷小說,同年他執(zhí)導并主演了《馬語者》,人們習慣于拿《馬語者》與《廊橋遺夢》作比較,它們同為催人淚下的暢銷小說,同為感人至深的浪漫電影,并且同為明星導演執(zhí)導和主演!恶R語者》改自尼古拉斯·埃文斯的同名小說,在原書尚未殺青之際,羅伯特.雷德福便出三百萬美元買下了電影拍攝權,當年,他因出手晚了一步而將《廊橋遺夢》拱手奉送給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也許是太喜歡這個故事了,雷德福破天荒地在擔任導演時同時出任主演,與馬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他認為湯姆·布克這個角色非他莫屬。安妮和格蕾絲由英國女演員克里絲汀.斯科特.托馬斯和當時年僅13歲的斯嘉麗.約翰遜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