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869年11月30日生于瑞典南部的斯坦斯托甫。通過自學,進入歌德堡的查默斯研究所學習,并干1896年作為一名機械工程師畢業(yè)。后得到蘇黎世大學的獎學金,就讀于蘇黎世火學。一年多后,取得了蘇黎世大學的畢業(yè)文憑。1900年-1905年,是達倫-阿爾辛工程公司的成員。1905年-1907年,任瑞典電石-乙炔公司的經理。1908年瑞典乙炔公司成為瑞典氣體儲存器公司,他任公司的主任和總工程師。1912年在一次實驗爆炸事故中嚴重受傷,導致雙目失明。學術成就
他被譽為“水手的保護人”。他第一個研究把乙炔用于照明無人管理的航海儀器。他把乙塊溶解于丙酮內,然后在一個耐壓為十個大氣壓的銅制容器內,塞進能滲透的物質“aga”。這個鋼制容器可以裝上比它本身的體積大100倍的乙炔,并且可以控制它,使它不至于因為搖動而有爆炸的危險,因而可以作為燈塔或浮標的實際光源。他發(fā)明了一個能產生閃光的閥,從其持續(xù)時間可以辨認出光源:為了節(jié)省乙炔氣體,他還發(fā)明了一種日光閥,可以在大陽升起時熄滅.在黑夜來臨時重新點燃。它所依據(jù)的原理是,膨脹的差異以及黑包表面比光亮表面的吸收本領強。日光閥由封閉在玻璃泡中的4根金屬捧組成,將最里面的1根涂黑,給其余3根涂上金箔,所有的捧上端均固定。涂黑了的捧在吸收太陽光后受熱膨脹,將氣閥關閉。當沒有陽光時.黑色棒和其余3個捧達到同一溫度,由于它的收縮,又將氣閥重新打開。
他是一個為科學事業(yè)可以犧牲一切的科學家。在他擔任煤氣貯存公司的總工程師時.多次不顧個人安危.悉心研究煤氣的性能,終于發(fā)明了聯(lián)接煤氣貯存器的自動調節(jié)裝置。為下程技術界解決了煤氣貯存這一難題。
由于他發(fā)明了可以和燃點航標、浮標氣體蓄電池聯(lián)合使用的自動調節(jié)裝置,因此,為了表彰他在機械工程方面的卓越貢獻,1912年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他諾貝爾物理學獎金。
1912年,為了繼續(xù)探索新的課題,在一次實驗中,他不幸炸瞎了雙眼。然而在從雙目失明到與世長辭的24年里,他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奮斗不息.以驚人的毅力同黑暗作斗爭。
由于他發(fā)明了可以和燃點航標、浮標氣體蓄電池聯(lián)合使用的自動調節(jié)裝置,因此,為了表彰他在機械工程方面的卓越貢獻,1912年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他諾貝爾物理學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