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陳胡公建都于宛丘(今河南省淮陽縣城東三里,城周圍繞以東蔡河,宛丘曾是上古三皇之一的伏羲太皋氏的故都)。陳胡公所建宛丘城為方形,周長九里十三丈,城墻高二丈四尺,為四門,門皆三重。繞城有土筑外郭一道,即護(hù)城堤。堤高丈許,以防水患。兩千年后,南北朝時(shí)的《水經(jīng)注》說:“楚討陳,殺夏徵舒于栗門,以為夏州后城之東門;內(nèi)有池,池水東西七十步,南北八十步許。水至清潔而不耗竭,不生魚草。水中有故臺!睗a麻之水要清潔才能漂白芝麻的纖維,織出潔白的布。由《濟(jì)經(jīng)》到《水經(jīng)注》的記載相隔兩千余年、但東門之池水質(zhì)依然清潔,可見淮陽的地下水既豐富又純凈,實(shí)在是難得的好水源。據(jù)說后來陳姓與胡姓,源頭之一就是由他而來。
鐵墓和胡公祠
陳胡公和他的望族后裔在淮陽城東南隅湖中三官廟村西頭,有一處古建筑叫司城貞子閣,在它的前面,便是清乾隆年間改建的陳胡公祠。史載陳胡公墓是用鐵冶鑄成,故稱胡公鐵墓,其址一說在城南壕內(nèi),一說在柳湖之中。
陳氏后裔
國姓
自虞滿開始,周朝以國賜姓,因此,虞滿和他的在陳子孫皆姓272戶陳,從陳胡公至陳湣公被楚國滅亡,歷經(jīng)25世,在陳國滅亡之前,陳胡公的后裔中有兩支改姓田、孫。一次,陳國發(fā)生內(nèi)亂,陳厲公之子陳完逃到齊國,改姓田,他的手孫后來擔(dān)任了齊國的大夫、卿、相,最后傳到第九代田和時(shí),奪取了齊國政權(quán)。陳完的第五代孫陳書之子憑,改為孫姓,戰(zhàn)國時(shí)期的大軍事家孫武、孫臏,都是陳氏后裔,就連孫中山先生的祖籍也是淮陽。
自陳姓始祖陳胡公開創(chuàng)陳派世家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古往今來,陳姓世家興旺發(fā)達(dá),人才輩出。
陳胡公的后人
陳胡公的裔孫陳軫曾擔(dān)任楚相,封潁川侯,陳姓的名祖。陳移十代孫陳寔之后,其潁川歷代子孫多為朝廷顯貴。漢丞相陳平,南朝陳武帝陳霸先、三國吳大帝孫權(quán),他們的始祖都是陳胡公虞滿。從春秋到清末,收入《中國名人大辭典》中的帝王、將相、名儒和民族英雄兩萬多人,陳姓就有近兩千人;世界著名的百余名海外華人領(lǐng)袖中,陳姓就占25%。全國陳姓總?cè)丝谄咔Ф嗳f,占總?cè)丝诘?.8%,是中國百家姓中的第五大姓。
近幾年的發(fā)展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及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海內(nèi)外陳氏宗親紛紛到準(zhǔn)陽尋根問祖。1995年10月15日,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全國各地共6個(gè)代表團(tuán)334人,在淮陽召開了陳胡公墓重修落成典禮暨陳氏祭祖大會;搓,作為陳氏祖根和發(fā)祥之地,必將走向世界,迎來繁榮昌盛的明天。
陳國
地理環(huán)境
陳國系侯國,方圓百余里,而且位于川澤縱橫,平坦無堰的肥沃的中原地帶,是古代物產(chǎn)豐富,文化發(fā)達(dá)的優(yōu)越地域,且相傳是伏羲太皋氏的都城,可見其地位形勢的重要了。清初偉大的歷史地理學(xué)家顧祖禹說:陳州“控蔡、潁之郊,綰汴、宋之道。淮泗有事,順流東指,此其經(jīng)營之所也!薄坝制涞卦瓭裎盅,水流津通!睔v來被視為中原地區(qū)的一塊寶地。所以陳國在西周初年諸侯國中,可算是一個(gè)富強(qiáng)的大國。
陳國
淮陽古稱陳國,陳胡公是陳國始君,也是陳氏始祖,陳胡公死后葬于陳,其子孫便以國為氏。三千多年來,陳胡公后裔一本千枝,繁衍昌盛,子孫遍布海內(nèi)外,陳姓已成為中華第五大姓氏。改革開放以來,淮陽陳姓族人開展廣泛的聯(lián)誼活動(dòng),陳姓族人來淮謁祖者絡(luò)繹不絕。國內(nèi)30多個(gè)省、市、縣陳姓居住地和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香港、澳門、臺灣等地的陳氏族人都組織過謁祖團(tuán)來謁祖!瓣愂媳樘煜,淮陽是老家”、“陳氏上億萬,始祖皆胡公”已成為海內(nèi)外陳姓的共識。
《陳風(fēng)》曾談到東門有榆樹,榆樹即白榆,至今仍為黃河流域及淮北一帶的重要樹種。東門池水清澈見底。池邊白榆成林,想來那景致相當(dāng)美麗。故《詩地理考》說:“毛氏曰:東門宛丘、國之交會。戴氏門:陳詩多言東門,必陳人游息之地。范氏曰:擇高之地而荒樂焉!蓖鹎饢|門應(yīng)是城內(nèi)一處風(fēng)景幽雅的場地,陳國臣民游樂的場所。
鐵墓
鐵墓定義
用鐵封固的墳?zāi)埂L刂负幽鲜』搓柨h柳湖旁所存西周初年陳國國君陳胡公之墓。
鐵墓之證
宋 蘇軾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開元寺山茶舊無花今歲盛開》之一:“ 太昊祠 東 鐵墓 西,一樽曾與子同攜! 宋 蘇軾 《東坡志林·鐵墓厄臺》:“余舊過 陳州 ,留七十馀日,近城可游觀者無不至。 柳湖 旁有丘,俗謂之 鐵墓 ,云陳胡公墓也。城濠水往嚙其址,見有鐵錮之。”
鐵墓的位置
今陳胡公的墓在河南淮陽縣柳湖旁。因城壕水注侵其址,故以鐵錮之,俗稱鐵墓。
史記相關(guān)記載
陳國早期
陳胡公滿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為庶人時(shí),堯妻之二女,居于媯汭,其后因?yàn)槭闲,姓媯氏。舜已崩,傳禹天下,而舜子商均為封國。夏后之時(shí),或失或續(xù)。至于周武王克殷紂,乃復(fù)求舜后,得媯滿,封之于陳,以奉帝舜祀,是為胡公。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為孝公。孝公卒,子慎公圉戎立。慎公當(dāng)周厲王時(shí)。慎公卒,子幽公寧立。幽公十二年,周厲王奔于彘。二十三年,幽公卒,子厘公孝立。厘公六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厘公卒,子武公靈立。武公十五年卒,子夷公說立。是歲,周幽王即位。夷公三年卒,弟平公燮立。平公七年,周幽王為犬戎所殺,周東徙。秦始列為諸侯。文公元年,取蔡女,生子佗。十年,文公卒,長子桓公鮑立。桓公二十三年,魯隱公初立。二十六年,韂殺其君州吁。三十三年,魯弒其君隱公。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桓公鮑卒。桓公弟佗,其母蔡女,故蔡人為佗殺五父及桓公太子免而立佗,是為厲公;腹《鴣y作,國人分散,故再赴。
卦田完有國
厲公二年,生子敬仲完。周太史過陳,陳厲公使以周易筮之,卦得觀之否:“是為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其在異國?非此其身,在其子孫。若在異國,必姜姓。姜姓,太岳之后。物莫能兩大,陳衰,此其昌乎?”
始亂終滅
厲公取蔡女,蔡女與蔡人亂,厲公數(shù)如蔡淫。七年,厲公所殺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長曰躍,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誘厲公以好女,與蔡人共殺厲公而立躍,是為利公。利公者,桓公子也。利公立五月卒,立中弟林,是為莊公。莊公七年卒,少弟杵臼立,是為宣公。二十一年,宣公后有嬖姬生子款,欲立之,乃殺其太子御寇。御寇素愛厲公子完,完懼禍及己,乃奔齊。齊桓公欲使陳完為卿,完曰:“羈旅之臣,幸得免負(fù)檐,君之惠也,不敢當(dāng)高位!被腹篂楣ふ。齊懿仲欲妻陳敬仲,卜之,占曰:“是謂鳳皇于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后,將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與京。”三十七年,齊桓公伐蔡,蔡;南侵楚,至召陵,還過陳。陳大夫轅濤涂惡其過陳,詐齊令出東道。東道惡,桓公怒,執(zhí)陳轅濤涂。是歲,晉獻(xiàn)公殺其太子申生。四十五年,宣公卒,子款立,是為穆公。
穆公五年,齊桓公卒。十六年,晉文公敗楚師于城濮。是歲,穆公卒,子共公朔立。共公六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是為穆王。十一年,秦穆公卒。十八年,共公卒,子靈公平國立。靈公元年,楚莊王即位。六年,楚伐陳。十年,陳及楚平。十四年,靈公與其大夫孔寧﹑儀行父皆通于夏姬,衷其衣以戲于朝。泄冶諫曰:“君臣亂,民何效焉?”靈公以告二子,二子請殺泄冶,公弗禁,遂殺泄冶。十五年,靈公與二子飲于夏氏。公戲二子曰:“征舒似汝!倍釉唬骸耙嗨乒!闭魇媾。靈公罷酒出,征舒伏弩獜門射殺靈公?讓帺p儀行父皆奔楚,靈公太子午奔晉。征舒自立為陳侯。征舒,故陳大夫也。夏姬,御叔之妻,舒之母也。
成公元年冬,楚莊王為夏征舒殺靈公,率諸侯伐陳。謂陳曰:“無驚,吾誅征舒而已!币颜D征舒,因縣陳而有之,髃臣畢賀。申叔時(shí)使于齊來還,獨(dú)不賀。莊王問其故,對曰:“鄙語有之,牽牛徑人田,田主奪之牛。徑則有罪矣,奪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征舒為賊弒君,故征兵諸侯,以義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則后何以令于天下!是以不賀!鼻f王曰:“善。”乃迎陳靈公太子午于晉而立之,復(fù)君陳如故,是為成公?鬃幼x至楚復(fù)陳,曰:“賢哉楚莊王!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比哪辏,哀公娶鄭,長姬生悼太子師,少姬生偃。二嬖妾,長妾生留,少妾生勝。留有寵哀公,哀公屬之其弟司徒招。哀公病,三月,招殺悼太子,立留為太子。哀公怒,欲誅招,招發(fā)兵圍守哀公,哀公自經(jīng)殺。招卒立留為陳君。四月,陳使使赴楚。楚靈王聞陳亂,乃殺陳使者,使公子□疾發(fā)兵伐陳,陳君留奔鄭。九月,楚圍陳。十一月,滅陳。使疾為陳公。招之殺悼太子也,太子之子名吳,出奔晉。晉平公問太史趙曰:“陳遂亡乎?”對曰:“陳,顓頊之族。陳氏得政于齊,乃卒亡。自幕至于瞽瞍,無違命。舜重之以明德。至于遂,世世守之。及胡公,周賜之姓,使祀虞帝。且盛德之后,必百世祀。虞之世未也,其在齊乎?”
楚靈王滅陳五歲,楚公子□疾弒靈王代立,是為平王。平王初立,欲得和諸侯,乃求故陳悼太子師之子吳,立為陳侯,是為惠公;莨ⅲ嚼m(xù)哀公卒時(shí)年而為元,空籍五歲矣。十年,陳火。十五年,吳王僚使公子光伐陳,取胡、沉而去。二十八年,吳王闔閭與子胥敗楚入郢。是年,惠公卒,子懷公柳立。懷公元年,吳破楚,在郢,召陳侯。陳侯欲往,大夫曰:“吳新得意;楚王雖亡,與陳有故,不可倍。”懷公乃以疾謝吳。四年,吳復(fù)召懷公。懷公恐,如吳。吳怒其前不往,留之,因卒吳。陳乃立懷公之子越,是為愍公。
愍公六年,孔子適陳。吳王夫差伐陳,取三邑而去。十三年,吳復(fù)來伐陳,陳告急楚,楚昭王來救,軍于城父,吳師去。是年,楚昭王卒于城父。時(shí)孔子在陳。十五年,宋滅曹。十六年,吳王夫差伐齊,敗之艾陵,使人召陳侯。陳侯恐,如吳。楚伐陳。二十一年,齊田常弒其君簡公。二十三年,楚之白公勝殺令尹子西、子綦,襲惠王。葉公攻敗白公,白公自殺。二十四年,楚惠王復(fù)國,以兵北伐,殺陳愍公,遂滅陳而有之。是歲,孔子卒。
禹后之樓公
東樓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時(shí)或封或絕。周武王克殷紂,求禹之后,得東樓公,封之于□,以奉夏后氏祀。 牟婁,曹東邑也。僖十四年傳云“□遷緣陵”。地理志北海有營陵,淳于公之縣。 臣瓚云“即春秋緣陵,淳于公所都之邑”。又州,國名,□后改國曰州而稱淳于公,故春秋桓五年經(jīng)云“州公如曹”,傳曰“淳于公如曹”是也。然□后代又稱子者,以微小又僻居?xùn)|夷,故襄二十九年經(jīng)稱“□子來盟”,傳曰“書曰子,賤之”是也。
東樓公生西樓公,西樓公生題公,題公生謀娶公。謀娶公當(dāng)周厲王時(shí)。 謀娶公生武公。武公立四十七年卒,子靖公立。靖公二十三年卒,子共公立。共公八年卒,子德公立。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腹吣曜,子孝公□立。孝公十七年卒,弟文公益姑立。文公十四年卒,弟平公郁立。平公十八年卒,子悼公成立。悼公十二年卒,子隱公乞立。七月,隱公弟遂弒隱公自立,是為厘公。厘公十九年卒,子愍公維立。愍公十五年,楚惠王滅陳。十六年,愍公弟閼路弒愍公代立,是為哀公。哀公立十年卒,愍公子敕立,是為出公。出公十二年卒,子簡公春立。立一年,楚惠王之四十四年,滅□!鹾箨愅鋈哪。杞小微,其事不足稱述。
太史公評
舜之后,周武王封之陳,至楚惠王滅之,有世家言。禹之后,周武王封之□,楚惠王滅之,有世家言。契之后為殷,殷有本紀(jì)言。殷破,周封其后于宋,齊愍王滅之,有世家言。后稷之后為周,秦昭王滅之,有本紀(jì)言。皋陶之后,或封英、六,楚穆王滅之,無譜。伯夷之后,至周武王復(fù)封于齊,曰太公望,陳氏滅之,有世家言。伯翳之后,至周平王時(shí)封為秦,項(xiàng)羽滅之,有本紀(jì)言。垂、益、夔、龍,其后不知所封,不見也。右十一人者,皆唐虞之際名有功德臣也;其五人之后皆至帝王,余乃為顯諸侯。滕、薛、騶,夏、殷、周之閑封也,小,不足齒列,弗論也。
周武王時(shí),侯伯尚千余人。及幽、厲之后,諸侯力攻相并。江、黃、胡、沉之屬,不可勝數(shù),故弗采著于傳*(上)[云]*。
太史公曰
太史公曰:舜之德可謂至矣!禪位于夏,而后世血食者歷三代。及楚滅陳,而田常得政于齊,卒為建國,百世不絕,苗裔茲茲,有土者不乏焉。至禹,于周則□,微甚,不足數(shù)也。楚惠王滅□,其后越王句踐興。
索隱述贊
盛德之祀,必及百世。舜、禹余烈,陳、□是繼。媯滿受封,東樓纂系。閼路篡逆,夏姬淫嬖。二國衰微,或興或替。前并后虜,皆亡楚惠。 句踐勃興,田和吞噬。蟬聯(lián)血食,豈其苗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