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馬中華,男,中國礦業(yè)大學教授 。
1929年6月生,河北安次人。
1950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體育系,就職于在天津剛組建的中國礦業(yè)學院。
馬中華教授曾被選拔入“ 華北男子籃球隊”。
十年煉獄,厚積薄發(fā)
1953年學校遷至北京,更名北京礦業(yè)學院,馬中華教授曾任體育教研組秘書,體育教研室副主任,北京礦業(yè)學院學生男子籃球隊教練,帶領學;@球隊奪得北京市高;@球比賽冠軍,北京市高校大學生“三好杯”籃球比賽冠軍。當時風華正茂的他,不僅受到學校領導的的高度重視、重用,也贏得了全校師生的贊譽,同時也顯露了他超強的組織、協(xié)調(diào)和指揮才能。然而,正值他發(fā)揮大好才華的1966年,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
大革命”政治大劫難降臨了,他成了“革命”的對象。尤其是學校1970年遷至小說《紅巖》“雙槍老太婆”打游擊的華瑩山區(qū)建校,他被監(jiān)督勞動,扛石塊、背水泥、拌沙漿,建筑校舍。惡劣的環(huán)境,繁重的體力勞動、頻繁的批斗和無休無止的寫書面檢查,強壯的他患上了嚴重的甲狀腺炎,而因是被監(jiān)督勞動改造“反革命”得不到應有的治療。有一次原本高大健壯的他倒在了行人稀少的大山路旁,又因是被監(jiān)督勞動改造的“反革命”而沒有人敢救治。所幸的是一個敢“冒天下之大不違”的年輕教師,發(fā)現(xiàn)了奄奄一息的他,多方抗爭才得送醫(yī)院,并隱瞞了其“反革命”的身份,才得以救治而幸免走上“黃泉”。之后,由于身體和個人“魅力”的原因,沒有被關禁閉或掃廁所掏大糞,而被發(fā)配做了體育器材修理工。十年“文化大革命”煉獄,馬中華教授雖然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摧殘,但精神沒有被擊垮。隨著“四人幫”的倒臺,結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大劫難,馬中華教授與千萬受到迫害的無辜志士一樣,得到平反昭雪。他未記前辱,默默的收拾行囊,踏上了他為之忠愛的體育人生道路。
把握機遇,開拓創(chuàng)新
1983年,全國高等體育教育工作會議上,有領導講話指出:“有條件的工礦企業(yè)和高校,可招收體育特長生辦運動隊”。馬中華教授得到這一信息后,隨即向學校黨政領導作了報告,并匯報了招收體育特長生辦運動隊的設想和計劃。在國家還沒有出臺招收體育特長生政策的情況下,學校黨、政領導力排眾異,大力支持,馬中華教授冒著可能違反招生政策的極大風險和壓力,于當年創(chuàng)辦了高校招收男子籃球和田徑高水平運動隊,開創(chuàng)了我國高校試辦高水運動隊之先河。在全國上下一片爭議,而全國部分高校也紛紛仿效。
1985年原國家教委在山東省掖縣召開的全國高校體育工作會議(簡稱“掖縣會議)上,正式確認了高校試辦高水平運動隊的方向,并于1986年國家教委與國家體委聯(lián)合頒布了《關于開展課余訓練,提高學校體育運動技術水平的規(guī)劃》的通知。確定了包括中國礦業(yè)大學在內(nèi)的55所高校試辦高水平運動隊。1985年我國首次以在校學生組成的中國大學生男子籃球隊,參加了在日本神戶舉行的第十三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馬中華教授任教練,我校喬剛、于新德、鄭建華、王玉強四名學生入選中國大學生男子籃球隊(是入選隊員最多的學校),取得了第十四名的好成績。
馬中華教授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敢為人先的思想,由于他不失時機的把握住了我國高校建立高水平運動隊的機遇。在學校黨、政領導和各級組織大力支持下,學校先后組建了田徑、男子籃球、女子籃球、武術、藝術體操、射擊、游泳和網(wǎng)球等高水平運動隊。鼎盛時期在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學生達150人。至此,中國礦業(yè)大學體育不僅確立了在江蘇高校的“霸主”地位,還因此享譽了中國高校。在創(chuàng)建高水平運動隊獲得成效之后,馬中華教授又向另一個目標進發(fā),那就是學校承辦大型體育比賽和承擔全國性體育組織負責單位。在學校遷至江蘇省徐州市之初,可謂“名不見經(jīng)傳”,不知中國礦業(yè)學院為何學校。馬中華教授站在歷史的高度,首先,用體育這把鑰匙打開學校通向江蘇乃至全國的大門。經(jīng)過馬中華教授四方奔走,八面呼吁,上下斡旋。于1986年江蘇省第11屆運動會暨第9屆大學生田徑運動會在我校舉行。此次運動會得到了學校黨政領導和方方面面的鼎力支持。在馬中華教授具體縝密的組織、計劃和安排下,5月20日上午8時,江蘇省歷史以來規(guī)模空前的江蘇省第11屆運動會暨第9屆大學生運動會在中國礦業(yè)學院隆重開幕。有62所高校1300余名運動員參加,進行37個項目的比賽。當江蘇省高教局徐;珠L宣布運動會開幕之后的一剎那間,上萬只彩球,數(shù)千飛鴿,從學校田徑場各個地方騰空而起,校軍樂隊奏響了嘹亮的歡迎曲,上萬名師生員工在看臺歡呼雀躍,整個中國礦業(yè)學 院校園沉沉浸在“節(jié)日”歡慶之中。經(jīng)過三天的角逐,我校獲男子團體第一;女子團體第一;男女團體總分第一,獲20個冠軍,23人超過22項全國大學生運動會記錄,20人打破18項江蘇省大學生運動會田徑記錄的優(yōu)異成績,運動會圓滿結束。這次大會受到江蘇省高教局及高校有關人士高度評價,有位領導說:“按這樣的規(guī)格和盛況承辦運動會,以后承辦單位的壓力和困難是可想而知的”。之后,中國礦大還承辦了第三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排球預賽,全國煤炭系統(tǒng)“烏金杯” 田徑運動會,第一屆中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全國健美暨健美操“冠軍”賽等數(shù)次具有影響力體育賽事。
2007年3月4日,馬中華教授不幸逝世,享年78歲。
2007年3月8日有不遠千里來為自己的尊師告別的學生,也有深得教誨、培養(yǎng)的晚輩,還有為體育,尤其是為我國高校體育事業(yè)共同耕耘了數(shù)十年的摯友同事數(shù)百人,來到北京八寶山,緬懷為中國礦業(yè)大學體育事業(yè),為江蘇省高校及我國高校體育耕耘了半個多世紀的馬中華教授。回顧他那“十年煉獄,厚積薄發(fā);把握機遇,開拓創(chuàng)新;敬業(yè)樂群,展現(xiàn)人生;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體育人生。為后人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