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仇高馳, 男,漢族,號眇齋。1964年11月生于江蘇豐縣。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畢業(yè)。當代中國著名書法家、篆刻家、藝術教育家,F(xiàn)從事書法和篆刻藝術的創(chuàng)作、教學和書法理論研究。
現(xiàn)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文聯(lián)委員,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江蘇省篆刻研究會副會長,南京財經(jīng)大學書畫研究所所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一級美術師。
2012年被中國文聯(lián)、中國書協(xié)授予“全國書法十杰”榮譽稱號。2005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遴選為首批江蘇省宣傳文化系統(tǒng)“五個一批”人才; 2006年被江蘇省文聯(lián)、江蘇省書協(xié)評為“江蘇省優(yōu)秀書法篆刻家”;2012年又被江蘇省文聯(lián)、江蘇省書協(xié)評為“江蘇省十大優(yōu)秀中青年書法家”之一;2006年被《青少年書法報》“國展精英”評為全國最佳五位中青年書法家之一。2010—2011年度書法報·書法海選“蘭亭諸子獎”第一名。第四屆《書法》“中國書壇中青年百強榜”金獎并以最高票名列榜首。
書法篆刻作品獲全國書法最高獎--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chuàng)作獎;[2]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第五屆全國書法百家精品展金獎;首屆全國電視書法大賽銀獎;全國第三屆楹聯(lián)書法大展銀獎;全國第七屆楹聯(lián)書法大展全國獎;全國第二屆篆書展全國獎;第三屆“賽克勒杯”中國書法競賽金獎;走進新世紀江蘇省青年書法篆刻精品展金獎,江南文化藝術節(jié)翁同和書法獎等。
成就及榮譽:
作品獲獎:
●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chuàng)作 獎
●第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
●“第五屆全國書法百家精品展”金獎
●全國第三屆楹聯(lián)書法展銅獎
●全國第七屆楹聯(lián)書法大展全 國獎
●全國第二屆篆書展全國獎
●“杏花村汾酒集團杯”首屆全國電視書法大賽銀獎
●《書法》雜志四屆“中國書壇中青年百強榜”一等獎;
●第三屆“賽克勒杯”中國書法競賽一等獎;
作品入展:
●首屆林散之獎書法雙年展;
●第二屆、第三、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
●全國第六屆、第七屆書法篆刻作品展;
●全國第六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
●當代書壇名家系統(tǒng)工程“500人書法精品展;
●第四屆全國篆刻藝術展;
●第五屆楹聯(lián)書法大展;
●全國第三屆正書大展;
●全國中青年篆刻藝術作品展;
●首屆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優(yōu)秀作品展;
●全國首屆篆書作品展;
●第三屆書法批評家提名展;
●《中國書法》60名家書法展;
●西泠印社首屆國際書法篆刻大展等。
出版專著:
▲《仇高馳書法篆刻作品集》
▲《來自李可染故鄉(xiāng)的書畫名家·仇高馳卷》
▲《仇高馳印存》
▲《仇高馳篆書千字》
▲《解密秦泰山刻石》
發(fā)表主要學術論文:
▲《納碑入帖的張伯英》(《書法》雜志 2011年 第七期)
▲《網(wǎng)絡時代的書法思考》(《美術大觀》雜志2011年 第四期)
▲《篆書解讀三題》(《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9年 第一期)
▲《篆書技法》(《書法》雜志 2012年 第十--十二期)
▲《我的書法觀》(《書法報》2003年2月24日 二版)
▲《氣象渾穆的毛公鼎銘》(《書法導報》1999.9.1二版)
名家匯評:
●高馳篆書淵雅清醇,氣息高古,能達此境界十分難得,相信再假以時日其 前途不可限量。(啟功)
●篆、隸功夫甚佳,嚴謹而不乏情趣,行書亦妙。(周俊杰)
●仇高馳,好學之士也。弱冠時即喜染翰,染翰之余,兼攻篆刻,書、印兩途,研習有年矣。歲在壬午,高馳以小篆巨幀一軸參選首屆蘭亭書法展,鋒芒小試,競一舉奪魁,于是海內(nèi)書壇皆知彭城有仇氏焉。高馳篆書初法清季鄧完白,得鄧氏“疏可以走馬,密不使通風”結字之秘;次學趙撝 叔,獲趙氏穩(wěn)中有變,工中有奇之法;后結穴于近世蕭退庵,取蕭氏寬展流暢,工麗端莊“蜾扁”之體,再參以秦漢吉金石墨,縱橫變化,書篆已見從容含蓄,博大深宏之美,此亦可謂知難而進,敢攀高峰者也。高馳既以篆書見長,而又復攻他書,其隸書,以漢碑為體,以簡牘為用,下筆古秀渾厚。其行書則取法王逸少、米元章、黃石齋。大凡工篆隸者拙于行草,此乃結字、用筆不同使然,精能如鄧完白者,已為后人所詬病。然高馳行書,已能貫通諸體,融合諸家,落墨心無掛礙,進退裕如,寫大字對聯(lián)氣厚貌古,寫小字屏條神韻超逸,學書能諸體皆善,隨意所適,亦真書家之風流也。(王冰石)
● 高馳篆刻,因知篆而識變,因善書而悟刻,其藝路大抵亦經(jīng)過“印上求印”、“印從書出”、“印外求印”三個階段:先規(guī)模漢印,次取道黃牧甫,后借鑒當今印林諸賢及出土金石文字,汲古鉤玄,取精用宏,涉獵多方,質樸簡靜,巧中見拙是其印章風貌,然情隨境遷,識與時長,高馳日后進境又焉能測其深淺哉!(王冰石)
●大師李可染畫山水卓然成家,自稱苦學派,仇高馳亦苦學派也,然苦而不善思知變,則徒費日用,虛擲精神耳。高馳苦學而善思,于國內(nèi)重大書展賽事每射得鹿,深得藝林同仁稱道。因其倚余門墻多年,深知其致力斯道之勤,用述所知,樂為推介。破壁十丈,已見真龍。ㄍ醣
● 篆、隸、行三體皆善,篆書尤為從容。(徐利明)
●仇高馳的篆刻章法穩(wěn)實,線條勁健挺拔,更可貴的是作者不滿足于平實,不停留在穩(wěn)健的層面,而是努力在平實穩(wěn)健中求線條的變化,求輕重不同的表現(xiàn)。而他的這種變化和表現(xiàn)又能做到統(tǒng)一、和諧、渾融,是極為難得的。(徐正濂)
●從仇高馳的各體書法來看,兼擅且都具很高的水準。比較而來,其篆書比隸書、行草更耐人尋味。首先是用筆,有的線條甚為迅捷,似乎不合篆之婉轉和穆,但是迅捷中的枯澀痕跡產(chǎn)生了蒼茫感,極為質樸和拙樸。有的字則筆重墨濃,圓潤飽滿,沉重厚實。相互映襯、對照,頗有趣味。由于其用筆以迅捷居多,篆書中有十分明顯的動感,互動成趣,使人感受到動蕩活躍,如流飛渡。(朱以撒)
● 仇高馳也擅篆刻,有漢印質樸大方的一路,也有古璽圓融生變的一路,相比之下,還是靜穆的漢印一路更能給人以深厚感,質樸、拙樸、素樸,這些美感畢竟離我們太遠,以至于更我們倚重。(朱以撒)
● 仇高馳對篆書的研究和理解很到位,行書,隸書古雅生動,全面地展示了作者的綜合能力和對各種書體的理解和把握。(毛國典)
● 仇兄高馳,早歲學書于彭城書壇重鎮(zhèn)王冰石先生;篤于篆,情鐘缶翁用筆、退庵結體,復上溯悲庵、完白而至先秦鐘鼎銘文。用筆以中鋒為主,多藏起側收;筆畫極盡欹斜舒張之勢,婉轉流暢;又重筆畫粗細、行筆緩急、墨色潤燥之穿插;中宮略緊,結字于展縱間兼取橫向之勢。“勢”既具,而“情”乃生。故而一字之內(nèi)、字字之間,皆能于舒展跌宕中顧盼生情。(方小壯)
● 高馳兄求情于篆,所謂佛在吾心,緣何外尋?不聒不噪,獨立于當代書壇諸彥,聲名遂藉藉矣。ǚ叫眩
● 仇高馳先生的篆書和當代書壇的篆書創(chuàng)作拉開了距離,他以小篆為基,上追石鼓文、墻盤文、毛公鼎等,增加了其高古性,下探趙之謙、吳昌碩、蕭退庵等人,借鑒他們篆書創(chuàng)作的成功方式,舍棄其不足,增強了小篆的書寫性,這點非常難得。在用筆上,仇先生融入了陸維釗“蜾扁體”的用筆方法,這是一種嘗試,更是一種自我的突破。(谷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