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1422—1503)字克誠,號 坦然居士,又號八一道人, 明朝時 浙江 瑞安人。居西峴山下。七歲即能賦詩,作直徑數(shù)尺大字,頗有法度。明宣德八年(1433)12歲,以神童得薦舉,宣宗面試其書法,命為國子生。后以書法供奉宮廷,以書藝供奉累官至至太常寺卿(一作太仆寺卿)。蒼涼多致。
其人儀度端莊,博通經(jīng)史,嫻熟音律。居官清廉,在職58年,宦囊蕭然。弘治初年致仕歸里,與同邑通判吳祚、寺副蔡鼎結(jié)清樂會,晨夕吟詠唱和,以文史聲韻歡度晚年。弘治十六年卒,享壽82歲,遺著有《太極心性圖說》、《云山樵語》、《歸田百詠》等。
善寫梅,得其婦翁孫隆之傳。著有集云山樵文集等七種,俱失。妻孫氏,亦善畫梅。 《明畫錄》、《無聲詩史》、《匏翁家藏集》、《甌海遺聞》、《甌雅》。
道遜書法結(jié)構(gòu)勻稱,作畫擅長山水,筆法蒼古清潤,《畫譜》載其《太仆圖》,“不及盈丈,而三遠(yuǎn)備焉”。并有詩贊:“克誠已往道寧逝,郭熙遂得新成名!币庵^其畫藝在宋代大畫家郭熙之上。傳世山水作品不多,溫州博物館尚藏有珍品。書法、碑刻留存較富,今瑞安塘下沙瀆村《坤嶼墓表》碑,雋秀可喜,為道遜晚年書法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