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鄭從讜(?-887),字正求,河南滎陽人,唐代名相鄭余慶之子,唐末任河東節(jié)度使,平叛、御邊多有功勞,為唐代名臣之一。少年時即文武雙全,聲名遠播,842年,進士及第,歷任秘書省校書郎、拾遺、補闕、尚書郎、知制誥等官職,后又因父親的緣故,升遷為中書舍人。862年,轉(zhuǎn)為禮部侍郎,再轉(zhuǎn)刑部,改任吏部侍郎,后因推薦,被改任為檢校刑部尚書、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觀察等使。此后,不斷在各藩鎮(zhèn)調(diào)動,改任檢校兵部尚書、汴州刺史、宣武軍觀察使,任職期間,頗有能名,再改任廣州刺史、嶺南節(jié)度使。龐勛之亂發(fā)生時,鄭從讜整修城墻,招募士兵,盜賊不敢侵擾,唐僖宗時,鄭從讜回朝任刑部尚書,遷同平章事。
乾符年間,天下盜賊蜂起,一片混亂,山西代北陰山府的沙陀都督李國昌因部族強盛,虎視北邊,頗有野心,而靈州防御使段文楚不知安撫,城中又乏食,于是有人暗中招引沙陀部眾攻城,殺段文楚,占據(jù)云、朔等州,李國昌又令其子李克章、李克用等人率軍南侵。于是朝廷任命鄭從讜為檢校司空、平章事、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jié)度使兼行營招討使,前往鎮(zhèn)壓。當時,河東一鎮(zhèn)承戰(zhàn)亂之余,殺掠攻剽,民無寧日,而鄭從讜相貌溫婉,但為人剛勁,多謀善斷,奸人無所遁形,由是群豪惕息。鄭從讜知道都虞侯張彥球有勇力,特意召問方略,見其忠武可用,于是將兵權(quán)完全交給他。
廣明初年,沙陀軍勢強盛,連敗李鈞、李涿,十二月,黃巢又攻克長安,唐僖宗出奔蜀中,下詔讓鄭從讜挑選本部驍勇士兵交給招討副使諸葛爽,援救長安,鄭從讜奉詔后,立命牙將論安、后院軍使朱玫率領(lǐng)步騎兵五千人跟隨諸葛爽入關(guān)赴難。論安大軍出發(fā)后,沙陀大將李克乘河東空虛,突然率軍掩至,營于汾東,稱奉詔赴難入關(guān)。從讜具廩餼犒勞,信宿不發(fā)?擞酶党嵌粼唬骸氨拒妼⒛舷拢c相公面言!编崗淖暤浅菚砸源罅x,李克用深為所動,但沙陀士兵侵擾不止,鄭從讜命大將王蟾、薛威出師討伐,大敗之。
不久,朝廷派代北監(jiān)軍使陳景思前往招降沙陀叛軍,令其討賊贖罪,李克用遂率大軍五萬南下,此后,朝廷李克用代替鄭從讜任河東節(jié)度使,鄭從讜接到詔書的當日,即以監(jiān)軍使周從寓為知兵馬留后事,自己束身歸朝,被任命為司空、司徒,拜侍中。
光啟三年,鄭從讜因年老多病,固辭機務,不久病逝,謚號文忠。唐末天下大亂,藩鎮(zhèn)大多不聽朝命,只有鄭從讜知人善任,清正廉明,忠于朝廷,因此不愧為一代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