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趙汝適 南宋 地理學家。太宗八世孫。寓居四明(浙江寧波)。曾任卿、監(jiān)、 郎官等。嘉定(1208—1224)至寶慶(1225—1227)年間任 福建路市舶提舉。1225年,以任內采訪所得,撰成 《諸蕃志》,2卷。上卷記載東自日本,西至北非的摩洛哥共50余國的概況。下卷記載物產;以物為綱,具述產地、制作、用途及運銷等。末尾附《海南地理志》。是研究宋代海上交通、對外貿易以及與各國友好交往的重要文獻。原書已佚。今本輯自 《永樂大典》。近人 馮承均有《 諸蕃志校注》。趙汝適(1170—1231年),字伯可,宋太宗八世孫。祖籍 河南開封,祖父南渡后,于紹興初定居 臨海。他出身封建官僚家庭,父親趙善待官至 朝請大夫、岳州知州。紹熙元年(1190年),趙汝適以祖上遺澤,補將仕郎。二年(1191年),授迪功郎、 臨安府余杭 縣主簿。慶元三年(1197年),賜 進士及第,授 修職郎。后歷任從政郎、 文林郎、 湘潭縣丞、 紹興府觀察判官、 宣教郎、 武義知縣、奉 議郎、 承議郎、 朝奉郎、臨安府通判、朝散郎、朝請郎等。嘉定十六年(1223年),知南劍州。次年轉 朝奉大夫、 朝散大夫、提舉福建路 市舶司。寶慶元年(1225年)七月兼權 泉州市舶使,十一月又兼知南外宗正事。寶慶三年(1227年)除知 安吉州,示赴任,又改知 饒州。 紹定元年(1228年),轉朝請大夫。三年(1230年),兼權江東 提刑,旋主管華州 云臺觀。四年(1231年),轉 朝議大夫;終 官告院主管。死后葬于臨海 重暉鄉(xiāng)之趙岙山。趙汝適在史學上最大的貢獻,就是在福建路市舶司兼權泉州 市舶使任上所撰著的《諸蕃志》。這是一部專門記述當時中國與海外各國貿易、交通等方面的著述,是《宋史·外國傳》的主要底本。《 四庫全書總目提出要》稱其“敘述詳核,為史家所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