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姓名:雷姆森 Remsen,Ira
國家或者地區(qū):美國
學科:化學家
發(fā)明創(chuàng)造:
人物經(jīng)歷
雷姆森(Remsen,Ira)美國化學家。1846年2月10日生于紐約州紐約市;1927年3月4日卒于加利福尼亞州卡麥爾。雷姆森于1867年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yī)學院的醫(yī)學學位,但卻決定放棄醫(yī)務專攻化學研究。他去德國進一步深造,聽過利比希的早期講學,和德國化學家菲提希一道工作過。1870年,雷姆森獲化學博士學位;孛绹螅啄飞1827年被威廉斯學院聘為教授,1876年又去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在新建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職。他將德國先進的實驗室工作方法在該校推廣開來。1901年,他成為這所大學的第二任校長。如今該校里仍有一棟建筑物叫做雷姆森廳。他最為人們所知的工作,是于1879年和他指導的一名學生伐爾伯一起,首次合成了鄰磺酰苯酰亞胺。伐爾伯偶然發(fā)現(xiàn)(用手摸了自己的咀唇,可是手指上正好沾上了幾粒這種物質(zhì))它非常之甜,于是申請了專利。這種化合物就是人們所說的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