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華一鳴(1913--1944),原名夏明輝,又名夏光表,上海青浦縣朱家角鎮(zhèn)人。1940年初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4年12月任抗日民主政府慈(溪)鎮(zhèn)(海)縣龍山區(qū)區(qū)長時,不幸被日軍逮捕,堅貞不屈,翌年3月,在寧波日軍監(jiān)獄被狼狗活活咬死。
主要事跡
華一鳴在他懂事之年,即深受國難家憂之苦。由于家境貧困,未讀完初中即輟學,去一家絲廠做工。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三省淪陷,他義憤填膺,與廠內(nèi)進步青年閱讀抗日書刊,共立抗日救國之志。1932年一二八淞滬戰(zhàn)起,他與一批青年積極參加慰問奮勇抗日的十九路軍活動。在蔣介石“不抵抗主義”和“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反動政策威迫下,淞滬抗戰(zhàn)被扼殺,他非常不滿,對反動統(tǒng)治極為反感。
1937年七七事變,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華一鳴再也壓不住胸中的抗日激情,他到處宣傳抗日,后聞附近有抗日武裝,他立即去參加,成為該部隊的活躍分子。1938年2月后,任淞滬游擊隊三支隊副官,兼做政治教育工作。1940年初,華一鳴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從此,他更加不遺余力地勤奮工作。4月,敵偽軍大舉“掃蕩”、“清鄉(xiāng)”。他以在當?shù)赜袕V泛群眾基礎的有利條件,幫助堅持敵后抗日的同志,開辟以淀山湖為中心的青西工作。以后,他又奉命深入昆山、太倉、蘇州一帶進行抗日工作,備受艱險,毫不畏懼,工作也卓有成效。
?1941年冬,華一鳴調(diào)浙東敵后工作,先后任中共領導的淞滬游擊隊暫編第三縱隊(簡稱“暫三縱”)副官、南進支隊隊副(搞統(tǒng)戰(zhàn))、三北總辦事處總務科長、長河市和姚東(逍路頭)辦事處主任等職。在此期間,他為部隊的給養(yǎng)、情報傳遞,交通聯(lián)絡,宣傳和組織民眾武裝抗日等工作傾注了全部精力,作出了貢獻。
? 1943年3月,他組織姚東農(nóng)民和武裝力量截奪日偽軍“清鄉(xiāng)”封鎖用的毛竹30萬余斤,生俘押運偽軍10余人,并迅速將毛竹轉(zhuǎn)移掩藏。次日,日偽軍趕來搜查無著,把300余村民圍起來,架著機槍,咆哮逼問,村民卻無一開口。
他在統(tǒng)戰(zhàn)工作方面也頗為在行,對于聯(lián)絡各方關系,促進團結抗日,起了很大作用。
1944年10月,華一鳴任抗日民主政府慈鎮(zhèn)縣龍山區(qū)區(qū)長。他艱苦樸素,待人誠懇,還善于做調(diào)查研究工作,不多久,即熟悉敵情民情,與當?shù)厝罕姶虺梢黄,和上層人士關系也好,工作開展得不錯。12月9日晨,細雨濛濛,敵人在“掃蕩”時突然襲擊龍山區(qū)甸山鄉(xiāng)。華一鳴接到敵情報告,在轉(zhuǎn)移時碰上敵人,不幸被捕,移解到寧波。敵人多次利誘,且施以酷刑,他大義凜然,堅貞不屈,連續(xù)3個月,敵人一無所得,終于無計可施,放出狼狗作最后威逼。他遍體鱗傷,奄奄一息,但仍鐵骨錚錚,鋼言瑯瑯。遂被活活咬死!
華一鳴死時雖身體血肉狼藉,但他的精神,他的浩然之氣,至今仍若萬里錦云縈回于四明山巔,永遠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