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范淵自幼聰敏,寫得一手好字。稍長,考入縣學。篤志好學,長于吟詠,弘治元年(1488),省提學副使沈鐘來考試生員,選拔范淵為第一名。弘治九年(1496)登進士,授刑部陜西司主事,歷任員外郎、郎中。
隆冬季節(jié),見重罪囚徒戴枷很苦,就向皇帝上奏五條建議,皇帝稱贊并采納了。正德初年,太監(jiān)劉瑾專權(quán),不依附他的官吏被大批貶謫,罷官甚至慘遭殺害。正德四年,劉瑾怨恨范淵不依附于他,兩次將范淵逮捕下獄,貶謫到四川維州(今理縣)任知州。維州是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山區(qū),歷來難治。范淵到任,見當?shù)孛癖娦愿駨姾、民風浮薄,不知禮義,嘆道:“為政在人,何必選擇地方,人心沒有不可教化的!庇谑亲鳌睹裼(xùn)》十五條,對人民進行文明教育,反復(fù)講解宣傳,于是民風大變。又見少數(shù)民族不重視學問,州學讀書人連三十個都不到。因此,他選擇民間子弟七十人集中教育,又作《學訓(xùn)》十三條并親自講解,使當?shù)匚娘L大振,遠近聞風慕名送子弟來就學的接連不斷。他節(jié)用愛民,凡對民不利的陋規(guī),一律革除。對民有利的就大力推行。經(jīng)一年的治理,使得政平頌理,一片升平景象。民眾非常愛戴他。不久,劉瑾敗露,范淵奉調(diào)回京,維州百姓遮道痛哭不舍。給范淵立生祠塑像,歲時祭拜。幾年后,范淵到云南任職,維州百姓還派代表,不遠數(shù)千里翻山涉水去看望他。范淵回京后復(fù)任刑部郎中歷觀北察院,繼任浙江監(jiān)察御史,升云南按察司僉事,調(diào)提督云南學政,隨轉(zhuǎn)云南按察司副使。在任去世。
歷史評價
范淵為人光明平易,立朝忠鯁,居官仁恕,同僚百官皆敬服他。在他的著名《絕筆詩》中表達了“報君匪懈,涉世無欺”的崇高信念。布政董天錫作《范君山遺愛錄序》贊揚他“性資醇樸,不立畦畛之行,巧妄之言,不失赤子之心。與人交洞見肺腑,無毫發(fā)猜疑”!度f歷郴州志》評說:“忠焉被謗,信而見疑,曹琚、范淵實蹈之,然琚棄官就歸,淵居夷弗陋,蓋皆善于處困,非悻悻于熱中者(不是憤恨而急于求官,追求名利的人),論世者取之!狈稖Y長于吟詠,與當時最負盛名的詩人、文學家,前七子之李夢陽、何景明、徐楨卿、邊貢以及都穆、秦金等名公巨卿為詩友,常相唱和,有深厚的友誼,著有《君山詩稿》、《民訓(xùn)》等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