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領域
民商法、慈善法、社會保護法。
主要社會兼職
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理事;
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婦女兒童發(fā)展研究專家;
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研究員。
主要科研成果
主要著作:
《婚姻法中的個人自由與社會正義》,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版,獨著。
《證券集中交易法律關系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獨著。
《中國慈善法研究與立法建議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合作主編。
《民法典之婚姻家庭編立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參著。
《家庭關系評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參著。
主要論文:
《〈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應充分體現(xiàn)兒童法和社會法定位》,載《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0年第2期,第一作者。
《通過法域融合完善國家監(jiān)護制度》,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年6月26日。
《兒童最大利益原則理應成為親子法的核心》,載《中國婦女報》2019年7月10日。
《多法域交會下的國家監(jiān)護:法律特質與運行機制》,載《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8年第4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民商法學》2018年第12期全文轉載。
《身體與身份:家暴受害者在離婚訴訟中的法律困境》,載《婦女研究論叢》2017年第6期。
《以社會治理導向設計收養(yǎng)制度改革》,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9月13日。
《婚姻家庭視角下的稅負認知與稅改期待》,載《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7年第4期。
《打開私域之門:反家暴的語境與路徑》,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12月7日。
《論民法總則與婚姻法的協(xié)調立法——宏觀涵攝與微觀留白》,載《北方法學》2015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5年第11期部分轉載。
《慈善服務如何立法》,載《中國社會報》2015年1月19日。
《論慈善事業(yè)的民間性與法治化》,載《法學雜志》2014年第9期。
《古羅馬兒童監(jiān)護制度的當代啟示》,載《家事法研究》(2014年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
《以兒童最大利益原則推動未成年人保護》,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10月23日。
《中國大陸遺產管理制度構建之探討——兼論無條件限定繼承原則的修正》,載《月旦民商法雜志》2012年第37期,第二作者。
《當代英美家庭法的新發(fā)展與新思潮》,載《法學論壇》2011年第2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民商法學》2011年第7期全文轉載,第二作者。
《論金融風險的積聚與防范——美國金融危機及金融改革對我國的啟示》,載《理論學刊》2011年第2期。
《社會中的婚姻 人情中的法理》,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8月30日。
《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理念的否定之否定》,載《中國律師》2010年第7期。
《論保險公司破產清算制度中的保單持有人利益保護——以新〈保險法〉相關制度評介為中心》,載《保險研究》2009年第4期。
《證券登記與證券存管法律關系之辨》,載《法律適用》2009年第3期,第一作者。
《論抵制保險代理領域欺詐現(xiàn)象的民間路線——以保險代理法律制度分析為中心》,載《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2009年第5期全文轉載,第一作者。
《傳統(tǒng)的物權行為理論與嶄新的物權法語境》,載《公大法律評論》(第1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論無紙化證券的持有與所有》,載《法律科學》2008年第3期。
《論鄉(xiāng)土社會的人民調解與現(xiàn)代都市的專業(yè)調解——以婚姻家庭爭議的調解機制為例》,載《理論學刊》2008年第8期。
《兒童最佳利益保障體系之挪威模式》,載《家事法研究》(2007年卷),群眾出版社,2008年版。
《論商法學在公安法制教育中的重要意義》,載《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
《婚姻關系模型理論與離婚法律制度之間的關聯(lián)性研究》,載《比較法研究》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