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民國24年,火成入打城戲小開元班學藝。由于能吃苦耐勞,勤奮鍛煉技藝,頗受師傅呂司所器重。他初攻武生,后又習大花、二花。兩年后,雖未正式出師,但能擔負角色,登臺表演。
民國29年,國民黨在城內(nèi)到處抓壯丁,火成被迫逃到晉江,參加晉江打城戲小興元班演出,聊以糊口。不久又逃到南安洪瀨,參加當?shù)卮虺菓蛐f(xié)元班演戲。民國35年返回泉州。此時小開元班已經(jīng)潰不成班,偶有演出,亦受戲捐、雜稅層層盤剝,收入甚微,幾乎無法生活。民國37年火成為生活所迫,以踏自行車載客運輸為業(yè),他生有三子,皆因貧困無力繳交醫(yī)藥費而夭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火成的藝術青春重新煥發(fā)。1951年他參加泉州大眾劇社,首次在《闖王進京》中扮飾劉宗敏,因其嗓音圓滑洪亮,唱法剛勁,道白抑揚頓挫,節(jié)奏鮮明,能以聲傳情,使人物的內(nèi)心感情獲得充分的表現(xiàn),一舉而名揚泉州劇壇。1953年,火成參加籌備組織打城戲泉音技術劇團,口述記錄傳統(tǒng)劇目《少林寺》、《龍宮借寶》、《刺朱鮪》等20余出戲,繪制打城戲面譜70余副;鸪缮钊朐L問原打城戲流散藝人,向他們請教即將失傳的打城戲表演藝術和佛曲、道情曲牌,然后認真整理研究,為打城戲的恢復、繼承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人物生平
1958年,火成擔任泉州市打城戲劇團團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從此,他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更加勤奮,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嫻熟地掌握傳統(tǒng)的四功、五法,做到一招一式儒雅優(yōu)美,一字一腔淳厚圓潤。在傳統(tǒng)劇目《龍宮借寶》中扮飾孫悟空,《試雷》中扮飾雷有聲,《別姬》中扮飾項羽等角色,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塑造的孫悟空這一形象,更具獨特風格。為了演好孫悟空,火成細心地觀察猴子的聳肩、眨眼、蹲足、抓癢等動作,運用傳統(tǒng)表演程式,結合音樂舞蹈,準確生動地表現(xiàn)出孫悟空的各種形態(tài)和神情,演得活靈活現(xiàn),受到省內(nèi)外觀眾的贊揚,被譽為“閩南猴王”。1959年火成參加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福建戲劇家協(xié)會,并任泉州市第三屆政協(xié)委員。
文化大革命期間,火成遭受迫害。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后獲得平反,但因身心長期遭受折磨,于1980年11月17日去世,終年5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