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伊巴涅斯,是西班牙近代偉大的作家和政治家,西
班牙民主共和運動的領(lǐng)導人.一八六七年一月二十九日,他出生在巴倫百亞
省一個商人的家庭,青年時代在首都馬德里學法律,積極參加各種民眾集會,
成為一個激進的共和主義者.一八八九年,因牽涉一樁政治密謀事件被迫流
亡法國.一八九一年回國,創(chuàng)辦具有共和主義思想的《人民報》.一八九五
年因反對西班牙對殖民地的戰(zhàn)爭,遭到政府通緝,逃離巴倫西亞.一八九八
年被捕,監(jiān)禁了十三個月,因巴倫西亞再次選舉他為議會代表而獲釋;他曾
連續(xù)六次被選為這個議會的代表.一九○三年后主要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晚年因
組織反對君主獨栽政體活動再次流亡法國,一九二八年一月,卒于法國芒通.
伊巴涅斯的小說創(chuàng)作基本上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1894一1902)
的作品主要描寫作家故鄉(xiāng)巴倫西亞地區(qū)人民的生活和風俗習慣,地方色彩很
濃.著名的有寫漁民生活的長篇小說《五月花》,寫農(nóng)村生活的短篇集《茅
屋》,以及寫農(nóng)村青年愛情的《蘆葦和泥淖》,其中《五月花》,《蘆葦和
泥淖》國內(nèi)已有了譯本出版.第二時期(1903一1909)的作品,題材比較廣
泛,用左拉式的自然主義或印象主義的手法,描寫社會黑暗,反映勞動人民
的痛苦,對統(tǒng)治者和教會的壓迫發(fā)出了抗議.著名的作品有《大教堂》(1903),
《闖入者》(1904),《釀酒廠》(1905),《游民》(1905),《死者的
囑咐》(1909)等等.第三個時期(1910年以后)的作品題材更為廣泛,其
中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為背景的《啟示錄的四騎士》(1916)曾風行歐美各國,
使作者獲得了世界的名譽.
《碧血黃沙》(1908)是伊巴涅斯創(chuàng)作第二個時期的重要作品.在這部
長篇小說里,作家以充滿同情的敘述筆調(diào),磅礴撼人的氣勢,描繪了西班牙
斗牛士的生活,展示了一幅雄偉生動的西班牙風俗民情的長卷.主人公加拉
爾陀從一個孤苦伶仃的小鞋匠成為一個著名的斗牛大師,被貴族婦人所引
誘,后來又被拋棄,以至在斗牛場上慘死.作者描寫斗牛場面生動緊張,動
人心魄,同時論述了斗牛的歷史根源,社會基礎,政治作用,心理影響,判
定這種娛樂是一種時代錯誤.
在這個以斗牛加戀愛為主要框架的故事里,作者借國家和小羽毛這兩個
人物表達了政治思想,用他們的言行,剖析了當時整個西班牙嚴酷的現(xiàn)實生
活.這無疑加深了小說的思想性.但是,作者的政治理想仍然是朦朧抽象的,
國家的最高政治觀點也只是"教育救國",象小羽毛這樣拿起刀槍和反動政
府英勇斗爭的"革命者",作者卻安排了一個被自己人暗殺的結(jié)局,因此,
在表現(xiàn)作者共和主義思想方面,遠遠不如他對于斗牛場面的精湛描繪.
改寫本力圖以最大的可能保持這一方面的特色.盡管對于斗牛過程的細
膩描寫達到了自然主義式的程度,但對于表現(xiàn)斗牛是一種野蠻的娛樂這樣的
主題,仍然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因此,對于評斷斗牛業(yè)的是非,了解
它,熟悉它,并在心靈中染上鮮明的印象,就顯得必不可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