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吳用先,字體中,一字本如,號余庵,安徽桐城人(今樅陽浮山鄉(xiāng)人)。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進士。
政績
授臨川知縣,在任時均平賦役,政績第一,朝廷召為戶部主事。后出任浙江按察使,遷布政使,皆有政績。后升都御史巡撫四川,時值番族酋長為亂,大將劉廷爭兵餉不肯進兵,用先親自督戰(zhàn),平息暴亂。事后,用先奏請朝廷革除行都司和五衛(wèi)官事,改五衛(wèi)縣為郡,30縣兵權(quán)皆由文官掌管。此項改革得到朝廷支持,鏟除武官侵虐百姓和私通番、苗的弊端。時隔不久,用先因病辭官,家居8年,朝廷復(fù)召為工部侍郎,準(zhǔn)備晉升為少宰。時有客深夜來賀,并勸用先趁早巴結(jié)宰相,用先批評來客說:“宰為朝廷宰,非宰相宰也。”客人不歡而去。次日,總督宣詔,改用先為薊遼總督。薊遼地處邊疆,為官者皆不愿去。用先說:“君命也,何敢避難?”天啟二年(1622年),用先到薊遼與孫承宗(時為督師)同心同德,共同治管薊遼,并上疏說:“臣抵任十日,即閱歷薊、昌各路,星馳山海關(guān),至寧遠。以臣所睹記,非獨關(guān)外之難,關(guān)內(nèi)亦難也。關(guān)內(nèi)三協(xié),以選將練兵為要義,以修墻筑臺為急務(wù);以撫剿相需、戰(zhàn)守互用為決策;以崇簡守約、惜軍愛民為官方!笔枵碌玫交实鄣募卧S。在薊遼的一年中,用先率軍修理邊防要沖19處,墩臺堡堞煥然一新。薊遼糧餉缺乏,用先率軍民大興礦冶,將礦物加緊運輸?shù)絻?nèi)地,以換取糧餉。因此邊疆糧餉充足,各要塞安定無事。時適值閹官魏忠賢等誣陷殺害左光斗等人,用先憤而辭官回故里。著有《周易語》、《塞玉山房集》。卒后,葬于會宮鄉(xiāng)杜公山西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