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何新先生學歷系大學肄業(yè),為當代著名學者。是國際關注的歷史學家、哲學家、經(jīng)濟學家;日本媒體曾經(jīng)稱其為戰(zhàn)略理論家。中國作協(xié)會員、東方美術交流協(xié)會理事;歷任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均為專職)。何先生于1979年任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現(xiàn)中央財經(jīng)大學)教師。1980年以后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擔任學術秘書、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F(xiàn)任職于全國政協(xié),從事研究工作。到2012年已出版各種專著50余本,譯著1本。60多卷。
年輕時代
何新1949年12月出生于浙江溫州蒼南,5歲因父母在北京工作而定居北京。1968年后他作為知識青年在北大荒生活過9年。在這9年中,他從事過多種職業(yè)。當過農(nóng)民,鑄造工人。1970年和1973年由于寫信反對江青張春橋的理論而兩次成為反革命,挨過斗、坐過牢。這個時期最戲劇化的一段經(jīng)歷是1970年秋,他逃亡北京流浪了一年。流浪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在當時重新開放的北京圖書館里閱讀書籍。在這流浪的一年中,他經(jīng)常每天只能吃兩個燒餅一碗豆腐湯,棲息于地下防空洞。但在北京圖書館的閱覽室里,他閱讀了大量歷史著作,以及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黑格爾的著作,以及意大利思想家克羅齊的美學著作和南斯拉夫政治家德熱拉斯的著作。
從事研究工作
1975年以后,他成為黑龍江省一個小縣城友誼縣的教師。1977年恢復高考,他被錄取到黑龍江一所大學,但不到一年,便自動退學,回到北京。1979年他被推薦而破格錄用為中央財政金融學院任教師,教授古代漢語及古代財經(jīng)文選。一年以后調(diào)動到中國社科院。先在科研局任秘書工作,由于陸續(xù)發(fā)表了一些有影響的論文,引起了學術界的注意。1981年他受聘擔任著名歷史學家黎澍的學術助手。1982年以后何新開始獨立從事研究工作,先后在近代史所、研究生院、文學所工作,被聘為助理研究員(1985),副研究員(1987),研究員(1990)。這些職稱,每一次都是由于他有影響力的著作以及在政界的關系而被中國社科院學術委員會破格特別批準的。
進入全國政協(xié)
1991年何新調(diào)動進入全國政協(xié),被中央領導人特殊安排為專職的委員。此后他除了以大量精力從事歷史、考古、語言、神話方面的研究外,同時也密切關注著中國國家發(fā)展、民族生存最緊迫的現(xiàn)實經(jīng)濟、政治和國際關系問題,并可隨時將其研究成果和建議,直接向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報告。
訪問日本
1990年秋,他應日本著名人士德間康快之邀訪問日本,會見了后來成為日本首相的參議員宮澤喜一。歸國后就日本對華政策動向向國家最高領導作了匯報。在歸國后寫的研究報告中,他在國內(nèi)最早地揭示了世界上三大貨幣經(jīng)濟集團(美元、馬克、日元)的分化和崛起。
訪問古巴
1992年3月他應古巴亞太研究中心和駐華大使格拉先生之邀訪問古巴,卡斯特羅專門安排會見他,與他共進晚餐并在中國駐古大使的陪同下,極其破例地與他進行了9小時的長談。歸國后他將古巴經(jīng)濟、政治社會情況向中央作了實事求是的報告。并提出了援助和貿(mào)易的建議。卡斯特羅曾希望他到古巴擔任亞太研究中心主任。
與托夫勒對話
1993年在日本富士電視臺專程安排下,在北京對他和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聯(lián)席進行了特邀采訪,在與托夫勒的對話中,何新展示了他對21世紀人類前景和面臨問題的預測和展望。
1996年后退出公眾視線,但繼續(xù)不斷發(fā)表著作
1996年出版《為中國聲辯》和《中華復興和世界未來》,1997年出版《危機與反思》。他認為中國的發(fā)展已經(jīng)處于正常軌道上,隨后,他謝絕了所有的采訪和講課、講演的邀請,專心從事研究及寫作。
成長歷程
何新(1949.12)生于浙江溫州蒼南,5歲隨父母定居北京,于北大荒生活過9年。
1970年北京“流浪”,于圖書館廣獵群書。
1975年后成為黑龍江友誼縣教師。
1977年恢復高考后考入黑龍江一大學,但不到一年便自動退學,回到北京。
1979年,應聘中央財經(jīng)金融學院任教帶課老師,教授古漢語和古代財經(jīng)文選。
1980年到中國社科院,先在科研局做秘書,因其論文而著名。
1981年受聘擔任歷史學家黎澍先生助手。
1982年以后開始獨立從事研究工作,先后在近代史所、研究生院、文學所工作,由其學術上的杰出表現(xiàn),先后被聘為助理研究員(1985),副研究員(1987),研究員(1990)。
1990年秋應邀出訪日本,會見了后來成為日本首相的參議員宮澤喜一。
1991年進入全國政協(xié),被特殊安排為專職委員。
1992年3月,應古巴亞太研究中心和駐華大使格拉先生之邀訪問古巴,卡斯特羅專門安排會見他與之共進晚餐。
1993年在日本富士電視臺專程安排下,在北京對他和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聯(lián)喜進行了特邀采訪,在與托夫勒的對話中,何新展示了他對21世紀人類前景和面臨問題的預測和展望。
何新以自己的卓越才華和獨到的眼光奠定了他在中國學術界的特殊地位。
由于何新的特殊影響,他一度成為海內(nèi)外各主要新聞機構追逐采訪的對象。采訪過他的包括美聯(lián)社、紐約時報、共同社、ABC、NHK、美國之音、路透社、獨立報、費加羅報等世界各大著名傳媒。
1994年后專門埋頭研究和寫作,拒絕與內(nèi)外媒體作直接接觸。也不再出席公開會議,講課講演,從公眾視線中遁失。出版的藝術專著有《藝術分析與美學思辯》、《何新畫集》等。
作品一覽
1.《培根論人生》(第一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諸神的起源》(第一版) 三聯(lián)書店 1985
3.《人生論》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4.《藝術現(xiàn)象的符號文化學闡釋》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5.《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新探》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
6.《何新集》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88
7.《人性的探索》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88
8.《中外文化知識辭典》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88
9.《中國文化史新論》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88
10.《龍·神話與真相》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11.《世紀之交的中國與世界——何新與西方記者談話錄》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12.《愛情與英雄》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13.《東方的復興》(第一卷)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黑龍江教育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 1991
14.《東方的復興》(第二卷)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92
15.《何新政治經(jīng)濟論文集》(內(nèi)部發(fā)行)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
16.《論何新》(內(nèi)部發(fā)行)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
17.《何新政治經(jīng)濟論集》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95
18.《中華復興與世界未來》(上下卷)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
19.《培根人生隨筆》 人民日報出版社 1996
20.《為中國聲辯》 山東友誼出版社1997
21.《危機與反思》(上下卷)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7
22.《諸神的起源》(新版) 光明日報出版社1997
23.《孤獨與挑戰(zhàn)》 山東友誼出版社 1998
24.《大易新解》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25.《思考—我的哲學與宗教觀》(第一卷) 時事出版社 2001
26、《思考—新國家主義的經(jīng)濟觀》(第二卷) 時事出版社 2001
27.《藝術分析與美學思辨》 時事出版社 2001
28.《何新古經(jīng)新解》(七卷)時事出版社 2001
29.《培根人生論》 國際友誼出版社 2002
30.《培根人生論》 陜西師大出版社 2002
31.《美學分析》 中國民族攝影出版社2002
32.《論中國歷史與國民意識》 時事出版社 2002
33.《世界戰(zhàn)略形勢的最新觀察》 時事出版社 2002
34.《論政治國家主義 時事出版社》 2003
35.《圣與雄》 金城出版社2003
36.《何新集(第二版)》 時事出版社 2003
37.《風·華夏上古情詩》 時事出版社 2003
38.《孔子論人生·論語新解》 時事出版社 2003
39.《談龍說鳳》 時事出版社 2004
40.《培根人生論》 時事出版社 2004
41.《泛演化邏輯引論》 時事出版社 2005
42.Democracy and Socialism the Eyes of A chinese Scholar
Form NEW STARPUBLISHERS 1990
43.《中華的復興》(韓文版) 韓國東文堂1999
44.《諸神的起源》(日文版)日本東京樹花舍1998 (韓文版) 韓國東文堂 1990
45.《新戰(zhàn)略論·何新戰(zhàn)略思想庫》(三卷)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46.《龍:神話與真相》(第二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47.《大易通解》 澳門出版社2000
48.《反思與挑戰(zhàn)》 臺灣時代風云出版社 1988
49.《巨謎的揭破》 臺灣時代風云出版社 1988
50.《致中南海密札》 香港明鏡出版社 1997
51.《何新畫集》 亞洲畫廊 1992
52.《我的哲學思考:方法與邏輯》 時事出版社 2008
53.《何新國學經(jīng)典新考叢書》 中國民主與法制出版社 2008
54.《何新論金融危機與中國經(jīng)濟》 華齡出版社2008
55.哲學思考(上、下冊) 時事出版社 2010
56.反主流經(jīng)濟學(上、下冊) 時事出版社 2010何新研究
57《何新批判》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58《論何新》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91
59《中國高層智囊》陜西師大出版社2002
60《中國高層文膽》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61《何新看中國經(jīng)濟》東方出版社 2010年12月
62《匯率風暴·中美匯率戰(zhàn)爭真相揭秘》 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0
63《誰統(tǒng)治世界·共濟會與世界戰(zhàn)爭》 中國書籍出版社2010
64《何新論美》 東方出版社 2010
65《希臘偽史考》 同心出版社 2013
65自傳《奮斗與思考》2011年,萬卷出版公司
最新博文
病中談哲(3)
病中談哲(2)
病中談哲(1)
論國家復興的戰(zhàn)略與謀略(上)
論國家復興的戰(zhàn)略與謀略(下)
外儲真相驚現(xiàn):非最大外儲國而或成最大負債國
經(jīng)濟學家被某些專家神秘化了
下一個就是伊朗
又見股市羊群效應:愚蠢的搶鹽潮
港版《命運與思考》序:往事滄桑
關于取消全民食鹽強制加碘制度的提案
2011-2012,全球大蕭條時代降臨?!
匯率改革以來,中國外儲增長異常值得關注!
《統(tǒng)治世界:神秘共濟會揭秘》
序展望未來不容樂觀,擔心物價將飛起來
奇聞異事與奇談怪論(六則)
中美荒謬的市場交換模式與中國錯誤的外匯儲備政..
去年我所做最有意義之事:揭開共濟會面具
沒有大型壟斷企業(yè)就沒有現(xiàn)代資本主義
歲尾,與博友告別
2010歲末,往事滄桑
朝鮮糧荒的原因與教訓
何新:共濟會統(tǒng)治著世界
警視世界未來趨勢:危機與戰(zhàn)爭
《紅盾魔眼要統(tǒng)治世界》揭露共濟會驚天陰謀
是誰把美國總統(tǒng)關進“籠子”里?
美國朝鮮對玩邊緣政策,究竟誰怕誰
社會評價
有人說“在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當中,最具爭議及傳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屬!弊詮80年代以來,何新的文化研究,經(jīng)濟和國際問題研究,無不受到支持者和反對者的注意。人們可以不贊同他,但是不可能忽視他。何新的學術在80—90年代中國政治與文化這一巨大轉變時代留下了深深的思想印跡。多年來,他在理論上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其中最有影響的一次是1990年12月11日《人民日報》全文發(fā)表他的長文《世界經(jīng)濟形勢與中國經(jīng)濟問題》。他的許多文論曾送到最高領導層,受到廣泛注意。
何新的學歷不完整,沒有讀完大學,他曾經(jīng)是中國國家權威科研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唯一沒有大學學歷的高級研究員。何新不是共產(chǎn)黨員,在政治上他自稱屬于新國家主義者,哲學上是一個唯心主義者。
他在1987年論述蘇聯(lián)改革必會失敗以及國家將解體,在1990年與日本教授的談話中指出中國面臨的經(jīng)濟主要問題不是“需求大于供給”而是生產(chǎn)過剩,在中國經(jīng)濟學中首先提出產(chǎn)能過剩問題。他在1993年向鄧小平及中央上書指出當時過熱的房地產(chǎn)業(yè)可能成為“泡沫經(jīng)濟”;他提出的“發(fā)展中國家的人權首先是溫飽權、生存權、發(fā)展權”的觀點被廣泛采納,一度成為中國回擊美國人權攻勢的武器;他的許多經(jīng)濟學觀點盡管在理論上不居于主流地位,但由于密切聯(lián)系現(xiàn)實和具有務實的可操作性,而深刻地影響了國家的某些經(jīng)濟決策。
由于何新的地位,他一度成為海內(nèi)外各主要新聞機構追逐采訪的對象。采訪過他的包括美聯(lián)社、紐約時報、共同社、ABC、NHK、美國之音、路透社、獨立報、費加羅報等世界著名傳媒。這些采訪見《何新與西方記者談話錄》(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以及《何新致中南海密札》(海外明鏡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