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楊偉名

    楊偉名

    楊偉名,陜西戶縣人。被稱為“民間顧準”,農(nóng)民先覺者。在那個吃不飽的年代,這個陜西戶縣的農(nóng)民拿起筆桿,針砭時弊,一寫就是近萬言。主要代表文章《當前形勢懷感》。這些文字讓他在“文革”中遭受嚴重迫害,并最終迫使他走上絕路。他只活了不到46歲。1979年改革開放后,開戶縣縣委為他平反。


    人物介紹

      楊偉名,12歲入村私塾讀書,15歲父喪輟學,邊耕田,邊自學,借鄰里親友書籍,讀完中學課程。1940年,18歲的楊偉名,被國民黨軍隊拉了壯丁,在外當兵三年,后逃跑回家,繼續(xù)務農(nóng)。因家貧地薄,他雖終年在田里勞作,但仍然交付不起各類的苛捐雜稅,常受官府和富豪欺壓。在中共戶縣地下組織的教育幫助下,他認識到窮人要翻身只有鬧革命的道理,逐漸關心天下大事,并開始寫一些時評、雜感類的小文章。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國民黨蔣介石大打內(nèi)戰(zhàn),搞得城鄉(xiāng)雞犬不寧?释苓^上安穩(wěn)日子的楊偉名把蔣介石恨得咬牙切齒,1946年7月,他從報紙上看到聞一多先生因支持學生爭民主、反內(nèi)戰(zhàn)活動而被國民黨特務槍殺在昆明的消息,立即向西安的報社投稿,譴責國民黨特務的卑劣罪行。1949年2月,經(jīng)穆向林介紹,楊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1949年5月戶縣解放,被縣人民政府派往羅什鄉(xiāng)擔任副鄉(xiāng)長,積極投入建立和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的斗爭。是年冬,組織調他到咸陽分區(qū)干部學校學習,因家庭缺少勞力、經(jīng)濟拮據(jù),遂未去干校報到,自行離職脫黨,回家勞動。

      新中國成立之后,楊經(jīng)歷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農(nóng)業(yè)互助合作等運動,親身感受到農(nóng)民翻身作主人的光榮,親身感受到農(nóng)業(yè)增產(chǎn)、物價穩(wěn)定,再不為吃飯穿衣發(fā)愁的快樂,更加堅定地相信,只有中國共產(chǎn)黨,才能將中國引向更加美好的未來。1957年,他重新申請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得到批準后,擔任他家所在的北街村高級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文書兼會計。1958年夏成立人民公社,北街村高級社成了城關人民公社的一個大隊,并改名為“七一”生產(chǎn)大隊,他被社員選為大隊會計,對建立和健全生產(chǎn)隊、生產(chǎn)大隊的財務會計制度做出了顯著成績,受到陜西省農(nóng)業(yè)廳的表彰。

    人物經(jīng)歷

      楊偉名幼年喪父,被拉過三年壯丁,1949年入黨后不久,因家庭方面原因自動脫黨,1953年妻子病故留下三個待哺的孩子… …這是今天能夠得知的楊偉名30歲以前的主要生活經(jīng)歷,這一連串不幸事件考驗了他的血性,也磨礪了他整個人生的品格。1957年,楊偉名第二次入黨,幾乎在同時,他與河南女人劉淑貞結了婚。楊新民說,“俺爸哪點都好,性情溫和,講理,從沒發(fā)過火打我們;就是在屋里啥事不管,油瓶倒了都不扶!睏顐ッ麚瘟舜箨爼嫴⒓嬲{解主任后,這一點暴露得更突出。

    楊偉名

      七一大隊有9個生產(chǎn)隊,兩千多人。楊偉名只讀了三年私塾,但人們公認他肚子里最有學問,信任他。楊偉名的鄰居謝志安說:“別看楊偉名沒正式上過幾年學,但可以說,我是什么學歷,他就是什么學歷!碑斶^戶縣文化館館長的謝志安從國民小學一直讀到了師范,他學過的課本楊偉名都借去看過。

    人物文章

      1959年到1961年,由于“左”的錯誤影響,我國城鄉(xiāng)發(fā)生了嚴重困難。陜西農(nóng)村更是“人困、馬乏、地薄”,人民生活很苦,有相當一部分農(nóng)民實際上處于饑餓半饑餓狀態(tài)。作為生產(chǎn)大隊會計的楊偉名,生在農(nóng)村,長在農(nóng)村,長期工作在農(nóng)村,天天同農(nóng)民的生產(chǎn)生活打交道,最了解農(nóng)村實際情況,對農(nóng)村各種實際問題也最有發(fā)言權。他把自己的所見所想,同生產(chǎn)大隊干部交換了意見,先后撰寫了十多萬字的文章、意見和建議,最后經(jīng)過深思,又寫了題為《當前形勢懷感》的萬言書,由楊偉名和大隊黨支部書記賈生財、大隊長趙振離三個共產(chǎn)黨員署名,于1962年5月10日,分別寄給中共戶縣城關公社黨委、戶縣縣委、咸陽地委、陜西省委、西北局和中共中央及有關負責同志。

      這份向黨的領導機關如實反映情況和問題的《當前形勢懷感》,主要觀點是:

      (一)提出“初期社會主義”論點!坝型菊f,三座大山推倒,革命政權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建設任務就完成了,從此以后就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了!薄拔业拇饛褪欠穸ǖ!比绻耙f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也是可以的”,但只能是“初期的”!坝尚旅裰髦髁x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是一個長期的轉化過程”,“我們過去所做的顯然是拔苗助長,違反了客觀規(guī)律”。

      (二)提出用“當年主動撤離延安的果斷精神”,給“渾身捆著腰帶,動彈不得”的國民經(jīng)濟“解帶松腰”,“立即把計劃經(jīng)濟的范圍收縮到應有的限度,同時相應地擴大非計劃經(jīng)濟的范圍”。在發(fā)展非計劃經(jīng)濟中,即使出現(xiàn)一些問題,也是“興大利中的小弊”,或者“利居其百,害僅其一也”。

      (三)提出在“地權仍歸集體所有”的前提下“分田到戶”,實行“新的社會主義性質的單干”。這是“賦予生產(chǎn)隊以u2018家u2019的概念,調動社員愛社如家的積極性”,這個u2018家u2019是蘊藏著社員幸福生活和充滿美好未來的u2018家u2019,是有廣闊前途的”,“家富了,自己就富了”,“家的利益和個人利益實是一回事”。

      50年代末,河南、四川等地的逃荒農(nóng)民開始大量流入關中地區(qū),一斗糧食換一個媳婦的事時有所聞。眼見自家也吃了上頓沒下頓,平日善于從實際入手學習和思考的楊偉名愈加關心國家時事,獨立思考一些問題。1960年,他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談談小麥播種量問題》,針對當時社會上盛行的浮夸風和瞎指揮,他提出了理性中肯的批評和建議。他把文章送給縣上和公社上的領導,希望對他們的工作能起到參考作用。

      楊家隔壁住著郵遞員魯和,他每天上午從縣郵局取郵件,中午帶回家,下午才分送各單位。楊偉名幾乎天天中午到魯家翻閱報紙雜志。1961年,紅紅火火的好日子并沒有像報紙雜志上說的那樣出現(xiàn)在眼前,莊稼歉收,黑市糧價狂漲,市場供應緊張,社員口糧每月平均不到30斤,而且一再遞減。政府卻遲遲不能出臺解決農(nóng)民燃眉之急的切實可行的方針政策。楊偉名以為自己作為一名黨員干部,理應為國分憂。如何為國分憂?深思熟慮后,他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將自己對基層實際情況的思考寫成文章,反映給上級領導。

      白天,沒空,大隊的一大攤子事叫他根本無法脫身。只有晚上寫。在家寫不成,劉淑貞嫌費電,楊偉名只好躲到大隊辦公室寫。一篇文章常常是一個月才能完成,甚至更長時間。翻看當年的中國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楊偉名的舉動是多么“天真”多么“不識時務”。今天清理他的生命遺產(chǎn)的時候,我們不能不怦然心動,他的逆潮流而動是多么令人可敬;他能夠冷靜地將自己的真心話說出寫出,該需要多大的膽識和魄力!

      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1961年,楊偉名接連寫出了《有關處理目前物資供應困難的建議》、《關于自愿參加食堂的建議》、《應該以生產(chǎn)隊為基礎————對六十條修正草案的修正意見》和《談關于一類物資的開放問題》四篇文章。其中不乏真知灼見。比如他認為:“從理論上講,我們的國家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的。我們的建設整整飛躍了一個歷史時期————資本主義時代,但所謂飛躍都不是繞過,而是一種方式的轉換,也就是說,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同時允許出現(xiàn)一個有條件的,但相仿于資本主義范疇的自由競爭時期……盡快建設具有現(xiàn)代工業(yè)、農(nóng)業(yè)、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經(jīng)過一個u2018自由競爭u2019的時期!北热缢J為:“貧富差距應允許存在,只要不出勞動致富的原則,富者聽其u2018面白米全,酒肉豐隆u2019,窮者讓其u2018缺米短面,瓜菜代食u2019(天災人禍除外),這樣富者可以再接再厲,窮者自會u2018反躬自省u2019。 ”比如談一類物資開放問題時,他做了如下闡述:“計劃經(jīng)濟在國民經(jīng)濟的比重宜小不宜大,即便是僅占30%—40%,也絕不會影響其對70%或60%的領導作用。”“我們應該把計劃經(jīng)濟范圍收縮到應有的限度,同時相應擴大非計劃經(jīng)濟的范圍!

      四篇文章中的兩篇寄出不久便分別受到陜西省委辦公廳的重視和咸陽專署的肯定。盡管生活依然貧窮,思想上的認同卻給了楊偉名巨大的精神滿足,他受到了巨大鼓舞。

    文章評價

      縣以上各級黨委收到三個中共黨員署名的《當前形勢懷感》 后,曾給予積極的評價。6月21日和28日,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和中共中央宣傳部分別在他們主辦的內(nèi)部刊物《宣教動態(tài)》上,以《三個共產(chǎn)黨員來信》和《對當前經(jīng)濟工作的意見》為題,詳細摘要發(fā)表。7月28日,中央宣傳部的《宣教動態(tài)》,又刊登了對三個共產(chǎn)黨員的簡史調查,稱贊楊偉名愛學習,有一定文化水平。中共中央西北局辦公廳、中共西安市委和咸陽地委的主要負責同志先后去信或接見楊偉名,認為“來信提到許多重要問題,均有研究價值”,中央西北局還打算調楊到西北局研究室工作。然而,8月以后,由于毛澤東的批評,這封來信和信的作者,均受到了錯誤的批判。

      同年8月6日,在北戴河召開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毛澤東點名批評了戶縣三個黨員來信。針對信中“一葉知秋,異地皆然”的一句話語,毛澤東說:“一葉知秋,也可以知冬,更重要的是知春知夏。任何一個階級都講自己有希望,戶縣城關公社寫信的同志也講希望,他們講單干希望。”參加這次會議的中共陜西省委書記處書記、省長趙伯平一直認為“包產(chǎn)到戶很可能是中國農(nóng)民的創(chuàng)造”,因而對毛澤東的批評始終沒有表態(tài)。毛澤東在會議結束時的一次講話中問:“對戶縣三個黨員來信回答了沒有?共產(chǎn)黨員在這個問題上不能無動于衷!10月,結合貫徹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精神,中共陜西省委辦公廳、省委宣傳部,咸陽行署和中共戶縣縣委的負責同志,四次找三個黨員談話,指出來信的“錯誤觀點”;接著,中共陜西省委將《三個共產(chǎn)黨員來信》,定性為“復辟資本主義的綱領”,在全省展開批判。楊偉名在被迫作檢查時,仍然堅持:“說我提的u2018社會主義性質的單干u2019是走資本主義道路,我是不能同意的!边@種唯實不唯上的錚錚鐵骨,難能可貴。

    人物離世

      1962年的政治氛圍相對來說還是較為寬松的,楊偉名因《當前形勢懷感》“獲罪” ,有關部門出于保護沒有給他任何行政處分,他的大隊會計和調解主任的職務也沒有被馬上撤掉,在大隊、公社乃至戶縣縣城,他仍然是個活躍的中心人物。但從這以后,楊偉名涉及的話題多是“三國”、“水滸”、“紅樓”、 “聊齋”中的故事,跟從前已經(jīng)大不一樣。

      楊新民證實,尤其在文化大革命前后,時刻關注天下大事的楊偉名明顯少言寡語了,“ 他常很長時間一個人出神。”楊家生活還是不好過,可家庭氣氛越來越好了。劉淑貞是個識大體的女人,小事上有時糊涂,大事上卻從不糊涂;她反對楊偉名再寫文章,“農(nóng)民么,種好地就行了,招事惹非干啥?”等到楊偉名成了批斗對象,她更是站在楊偉名這一邊。

      楊偉名人生最后歲月思想發(fā)展的重要見證人名叫劉景華,當年他曾直接進入楊偉名痛苦的精神世界。劉景華是那場大浩劫中的幸存者,出獄后去了海南。仝德普最早接觸楊偉名事件,發(fā)現(xiàn)這一線索,設法打聽到他的下落。仝德普一度與他保持過聯(lián)系。

      比楊偉名幾乎小20歲的劉景華時為西安冶金建筑工程學院學生,在所謂的“西安地區(qū)大專院校文革統(tǒng)一指揮部”下屬的“劉瀾濤專案調查團”,他看到了《當前形勢懷感》,認識了楊偉名。

      1967年10月末的一個黃昏,劉景華走進楊家慕名拜訪楊偉名!爱敃r俺爸一臉驚訝,他想不到西安會有這樣的學生。那天晚上,劉景華沒走,和俺爸一直談到了天亮!睏钚旅駥蓚人的第一次見面印象很深。

      后來的事實表明:楊、劉確實是很快視對方為知己的。在隨后的幾個月,他們通過書信坦誠地交流了思想和對時局的看法!爸泄仓醒胛募,開頭要印上u2018毛主席已圈閱u2019,是毛主席大,還是中共中央大?”“一個黨沒有章法,這個黨怎么樣領導它的成員?還怎么能夠成為全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毛澤東也是人,他也是農(nóng)民出身!苯涣饔,劉景華愈為楊偉名的思想所折服。終于,他挺身而出了。

      一夜之間,劉景華貼出了幾十張大字報,表示自己對文化大革命的懷疑和不滿。一夜之間,他被打成了“現(xiàn)行反革命”。在抄劉景華家的時候,有人發(fā)現(xiàn)了楊偉名的反動“信件” ,認定“大魚露頭了”。

      1968年5月,戶縣城內(nèi)開始貼滿揭批 “楊、劉反革命集團”的大字報,《當前形勢懷感》作為“黑材料”再次廣為人知,楊偉名連續(xù)幾天被批,受到非人凌辱;此間他聽到了劉景華被判死刑的傳言,所以斷定自己將來也不會有好的下場。

      5月5日,楊偉名拖著疲憊的身體冒雨從批斗會場回到家里!耙郧伴_批斗會回來,即使再累,他也總是說一說批斗會上的情況。那天他沒有,晚飯也只吃了一碗!蓖砩希赀是下個不停,楊新民和兩個姐姐迷迷糊糊聽見上樓的聲音,“我取點東西!眲⑹缲懻f。到了下半夜,他們又聽見劉淑貞拉風箱的聲音, “你爸要洗腳,我燒點水!庇植恢^了多久,從楊偉名、劉淑貞的屋里傳出了呻吟聲。楊新民和兩個姐姐破門而入,屋里此時已被一股濃烈的劇毒農(nóng)藥氣味彌漫。

      楊偉名、劉淑貞雙雙洗凈了身體,雙雙換上了干凈衣服,在那個風雨之夜,雙雙服毒自殺了!皸顐ッ越^于黨,自絕于人民,罪該萬死!”5月6日的送葬隊里,這樣的大標語觸目皆是。這天,老天仍在哭泣。

      1962年12月1日,中共戶縣縣委監(jiān)察委員會鑒于楊偉名等三名黨員“是向黨的上級組織反映意見,沒有實際行動”,經(jīng)縣委同意“黨內(nèi)不給紀律處分”。1963年1月,中共咸陽地委監(jiān)察委員會和中共陜西省委監(jiān)察委員會,先后同意戶縣縣委監(jiān)察委員會“不給紀律處分”的決定,但又定性為“嚴重的政治立場錯誤”。此后,楊、賈、趙三人均不再擔任大隊領導職務,楊回家參加生產(chǎn)勞動!拔幕蟾锩遍_始后,造反派誣篾楊偉名“反黨反社會主義”,對楊無休止地輪番批斗。他的身心受到嚴重摧殘,于1968年5月6日與妻子劉淑貞一起含冤身亡。

    人物平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不久,1979年4月,中共戶縣縣委為楊偉名平反昭雪。新編《戶縣志》和《陜西省農(nóng)業(yè)合作簡史》,都輯入了楊偉名等三個共產(chǎn)黨員署名的《當前形勢懷感》(又名《一葉知秋》)。為了弘揚楊偉名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的精神,2002年,戶縣成立楊偉名思想研究會,編印了《楊偉名文存》,省內(nèi)外專家、學者紛紛發(fā)表論文,盛贊楊對我國城鄉(xiāng)經(jīng)濟改革和社會主義階段性論述的遠見卓識。

      2002年7月,戶縣圖書館更名為楊偉名圖書館。

      楊偉名的兒子楊新民和仝德普正在炕上說話。這是1998年11月20日,肅寒的天氣已不能叫人舒坦地呆在地上,他們朝前平伸的腿上蓋了一條棉被。仝德普在戶縣總工會工作,早在十幾年前,他便開始搜集、整理有關楊偉名的資料,據(jù)此,1995年他寫出了長文《鄉(xiāng)村哲人》!鞍嘲炙滥悄,俺才16歲,俺爸的事,仝叔比俺知道的都多!睏钚旅裾f。

      不錯,1998年距楊偉名自殺的1968年整整30年。30年河東30年河西,如今的楊家業(yè)已漸漸殷實。寫出讓毛澤東動怒的《當前形勢懷感》一文的楊偉名如果健在,應該是個滿75歲的幸福老人;1962年,他寫《當前形勢懷感》,才39歲!盎謴蛦胃 ”、“開放市場”……他在文章里面陳述的許多思想觀念與中國近20年的社會實踐和發(fā)展何其相符,使得后人無法不嘆服他的智慧和遠見卓識。

      “太可惜了!”一位在1962年曾收到《當前形勢懷感》的老先生,聽到楊偉名早已自殺的消息后說,“作為一個農(nóng)民,楊偉名能夠提出一套自己的想法和建議,而且比較合乎實際,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確了不起。這個人值得叫更多的人知道!

      1998年11月20日上午,我們有幸坐在戶縣城關鎮(zhèn)七一大隊楊家的炕上,用筆、眼睛和心靈追記那段還不太遙遠的人和事。對面是楊偉名46歲的兒子楊新民,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讓他幾次都哽咽住了!皸顐ッ詺r,他還是個未成年的孩子!迸赃叺馁诘缕照f,“在中國的問題上,楊偉名比我們至少早覺20年!

    代表作品

      應該說,楊偉名是滿懷希望跨入1962年的,他希望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當然也希望自身價值得到更大的承認。年初,他原打算寫一篇題為《目前農(nóng)村工作十談》的文章,提綱都擬好了,可只談了三個方面,他就中斷了此文的寫作,在這篇未完成之作里,楊偉名疾呼:“只要不屬于剝削,富者可讓其富,只要不屬于天災人禍,窮者可讓其窮!

      楊偉名之所以暫時擱置下這篇文章,是因為他要投入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的寫作,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證明果不其然。該文即《當前形勢懷感》。

      《當前形勢懷感》是楊偉名的傳世作,也被認為是他的代表作。楊偉名這次寫作的直接動機、具體過程已經(jīng)不可能有人說清,能夠說清的是文章寫于1962年的春天,中共中央召開的七千人大會才閉幕不久;文章分12節(jié),思維縝密,論說諍諍有聲。

      在文中,楊偉名概述當時國民經(jīng)濟形勢,特別是農(nóng)村經(jīng)濟形勢時說:“目前我們已經(jīng)承認u2018困難是十分嚴重的u2019。而u2018嚴重u2019的程度究竟如何呢?就農(nóng)村而言,如果拿合作化前和現(xiàn)在比,使人感到民怨沸騰代替了遍野歌頌,生產(chǎn)凋零代替了五谷豐登,饑餓代替了豐衣足食,瀕于破產(chǎn)的農(nóng)村經(jīng)濟面貌,代替了昔日的景象繁榮。”并質疑:“同是在黨和人民政府英明領導下,何今暗而昨明?”他指出,“看來形勢是逼人的,不過困難的克服,倒是很易的,關鍵在于我們能否把當年主動撤離延安的果斷精神,盡速地應用于當前形勢,諸如一類物資自由市場的開放,中小型工商業(yè)以u2018節(jié)制 u2019代替u2018改造u2019,農(nóng)業(yè)方面采取u2018集體u2019與u2018 單干u2019聽憑群眾自愿等,都是可以大膽考慮的!

      1962年5月10日,在大隊辦公室,楊偉名把文章讀給支委們聽,支部書記賈生才和大隊長趙根離表示同意文中的觀點,跟著楊偉名在文章的最后簽了名。

      文章分別寄給了公社黨委、戶縣縣委、咸陽地委、陜西省委、西北局和中共中央以及陜西省委宣傳部、西安市委和《陜西日報》。不久,楊偉名接到了時任西安市市長劉庚和咸陽專署副專員王世俊等人不無嘉許之意的回信。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劉瀾濤也特意派人探望以示關心。楊偉名隨之被聘為《西北建設》通訊員和咸陽地區(qū)政策研究室特約研究員。

      楊偉名為領導的理解和關懷而感動,他如沐春風,怎么也想不到很快會挨批!靶胖粡,對群眾建議之口,復之潦草,冷人民熱愛集體之心,何言密切黨群關系,對此之作豈可得乎?”“按調查研究,旨在材料匯集,借作政策研究之依據(jù),今材料送上門來,而又漠漠然置若罔聞,忙乎?重視不夠乎?”他甚至用這樣的反問語式表達他對文章寄出后不被理睬的擔心。對自己挨批,楊偉名也不是沒有做過準備,他這樣表白自己:“這篇u2018懷感u2019屬個人見解,或為u2018一葉知秋,異地皆然u2019;或者為u2018坐井觀天u2019而流于管窺之謬。而其所道所說系實踐事實與親身體驗,真實程度,頗堪自信!薄耙蛳抻趥人水平,僅止u2018感性u2019認識的匯集,未u2018理性u2019臺階的推理,又因閱讀不多而引證絕少!比欢,最終他還是受到毛澤東的批評,楊偉名沒想到也想不通。

    遭受批斗

      命運突然來了一個九十度的急轉彎,楊偉名搞不懂發(fā)生了什么事,他又焉能知道他文中提及的“單干”之說是當時毛澤東最忌諱的呢?

      1957年和1959年,中國曾有地方試行“包產(chǎn)到戶”,結果被視為搞資本主義,遭到禁止。1960年,安徽等地又實行此法,毛澤東仍持保留意見。到了1962年,毛澤東開始把它上升到階級斗爭的高度加以公開批判,“包產(chǎn)到戶”與“分田單干”幾乎成了同義詞,楊偉名公開提倡“單干”,無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他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

      毛澤東從中共中央宣傳部的《宣教動態(tài)》上了解了《當前形勢懷感》的主要內(nèi)容。8月6日,他在北戴河中央工作會議上說:一葉知秋,也可以知冬,更重要的是知春、知夏…… 任何一個階級都講自己有希望,戶縣城關公社的同志也講希望,他們講單干希望……共產(chǎn)黨員在這些問題上不能無動于衷。接下來,陜西省委得出了結論:“這是一個明目張膽的、比較系統(tǒng)的、要求資本主義復辟的反動綱領!

      9月,省地縣社黨委負責人組成四級工作組進駐七一大隊。9月17日,楊偉名被迫寫出了他名之為“親切的教導,深刻的一課”的書面檢查。

      “現(xiàn)在寫俺爸,晚了!睏钚旅駠@口氣,說,“假如早20年寫,那就不一樣啦。”

      1979年6月29日,中共戶縣縣委組織部下發(fā)《關于給楊偉名同志平反昭雪的通知》,內(nèi)稱:“《當前形勢懷感》有些觀點是對的,有些觀點是錯誤的,如否定三大改造,否定合作化運動,把整個形勢說成漆黑一團等,都是不客觀的。作為共產(chǎn)黨員向各級黨組織反映情況是正當?shù)模蛞恍┤藖y發(fā)材料是不對的。1962年7、8月份縣委對楊偉名的幫助教育是正確的。”“1968年初,楊偉名與劉景華確有書信來往多次,且交談的多是對當前的形勢、方針政策等國家大事的看法,其觀點有對的方面,亦有錯誤的方面,但均屬認識上的片面性!逼椒凑蜒┐髸_過后,楊家領到了發(fā)給的埋葬費和“適當解決生活”的補助費,之后再沒聽到“下文”。楊新民對此至今心存芥蒂,“什么叫u2018有些觀點是對的,有些觀點是錯誤的u2019?結論下得不痛快,俺聽了心里也不痛快!

      1985年,戶縣人編撰《戶縣志》,限于有資格入選的個人只能是縣團級以上的干部,楊偉名被摒棄于外,只把他的《當前形勢懷感》附錄于后。這無疑是個遺憾。對于戶縣歷史,陜西歷史,楊偉名都是個思想的亮點,精神的亮點,人們最終記住的是楊偉名。

      楊新民說,“俺爸的墳早平了,可他的名氣在哩!闭媸沁@樣。楊偉名的墳址如今被一家企業(yè)圍在了院墻里。寒食,楊新民去燒紙,看院墻門的人不認識他,不讓進,“燒紙咋哩?”聽說楊新民的爸是楊偉名,馬上就改了口,“那人俺知道,好人哩。”看門人唏噓著,放進了楊新民。

    人物典故

      1962年最流行的成語是“一葉知秋”。

      典故本來出自《淮南子·說山訓》:“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到了宋代,有一本《文錄》,其中說:“唐人有詩云:u2018山僧不解數(shù)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u2019”

      與別年不同,1962年的“一葉知秋”另有獨一無二的“典故”——這年8月,毛澤東在北戴河發(fā)表了這樣一段講話:“(這篇文章中)有一句話,u2018一葉知秋,異地皆然u2019。一葉知秋,也可以知冬,更重要的是知春、知夏……任何一個階級都講自己有希望,戶縣城關公社的同志也講希望,他們講單干希望……戶縣三個黨員的來信回答了沒有?共產(chǎn)黨員在這些問題上不能無動于衷!

      自此,“一葉知秋”成了陜西戶縣村民楊偉名和他那封寫給中央的《當前形勢懷感》的代名詞。

    文章摘錄

    《當前形勢懷感》

      歷史學者雷頤在其文章《令人震驚的“一葉知秋”》中說:“(《當前形勢懷感》)理論水平之高,對當時形勢分析判斷之透徹,所開u2018處方u2019之準確,讀后令人震驚。在共和國歷史上,這是真正稱得上u2018光輝u2019的文獻之一”,“在當代思想史上,這份文獻應占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作者對市場經(jīng)濟理解、闡述深刻生動,對社會主義u2018階段性u2019論述的精辟和u2018先見u2019都令人觀止。”

      對一個農(nóng)民而言,這樣的贊美是不是過譽?最好的答案,當然是重讀那些塵封、沉默的文獻。

       《當前形勢懷感》摘錄

      ……這篇“懷感”屬個人見解,或為“一葉知秋,異地皆然”;驗椤白^天”而流于管窺之謬。而其所道所說系實踐事實與親身體驗,真實程度,頗堪自信。

       1 、克服困難需要政策上大膽“后退”

      目前我們已經(jīng)承認“困難是十分嚴重的”。而“嚴重”的程度究竟如何呢?就農(nóng)村而言,如果拿合作化前和現(xiàn)在比,使人感到民怨沸騰代替了遍野歌頌,生產(chǎn)凋零代替了五谷豐登,饑餓代替了豐衣足食,瀕于破產(chǎn)的農(nóng)村經(jīng)濟面貌,代替了昔日的景象繁榮。同是在黨和人民政府英明領導之下,何今暗而昨明?這種情況,已經(jīng)是一望而知的事實,用不著連篇累犢的再行分析了。

      看來形勢是逼人的。不過困難的克服,倒是很易的,關鍵在于我們能否把當年主動撤離延安的果斷精神,盡速的應用于當前形勢,諸如一類物資自由市場的開放,中小型工商業(yè)以“節(jié)制”代替“改造”,農(nóng)業(yè)方面采取“集體”與“單干”聽憑群眾自愿等,都是可以大膽考慮的。幾年來,我們是朝著退的方向做的,并且收到效果。不過還未到家,應進一步就整個國民經(jīng)濟的政策方針作全面徹底的調整,直到困難克服而后止。

       2 、“工商業(yè)改造”本身存在問題,導致市場供應緊張

      幾年來,尤其是近兩年來,市場供應情況,顯得特別緊張;仡櫼幌逻@種緊張情況,是發(fā)生在1954年開始私人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以后。改造開頭兩年,還不太看出,這是因為原來社會商品有儲存,繼續(xù)維系著市場的供應的結果。而緊張程度的與年俱增,應看作是原有儲存逐年消耗然(這與在農(nóng)業(yè)合作化開頭幾年用單干時土地遺留下來的肥力長了幾年好莊稼,以后則每況愈下的情形是十分相象的)。雖然說市場緊張程度的與年俱增,不盡屬于此,但屬其中主要因素之一,則是可以肯定的。

      按說私營工商業(yè)經(jīng)過社會主義改造以后,生產(chǎn)力得到解放,產(chǎn)品逐年增多,從而市場供應亦當日漸充盈,但其結果,卻正相反,對此我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追求所以致此原因:首先改造的面過廣,把還不適于“改造”的中、小型工商業(yè)都統(tǒng)統(tǒng)改造了。這樣舊的生產(chǎn)關系破壞了,新的生產(chǎn)關系因受客觀條件的限制遲遲不能形成(或是形成了而生產(chǎn)效率反不如從前),從而出現(xiàn)工、農(nóng)業(yè)脫節(jié)現(xiàn)象。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遲遲不前,不能給工業(yè)提供足夠的原料,關于第二個問題屬“外在”問題,第一個問題則是“工商業(yè)改造”本身問題。就我國整個國民經(jīng)濟基礎看,除了較大的私人工商業(yè)可以采取改造的步驟外,一般中、小型工商業(yè),只宜采取“節(jié)制”的方法(按即孫中山先生的“節(jié)制資本”),節(jié)制其使之不足以操縱國計民生,僅取其合法利潤,這與“恢復單干”一節(jié)中土地到戶,權歸集體,既能促進生產(chǎn),又可堵塞階級兩極分化是一樣的。于是我們目前的工商業(yè)政策,應在一定程度上,用溫和的“節(jié)制”方法代替“改造”的手段。

       3 、“分田到戶”

      “分田到戶”,不是要求一律單干,而是愿意單干者,可以允許,愿集體者可以另行自愿結合,這樣集體與單干兩種形式,同時并存。估計這樣因皆出于個人自愿,生產(chǎn)是會搞好的。如在合作化時雖說“入社自愿”,實際多為“大勢所趨”,現(xiàn)在采取自愿,正是補救了過去的不自愿。農(nóng)業(yè)合作化以來,生產(chǎn)所以停滯不前,在一定程度上,與當初多數(shù)不是出于真正自愿有關。

      有人慮及分田到戶于國際視聽有礙。其實人民公社依舊保留,分田到戶仍歸公社領導,為公社社員。至于集體與單干之間的領導關系——單干到戶,歸隊領導,還是歸公社直接領導,可以另行研究。

       4 、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雛形

      我自己認為,我們的國家是個“一窮二白”的國家,在這個既窮又白的薄弱基礎上,由1949年解放起到1955年合作化為止,僅只六年左右的時間,我們的新民主主義建設任務,就真的完成了嗎?答復是否定的。并且要在短短的六年時間內(nèi),把一個具有六億人的落后的農(nóng)業(yè)國家,建設成新民主主義的強大的工業(yè)國家,無論如何是不能想象的事。

      有人曾經(jīng)說過: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要當兩步走(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那么如果說,我們第一步?jīng)]有走好,第二步怎么會走好呢?

      按說新民主主義建設需要二三十年,由新民主主義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是一個長期的轉化過程,又需要二三十年,由此看來,像我們過去所做的顯然是拔苗助長,違犯了客觀規(guī)律。

       5 、如何正確理解“民主集中制”

      以下再就一部分人對民主集中制的社會問題,簡單的談談。聽到有些人說,我們是民主的,也是集中的。又有人說,我們不能光講民主,民主還有個集中制呢!從字面上講,他們倒像沒有說錯,但從他們對民主集中制的真正領會程序方面去了解,就會覺得他們的認識是很錯誤的,他們把民主與集中兩個概念對立起來看待,認為民主與集中,就是一半民主,一半集中(意為集中就是專制——不民主),或群眾作一半主,干部作一半主,或者既不是百分之百的民主,也不是百分之百的集中(即專制)、而是民主與集中(專制)簡單結合,或折衷并容。顯然這種認識,是十分謬誤的!應該知道,我們是人民民主的國家,就人民民主而言,我們的民主是百分之百的不折不扣的民主。我們的民主是通過高度民意集中,體現(xiàn)出真正的民主,因之民主與集中,兩者是互相關聯(lián)表里為一的,不能當成兩個對立的東西去看待它!

    其他建言文章摘錄

       1 、物資供應困難源自“定量供應”與“多勞多得”之間的矛盾

      ……目前的“物資供應困難”尤其生活日用品的供應困難,主要是“農(nóng)業(yè)歉收”的結果,造成“農(nóng)業(yè)歉收”的原因,除受自然災害的影響外,“人為因素”也是一個主要方面,而所謂“人為因素”,除去冬整風整社運動中所及的“五風”而外,還有一些更重要的情況尚未引起人們的重視,這就是:生活日用品的按人定量供應,與農(nóng)業(yè)方面采取的“多勞多得u2019、按勞取酬”的分配原則之間存在著矛盾問題。我們目前農(nóng)村的口糧供應方法,是“大平均”的方法,也就是一個公社乃至一個縣或數(shù)個縣幾乎一個口糧標準的方法,除口糧標準采取“大平均”供應外,其他副食品和日用生活必需品也都相繼采取了按人定量的方法,……那就等于“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在全部生活資料方面已經(jīng)沒有什么意義了!……“定量供應”與“多勞多得”之間既有“矛盾”的存在,那么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fā)揮也就很成問題了。

      ……怎樣消除這個矛盾呢?這里不是要取消“定量供應”的方法,更不是要變更“多勞多得”的原則,而是將現(xiàn)行“定量供應”的方法予以合理的調整。所謂 “調整”,也不是將“定量供應”的方法全部調整,僅是限于農(nóng)村的“口糧定量供應”,以及蔬菜、豆腐、粉條、豬肉、羊肉、雞、鴨、鮮蛋等副食品供應。凡是來自工業(yè)方面的日用必需品,仍可繼續(xù)采取現(xiàn)行的“定量供應”方法。這是因為:工人是固定工資制,輕工業(yè)原料主要來自農(nóng)村,只要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水平不斷地提高,能夠及時地向輕工業(yè)提供足夠的原料,這樣隨著工業(yè)生產(chǎn)水平的不斷提高,日用必需品的產(chǎn)量亦將與日俱增,更隨著生產(chǎn)量的不斷上升,供應定量的不斷提高,自到完全一可以滿足群眾日用必需品的最大需要,到了那時,“定量供應”與“多勞多得”之間存在的矛盾,將會歸于自然消失。(摘自《有關處理目前“物資供應困難”問題的建議》,成文時間約為1961年3月中旬)

       2 、 供給制對促進走向共產(chǎn)主義起了反效果

      ……我們說:“供給制是社會主義時期的共產(chǎn)主義因素”,這是對的,從形式上看也符合共產(chǎn)主義的人道精神,但從促進走向共產(chǎn)主義的效果看卻又是另一回事情,供給制在我縣是1959年實行的,一開始在分配部分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后又逐次降低,近在《農(nóng)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中曾有“也可以采取高級社時對老弱疾苦者予以適當照顧”的規(guī)定。就我個人的切身體會,目前還是適合“老弱照顧”的辦法。供給制實行以來,老弱疾苦雖受實惠,但對生產(chǎn)不產(chǎn)生什么效果,有的在生活方面對供給制產(chǎn)生依賴思想,生產(chǎn)反而情緒消極,而另一方面,勞力硬的,因供給制而極為顯著地降低勞動情緒。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力要靠勞力,更要靠硬勞力,應該說,硬勞力是農(nóng)業(yè)戰(zhàn)線上的主力軍,主力軍的情緒如略有挫傷,其對生產(chǎn)關系之大,是至為明顯的!

      從多年來經(jīng)驗看,群眾的勞動情緒與勞動的價值則表現(xiàn)為同升同降,兩者之間,是“一份價值、一份情緒”。舉例說,提過供給部分,勞動價值為1元,不提則為1.6元(如按20%提,則為1.4元),這個1元與1.6元之差,反映在勞動情緒方面情況是極為一致的。供給制的實行除在生產(chǎn)方面引起的效果,已如上所述外,在供給制的計算手續(xù)上也是極為繁復的。(摘自《關于公購糧任務包干、辦食堂應堅持自愿和取消供給制等問題的建議》,成文時間約為1961年4月。共寫三份,分別送省委、縣委、公社黨委各一份)

       3 、賦予生產(chǎn)隊以“家”的形態(tài)

      幾年前,我們曾提出“勞動致富,生產(chǎn)發(fā)家”,其含義為:“致富”之道,惟“勞動”;“發(fā)家”之竅,在“生產(chǎn)”。這和目前“按勞取酬,多勞多得”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不同者,過去的“致富”,系一家一戶的“致富”,“發(fā)家”者,系發(fā)“一家一戶”之家。如果我們賦予這兩句話以新的含義,使之適用于目前農(nóng)業(yè)戰(zhàn)線上的情況,那就應該說成“致富者,致生產(chǎn)隊之富;發(fā)家者,發(fā)生產(chǎn)隊之家”。從而“生產(chǎn)隊”這一概念我們目前應理解為,這是新的“家”的概念。

      關于生產(chǎn)隊的所謂家的形態(tài),大體應該是:(1)生產(chǎn)隊完成國家的公購糧任務后,可以多打多吃,籽種、飼料等自行安排,如有剩余,可以出售給國家(自愿的)。(2)生產(chǎn)隊不許買賣土地、出租土地、剝削雇傭、高利盤剝、投機倒把以及(在)制訂生產(chǎn)計劃時因地制宜的基礎上,盡量服從國家計劃等,在生產(chǎn)管理、生活安排等方面應有獨立的自主權,大隊除幫助、建議和進行指導外,不得擅自做主。

      一個十分關心集體利益的社員,我們會贈給他“愛社如家”的贊詞,這一則說明愛社如家的行為是社員集體觀念的具體體現(xiàn),再則“如家”二字實在意味著每個社員對于家,原來是十分愛的,那么,社員對于家,何以如此之愛呢?這很明顯,每個社員都深刻意識到,家富了,自己就富了,家窮了,自己就窮了。家的利益和個人利益實在是一回事。這是每個社員都十分愛家的由來。如果我們進而提出,如何把社員務自留地的那股“積極主動,千方百計”的干勁導向生產(chǎn)隊這方面來?直接恰當?shù)幕卮饝撌,要讓社員懂得生產(chǎn)隊的利益和個人利益同樣也是“一回事”。然而怎樣才能做到這樣呢?惟一的方法是賦予生產(chǎn)隊以“家”的形態(tài),讓生產(chǎn)隊與生產(chǎn)隊之間存在明顯的“貧富差距”,只要不屬于剝削,富者可讓其富;只要不屬于天災人禍,窮者可讓其窮。在貧富明顯的環(huán)境中,教育廣大社員群眾認識,生產(chǎn)隊的利益就是自已的利益,生產(chǎn)隊富了自己就富了;生產(chǎn)隊窮了,自己就窮了。這樣一來,才能使社員群眾的心態(tài)由原來的狹隘的“愛家”擴大為“愛隊”,才能把務自留地的沖天干勁來務隊里的莊稼。(摘自《目前農(nóng)村工作問題十談》。這是一篇未完稿,僅完成前言及一、二、三小節(jié),寫作時間約為1962年初)

       4 、挑戰(zhàn)中央文件《農(nóng)業(yè)六十條》

      按《草案》(即《農(nóng)業(yè)六十條》)中所提“三級所有制”是以大隊為“基礎”的,但從同一《草案》中有關大隊與生產(chǎn)隊之間的職權范圍暨“所有權”的具體劃分看,毋寧說是以“生產(chǎn)隊”為“基礎”的。因為:

     、俅箨牭纳a(chǎn)計劃,是以生產(chǎn)隊的生產(chǎn)計劃為基礎;

     、谏a(chǎn)安排,勞力調配,評工記分等,盡歸生產(chǎn)隊全權運用;

     、鄞箨牫苏呱系恼莆蘸蛨猿滞,多屬督促、檢查、建議、協(xié)助……

     、苌谵r(nóng)具如歸生產(chǎn)隊所有,勞力固定在生產(chǎn)隊使用,所剩土地一項雖歸大隊所有,實際等于一個蘋果歸“甲”所有,但吃蘋果的權屬“乙”,前者有名無實,后者有實無名!叭背a(chǎn)部分,可以“全獎”,“三包”以外的收人,可以自行分配……

      ……目前一個極關重要的問題,莫過于如何把社員們務自留地的積極情緒導向生產(chǎn)隊集體這方面來,如何把社員們愛家的思想,提高到愛生產(chǎn)隊集體的臺階上來,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惟一行之有效之方法,莫過于賦予“生產(chǎn)隊”以“家”之形態(tài),這個家是在原來“一家一戶”的基礎上,加以適當擴大,在性質上也比原來優(yōu)越,這個家蘊藏著社員們無窮的幸福生活,并會立即在社員們的面前,展現(xiàn)出光輝的前景,它應該成為構成人民公社的惟一基礎。(摘自《應該以“生產(chǎn)隊”為基礎——對《六十條修正草案》的修正意見》,文章寫于1961年10月20日,由楊偉名起草,以大隊黨支部書記賈生財名義發(fā)出)

       結語:對許多未經(jīng)歷過人民公社時代者而言,或許楊偉名的這些文章讀起來會相當隔膜。但歷史對此沒有隔膜,因為之后的歷史進程,與楊偉名當年的建言不謀而合——彼時,這位僅上過三年私塾的農(nóng)民已經(jīng)和妻子雙雙服毒自盡,連一個墳頭都沒有留下。

      

    人物評價

      今年9月上旬,戶縣。本報記者采訪了楊偉名的同窗、戶縣圖書館原館長謝志安老先生,楊偉名研究者、戶縣文化局創(chuàng)研室副主任劉高明先生,楊偉名的兒子楊新民先生。

      記者:在你心中,楊偉名是個什么樣的人?

      謝志安:楊偉名人很正直,主持公道。他的出發(fā)點是一心替農(nóng)民著想。對窮人的事,他敢舍得,哪怕把命丟了,都要直言相諫。楊偉名是個硬漢。我常常想起他。

      劉高明:細讀楊偉名現(xiàn)存于世的10篇文字(另有一篇“檢查”),沒有高深的理論名詞,寫的都是底層的社會生活,群眾的一粒米、一株菜,只有手抓兩把泥的人最清楚。他的思考是通過生活經(jīng)驗的鮮明對比之后得出的。我看他最后是從容赴死,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判斷符合實際。

      幾年前,省上一個老領導評價楊偉名說,實踐出真知,卑賤者最聰明。

      楊新民:我看我大的那些文章,只是明白個皮毛。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應該都能理解一二。我只是覺得他死得可憐。我大寫這個東西,體現(xiàn)他本人的膽識,還體現(xiàn)了民間就是有高人、能人。有句話是伯樂常在,何愁沒有千里馬。問題是千里馬多得很,看你有沒有識千里馬的慧眼。叫我思量,我大要是活著,還會寫新的“當前形勢懷感”!皯迅小睍r時有,才能推動社會前進。

    背景資料

      毛澤東所說的“戶縣三個黨員的來信”,指的是1962年又戶縣城關公社七一大隊會計楊偉名執(zhí)筆起草、黨支部書記賈生財、大隊長趙振離、楊偉名三人聯(lián)合署名的那篇《當前形勢懷感》。文章出爐的背景,是“三年經(jīng)濟困難”。

      陜西省委機關刊物《共產(chǎn)黨人》1997年第2期刊登了雷敬軒、王一士撰寫的《戶縣三個黨員來信的處理經(jīng)過與反思》(文章撰寫于1992年)一文。文章如此交待“三個共產(chǎn)黨員”的歷史出身與現(xiàn)狀:

      “三個共產(chǎn)黨員,都是農(nóng)村不脫產(chǎn)的基層干部。他們的歷史情況是:

      “ 楊偉名,中農(nóng)成份,1962年39歲。曾在私塾讀過三年書,平時愛看書看報,善于動腦子、想問題,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寫作能力。解放前曾被拉去當過三年兵,1949年2月加人中國共產(chǎn)黨,5月戶縣解放后曾任副鄉(xiāng)長,當年冬因組織調他到咸陽地委干校學習未去,自行回家而脫黨,1957年重新入黨。從合作化時起,一直擔任社隊會計,業(yè)務熟悉,工作主動,并善于鉆研農(nóng)村工作中的問題,曾寫過農(nóng)村人民公社核算單位下放生產(chǎn)隊、征購糧包干、生產(chǎn)隊會計制度等數(shù)十份材料,有的還受到上級的表揚和鼓勵。1962年因寫信受到批判后,再未擔任會計職務。文化大革命中,又因寫信問題受整,于1968年5月含冤身亡。1979年6月19日中共戶縣縣委發(fā)出《關于給楊偉名同志平反昭雪的通知》,由城關公社黨委召開群眾大會,宣布給楊偉名平反。

      “ 賈生財,貧農(nóng)成份,不識字,1962年49歲。曾討過飯,拉過長工,當過店員。1944年后一直在家務農(nóng),土改中分地4畝,后又買地7畝。1950年加人中國共產(chǎn)黨,土改時為村農(nóng)會主任。1953年組織互助組,任組長,初級社時任主任。高級社和公社化以后,一直擔任黨支部書記,工作積極認真。1962年因寫信受批判后,再未擔任大隊黨支部書記,后在生產(chǎn)隊當過幾年隊長,F(xiàn)癱瘓在家。

      “ 趙振離,貧農(nóng)成份,1962年27歲,小學畢業(yè)后一直在家務農(nóng)。1959年人黨后擔任大隊長,工作積極,勞動好。1962年因寫信被指出其錯誤后,及時做了檢查認識,于1963年擔任大隊黨支部書記。文化大革命中因系“當權派”,并聯(lián)系1962年聯(lián)名寫信一事,受到?jīng)_擊,以后再未擔任大隊干部,現(xiàn)在家務農(nóng)!

      《南方周末》1999年1月8日刊登的《楊偉名:30年前的先覺與死命》一文,對信件的起草者和執(zhí)筆人楊偉名的個人形象作了一些補充。譬如其好學與不理家務:

      “楊偉名幼年喪父,被拉過三年壯丁,1949年入黨后不久,因家庭方面原因自動脫黨,1953年妻子病故留下三個待哺的孩子… …這是今天能夠得知的楊偉名30歲以前的主要生活經(jīng)歷,……1957年,楊偉名第二次入黨,幾乎在同時,他與河南女人劉淑貞結了婚。楊新民說,u2018俺爸哪點都好,性情溫和,講理,從沒發(fā)過火打我們;就是在屋里啥事不管,油瓶倒了都不扶。u2019楊偉名擔任了大隊會計并兼調解主任后,這一點暴露得更突出。

      “楊偉名只讀了三年私塾,但人們公認他肚子里最有學問,信任他。楊偉名的鄰居謝志安說:u2018別看楊偉名沒正式上過幾年學,但可以說,我是什么學歷,他就是什么學歷。u2019當過戶縣文化館館長的謝志安從國民小學一直讀到了師范,他學過的課本楊偉名都借去看過。”

      楊偉名對時事有著強烈的興趣。“1960年,他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談談小麥播種量問題》,針對當時社會上盛行的浮夸風和瞎指揮,他提出了理性中肯的批評和建議。他把文章送給縣上和公社上的領導,希望對他們的工作能起到參考作用!薄皸罴腋舯谧≈]遞員魯和,他每天上午從縣郵局取郵件,中午帶回家,下午才分送各單位。楊偉名幾乎天天中午到魯家翻閱報紙雜志!

      但很顯然,在那個年代,楊從報紙上讀到的和自己親眼目睹的,無法獲得統(tǒng)一。如何解決沖突?——“深思熟慮后,他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將自己對基層實際情況的思考寫成文章,反映給上級領導!薄鞍滋,沒空,大隊的一大攤子事叫他根本無法脫身。只有晚上寫。在家寫不成,劉淑貞嫌費電,楊偉名只好躲到大隊辦公室寫。一篇文章常常是一個月才能完成,甚至更長時間!

      一路寫下來的結果,是文章被毛澤東看到了,并作了定性批示。

    TAGS: 人物 作家
    名人推薦
    • 燕壘生
      燕壘生(1970-),男,作家,真名張健,杭州臨平人。作品多為奇幻、武俠和科幻,其人最喜古體詩詞,文字平實而具有震撼力,善于狀寫人物矛盾的內(nèi)心...
    • 凱薩琳·赫本
      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1907年5月12日出生于美國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美國影視演員。
    • 詹雯婷
      詹雯婷(Faye Chan),1981年8月27日出生于臺灣省臺北市,中國臺灣女歌手,飛兒樂團(F.I.R.)女主唱,畢業(yè)于天主教輔仁大學英文系。2002年,與陳建寧...
    • 車永莉
      車永莉,1980年1月28日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國大陸女演員,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2007年因拍攝《愛情呼叫轉移》而被觀眾所熟知。2008年主演電影...
    • 張柏鑫
      張柏鑫,1982年8月27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吉林省電視臺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畢業(yè)于吉林大學新聞系,吉林藝術學院表演系,F(xiàn)在吉林衛(wèi)視《大型欄目劇組...
    • 林凡
      林凡是一位臺灣女歌手,本籍馬來西亞檳城人。先畢業(yè)于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系,后在波士頓大學傳播學系取得碩士學位。1999年簽約上華唱片,2002年轉...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