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事跡
叔振鐸(公元前11世紀(jì)) 周文王第六子,武王弟,是曹國的始封諸侯。
公元前11世紀(jì),姬發(fā)克商即位,封叔振鐸于曹,建曹國,都陶丘(今定陶縣馬集
鄉(xiāng)費(fèi)莊北)。
叔振鐸來陶,體察民情,獎勵墾荒種田,注重農(nóng)桑,又教民眾講究禮義,使奢者
儉素,劣者善良,俗尚淳樸。后人稱贊“鐸教民有法,實(shí)開疆之圣也”。他死后,人
們懷念不忘,在仿山頂上修建廟宇祭祀他。
叔振鐸下傳25世至伯陽,于公元前487年曹為宋景公所滅。這個奴隸制王國共存
約554年。從曹叔振鐸至伯陽共25王皆葬仿山。
古文記載
《史記·周本紀(jì)》: | 武王弟叔振鐸奉陳常車,周公旦把大鉞,畢公把小鉞,以夾武王。 |
《漢書·地理志下》: | 武王封弟叔振鐸於曹,其後稍大,得山陽、陳留,二十餘世為宋所滅 |
曹氏
曹氏,據(jù)美困《至德二德公所以事表》載,出白姬姓,是周武王之后。周武王建立周朝,大封諸侯,被封者各自以封地為姓。文王第十三子振鐸封于曹 ( 今山東省曹州 ) ,后裔以此為姓。又據(jù)《元和姓纂》及《廣韻》所載:顓頊玄孫陸終第五子安,是為曹姓,周武王封之于邾 ( 今山東省鄒縣—帶 ) ,后為楚國所滅,子孫散居各地,有的變祖姓為曹氏:周文王第十三子振鐸為武王之弟 ? 武王克商,封之于曹,建都陶丘 ( 在今;山東省定陶縣西南 ) ,公元前 487 年被宋景公所滅,其子孫以國名為氏!
義據(jù) 1979 年版《辭!贰安堋庇钭⑨將匏d:“曹是公元前十一世紀(jì)周分封諸侯國,姬姓,始封之君,周武王之弟叔振鐸,建都陶丘 ( 今山東省定陶縣西南 ) ,有今山東西部。公元前 487 年為末所滅。”注釋⑧載:“姓,古代曾國人來中國,有的就以曹為姓,如北齊曹妙達(dá)!薄掇o!穼Α扳泴钡淖⑨尀椋骸肮艊,故地在今蘇聯(lián)烏茲別克共和國撒馬勻;罕的北方和東北方——帶。為昭武諸國之一,一度屬庸管轄!
從,上述史料記載可以看到,中國的曹姓,有三支淵源;一是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嬴姓的后代,二是上古五帝少吳姬姓的后代,三是古代曹國人的后裔。從發(fā)源地來說,三支曹姓也各有不同,傳白顓頊蠃姓— - 支。是發(fā)源于現(xiàn)在山東省鄒縣東南一帶;傳自少吳姬姓一支,則是發(fā)源于山東省定陶縣一帶;而傳自古代曹國的一支,是發(fā)源于與我國新疆自治區(qū)交界的烏茲別克撒馬爾罕的北方和東北方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