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科學迷
Simonyi生長在50年代末期匈牙利的布達佩斯(美國還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Intel公司的總裁安迪 格魯夫也來自布達佩斯) 。大部分美國程序天才的典型家庭背景是:小孩特別聰明但很內(nèi)向,對科學技術更為關注因為對他們而言科學世界這比成人世界更可靠,他們完全生長在自己的世界里。Simonyi的家庭則大不相同,他生活在被鼓勵思考和表達看法的環(huán)境中,他的父親是一位電子工程學教授,認為問題求解是個人成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問題求解是計算機程序設計最主要的工作。不像其他程序天才的父母親沒有辦法對小孩進行任何指導。Simonyi的父親在他的智力成長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我父親的采用的方法是假設解救方法已經(jīng)有了,”,Simonyi回憶道:“這是解答問題的很好方法。我曾經(jīng)問他一個問題:u2018這需要多少匹馬去做?u2019,他馬上回答,u2018五匹,你說我是對還是錯?u2019,當我指出不可能是五匹時,他說:u2018好,如果不是五匹,一定是幾匹,你能算出來嗎?u2019,結果當然我能算出,因為當我否定五匹時答案就已經(jīng)出來了,通過這種逆向求解轉(zhuǎn)移了我對答案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主要是害怕問題沒有辦法解決”
三年經(jīng)歷了三代計算機
通過父親的幫助,Simonyi在他16歲時開始接觸計算機,“我和計算機一起睡覺”, Simonyi笑著回憶。父親給他找了一份在大學夜間看管Ural II型計算機的工作,這是一種老式真空管計算機,只有4000個字節(jié)的內(nèi)存,整個晚上它就在Simonyi的控制之下了。
50年代末期真空管老式計算機在美國已經(jīng)基本消失了,但匈牙利還在使用,這是時代的錯位,當不久后個人計算機革命開始時,美國曾用過真空管老式計算機的人都或者退休很長時間了,或者早已去世。很年輕就開始接觸計算機,還有時代的錯位給了Simonyi雙倍的好處.
“這么年輕就開始接觸計算機,在匈牙利是很不尋常的,F(xiàn)在回頭來看,計算機程序設計沒有多大困難,而且六十年代的程序設計只能算是小孩的游戲。但在那時計算機是非常神秘的,人們非常擔心讓我接近這么昂貴的計算機。短短的三年,我經(jīng)歷了三代計算機的使用。第一代是在匈牙利,接著在丹麥的哥本哈根有一年半的時間使用的是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然后是在加州的伯克萊大學計算機中心,使用的是CDC 6400大型計算機!
1966年Simonyi 提前一年高中畢業(yè),由于匈牙利事件當時的人們生活在害怕和封閉之中,Simonyi幸運锝得到邀請去丹麥的哥本哈根大學,在那里他開始使用晶體管計算機,雖然這種計算機也沒有操作系統(tǒng)。一年后他來到了美國的加利福尼亞。他的父親沒有和他一起離開,但這次叛逃給他的父親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Simonyi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他遇到了很多移民學生碰到的問題,作為外國學生無法得到獎學金,有計算機程序設計能力證明卻不容易得到工作。但不管怎樣還是開始為學校的計算中心工作,后來遇到Butler Lampson,Butler Lampson和幾個教授合辦了一家伯克利計算機公司,他們向他提供了股份邀請他去工作,這對他是很新鮮的事情,雖然這些股份最后一文不值。 在學校里Simonyi有時成績十分出色,有時又特別糟糕,以至于學院院長向他詢問原因,“Simonyi先生,你的成績有時出色,有時糟糕,原因何在呢?我們可以幫助你,是毒品還是其他什么原因?”,Simonyi的回答是“原因是金錢和股份”。院長只好說,那我們無能為力。
在施樂發(fā)明所見即所得
伯克利計算機公司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APRA)Genie計劃的分支,由署長Bob Taylor資助,但由于經(jīng)營不善終于破產(chǎn)。公司破產(chǎn)后,核心人員都被Taylor聘用,Taylor當時負責施樂公司的研究中心。
這樣1972年Simonyi就來到了施樂(Xerox)的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PARC,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這時他還未從學校畢業(yè),在PARC他邊工作邊學習得到了伯克利工程數(shù)學的學位。
高級科學研究人員對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都心存敬意,因為在個人計算機領域,一些最具革命性的構思都是從這里產(chǎn)生。這些卓越的構思幾年以后體現(xiàn)在蘋果公司的Macintosh電腦上,也體現(xiàn)在微軟公司的Windows軟件上。
在PARC有很多研究項目,但Alto個人電腦項目是最有挑戰(zhàn)性的,這是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施樂給它賦予了很多奇妙的功能。Simonyi為Alto電腦編寫文本編輯器Bravo,這是第一個“所見即所得(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的文字處理軟件,Bravo改變了信息組織和顯示的方式,這也是PARC對計算機人機交互界面發(fā)展的貢獻。
那時的PARC 是世界上最好的研究所,擁有一流設備和人材,Taylor只聘用最好的人員,研究中心沒有普通的人員,幾乎所有人都是博士,都是自己領域最好的專家,但都各自行事。PARC有最優(yōu)秀的的技術,但也是最脫離實際的。
1975年當Bravo和Alto電腦可以運轉(zhuǎn)時,有很多高級人物前來參觀。"所見即所得"的提法來自花旗銀行的一次來訪。Simonyi向他們演示在計算機屏幕上使用不同字體顯示文件,然后將數(shù)據(jù)通過以太網(wǎng)傳送到打印機上,打印出來的效果和屏幕顯示的一模一樣,花旗銀行的一位代表說:“我明白了,這是所見即所得!保@比以后成為"所見即所得"標準的Mactintosh電腦早了整整11年。Alto電腦的屏幕比后來蘋果的Mac電腦屏幕大,也有鼠標但價格非常昂貴,售價5萬美元,激光打印機需要二十萬美元。比起來那時的微型電腦還好像是兒童的玩具。
但他的博士論文卻不是關于“所見即所得”, 而是研究如何提高程序員生產(chǎn)力,描述如何采取有效方法組織程序員開發(fā)軟件。軟件開發(fā)的問題總是無限期的延期,如何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開發(fā)是研究的主要課題。Simonyi認為在軟件無法如期完成時加入更多的程序員只會增加管理負擔,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關鍵是有效地使用程序員,他提出了設置程序經(jīng)理的方法。
程序經(jīng)理負責軟件設計和管理,有決定權,程序員按照設計方案去編碼完成軟件。Simonyi認為程序經(jīng)理作決定時越快越好,深思熟慮的討論比不好的決定帶來的損失更大,程序經(jīng)理的決定至少有85%被最終證明是正確的。將設計,管理,決定權集中在程序經(jīng)理上,軟件開發(fā)將更快,更有效。這種方法的關鍵是如何建立這樣有層次的管理制度,在施樂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最后我終于覺得在施樂沒有什么前途,這不止是市場部門和管理部門的問題,也是技術部門的問題。不過施樂的失敗倒是救了我一把,如果施樂成功了,我最多能得到1000美元獎金,我不可能分享成功的成果。直到我看到蘋果二型電腦上的Visicalc,我才看到了我未來發(fā)展的方向。施樂的問題就是u2018產(chǎn)品越大越好u2019的大公司作風,一味生產(chǎn)越來越復雜,越來越昂貴的機器,這是非常危險的做法,因為這樣很難根據(jù)市場變化轉(zhuǎn)向!
一生中的轉(zhuǎn)折點:加入微軟
Simonyi決定離開施樂公司是在1980年,他的同事Bob Metcalfe也剛剛離開創(chuàng)立3Com公司,并向他提供了一份聯(lián)系工作的名單,名列第一的就是微軟的Bill Gates。
1980年11月Simonyi會見了Bill Gates和Steve Palmer,Bill那時雖然非常年輕,但對計算機的看法非常富有遠見。Simonyi只和他們交談了5分鐘,就決定要到微軟公司工作。他們在一起討論了微軟的未來發(fā)展,Bill預見Microsoft將成為微型電腦軟件世界性公司,將全面提供各種軟件產(chǎn)品包括操作系統(tǒng),應用程序,編程工具和消費軟件。
由于在施樂的工作經(jīng)驗,Simonyi對應用程序和圖形用戶界面(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的重要性深信不疑,但Bill以其卓越的遠見也深刻認識到這一點,雖然他還不太了解施樂的成果。Simonyi回憶道:“我知道他有足夠的資金去實現(xiàn)這些想法,有趣的是,擁有10萬名員工和幾十億美元的施樂對這個項目卻視而不見,年輕的Bill卻可以提供一切,“需要聘用兩個人”,“好的,還需要更多人嗎?”,“需要辦公室嗎?”,“需要什么樣的電腦?”這是個只需要幾十萬美元的項目。"
Bill花了10萬美元購買了一臺施樂的個人電腦Xerox Star,Simonyi用他來讓公司里的人員認識鼠標,認識圖形用戶界面。蓋茨1996年在Las Vegas Comdex展覽接受采訪時關于圖形用戶界面他說道“當Simonyi加入公司時,我知道我們未來一定會開發(fā)成功圖形用戶界面,問題只是什么時間!
“我一生最重大的事情是加入微軟公司,并參與了微軟公司的飛速發(fā)展?赡芪易龅淖钪匾氖虑橹痪褪钦衅,這是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我們做得非常出色。很多當時我聘用的人都留在公司,大多數(shù)現(xiàn)在都有很高的地位,形成了一個非常有效率,非常負責的程序設計團體。”
給微軟帶來的財富
Simonyi給微軟公司不只帶來了圖形用戶界面,而且還帶來了另外兩項財富。第一項是開發(fā)應用軟件的經(jīng)驗,當時在個人電腦領域有四種類型軟件:操作系統(tǒng)象Gary Kildall的CP/M,編程語言象Bill Gates的Basic,應用程序象電子表格Visicalc,還有工具程序提供附加功能。Gates對應用軟件知之甚少,事實上正是Visicalc的成功才使得Simonyi離開施樂。Simonyi計劃開發(fā)一系列應用軟件包括電子表格,文字處理,數(shù)據(jù)庫等。(這實際上是以后大為成功的Office系列的雛形)。
第二項財富是Simonyi關于程序員生產(chǎn)力的理論,它被Gates稱為“軟件工廠”理論,Gates將程序經(jīng)理分成不同級別,形成了管理程序員的金字塔式的體系結構,Gates是最高程序經(jīng)理,他以下是幾個技術頂尖人物微軟稱為建筑師(Architect), 每個建筑師以下是幾個程序經(jīng)理,最后才是程序員。但“軟件工廠”的理論未能成功,因為軟件開發(fā)有太多的不定因素,不可能全部在設計規(guī)定之中,軟件質(zhì)量還得依賴程序員的天才。但開發(fā)管理制度很好地執(zhí)行下來,微軟形成了龐大而有效率的開發(fā)隊伍。微軟不像其他軟件公司雇傭有經(jīng)驗的人,而喜歡從大學直接聘用沒有工作經(jīng)驗的學生,因為年輕人更容易融入“微軟模式”之中。
Simonyi認為:“真正的天才是非常有價值的,創(chuàng)業(yè)之初就是圍繞著天才。在公司發(fā)展階段,綜合組織能力更為重要,這需要不同的技能。天才的產(chǎn)品常常和其他人無法合作,我們需要在一系列產(chǎn)品中采用同樣的核心技術,合作比天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