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
知名創(chuàng)作人、媒體人、策劃人。游走于作詞家、作家、主持人、編劇、文化評論家、品牌及營銷顧問、人文心靈講師等多種角色。
30年工作中,創(chuàng)造過許多風靡華人世界的經典歌詞,企畫包裝過《飛碟唱片》數百張專輯,歷年廣播和網路視頻訪問超過3000人次;經營過主流娛樂公司,也自1999年率先推動網路平臺素人音樂創(chuàng)作發(fā)表,更是持續(xù)耕耘開拓《中文音樂劇》領域第一詞人。
陳樂融,最為大眾熟知的職業(yè)身份是流行歌曲作詞家,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他便進入飛碟唱片,并在華語樂壇開創(chuàng)以唱片公司企劃主管身份寫主打歌詞的新模式。在當時商業(yè)氛圍濃厚的唱片業(yè),把控歌曲流行指標的同時,陳樂融先生仍能兼顧到歌詞的內在品質,力求言之有物。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再回首》、《瀟灑走一回》、《感恩的心》、《天天想你》、《問情》、《逍遙游》、《對你愛不完》、《不是每個戀曲都有美好回憶》和《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等。另外,陳樂融先生還是媒體人、策劃人,游走于詞作家、作家、主持人、編劇、文化評論家、品牌及營銷顧問、人文心靈講師等多種角色之中。
曾協助創(chuàng)辦臺灣開放廣播頻道後最重要之《飛碟聯播網》、臺灣第一家以體育賽事為核心之《元氣售票系統》、臺灣第一家手機答鈴廣告平臺《鷗業(yè)新媒體》,并參與成立臺灣最重要之詞曲作者與版權業(yè)者聯合組成的著作權團體M.U.S.T。
是臺灣流行音樂界重要創(chuàng)作與推動者,也是少數橫跨影視、劇場、出版、企業(yè)等領域的多元創(chuàng)意家。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yè)
【經歷】
天下雜志企劃、久大文化企劃主任、戰(zhàn)國社生活情報研究所總監(jiān)、飛碟唱片研展室主任、企宣部長、華納唱片藝人暨產品總監(jiān)、行銷處長、董事長室協理、飛碟電臺副總經理、星光/輕舟出版社顧問、網站《最愛夢想臺》臺長、果陀劇場制作總監(jiān)、我要音樂臺總經理、銀河網路公司媒體總監(jiān)、元氣娛樂公司策略長、中華音樂著作權仲介協會(M.U.S.T)一、二屆監(jiān)察人、鷗業(yè)新媒體公司首席創(chuàng)意長
【現任】
作家、作詞家、編劇、策劃、人文心靈講師、銀河網路電臺及IC之音主持人、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M.U.S.T)董事、中華青年數位文創(chuàng)交流協會總顧問、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流行音樂產業(yè)推動委員會委員。
【流行詞作】
瀟灑走一回、感恩的心、再回首、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為了愛夢一生、天天想你、一世情緣、讓愛自由、隨風而逝、悲歡歲月、舍不得、我的世界只有你最懂、它給我不同的快樂、紅紅青春敲呀敲、永遠不回頭、烈火青春、逍遙游、對你愛不完、不是每個戀曲都有美好回憶、至少還有我在乎、問情、記得我們有約、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我們有沒有愛過、無怨無尤、相親相愛、我本善良、問心無愧、往事就是我的安慰、至理名言、排山倒海、痛也不說出口的我、讓愛轉動整個宇宙等五百多首
【音樂劇作】 《山海經傳》(臺師大)、《海棠u2027秀》(萬達集團)、《媽媽咪呀》(國際中文版)、《我愛紅娘》(果陀劇場)、《費加洛婚禮》(北藝大)、《我要成名》(果陀劇場)、《城市之光》(果陀劇場)、《天使-不夜城》(果陀劇場)、《大鼻子情圣u2027西哈諾》(果陀劇場)
【舞臺劇作】 《公寓春光》(果陀劇場)、《我的大老婆》(果陀劇場)、《E-MAIL情人》(果陀劇場)、《新馴悍記》(果陀劇場)
【影視劇作】 迷你連續(xù)劇《臺北愛情故事之愛情讓人有點怪》、單元劇《好想跟你說》,中國與新加坡政府首次合作之新媒體劇《星光依舊燦爛》
【出版書籍】 《我,作詞家:陳樂融與14位詞人的創(chuàng)意叛逆》、《向某些自己道別》、《20歲不可不知:無限可能的起點》、《通往幸福的密語》、《我們一起說愛情》、《2025:新小王子21世紀地球探險》、《橘子需要愛》、《E-MAIL情人》、《行銷你自己直到成功》(有聲書) 、《我在花花世界》、《超越今生的學習》、《初戀24小時》、《晚安u2027我的愛》、《舞夢-麥可u2027杰克森的心靈冒險》、《星座刑事-雙子星的危險童話》、《枕頭邊的音樂會》、《用青春追夢的人》、《尋找生命的活水源頭》、《你情我愿》、《日安u2027我的愛》等及以安哲逸為筆名發(fā)表之《愛要自由才幸!贰ⅰ栋舱芤菟_牌之天長地久》、《安哲逸塔羅牌之名利雙收》、《安哲逸說塔羅牌》等二十多部
【曾任講師】
世新大學廣電系、中華民國企劃經理人協會、文化大學推廣教育中心、臺灣省巡回文藝營、TCA臺北傳播藝術學苑、工業(yè)總會、心靈私塾、保誠人壽、ING安泰人壽、富邦講堂、全國高中生企管研習營、資策會數位內容學院、銘傳大學進修推廣處、中華民國保險業(yè)全國總工會、梅苓全人音樂系統、華視訓練中心歌唱班、奧斯卡演藝學苑歌唱班、南山人壽高資會等
【獎項】
金鼎獎最佳作詞人獎(瀟灑走一回)、晶球獎最佳原著劇本獎(E-MAIL情人)、廣播電視社會建設獎(大夢想家)、并四度入圍金曲獎最佳作詞人(跨流行音樂及傳統暨藝術類)
【廣播主持】
自1989年起歷任漢聲、復興、中廣、人人、亞洲之聲、美國1300中文電臺、芝加哥華語電臺、紐約僑聲電臺等單元主持人,1996-2002年飛碟電臺節(jié)目主持人兼制作人、2002-2008年臺北之音節(jié)目主持人兼制作人,2000年迄今為銀河網路電臺《銀河面對面》主持人,2011年1月起任IC之音(竹科廣播)《理性與感性》節(jié)目主持人兼制作人(并自2011年11月起在美國KAZN1300中文電臺聯播),2013年3月起再任IC之音(竹科廣播)《我要影u2024響u2024力》節(jié)目主持人兼制作人
【網路視頻主持】
2000年迄今為銀河網路電臺《銀河面對面》主持人,節(jié)目超過千集,創(chuàng)華人世界最長壽網路視頻訪問節(jié)目紀錄
【評審】
金曲獎(第十三屆、二十屆、二十一屆)、金馬獎(第四十五屆、四十七屆)、廣播金鐘獎、國片輔導金、金曲獎轉播單位遴選、臺北電影節(jié)、電視選秀節(jié)目《超級偶像》及各大歌唱比賽評審,并擔任第二十屆金曲獎評審團總召集人和頒獎人
【官網】 陳樂融自選輯
心路歷程
沒想到的傳奇
陳樂融在流行音樂界的經歷也頗有傳奇性:畢業(yè)于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系,1986年進入流行樂壇,成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華語歌壇知名作詞家及唱片企劃人,企劃包裝過包括王杰、張雨生、小虎隊等數百位流行藝人及專輯;厥走^往,他說自己從沒想過這輩子成為詞人。
他回憶說,“我上大學很痛苦,歷經轉系、轉學不成,和爸媽談好條件,會替他們拿到土木文憑,但此后升學就業(yè)由我自主。感謝爸媽遵守諾言,也慶幸自己能夠在最難熬的時候(包括課業(yè)不合格和要求重讀一年)也不曾失志。我依然大量閱讀、寫作、參與社團和校內外活動,當然,也不斷修習愛與被愛。那個時候不確定自己畢業(yè)后靠什么謀生,只確定自己不會去當結構或土木技師。當時在課業(yè)外打下的各種創(chuàng)作、傳播、策劃、營銷興趣與能力,終生受用!
自稱“從文藝兒童、少年、青年一路走來的”,陳樂融說自己上大學時“沒特別想過該寫什么,我比較正式的詞作,是在當兵時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唱片公司投稿”。但他后來歷任天下雜志、飛碟唱片、華納音樂、飛碟電臺等主管,尤其是任職飛碟唱片九年中,與陳志遠合作了《感恩的心》、《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等膾炙人口的歌曲,成為影響了華語流行樂壇的重要詞人,雖然他自稱與陳志遠這輩子講話不超過十次。
陳樂融坦言,上大學時,“我絕沒想過這輩子的主力身份變成詞作家,就算倒退回去20歲出頭,依然無法想象。甚至,到現在,我還是無法只以詞人看待自己!倍缃裆矸荻鄻,是作家、作詞家、編劇、策劃,還是網絡電臺主持人和鷗業(yè)新媒體公司首席創(chuàng)意長,“二十多年來寫歌詞只占了我非常小的一部分時間和精力”。
寫歌創(chuàng)作目的
雖然創(chuàng)作了無數好歌,陳樂融卻向記者表示,與隨心創(chuàng)作相比,自己的創(chuàng)作“絕對是定制為主、為先、為大宗”。在創(chuàng)作方面如何實現商業(yè)與藝術的平衡?他的回答直接明了,“事實上,市場會平衡你,而不是你平衡市場”。
之所以作品以定制為主,陳樂融說,“因為這是商業(yè)唱片公司。我是從公司職員爬到主管,從寫第一首流行歌詞就是寫給我私下完全陌生的歌手,這怎么u2018作自己u2019?但是,你持續(xù)地寫,那不可能復制的自己還是會在所有的定制工作中,涓滴流出。于是,作詞家盡管筆下的文學純度普遍不如純文學作家,但能夠蔚然成家的,絕對有內在的寶藏可以挖掘。同時,喜歡他們歌詞的聽眾,也非常容易辨識出他們的u2018簽名u2019”。
他舉例說,“我曾幫電影《珍珠港》的主題曲填寫中文詞,即阿妹演唱的《排山倒!。一位老同事就跟我說,她一聽就猜到這是我寫的。又比如,我很能聽出姚若龍的筆法,幾乎十拿九穩(wěn)能猜著。”
由于是唱片公司企劃專員出身,陳樂融被人稱作“跨商業(yè)與藝人的混血王子”,即市場與藝術平衡得很好。對度的掌握,他有自己的看法,“事實上,市場會平衡你,而不是你平衡市場。當我寫得深一點,可能就被老板或制作人要求修改或直接棄而不用;當我寫得淺一點,可能市場上其他喜歡有深度的文字的老板或制作人,就不會想找我合作。這是一種動態(tài)的恐怖平衡!
陳樂融說,在創(chuàng)作中,“我從來沒有為u2018缺乏靈感u2019所苦,只有為u2018表達不夠完美u2019所苦。當然,隨著一個想法被落實、完成,往往還得面對u2018不為他人接納u2019所苦。生活里,我做得最多的絕對不是寫詞、聽歌,或者大家以為的跟流行音樂相關的事,但所有其他的活兒,誰說不能滋潤我們的創(chuàng)意血脈,不能在那些交錯的大腦神經元中,覓得一絲藏身之處,等待所謂u2018靈光閃現u2019之所需
行業(yè)背景
陳樂融在書中感慨說,“真的很感謝我曾經歷過這樣一個時代,一個現在大家說是唱片界黃金年代的時期!辈贿^,1996年即退出國際唱片體系的他至今對作詞這一行當卻無比悲觀。
方文山接受訪談時說,“人家都覺得我賺很多錢,其實沒有。我從頭到尾就是買了一個貸款的房子,買一輛車,也在貸款。以為我年收入千萬,見鬼了!庇浾邌栮悩啡,在他創(chuàng)作高峰的時代,填詞是否足以讓自己晉升中產階級?時下的臺灣呢?他回答很干脆,“臺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市場機制下,是可能的。現在不可能。新人尤其不可能”。在回答“詞人寫詞,對唱紅一個歌手到底有多大權重”時,他抱怨說,“唱片公司會覺得詞很重要,一如拍片公司覺得劇本很重要?上В麄冇X得的u2018重要u2019無法反映在報酬與尊重上。所以,很難讓我覺得詞真的是重要的。”
權益方面
在保障詞曲作者的權益方面,陳樂融認為,“在市場經濟下,詞曲作者很難對抗唱片工業(yè),也沒法吃大鍋飯,更不可能像好萊塢編劇集體罷工要求調薪,尤其唱片界普遍覺得會說話的就可以練習寫詞,哪里一定需要誰寫詞呢?在盜版與數碼趨勢讓唱片公司獲利不如以往情況下,臺灣唱片工業(yè)的走向是挖掘、捧紅創(chuàng)作歌手,不管他寫的詞曲如何,總之鼓勵一手包辦,最好還會彈樂器編曲制作拍MV設計封面自己做造型,一方面藝人能賺演出錢,捧紅藝人比捧大牌詞曲人有長期利益,另一方面先節(jié)省制作與企宣成本”。
個人近況
10月19日19點30分,動聽948"2013人文音樂課"第八講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牡丹廳開講,此次的主講人為臺灣著名詞作家陳樂融先生。陳老師對于此次講座投入了十分的熱忱與心力,在"詞作家的美麗與哀愁"的主講標題下分享詞作心得、呈現最專業(yè)的講座形式,并確定將個人首次內地公開講座奉獻給蘇州的朋友。
講座現場,陳樂融先生從"美麗與哀愁"入題,坦誠分享自己作為流行音樂從業(yè)者的喜憂得失以及填詞工作的樂趣和苦惱。在他看來,作詞是一項充滿趣味的工作,它需要面對很多客戶端,可以嘗試不同的風格,但也因此存在著高創(chuàng)意強度的挑戰(zhàn)。他毫不掩飾自己在詞作方面的得意之處,也并不諱言在詞作風格、手法上無可避免的自我復制。在講座過程中,陳樂融先生提煉出自己入行、學習及在不同職業(yè)身份上的變化與發(fā)展經歷,講述其中的考驗與獲得,另外,結合自己的創(chuàng)作以及華語流行樂壇的背景,分享了部分歌詞的妙趣和內涵,以及作為詞作家與唱片公司尋求平衡、與市場尋求平衡、與內心對文字的要求尋求平衡的方方面面。誠如陳樂融先生早前接受采訪時說到的,他認為流行音樂"旋律是肉體,歌詞是靈魂",因此他重視并慎待自己的填詞工作,也正是因為這份縝密細致與認真,我們才得以在他"美麗"與"哀愁"的思量之下欣賞到眾多優(yōu)秀的流行音樂作品。在講座的最后,陳樂融先生還與到場的300多位樂迷交流互動,并表示希望還有機會再來蘇州和大家分享更多關于音樂、文化、創(chuàng)意等方面的內容。
個人履歷
1962-1985年
臺灣第一家電視臺成立那年出生。爸爸是海軍軍官,媽媽是銀行員,九年后有一妹。
幼稚園起一路直升高中,讀同一所私立再興學校。自小參加看圖說故事、演講、作文、詩歌朗誦、英文查字典、珠算、書法、獨唱、合唱、辯論等比賽。
小學四年級獲《國語日報》每月徵文第三名。高一擔任《再興月刊》小記者團主席。高二創(chuàng)立思想研討性質的《再興青年社》。
大學考進國立成功大學土木系。在轉系、轉學未果下,寄情課外活動。數年間參與包括滔滔社、成大青年、成大新聞、西格瑪、筆會、國際關系研究社、三民主義研習會、話劇社、現代舞蹈社等十馀社團。
大二主持一萬人的《成大新鮮人之夜》,代表在臺南市雙十節(jié)慶祝大會上對各界演講。擔任滔滔社大眾傳播組組長,主辦第一屆《成大校園影展》。
三年內拿下《成大鳳凰樹文學獎》新詩、散文、小說、評論、劇本五類九座獎。其中評論及劇本均獲首獎。并在《中外文學》《臺灣日報》等刊物以各式筆名發(fā)表文章。
大四翻譯、改編奧斯卡·王爾德劇作《無足輕重的女人》于校內公演兩場。協助策劃第一屆跨社團《成大藝術之夜》。
同年父親成衣工廠生意結束?忌项A官,赴鳳山步兵學校受訓四個月,后三個月任實習輔導長。分發(fā)高雄仁武一○一師,調任壽山營區(qū)監(jiān)工組。監(jiān)造完成四層樓兵舍大樓。
1986年
退伍前考上《天下雜志》采訪編輯。為公司1981到1986年錄用的第一個非傳播、財經科系的采訪編輯。后調任新成立之企劃部,公費至中國生產力中心行銷經理講座受訓,啟迪完整行銷企畫概念。
離開《天下》,轉任久大出版公司企劃主任,參與《1986臺灣影像年鑒》出版。
1987年
放棄報考傳播研究所,2月進入飛碟唱片公司擔任企劃。因包裝撰文國內首張歌手未出片即過世的《這個世界:蔡藍欽紀念專輯》,受業(yè)界矚目。
1987-1996年歷任飛碟唱片研展室主任、顧問、企宣部長、華納飛碟唱片行銷處長、藝人暨產品總監(jiān)、董事長室協理等職。
因陳大力副總、彭國華總經理支持,發(fā)表第一首歌詞《有我有你》(與詹育彰雙掛作詞),裘海正、方文琳、伊能靜合唱,電影《大頭兵續(xù)集》主題曲。開創(chuàng)以唱片公司企劃主管身份寫主打歌詞的新模式,后成為流行音樂界經營常態(tài)。
十年內經手數百張唱片廣告文案、制作策劃工作,個人發(fā)表近五百多首國臺語流行歌詞,名聞海內外華人地區(qū)。曾創(chuàng)下《潤利》排行榜入榜次數最多、蟬聯周數最多之作詞者紀錄。
1989年
1月出版第一本語絲體著作《日安·我的愛》(圓神),登上民生報全國暢銷書排行榜Top 10。
開始在漢聲電臺開辟單元,1989-1996年陸續(xù)于漢聲、復興、中廣流行網、服務網、青春網、亞洲之聲、人人等各大電臺開辟單元,其中長達五年三個月的中廣流行網《月光曲之另一種聲音》與專對海外播音的亞洲之聲《你我好時光之陳樂融時間》為代表作。
1990年
1月出版小品文集《你情我愿》(圓神)。
短暫開設《戰(zhàn)國社生活情報研究所》,從事大眾生活意識與生活型態(tài)研究。
1991年
10月出版散文集《尋找生命的活水源頭》(圓神)。
1992年
以《瀟瀟走一回》獲金鼎獎最佳作詞人獎。并曾以《感恩的心》(1994)、《相親相愛》(1996)兩度入圍金曲獎最佳國語作詞人,《華西街的一蕊花》(1992)入圍最佳方言作詞人。
8月出版首部譯作《舞夢u2013麥可·杰克森的心靈冒險》(時報)。9月出版書信體散文集《用青春追夢的人》(圓神)。
1993年
7月出版高永漫畫改編小說《星座刑事u2013雙子星的危險童話》(大然)。
1994年
2月出版〈自立晚報〉樂評專欄結集《枕頭邊的音樂會》(麥田)。
應制作人陳琪、導演梁志民之邀,首次與果陀劇場合作,3月于臺北國家戲劇院推出改編莎士比亞舞臺劇《新馴悍記》,劉雪華、王柏森主演。
1995年
8月于臺北國家戲劇院推出劇本改編、作詞之音樂劇《大鼻子情圣西哈諾》(果陀劇場),張弘毅作曲、編曲,黃士偉、殷正洋、洪慧貞(瑞襄)主演,創(chuàng)臺灣耗資最鉅中文音樂劇紀錄。也是華語流行音樂作詞家投身劇場界第一人。
首次擔任電視編劇《臺北愛情故事之愛情讓人有點怪》,1996年于春暉電影臺(Sun Movie)首映。
1996年
開辦《心靈私塾》,講授一般寫作、歌詞寫作、古書研討(論語)等課程。
應彭國華先生之邀,參與飛碟電臺創(chuàng)臺節(jié)目與行銷擘畫,轉換跑道赴媒體服務。擔任節(jié)目副總經理三年半,并先后主持《大夢想家》、《行銷大贏家》、《心靈投手》、《晚安我的愛》等節(jié)目。其中自1997-2002年與黃麗璸聯合主持、國泰人壽獨家贊助之《行銷大贏家》,首創(chuàng)臺灣唯一專業(yè)訪問公關、廣告、業(yè)務、管理領域人才之廣播節(jié)目。
淡出唱片企畫、作詞工作,發(fā)表數銳減,退出一線作詞家行列。
9月出版語絲集《晚安·我的愛》(圓神)。
1997年
1月出版語絲集《初戀24小時》(圓神)。
應邀編寫舞臺劇原創(chuàng)劇本《天堂愛我嗎》完成,後果陀劇場取消制作計畫。
7月出版哲思散文《超越今生的學習》(元尊)。
8月于臺北國家戲劇院推出劇本改編、作詞之音樂劇《吻我吧娜娜》(果陀劇場),張雨生作曲、編曲,王柏森、傅薇主演,為臺灣首出搖滾歌舞劇。雨生在當年首演結束後不久車禍辭世。
10月出版首部有聲書《行銷你自己直到成功》(元尊)和大成報、民生報娛樂觀察文集《我在花花世界》(大塊)。
1998年
4月出版果陀劇場原創(chuàng)劇本《E-MAIL情人》(元尊),獲第一屆臺灣晶球獎最佳原著劇本獎。
6月于臺北國父紀念館推出原創(chuàng)編劇之多媒體話劇《E-MAIL情人》(果陀劇場),王柏森、林奇樓(靈玉)主演。
11月于臺北國家戲劇院推出劇本改編、作詞之拉丁音樂劇《天使不夜城》(果陀劇場),鮑比達作曲、編曲,蔡琴、王柏森主演,獲中國時報娛樂周報及中時電子報票選《十大表演藝術》首獎,晶球獎最佳戲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獎。
出版首部愛情長篇小說《橘子需要愛》(紅色)。
1999年
1月與銀河網路電臺合作推出《最愛夢想臺》網站(後改名《銀河夢想臺》),首創(chuàng)華語流行音樂界創(chuàng)作人全紀錄之個人網站,每周一至周五發(fā)表網路日記達一年之久,并舉辦臺灣第一屆網路詞曲創(chuàng)作大賽,開始《數位內容提供者》創(chuàng)作與鼓吹行列。
3月于臺北國父紀念館推出《大鼻子情圣西哈諾》音樂劇曲目經典音樂會,王柏森、許景淳、洪慧貞(瑞襄)主唱。
飛碟電臺《大夢想家》節(jié)目,獲頒新聞局《社會建設獎》。
協助策劃《音樂協會獎MUST AWARDu2013票選20首世紀好歌》活動。并當選《中華音樂著作權仲介協會》(M.U.S.T.)第一屆監(jiān)察人。
統籌飛碟聯播網主持人關懷921震災合唱曲《因為愛和希望》制作。
改編音樂劇《我愛淑女》劇本及歌詞完成,後因臺灣九二一地震發(fā)生,果陀劇場取消年底演出計畫。
10月出版圖文集《2025:新小王子21世紀地球探險》(商智),日本插畫家平野文子繪圖。
2000年
任教世新大學廣電系《電臺促銷宣傳》課程兼任講師一學期。
3月出版與資深廣播人陳美倫合著《我們一起說愛情》(三品)。
4月離開飛碟電臺副總一職,懷抱數位音樂事業(yè)理想,5月開始擔任銀河網路電臺《銀河面對面》主持人,首集來賓為影后歌手劉美君。為知名主持人、音樂人跨界線上節(jié)目制作、主持第一人,并持續(xù)至今。
與資深音樂人小蟲合作,在銀河互動網路公司及春暉國際多媒體公司等投資下,6月成立《Iwant-Music我要音樂臺》(八音耀揚公司),擔任總經理。7月舉辦橫跨七個國家地區(qū)之《全球網路百大好歌、十大新人》徵選活動,親赴新加坡、吉隆坡、北京等地宣傳。
8月出版散文集《通往幸福的密語》(方智)。
10月我要音樂臺推出華人世界第一個線上真人主持的24小時音樂頻道。發(fā)掘黃嘉千、施文彬、柯以敏、六月、張善為等多位藝人首次擔任音樂頻道DJ。
2001年
1月我要音樂臺集結網路創(chuàng)作歌手,出版首張標榜《不是大公司、沒有大明星、不花大成本》的《平民音樂》專輯。 5月發(fā)行網路原創(chuàng)女聲合輯《平民音樂2-玫瑰的聲音》。年底我要音樂臺結束,轉任銀河網路公司媒體總監(jiān)。
2月音樂劇《天使不夜城》(果陀劇場)于北京保利劇院演出,續(xù)赴上海、杭州演出,開臺灣大型音樂劇以《整團制作》赴內地巡演先河。
兼任果陀劇場制作總監(jiān),制作《看見太陽》2001重演版及蔡琴、齊豫、官靈芝合作之《一場巨匯:果陀百老匯名曲演唱會》。
5月開始為網路家庭集團epaper網站撰寫《名家專欄》每周一次電子報迄今。
7月出版語絲集《無限可能的起點:20歲不可不知》(智慧事業(yè)體)。
10月銀河網路電臺《銀河面對面》從線上廣播節(jié)目正式改為線上影音節(jié)目,首集來賓為任賢齊。
2002年
2月以安哲逸老師身份策劃推出《塔羅占卜學園》,提供塔羅牌網站和語音占卜服務。
出任臺北之音周一到周五晨間7-9點《Enjoy每一天》主持人,完全離開飛碟電臺。5月臺北之音轉型為主攻五年以上好歌的《經典音樂臺》後,轉任傍晚5-7點《音樂Enjoy》主持人。
4月開始學習脈動瑜伽。
5月于臺北國父紀念館推出劇本改編、作詞之爵士音樂劇《城市之光》(果陀劇場),鮑比達作曲、編曲,巫啟賢、趙詠華主演。
應邀擔任第十三屆金曲獎流行音樂類評審,獲獎人包括國語歌王、歌后庾澄慶、張惠妹等。
2003年
3月出版散文集《向某些自己道別》(印刻)。
4月離開銀河網路公司媒體總監(jiān)一職,放棄赴大陸籌設娛樂公司,開始個人工作者生涯。
為雷公電影公司編寫電影劇本《我的軍中情人》,後未拍攝;嘗試其他電影及電視劇編劇案,亦多波折。
應吳楚楚先生之邀,擔任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并連任至今。
10月以《安哲逸》為名出版散文集《愛要自由才幸福u201366個愛與自由的疑問與解答》(聯合文學)。
2004年
4月為人間衛(wèi)視、揚名影視公司編寫金鐘單元劇《好想跟你說》上映,陳秀玉導演,王曉書主演。
7月起至德國文化中心,開始為期一年德文學習。
8月起陸續(xù)出版《塔羅三部曲》《安哲逸塔羅牌之天長地久u201336個戀愛·婚姻··約會DIY靈測》(聯合文學),12月《安哲逸塔羅牌之名利雙收u201336個學業(yè)·事業(yè)·財富DIY靈測》(聯合文學)。
2005年
停止為他人塔羅占卜服務。4月出版《塔羅三部曲》最終回《安哲逸說塔羅牌u2013靈思者的78個疑問與解答》(聯合文學)。
6月于臺北國家戲劇院推出改編舞臺劇作《我的大老婆》(果陀劇場),李立群、黃韻玲、姚黛瑋、呂曼茵等主演。
7月在好友邱光宗技術支援下,推出個人網站《陳樂融自選輯》,自主建立比較完整之作品精華線上資料庫,不定期發(fā)表文章、資料及相簿。
11月推出《陳樂融瑜伽小鎮(zhèn)》部落格。進入華爾街美語學校進修英文一年。
2006年
6月于臺北國父紀念館推出改編舞臺劇《公寓春光》(果陀劇場),顧寶明、唐從圣等主演。
8月應《卓越中國》網站邀約,開辟第一個簡體字博客(blog)《陳樂融:探索中國腦》,以一個臺灣文化人觀點看內地暢銷企管書(已結束)。
9月于北京新浪網開設第二個簡體字博客《陳樂融創(chuàng)意學堂》(已結束)。
10月《我的家》網站情商轉載同樣內容之《陳樂融創(chuàng)意學堂》,成立第三個簡體字博客(已結束)。
12月擔任于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舉行之《第41屆廣播金鐘獎》頒獎人。
【2007年】
1月參與歌隊臺詞編寫之舞臺劇《巴黎花街》(果陀劇場)推出,金士杰、唐從圣、顏嘉樂主演。
3月出任《元氣娛樂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暨策略長(2007.03-2008.02),獨家代理中華職棒賽事售票及相關體育行銷業(yè)務。
6月于北京新浪網再開辟《陳樂融知識漫游》博客,選錄私房推薦的書摘金句(已結束)。
8月于中國〈悅己Self〉雜志推出《雙子座書房》書評專欄,後轉《愛情蜜語》專欄(2007.08-2011.04)。
9月擔任新聞局年度國片輔導金審查委員。
10月當選第五屆中華音樂著作權仲介協會(M.U.S.T.)董事。
11月于臺北國際會議中心推出原創(chuàng)劇本、作詞之音樂劇《我要成名》(果陀劇場),陳國華作曲、編曲,江美琪、張智成、僅雯、同恩、戴愛玲、楊培安等主演。
首次受邀擔任選秀節(jié)目評審,擔任臺視、三立《超級偶像》選秀節(jié)目第一屆評審。
【2008年】
2月自選輯網站更換軟體系統,僅歌詞作品搬至新站,其余內容保存于舊站。3月正式轉址切換。
4月臺北國際中心音樂劇《我要成名》(果陀劇場)加演,卡司更動為僅雯、唐從圣、張智成、同恩、高慧君、范逸臣等,快樂二世代、星光二班客串演出。
6月擔任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第十一屆十大優(yōu)良專輯及單曲頒獎典禮》頒獎人。
擔任臺視、三立《超級偶像》選秀節(jié)目第二屆評審。
9月〈TRAVELER LUXE旅人志〉專欄登場(雙月刊出,2008.09-2011.12)。
10月入選《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一書。
擔任第四十五屆金馬獎華語影片競賽第二評審階段評審委員。
《超級偶像》節(jié)目入圍第四十三屆電視金鐘獎《最佳音樂綜藝節(jié)目》,與評審團及選手出席星光大道及觀禮。
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展演廳推出,根據莫札特歌劇原創(chuàng)作詞之音樂劇《費加洛婚禮》(北藝大戲劇學院秋季公演),梁志民導演,櫻井弘二(Koji Sakurai)編曲。
12月出席在臺中舉辦的金馬獎頒獎典禮,與影后陸小芬等走星光大道。
訪問來賓逾1500人次,歷經資訊談話、經典音樂、成人抒情等多次電臺轉型,制作主持達6年10個月的臺北之音《音樂Enjoy》節(jié)目至12/31年底結束。
【2009年】
1月繼續(xù)擔任臺視、三立《超級偶像》選秀節(jié)目第三屆評審(至8月底總決賽前)。
應北京方華國際文化傳播公司邀請,為新加坡政府與中國新媒體單位首次合作之50集新媒體劇《星光依舊燦爛》和同名電影版編劇。
2月出任鷗業(yè)新媒體公司首席創(chuàng)意長(2009.02-2011.05)。
擔任第二十屆金曲獎流行音樂類評審總召集人。
5月以音樂劇《我要成名》之《獨自一個人唱歌》四度入圍金曲獎《最佳歌詞》(本次為傳統暨藝術類)。
6月九二一地震十周年活動主題曲《讓愛轉動整個宇宙》正式發(fā)表,集合50組歌手合唱,陳國華作曲、編曲,吳楚楚、陳國華制作。
擔任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第十二屆十大優(yōu)良專輯及單曲頒獎典禮》頒獎人。
擔任第二十屆金曲獎頒獎典禮頒獎人。
擔任新聞局年度國片輔導金審查委員。
擔任臺北電影節(jié)《媒體推薦獎》評審主席。
7月首度擔任華視訓練中心歌唱班講師至今。
首部編劇之地鐵新媒體劇《星光依舊燦爛》,由北京方華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新加坡媒體發(fā)展局MDA、Ufinity及DMG數碼媒體集團合作,于中國六大城市上海、北京、南京、深圳、重慶、天津和新加坡七大地鐵平臺和網路上放映,共50集分十周播出。
8月擔任臺北市文化局《臺灣流行音樂文物普查及典藏內容先期規(guī)劃》評審、新聞局出版處推薦表演團體參加《2010年法國坎城MIDEM Showcase展演活動》評審、廣播金鐘獎評審及第一組(流行音樂節(jié)目獎、流行音樂節(jié)目主持人獎、綜合節(jié)目獎、綜合節(jié)目主持人獎)評審召集人。
10月參加于國父紀念館舉行之廣播金鐘獎頒獎典禮。
11月擔任Elle Style Swards風格人物大賞評審及頒獎人。
2010年
1月隨新聞局參加MIDEM坎城唱片大展,首赴巴黎、坎城參訪。
出版首部訪談集《我,作詞家u2013陳樂融與14位詞人的創(chuàng)意叛逆》(天下雜志)。
擔任第二十一屆金曲獎評審。
2月在Facebook開設《陳樂融粉絲專頁》。
4月于臺北國父紀念館推出編劇、作詞之音樂劇《我愛紅娘》(果陀劇場),陳國華作曲、編曲,白冰冰、陶傳正、何戎、同恩、陳幼芳、舒宗浩、黃世瑋、錢帥君等主演。
首度擔任新聞局有聲出版品創(chuàng)意行銷補助案評審委員。
6月在新浪網開設微博。
首度擔任新聞局旗艦型唱片企畫制作及宣傳補助案評審委員。
擔任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第十三屆十大優(yōu)良專輯及單曲頒獎典禮》頒獎人。
擔任第二十一屆金曲獎頒獎典禮頒獎人。
8月擔任擔任第四十七屆金馬獎華語影片競賽復審、決審委員。
9月受聘擔任臺北市政府《北部流行音樂中心諮詢委員會》委員。
11月在騰訊開設微博。
中國〈書香兩岸〉雜志文創(chuàng)觀點專欄登場。
出席在桃園舉辦的第四十七屆金馬獎頒獎典禮,與影后葉童等走星光大道。
首度擔任奧斯卡演藝學苑歌唱班講師至今。
12月擔任新聞局出版處首屆《金曲活動推動小組》顧問。
應中國對外文化集團邀請,擔任第一部世界經典音樂劇中文版制作《媽媽咪呀》譯作詞家。
2011年
1月任IC之音(竹科廣播)每周六2100-2200《理性與感性》節(jié)目主持人。
《陳樂融瑜伽小鎮(zhèn)》部落格自msn搬家至wordpress。
3月第一本授權大陸的簡體版著作《我,作詞家》出版(天津華文天下出版社)。
應萬達集團萬達演藝文化管理公司邀請,擔任三亞海棠灣劇院大型原創(chuàng)音樂制作秀《海棠·秀》作詞家。
4月擔任于小巨蛋舉辦之《第一屆流行音樂金榜》頒獎人。
首度擔任新聞局樂團補助案、跨界評審委員、續(xù)任有聲出版品創(chuàng)意行銷補助案評審委員。
7月參與中文歌詞配譯之音樂劇《媽媽咪呀》國際中文版在上海大劇院首演。
主持銀河網路電臺《銀河面對面》節(jié)目達1000集,1000集嘉賓為歌手楊丞琳。
8月投入《播客》行列,在Youtube、土豆網、陳樂融自選輯、Facebook、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同步推出《陳樂融獨白》視頻節(jié)目。網友協助建立土豆網《陳樂融作品集》專頁、Youtube《陳樂融作品集》頻道。
9月全本作詞之萬達演藝公司大型原創(chuàng)音樂制作秀《海棠·秀》,作為海南島三亞市海棠灣大劇院開幕首演制作。
擔任《第五屆兩岸華人大學院校數位畢業(yè)聯展》名人點評會引言人。
12月《如果有一天我不在,樹在:音樂人陳志遠紀念演唱會》影片旁白撰文及協同制作人。
擔任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北部流行音樂中心管理模式規(guī)劃案》評審。
2012年
1月首度擔任新聞局《數位網站服務模式推廣流行音樂補助案》補助案評審委員。
3月首度擔任新聞局《原創(chuàng)流行音樂大獎活動采購案》評審委員。二度擔任新聞局《旗艦型流行音樂制作與整合行銷產業(yè)促進計畫》評審委員。
首度參加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音樂傳奇》錄影。
首度擔任臺北電影獎(第十四屆)遴選委員。
4月續(xù)任臺北市文化局《資深音樂人口述歷史影音紀錄》評審委員。
6月首度擔任臺北市文化局年度《補助電影制作案》評審委員。擔任文化部成立後首度主辦之金曲獎(二十三屆)決審委員。
擔任文化部成立後首度主辦之金曲獎(二十三屆)決審委員,出席在小巨蛋舉辦之頒獎典禮,與龍應臺部長等走星光大道。
8月續(xù)任文化部影音局《數位網站商務模式推廣流行音樂補助案》評審委員。
9月臺北市文化局《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專責推動委員會》成立後首次會議。
10月擔任文化部影音局《金曲獎獎項改進研議小組》委員、《2013金曲音樂節(jié)諮詢會議》委員。
續(xù)任高雄市文化局《南面而歌》創(chuàng)作大賽決賽評審。
擔任廣播金鐘獎頒獎典禮頒獎人,與楊千霈共同頒發(fā)《單元節(jié)目》、《綜合節(jié)目》、《綜合節(jié)目主持人》等獎項。
出席在北京舉辦的《兩岸新媒體青年交流周》活動,擔任《新媒體產業(yè)u2013微電影產業(yè)現況與兩岸合作的契機》文創(chuàng)座談會主持人,并接受中國網絡電視臺專題節(jié)目訪問。
2013年
1月擔任南山人壽2013年《高資會》基礎課程《高資產客戶銷售心理與溝通技巧》講師。
2月擔任《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流行音樂產業(yè)推動委員會》委員(至2014年12月31止)。
3月再為IC之音(竹科廣播)開辟該臺十年來第一個電影專業(yè)節(jié)目《我要影u2027響u2027力》,擔任主持人兼制作人。
為IC之音(竹科廣播)、富廣開發(fā)、源富建設、秧堤博美館策劃、主講第三年《人生四季》系列講座展開。
首次擔任中國湖南衛(wèi)視《我是歌手》節(jié)目專家顧問團。
與銀河網路公司合作,ICD銀河愛音樂《下一代音樂人》徵選活動展開,包括每個月五張EP發(fā)行名額,演唱人、作詞人、作曲人、編曲人四類各五名音樂人選拔計畫。
4月續(xù)任臺北市文化局《資深音樂人口述歷史影音紀錄》、《臺灣流行音樂資料庫總目錄建置暨流行音樂文物數位典藏計畫》、新任《臺北流行音樂季整體活動規(guī)劃執(zhí)行案》、《臺北流行音樂季原創(chuàng)新秀演出暨音樂觀光地圖規(guī)劃執(zhí)行案》評審委員。
5月與 今日新聞網合作,不定期轉載《陳樂融自選輯》文章。
6月擔任文化部影音局《流行音樂跨界合作及商務模式產創(chuàng)新案》、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灣流行音樂口述歷史策展暨文物典藏計畫》評審委員。
于臺北國家戲劇院推出諾貝爾文學獎首位華人得主高行健原著、我擔任改編劇本及作詞之音樂劇《山海經傳》(國立臺灣師范大學),鮑比達作曲、編曲,朱陸豪、劉亮佐、段旭明、何康婷等主演。
首次與傳統戲曲界合作,為講述漢哀帝劉欣與董賢同性感情故事的一心歌仔戲團作品《斷袖》,創(chuàng)作同名主題曲歌詞。
擔任《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諮詢委員會》委員(至2014年6月20止)。
7月擔任金曲獎(二十四屆)決審委員,出席在小巨蛋舉辦之頒獎典禮。
8月擔任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會第七屆董監(jiān)事遴選小組委員(至2016年7月31日止)。
9月擔任臺北市文化局《北部流行音樂中心紀錄片拍攝──全案影像紀錄及剪輯》審查委員。
10月擔任文化部影音局《102年度旗艦組及策略組國產電影補助案》評審委員。
擔任Elle Style Swards風格人物大賞評審及頒獎人。
應蘇州音樂廣播《人文音樂課》活動邀請,于蘇州文化藝術中心牡丹廳演講《詞作家的美麗與哀愁》,系首次在中國大陸隊公開演講。
個人語錄
社會現象類
請不要勢利的因為一個人快死了,就認為他說的必然是金玉良言。這是另一種剝削。
這世界上許多的老生常談,只要換個人或換個方式講,常常會讓眼睛閉起來太久的人,如夢初醒。
團隊作業(yè)中,食物鏈最下游的人,也就是時間、體能與心情被剝奪得最厲害的人。
人民健忘,新聞速食,但有些太明顯的真相、太難看的吃相,我們這些販夫走卒,還是銘記在心的。
管你是什么《知識份子》,也只有一票。在民主市場或資本市場中,票票等值。
知識份子的價值,本來就不在《票》上。一如我們尊重的許多普世價值,也不能完全用《預算》來衡量。
文化娛樂類
這圈子說你好、說你壞,看好你、看壞你,隨時都在發(fā)生。當然隨時也可能翻盤。
我們不缺陽春白雪,也不缺下里巴人,我們最缺的是有能力待在中間地帶上下溝通的誠懇之作。
在娛樂業(yè),你可能要做98%不喜歡的事情,換取2%你愛的。運氣好的話,這2%的發(fā)光發(fā)熱可以帶來的名利,超過一般上班族多多。再往好處想,一般工作者可能100%做的都不是快樂的事,花了98%的力氣,剩下的那2%是月薪。
再爛的電視節(jié)目也需要花很多時間做出來。
真正的《天才》恐怕我們一般人都認不出來呢。哪像當今口頭上拿來隨便恭維。
《天籟》一詞在當今普遍被濫用了。人籟就人籟,很棒的、絕妙的人籟,還是人籟。天籟哪有可能凡夫得聞。
有才藝,時運不到,還是枉然。
一個深刻的《質》,可以超過多量。二十歲一次刻骨銘心且傷痕累累的絕望之戀,夠我寫出這輩子的大部分情歌了。
有了林夕,陳樂融寫不寫歌詞也沒什么大不了。
偶像不死,只是代代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