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雅克·洛布 【Jacques Loeb 1859.04.07-1924.02.11】,德國出生的美國動物學家和心理學家。他出生于當時屬普魯士萊茵省 【1】 的邁恩(Mayen)的一個猶太家庭,逝于百慕大首府漢密爾頓 【1】。
經(jīng)歷
父親是一個富裕的商人,他希望洛布成為一個哲學家。在父親的影響下,為了研究自由意志和本能的問題,1880 年進入柏林大學學習哲學,但不久后興趣轉向生物學。1881 年轉入斯特拉斯堡大學,在果耳茨(Friedrich Leopold Goltz 1834-1902)門下進修腦脊髓生理學,1884 年獲醫(yī)學博士學位。畢業(yè)后進入渥斯堡大學,先后為生理學教授菲克(Adolf Fick 1829-1901)和果耳茨的助手(1886-1888)。此外,在此期間,還受植物生理學者薩克斯(Julius Sachs 1832-1897)的影響,著手動物趨性的研究。
1888-1890 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學從事生物學研究,1889-1891 年赴意大利那不勒斯生物工作站從事研究,1891 年遷往美國,期間于 1890 年和美國哲學博士安娜(Anne Leonard)結婚。隨后任賓夕法尼亞州布琳-莫瓦大學教授,1892-1902 年任芝加哥大學教授,1902-1910 年任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最后于 1910 年成為紐約洛克菲勒研究所的終身研究員,從事向性和再生問題研究,進而開拓了電解質離子對肌體的作用以及人工單性生殖器的新領域。在晚年,研究了生物電以及蛋白質的物理化學。他一貫主張實驗主義,物理化學主義,同時提倡機體是整體。
1890 年,當洛布還在德國的時候,他就提出了用于動物行為的向性理論。該理論是對早些時候由 R.笛卡爾提出的機械主義觀點的否認。笛卡爾認為,動物的行為如同機器運行一般;而洛布卻認為,所謂向性是一種物理 - 化學活動,或向著物體運動,或離開物體而去,就像業(yè)以發(fā)現(xiàn)的存在于植物內的向性一樣,他由此歸納出這樣的概念:動物是一種在某種壓力下具有傾向性的有機體。
從 1890 年到 1910 年,他最著名的研究工作是有關單性生殖的向性的工作;他的最有影響力的書是《機械論的生命觀》,它的書名已明確說出了它的要旨。這本書是他在 1906 年應邀在國際一元論者聯(lián)盟第一次大會上所作的演講的擴展。在書中,他描述自己 1899 年在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生物實驗室利用海膽卵所做的實驗:洛布將卵自母海膽身上取出,在沒有精子的情況下,只用小劑量無生命的化學藥品,就可刺激海膽蛋有如受精一般,展開生命中最神奇的現(xiàn)象:胚胎的發(fā)生,即生物體由單細胞發(fā)育為完整個體的過程。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例人工單性生殖實驗,洛布的研究發(fā)現(xiàn)正作為機械論觀點的有力證據(jù) 【3】 【4】。
成就
洛布是一名早期的動物學家,他對行為主義理論的創(chuàng)始者J.華生的思想產(chǎn)生過很大的影響,華生于本世紀初曾在芝加哥大學師從洛布學習。洛布堅信,動物能對施之于它們的某一種壓力作出選擇性反應。盡管他提出的大多數(shù)實例從理論上說都只涉及低等動物(水母、海星、蚯蚓等),但他還是將他的理論推廣到高等動物。他與同時期的其他心理學家一樣,也試圖搞清楚能反映進化程度的動物所達到的意識水平。他判斷意識的標準是:動物是否具有“聯(lián)想記憶”的能力。盡管洛布的研究也涉及意識概念,但他對心理學的主要貢獻是促進了排斥意識的行為主義運動。
著作
Der Heliotropismus der Thiere und seine Uebereinstimmung mit dem Heliotropismus der Pflanzen, Würzburg: Verlag von Georg Hertz, 1890. Untersuchungen zur physiologischen Morphologie der Thiere, Würzburg: Verlag von Georg Hertz, 1891u20131892. 2 vols., vol. 1: Ueber Heteromorphose, vol. 2: Organbildung und Wachsthum. Einleitung in die vergleichende Gehirnphysiologie und vergleichende Psychologie, Leipzig: J. A. Barth, 1899. English ed., Comparative physiology of the brain and compara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Putnam, 1900. Studies in general phys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05. The dynamics of living matte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06. The mechanistic conception of life: biological essay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12; reprin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Artificial parthenogenesis and fertilization, tr. from German by W. O. Redman King, rev. and ed. by Loeb.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13. The organism as a whole, from a physicochemical viewpoint, New York: Putnam, 1916. Forced movements, tropisms, and animal conduct, Philadelphia: J. B. Lippincott, 1918. Proteins and the theory of colloidal behavior, New York: McGraw-Hill, 1922.The mechanistic conception of life是洛布最著名及最有影響力的著作。它在德國首度出版后不久,英文的翻譯版本隨即出版。